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四川瀘州19歲青年曾某“網絡直播自殺”事件引發(fā)廣泛關注。曾某利用微博直播自殺全過程,長達數小時,終因搶救無效死亡。這是一起讓人扼腕痛心的悲劇,也是令人悲哀的“鬧劇”,在整個直播過程中,不斷有“圍觀”網友用尖刻用語回復:“不行,你必須死”、“趕緊死”、“到底死了沒有”等。
據統(tǒng)計,近5年來,在我國發(fā)生過微博直播自殺事件有20多起,自殺者均為35歲以下的年輕人,且絕大多數都以悲劇告終。對此現象,我們試圖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做一些解讀。
他為何直播自殺
“網絡直播自殺”是求救?是報復抑或是幻想使然
曾某“網絡直播自殺”的初衷,可能是向外發(fā)出求救信號,他希望通過這個方式得到他人的回應,與他人建立一種連接?;蛟S,在他的生活中,外部世界是冰冷、無情的,以至于他要用這樣一種極端的方式去觸動,以期得到一點點的回應,哪怕是刀一樣的語言、劍一樣的回應,也值得他用生命換取。他寧愿去死,也無法繼續(xù)忍受世界的冰冷。
還有一種可能,這樣的行為是對他內心的那個外在世界冷漠表象的報復,是一種被動攻擊式的表達。他要用自己鮮活生命的凋零,把那個冷漠的世界釘在恥辱架上。而且,不止報復了冷漠的世界,同時也是對自己內在的那個令其失望的重要客體(重要的他人在一個人內心形成的表象)的攻擊性表達。如媒體所報道的,曾某走到這一步是因網戀失敗。他期望自己的死像尖刀一樣深深地插在那個使自己痛苦和憤怒的人的內心,讓對方日夜悔恨、生不如死。
從自體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或許這樣慘烈的過程滿足了自殺者內心的自大幻想,讓自己體驗到一種“英勇和悲壯”——他幻想通過微博自殺直播,成為萬眾矚目的對象,像流星劃過天空,雖只有一瞬,卻光輝燦爛。這似乎也反映了自殺者所具有的自戀發(fā)生障礙的人格特質。自體心理學認為,自戀型人格缺乏對他人共情性的理解。一個人選擇這樣的方式,似乎不太關心這種方式對別人所造成的影響,而只關心自己是否得到想要的結果。
不管怎么說,這都是一種心理疾病。心理疾病就像生理疾病一樣,可以讓人喪失正常的行為能力。對于病和病人,正確的態(tài)度應當是有病治病,而旁人要關心幫助病人。
怎樣看待圍觀者:習慣了虛擬世界的人,對真正的死亡已漸漸麻木
我們再從精神分析的角度看看圍觀者。首先,這里發(fā)生了一個投射性認同的過程:自殺者把冷漠、無情,投射給代表了外部世界的網絡,把自己當成對外在世界失望傷心而死的受害者,而網友的“怎么還不死”之類的回應,恰恰是接受了自殺者對外在世界是冷漠無情這個看法的投射,且認同而扮演了“冷漠無情”的角色。當圍觀者果真以對生命漠不關心的態(tài)度在回應自殺者的行動時,再次強化了自殺者這一投射性認同的過程,最終推波助瀾,使其走向死亡。
其次,圍觀者把自己內心中不能容忍的一些內容也投射給了自殺者。自殺者的軟弱、極端,不顧及他人感受,激起了某些圍觀者強烈的憤怒,在他們的潛意識里,似乎自殺者死了,自己內心不能接受的一部分也被殺死了。
網民何以如此冷漠
這恐怕要讓我們來認真審視一下日漸普及的“虛擬化生活”。網絡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在這個虛擬世界里,死亡被天然附意為假的,游戲里的打打殺殺、死去活來,使得死亡變成了像吃飯一樣尋常的事情。而習慣了虛擬世界的網民,對真正的死亡已漸漸麻木,更何況這樣一件在虛擬的網絡上直播的真實的自殺,虛虛實實之間,死亡破門而入。
虛擬的世界,死亡是尋常的,愛與恨皆平淡,人與人之間的連接也變得虛擬,溫情成了轉瞬即逝的泡沫,而人與人之間的連接,就這樣一點點變得虛化,每個人都被困在自己的孤島上,禁錮在自己的泡沫中,情無去處,感無從來。
如何防止悲?。豪镁W絡建立一個完善的支持干預體系是必要的
面對這樣一種新的自殺現象,我們能做些什么呢?其實,網絡只是一個工具,好好地利用這個工具,建立一個完善的支持干預體系是必要的。
首先,最重要的是能夠及時報警。在第一時間定位自殺者,找到這樣一個處于危機中的個體,好在第一時間有人能夠到達,讓真實的人的關心,回應到自殺者的心中,挽住這最后一線希望。
其次,通知家人。重要他者的到場,能讓自殺者內心的堅冰融化。畢竟,生死事大,情感的紐帶,握在重要支持者的手里會更結實。
最后,應該有進一步的心理危機干預,有專業(yè)的心理工作者的介入,提供專業(yè)的幫助。危機之后,后續(xù)的咨詢及治療更重要。
其實,不光是這樣的自殺者,我們社會的每一個人,都應該有機會讓自己的心理健康得到照顧。所以,心理咨詢的普及迫在眉睫。我們希望,每一個人,有了心理問題,可以求助有門。哪怕是嚴重到了自殺的地步,他們也有機會抓住最后的希望,逆襲成功。(據《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