(中南民族大學 外語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4)
詩性的歷史敘述
——《中途》的后現(xiàn)代歷史敘事解讀
何新敏
(中南民族大學 外語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4)
真實與虛構(gòu)是文學作品無法回避的兩個方面。歷史追求真實,但它帶有“敘事”的色彩,具有虛構(gòu)性。小說以現(xiàn)實為素材,與歷史的世界相重疊,也絕非“純粹”的虛構(gòu)。真實與虛構(gòu)的融通是歷史文本的特征。約翰遜的《中途》用虛實結(jié)合的后現(xiàn)代歷史敘事策略,再現(xiàn)歷史真實,填補歷史空白。小說的虛構(gòu)質(zhì)疑了先前奴隸敘述的真實性,激發(fā)人們對美國販奴歷史的重新認識和思考,也反映出美國黑人對身份認同的強烈渴求。小說也表現(xiàn)出作家的歷史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以及對社會現(xiàn)實問題的關注與對美國黑人未來的思考,希望他們重塑自我,重構(gòu)自己的民族性和文化身份。
真實;虛構(gòu);敘述者;敘事內(nèi)容;敘事聲音
查爾斯·約翰遜的小說《中途》因其超強的想象力和精湛的后現(xiàn)代創(chuàng)作藝術榮獲全國圖書獎。小說用大量真實與非真實的素材生動地講述了美國奴隸貿(mào)易的中途,即從非洲到美洲,這段航程中發(fā)生的鮮為人知的事情。約翰遜通過對一個自由黑人青年在販奴船上完成身份認同心路歷程的描述,反映出被奴役的非洲黑人渴望身份、追尋自由的熱望和他們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小說也促使讀者再度思考歷史的“真實性”與文本的“虛構(gòu)性”這一熱議的問題,也為賞析這部經(jīng)典作品提供新的視角。
真實與虛構(gòu)是文學作品無法回避的兩個方面?!罢鎸嵤俏膶W之根,虛構(gòu)是文學之魂”。 亞里士多德認為虛構(gòu)故事比歷史更哲學更科學。??乱仓赋觯簩懽魇且环N虛構(gòu),自己寫的一切都是虛構(gòu)。[1]P32然而,舊歷史主義學家卻把歷史與文學對立起來,他們認為歷史的本質(zhì)是“真實”,歷史文本是對過去發(fā)生事件的記錄,是最客觀、最真實的;而文學作品是對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生事件的再加工,再創(chuàng)造,是人為的、虛構(gòu)的。以海登·懷特為首的新歷史主義學家跨越歷史與文本二元對立的疆界,提出了“歷史的文本性”與“文本的歷史性”的觀點。懷特認為,歷史文本不是對過去事件的客觀描述,而是以一種與文學創(chuàng)作方式相同的手法寫出來的。歷史要以文本的形式出現(xiàn)才能為讀者認識和理解,它包括真實發(fā)生的事件與歷史記錄者按照文學虛構(gòu)的方式對之所做的修飾性描述,它帶有“敘事”的色彩,是“歷史敘事”。[2]與歷史相比,文學一直以來被認為是虛構(gòu)的,非真實的。然而,勞倫斯·勒納在《歷史與虛構(gòu)》中指出:“小說的世界不是‘純粹’想象的,它與歷史的世界有所重疊;在寫實主義小說中,這種重疊的范圍尤其大?!盵3]P100小說的基本素材來自現(xiàn)實生活,寫的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和事,絕非純粹的虛構(gòu)。由此可見,歷史與文學之間并無明顯的界限,而是以一種復雜的相互交織的方式,共同關注包括文學在內(nèi)的整個文化,反映某個特定歷史時期的文化觀念和意識形態(tài)。約翰遜的《中途》既有大量真實的素材,也有作家建構(gòu)的細節(jié),二者的完美結(jié)合彰顯出作品絕妙的后現(xiàn)代歷史敘事策略,也反映出作家的新歷史主義觀。作品通過虛實結(jié)合的手法再現(xiàn)當時的“歷史語境”,體現(xiàn)作家的文化觀念和政治意識。
敘事學認為,敘述者是敘事的核心。“敘述者是任何小說、任何敘述作品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執(zhí)行特殊使命的人物?!盵4]敘述者是敘述的主體,是作者建構(gòu)自己主體意識、傳遞思想態(tài)度的重要媒介。盡管敘述者是作者虛構(gòu)的人物,但他往往又與現(xiàn)實中的某個人或形象相聯(lián)系,從他身上讀者能感受到現(xiàn)實世界的文化和內(nèi)涵。敘述者身份的變化、地位的遷移等能折射出他生活的境遇和社會矛盾,這就成為“考察敘述者與整個文化之間關系的突破口”。[5]敘述者在文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賦予了文本以特征”。[6]P19
《中途》的敘述者“我”是十九世紀大西洋奴隸貿(mào)易船上的親歷者,他用八篇日志詳細記載了在“共和國”號上的所見、所聞、所感。這種寫作模式首先營造出一種歷史小說的真實氣氛。小說開篇,敘述者從“我”的視角告訴讀者他出海遠行的原因,然后自然回想起他在新奧爾良的經(jīng)歷。敘述者用第一人稱追述過去的經(jīng)歷,形象,逼真,讀者對敘述者的真實性絕不會產(chǎn)生絲毫的懷疑,堅信敘述者“我”就是“經(jīng)驗”的我,講述的就是他曾經(jīng)歷過的事情,并且也相信自己將要閱讀的是一部關于那段歷史的小說,是歷史的“真實”。
然而,敘述者隨后的敘述瞬間顛覆了讀者最初的判斷,敘述者的身份也隨之由“實”轉(zhuǎn)“虛”。魯特福德在新奧爾良街頭轉(zhuǎn)悠幾周之后,一無所獲,為了生計,他又恢復了小偷小摸的本性。對此他解釋說:在他很小的時候,主人就發(fā)覺他的手指是粘的。讀者對他的說法不禁產(chǎn)生懷疑。盡管白人認為黑人的劣根性是與生俱來的,但還不曾聽說過有人的手指生來具有黏性。敘述者不可靠的敘述瓦解了他身份的真實性和敘述的權(quán)威性。待讀到第一篇日志結(jié)尾處,便徹底消除了對他的信任。魯特福德登上“共和國”號后,突然有種奇怪的感覺,覺得他登上的不是輪船,而是一種怪誕的游動的欞車。躺在船底,感到“輕輕拍打船只的海浪使我左右搖晃,仿佛躺在吊床上,又感覺像扔掉魚或者石頭似的把我投進漫漫的黑色之中,慢慢地我睡著了”。[7]P21敘述者奇怪的感覺猶如做夢,充滿幻覺,讓人感到他的講述并不可靠。這進一步否定了他敘述的有效性和身份的真實性。作者對敘述者的虛構(gòu)喻指他隨后的經(jīng)歷就是一場噩夢,令人難以置信。敘述者的不可靠敘述一方面發(fā)映出在那個時代使用騙術是黑人必要的一種生存策略,另一方面也暗指先前的奴隸敘述,特別是白人書寫的關于黑人的歷史是不可靠的。這是約翰遜的新奴隸敘述與舊奴隸敘述的不同之處。從歷史敘述學來看,它揭示了帝國主義對殖民地歷史的歪曲和虛構(gòu),建立與之相悖的反敘述,使顛倒的歷史再重新顛倒過來。[8]P56
敘事內(nèi)容指文本敘述的事件或故事,是作家敘述的原材料。舊歷史主義者認為歷史敘述的是“真實”的事件,而文本敘述的是“虛構(gòu)”的事件。海登·懷特在《作為文學虛構(gòu)的歷史文本》中指出:“沒有任何隨意記錄下來的歷史事件本身可以形成一個故事;對于歷史學家來說,歷史事件只是故事的因素。事件通過所有我們一般在小說或戲劇中的情節(jié)編織的技巧才變成故事?!盵9]P163歷史文本在敘述過程中加入了歷史學家的主觀因素,歷史學家需要根據(jù)讀者的需求建構(gòu)歷史話語,所敘述的歷史事件具有歷史學家的意識形態(tài)和現(xiàn)實的象征意義,具有虛構(gòu)性。文學文本是特定歷史階段的產(chǎn)物,必定帶有歷史的影子。二者相互融通,是一種不可分割的互文性關系?!吨型尽芳扔涗浵職v史上發(fā)生的事件,也兼具作家建構(gòu)的情節(jié),兩者的水乳交融成就了小說絕妙的后現(xiàn)代敘事技巧,也成就了一部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更重要的是,它驗證了“歷史既是真實,也是虛構(gòu)”的命題。
《中途》敘述了一艘美國非法販奴船的大西洋航程,這與美國歷史上奴隸貿(mào)易繁榮時期的歷史記載相吻合,是“真實”的事件。像歐洲其他國家的奴隸販子一樣,販奴者為了賺取更多錢財,常常把船艙塞得滿滿的,死的活的堆積在一起。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致無數(shù)黑人因饑寒、疾病、折磨而死,幸存者特別是女性,歷盡了白人的欺凌和侮辱。約翰遜對航程中黑人所遭受的磨難的敘述在《根》和《寵兒》中都有同樣的描述,是有據(jù)可查的歷史記載。小說中另一細節(jié)也在其它文獻中有記錄。在漫長的航海途中,為了保存黑人的性命和體力以獲得巨額利潤,販奴者強迫黑人在船上跳舞,活動四肢?!帮L平浪靜的日子黑人們被趕到甲板上,一個黑人男孩吹著笛子,其他人伴著跳舞?!盵10]P74這是船上黑人唯一的活動方式,也是奴隸販子保證經(jīng)濟利益的一種手段。這也使得黑人音樂布魯斯從非洲被帶到北美大陸,后來演變成黑人相互表達心聲、發(fā)泄怨恨的重要工具,古老的非洲文化在壓抑的環(huán)境中得以保存和延續(xù)。
盡管歷史的“真實”并非歷史學家的親身經(jīng)歷,也包含著歷史學家的主觀意識和價值體系,但它仍是對過去歷史的記錄。歷史的真實需要多種文本來支撐,對于同一歷史事實,只要絕大多數(shù)文本都指向那個客觀存在的歷史事實,它就是真實的。[11]約翰遜自己也承認,為了寫這部小說,他花了六年時間閱讀了大量的關于航海、奴隸販運、奴隸敘述方面的文獻資料,力求內(nèi)容真實可靠,以還原歷史真相,讓世人了解那段不為人知的歷史。[12]這充分體現(xiàn)出作家的歷史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希望通過一些被忽略的記錄,如典故、日志等揭開歷史真實的面紗,重寫黑人的歷史。
盡管小說中有許多細節(jié)與歷史文獻相重疊,小說的虛構(gòu)也是不可回避的事實,歷史小說離不開歷史學家的再加工再創(chuàng)造。約翰遜在談到《中途》的創(chuàng)作時說:“作家的工作就是用文字進行創(chuàng)造,作家不是記錄經(jīng)歷,而是創(chuàng)造經(jīng)歷?!盵13]他首先虛構(gòu)了一個非真實的部落,并將其描述為一個神奇的群體。他們手掌沒有指紋,“不吃肉,不貪財,衣著簡樸。病了不用吃藥,能夠自愈。他們既不打架,也不偷竊。如果冤枉了別人,他們會感到不舒服”。[14]P78如此簡樸友善的民族簡直是人間罕見的,其神奇之處更是常人無法企及的??杉词惯@樣一個與世無爭、與人為善的民族也逃脫不了厄運的降臨,他們的遭遇怎能不令人同情。作家對阿爾穆塞里人的虛構(gòu)深刻揭露販奴歷史的可恥與蓄奴制的血腥與殘暴,激發(fā)人們對歷史的重新認識和思考,提醒人們歷史的悲劇不能重演。
約翰遜對阿族人女神的虛構(gòu)也是顯而易見的。眾所周之,神是至高無上無所不能的,但阿族人世代敬奉的女神卻有其局限性。船長為了獲取高額利潤,不僅抓到幾十個阿爾穆塞里人,而且還捕獲了他們的女神。不僅如此,這位女神還需要喂食,如同凡人一般,失去神靈應有的超人的智慧和無限的能力。這種敘述顛覆了人們的刻板印象,帶有明顯的虛構(gòu)色彩。作家通過對女神的普世化,旨在告訴黑人他們的命運不是靠神靈的保佑,而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這也為隨后船上黑人的嘩變埋下伏筆,暗示黑人奴隸從來就不屈服于命運的安排,他們不愿永遠做白人的奴仆。這也正是約翰遜新奴隸敘述的又一不同之處。
勞倫斯·勒納說過,任何文本都可以同至少三種語境相聯(lián)系:它的意識形態(tài),寫作策略,以及社會現(xiàn)實。[15]P98敘述者的話語及敘述內(nèi)容傳達作者的意識形態(tài)和政治觀點;敘述者的敘述方式是表達作者思想的手段,二者的有機結(jié)合實現(xiàn)了作者創(chuàng)作的意圖,展現(xiàn)作品的現(xiàn)實意義和社會價值。文本所產(chǎn)生的這一效果即敘事聲音。敘事學認為,敘事聲音與敘述者或者講述者有關,[16]P3敘述者通過自己的聲音表明自己的立場、態(tài)度、價值觀、世界觀等。敘事學家詹姆斯·費倫將敘事聲音解釋為“文本、語氣和價值觀的融合”。[17]以蘇珊·蘭瑟為代表的女性敘事學家認為,敘事聲音與社會身份和意識形態(tài)有聯(lián)系。[18]P5
敘事聲音是指在敘事性文本中敘述者以某一視角為基礎,選擇相應的敘事策略(敘述方式或技巧),以傳達出某種思想觀點。[19]換句話說,敘事聲音與敘述者敘述某事選擇的視點和敘述時使用的話語關系密切,不同的視點和話語模式會發(fā)出截然不同的聲音效果。敘述者通常采用第一、第三人稱敘述的形式,傳遞文本的思想觀點、意識形態(tài)、社會意義。這是文本發(fā)出的敘事聲音,也是作者意欲達到的目的。約翰遜在《中途》中主要采用個人型敘事聲音來體現(xiàn)自己的思想意識和政治觀點。
個人敘事聲音用來表示那些有意講述自己故事的敘述者,說話人是虛構(gòu)故事的參與者,也是故事的主角?!吨型尽返臄⑹稣哂萌罩拘问綌⑹隽恕拔摇痹谪溑局械慕?jīng)歷以及身份認同的過程,他用第一人稱將自己心里的矛盾與沖突、痛苦與絕望描述得真真切切,對“家”的強烈渴求震撼人心。魯特福德在航程中曾多次想到“家”,“家”對他來說就是身份的標志,地位的象征。這種無法抑制的渴望是從內(nèi)心深處發(fā)出的聲音,是一個喪失了身份的黑人的吶喊。魯特福德既不白又不黑的身份使他處于“中間人”的尷尬境地,內(nèi)心十分痛苦,故發(fā)出“我只想回家”[20]P137的呼喊。這是一個迷失自我的黑人青年絕望的呼喊,其內(nèi)心的痛苦可想而知。后來,在黑白文化的夾擊下,他既接受西方文化也承認非洲文化,兩種文化在他身上發(fā)生融合,在多元文化并存的空間里實現(xiàn)了混雜文化身份的認同。[21]
對美國黑人來說,“家”隱喻著他們的身份,是歸屬感的體現(xiàn)。但被“移置”的生存處境使他們身份缺失,迷失自我,也很難在優(yōu)勢文化與本土文化之間做出選擇,因而思想上產(chǎn)生激烈的震蕩和巨大的精神磨難。這就是當代美國黑人面臨的生存處境。盡管敘述者魯特福德具有不可靠性,但他對身份的渴求、內(nèi)心的期盼卻是真實的,具有代表性,代表著成千上萬處于困境中的美國黑人的心聲。他們一方面渴望認同白人文化,另一方面又因維護黑人文化而與之分離,同化與分離的矛盾是他們必須認真思考亟待解決的問題。約翰遜在小說中似乎為在迷途中掙扎的黑人找到了出路。但由于敘述者的不可靠性,短短幾個月內(nèi)他能否完成身份的徹底轉(zhuǎn)變,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但無論如何,非裔美國人渴望身份,希望獲得政治、經(jīng)濟、文化地位的訴求是他們一直追尋的目標,是他們心里的呼喚。
約翰遜用虛實結(jié)合的后現(xiàn)代敘事手法述說歷史,填補歷史空缺,為世人提供更多關于販奴歷史的資料。他通過歷史的再創(chuàng)作向世人證明,歷史并非歷史學家的真實記錄,也是虛構(gòu)的產(chǎn)物。這種新“奴隸敘述”質(zhì)疑了先前人們所說的歷史的真實性,反駁了傳統(tǒng)的歷史主義觀。歷史并非勝利者書寫的,那些曾被忽視的被邊緣化的普通人也參與了歷史的書寫過程,而且他們對歷史還產(chǎn)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這些弱勢群體不僅是歷史的書寫者,也是一股強大的社會力量,他們用自己的語言顛覆了白人的話語權(quán),他們發(fā)出的聲音震聾發(fā)聵,喚醒無數(shù)沉睡的靈魂,激起人們重新審視過去,反思歷史。約翰遜對歷史的再創(chuàng)作也反映出作家的歷史意識和社會責任感,表現(xiàn)出其對現(xiàn)實問題的關注和對美國黑人未來的思考。他借助小說中人物的身份建構(gòu)為迷茫中的美國黑人指條出路,希望他們能夠重塑自我,重構(gòu)自己的民族性和文化身份。
[1][8]王岳川.后殖民主義與新歷史主義文論[M]. 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
[2][11]劉萍.歷史與文本 — 論新歷史主義文論的歷史觀[J]. 湘潭大學學報,2011,(1).
[3][15]熱奈爾·熱奈特等. 文學理論精粹讀本[M]. 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4][5]轉(zhuǎn)引自賴騫宇,劉濟紅. 敘述者問題及其功能研究[J]. 江西社會科學, 2007,(8).
[6]米克·巴爾. 敘事學[M]. 譚君強譯.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7][10][14][20]Charles Johnson. Middle Passage [M]. New York: Scribner,1990.
[9]海登·懷特. 作為文學虛構(gòu)的歷史文本[A]. 張京媛譯,張京媛主編《 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12][13]Jonathan Little and Charles Johnson. An Interview with Charles Johnson [A].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Wisconsi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93.
[16][18]蘇珊·S.蘭瑟. 虛構(gòu)的權(quán)威[M]. 黃必康譯.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17][19]高小弘. 李銳小說的敘事聲音分析[J]. 鄭州大學學報,2007,(4).
[21]何新敏. “間質(zhì)空間”閾限下的文化身份認同[J]. 山東外語教學,2014 ,(4).
責任編輯:杜國景
PoeticHistoricNarrative:InterpretationofMiddlePassage’sPostmodernHistoricNarrativeStrategy
HE Xinmin
Reality and fiction are two inseparable aspects of novels. History aims at reality, but it also takes on the features of narrative. In other words, it is fictional. Novel is based on reality and overlaps with the world of history, and thus it is not entirely fictional. The integration of reality and fiction is a characteristic of historic texts. Charles Johnson's Middle Passage, written in the postmodern historic narrative form by combining reality with fiction, reveals historic truth and bridges historic blanks. Its fictionalizing challenges the reliability of previous slave narrative, inspires readers to recognize and rethink about American slavery history. Also, it points out a way for African-Americans still confused about their identity in the multicultural society, expecting them to reinvent themselves and reconstruct their nationality and cultural identity.
reality; fiction; narrator; narrative content; narrative voice
I106.4
A
1003-6644(2015)05-0081-05
邏輯與認知
2015-08-15
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當代非裔美國作家查爾斯·約翰遜研究”[項目編號:QSY13023];中南民族大學中央專項“當代非裔美國小說新歷史主義話語研究”[項目編號:CSZ13007]。
何新敏,女,漢族,河南南陽人,中南民族大學外語學院教授。
欄目主持人按:
本期發(fā)表的兩篇論文涉及人類認知的兩個層級:語言認知與思維(邏輯)認知。人類認知是以語言為基礎,以思維為特征的。笛卡爾的名言“我思故我在”,是以思維來定義人的存在。人如果停止思維,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這也是現(xiàn)代科學對生命定義的依據(jù)。陳寅恪的名言“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敝v的也是思維,它不僅是人的價值之所在,也是現(xiàn)代大學價值之所在。思維的基礎是語言。上世紀40年代以來,后期維特根斯坦、喬姆斯基、奧斯汀和塞爾等人,深入研究了人類語言,研究了語言與應用、語言與結(jié)構(gòu)、語言與意義、語言與心智、語言與認知、語言與文化、語言與社會等對人類認知帶有根本性的問題,西方哲學從分析哲學發(fā)展到語言哲學階段。語言學的革命導致認知科學的建立。此后,西方哲學從語言哲學進入心智哲學的發(fā)展階段。在神經(jīng)認知、心理認知、語言認知、思維認知、文化認知五個層級中,語言認知居于核心地位。語言認知可以和其他各個層級的認知交叉綜合為語言神經(jīng)認知、語言心理認知、語言邏輯認知、語言文化認知等。而在高階認知(人類認知)中,語言認知則處于基礎地位。因此可以說,不了解人類語言和語言認知,就不可能了解人類認知。本欄目倡導以語言為基礎,思維和邏輯為特征的高階認知即人類認知研究,竭誠歡迎相關學科學者積極投稿。本欄目主持人:蔡曙山,清華大學心理學系教授,清華大學心理學與認知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985哲學社會科學重大創(chuàng)新基地清華大學認知科學創(chuàng)新基地主任;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歷史和科學哲學聯(lián)合會下屬邏輯學、方法論和科學哲學協(xié)會協(xié)理(AssessorofInternationalUnionofHistory&PhilosophyofScience/DivisionofLogic,MethodologyandPhi?losophyofScience,IUHPS/DLMPS,2007~2011),國際符號學研究會理事(CouncilMemberof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SemioticsStudies,IASS/AIS,2004~2007),國際符號交際學會會士(FellowofInternationalCommunicologyInstitute,ICI);中國邏輯學會副會長,中國邏輯學會語言邏輯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北京市自然科學界和社會科學界聯(lián)席會議顧問專家;貴州民族大學客座教授,貴州民族大學邏輯、文化與認知研究中心名譽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