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劍 王 晏
(云南省紅河學(xué)院外國語學(xué)院,云南 紅河州 661199)
從北美早期勞動力的不足看黑人奴隸出現(xiàn)的必然
李 劍 王 晏
(云南省紅河學(xué)院外國語學(xué)院,云南 紅河州 661199)
北美的奴隸制和以往的奴隸制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其中最大的不同莫過于它是一種歐洲白人對非洲黑人的奴役,從而使得北美奴隸制和種族問題牢牢系在一起。其實,在北美早期,黑人奴隸出現(xiàn)之前,人們就嘗試過使用歐洲的白人契約奴和美洲當(dāng)?shù)氐挠〉诎踩藖斫鉀Q當(dāng)時拓殖過程中所需要的大量勞動力。本文試圖通過探討這兩類人作為勞動力的種種不適和不妥,揭示黑人奴隸出現(xiàn)的必然。
勞動力匱乏;白人契約奴;北美印第安人;非洲黑人
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發(fā)現(xiàn)美洲這塊新大陸,這對當(dāng)時人口急劇膨脹的歐洲無疑是一種福音:一些居無定所、窮困潦倒、沒有土地的歐洲人紛紛踏上美洲這片土地,尋找自己生存的機會。值得慶幸的是,這些拓殖者通過在美洲這塊肥沃的土地上種植當(dāng)時歐洲市場比較緊俏的棉花、甘蔗、煙草、靛藍等經(jīng)濟作物,使得他們不僅生存了下來,而且還賺到很多金錢,最終使得他們在美洲、特別是在北美這個新世界里扎根。
在這些歐洲人拓殖生產(chǎn)過程中,有一個問題卻一直在困擾著他們:勞動力嚴重不足。和人口密集的歐洲相比,拓殖者在地廣人稀的北美,往往比較輕松地就可以得到一塊土地,但種植、收割這些土地上的莊稼需要很多勞力。這一切如果僅憑拓殖者自己一人或一家子的力量,就根本無法完成。顯然,拓殖者要想在北美立足,不得不謀求其他的更多的勞動力。
其實,和這些拓殖者一起從歐洲來到北美的人當(dāng)中,有相當(dāng)一部分在歐洲是窮人,他們來到北美無非就是尋求更好的生存機會,但他們窮得連船費也支付不起,所以一到北美,他們就自愿把自己賣給愿意購買他們、先給他們墊付船資的拓殖者,接下來他們再和拓殖者簽訂協(xié)議。協(xié)議中規(guī)定,窮白人為購買他們的種植園主服役一段時間(通常是4年),以償還拓殖者為他們所墊付的船資;服役時間一結(jié)束,他們將重獲自由,拓殖者還會回贈給他們一些“自由時應(yīng)得到的東西”——衣物、一小筆錢、一小片土地。[1]從17世紀30年代到美國獨立戰(zhàn)爭爆發(fā)100多年的時間里,有一半或者三分之二的白人就是通過這樣的契約籌集船費,不辭辛苦、飄洋過海來到北美。[2]
顯然,通過這種方式得到的勞動力很不令人滿意。(1)服役時間有限,即便有機會找到借口拖延服役時間,但終究不可能終身服役;(2)勞動力的獲得是有代價的,不僅在簽訂契約之前要出資購買,而且在契約到期時,還得贈與一些諸如土地等有價值的東西;(3)奴役同種族的人,讓拓殖者內(nèi)心多多少少會有些不安和忐忑;(4)這種方式得到的勞動力數(shù)量也是極其有限的。畢竟,歐洲和美洲相隔還有很遠的路程,當(dāng)時的船只運載能力有限。然而,通過這種方式到達北美成為拓殖者的人卻是越來越多。
如果說選擇白人契約奴作為勞動力有著運輸路途遙遠等種種局限,那么毫無疑問,選擇奴役北美這塊土地上的土著人印第安人是不錯的辦法,但實際上,這個辦法比起奴役白人契約奴似乎更加糟糕。(1)奴役印第安人,會招惹周圍印第安人部落的強力不滿,從而導(dǎo)致印第安人更加劇烈地反抗,加劇白人和印第安人之間的沖突,不利于當(dāng)時白人在北美的立足。(2)印第安人對北美的自然環(huán)境很熟悉,很容易逃跑,混入周圍不是奴隸的印第安人的人群之中。哪怕不是混入,印第安人往往也可以憑據(jù)自己的野外生存經(jīng)驗,在周圍的荒郊野外獨立生存很長一段時間,所以不易控制和管理。[3](3)印第安人天生對白人的天花、麻疹等疾病缺乏免疫力,一旦染病,病死率極高。
拓殖者選擇非洲黑人就完全不一樣了。原因有四。(1)非洲黑人和拓殖者完全是兩個不同的種族,如果奴役黑人,僅憑膚色就很容易識別出黑人的身份。(2)如果奴役自己同一種族的人,就如同上述的白人契約奴一樣,只能是一段時間,不能是終身,也容易招致同種族的譴責(zé)和唾罵,而奴役黑人就不一樣了,可以奴役終身,甚至子子孫孫。當(dāng)然因為不存在解放這一說,所以還可以免去自由時主人的財產(chǎn)贈與。(3)非洲黑人對天花等傳染病有著極強的免疫力,而且和印第安人比起來,身體要壯實得多。(4)非洲遠離北美,黑人對北美的自然環(huán)境不熟悉,不易逃跑,容易掌控。
于是,大西洋奴隸貿(mào)易逐漸興旺起來。葡萄牙人、英國人、法國人、西班牙人、荷蘭人開始奔波于歐洲、非洲、美洲之間,開始了臭名昭著的三角貿(mào)易:奴隸販子們從歐洲乘船出發(fā),把酒、軍火、棉織品以及各種裝飾品運到非洲,再從非洲把通過各種卑鄙方式俘獲的黑人運往美洲,再賣給北美的拓殖者,最后再把美洲的礦產(chǎn)、工業(yè)原料運回歐洲。如此循環(huán)、周而復(fù)始。北美的奴隸貿(mào)易為歐洲帶來巨額利潤,卻使得億萬非洲人丟掉生命,給非洲的發(fā)展造成極其嚴重的影響。
[1]Benjamin Quarles.The Negro in the Making of A-merica[M].London: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1987.34.
[2]DavidGalenson.The Rise and Fall of Indentured Servitude in the Americas:An Economic Analysis[J].Economic History,1984,(1):44.
[3]Michael Lee Lanning.Defenders of Liberty[M]. New York:Kensington Publishing Corp,2000. 22-23.
【責(zé)任編輯:周 丹】
K561
A
1673-7725(2015)08-0234-02
2015-06-05
李劍(1976-),女,云南蒙自人,副教授,主要從事美國社會歷史與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