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汪國真其人其詩的文化反思

2015-03-21 02:02:17劉雙貴
長春師范大學學報 2015年7期
關鍵詞:朦朧詩汪國真新詩

劉雙貴

(洛陽師范學院文學院,河南洛陽471022)

20世紀90年代初期曾廣受年輕人特別是中學生歡迎的詩人汪國真的去世,有如一粒石子投入寧靜的水面,使這位沉寂了20余年的詩人重新成為當下的熱門話題?!八勒邽榇蟆焙蛻雅f心理使汪國真盡享哀榮,也激起了與他文學觀念和人生選擇差異甚大者的反彈?!厄v迅·大家》專欄作者、現(xiàn)代派詩人廖偉棠以《盛贊偽詩人,是對真詩人不公》為題,指斥當下媒體及一些學者、詩人對汪國真身后的評價是懷舊心理與“死者為大”觀念的產(chǎn)物,而這種過譽實際上是對真正詩人的不公[1]。因此,廖偉棠稱,自己“不哀悼汪國真,也對大多數(shù)充滿溢美和誤讀的哀悼不屑”;他贊同詩人歐陽江河對汪詩的評價,認為汪詩是“偽詩”,真正的詩應滿足兩個基本條件:“一、對世界有獨特的感受;二、對語言有獨特的運用?!痹谒磥?,汪詩只不過是粗制濫造的格言,且缺少真正的格言所具有的那種對人類普遍經(jīng)驗的總結提升、對錯誤與荒誕事情的諷刺與規(guī)勸價值。因此汪詩給讀者帶來的是對現(xiàn)實殘酷的粉飾,“實際上他的雞湯文字參與了種種致力于讓人裝睡的力量,而且貢獻頗大”。因此,汪詩構成了對20世紀70年代末由北島喚醒的懷疑主義精神的背叛[1]。

應該承認,廖文是犀利而真誠的。作為一個現(xiàn)代派詩人,廖偉棠對詩的認知也的確揭示了當代詩歌藝術的真諦。不過,因此就簡單對汪詩或者一種文化現(xiàn)象作簡單的否定,從客觀公正的立場來說未免有嫌偏激。拋開“死者為大”的說詞,拋開懷舊心理的作祟,把“汪國真熱”作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來考察與思考,從而給予一種比較公正的評價,是必要也是必須的。

一、面對現(xiàn)實的態(tài)度與立場:新中國詩歌的簡要回溯

新中國建國后的前30年,中國的現(xiàn)代新詩從總體上來說充滿了宏大抒情的意味。它秉承的是由《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倡導的文藝必須成為無產(chǎn)階級革命的一翼,要為“最廣大的工農(nóng)兵群眾服務,為無產(chǎn)階級的政治服務”的精神[2]。在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下,知識分子抱持著理想主義的激情,在他們的詩歌中當然也就放棄了自“五四”形成的個人主義格調(diào),既沒有創(chuàng)造社詩人們的激昂,也丟失了新月詩人的感傷與細膩。國家精神、理想主義精神把個人淹沒在時代的聲浪當中。新中國的新詩充滿堂皇壯麗的集體主義色彩和中國式“新古典主義”的莊嚴。這個時期詩歌的主流,是賀敬之式的頌歌體,是郭小川式的把個人融入集體與階級的豪情。這一時代稍有個人色彩的詩歌,不是被打入冷宮,就是因成了“資產(chǎn)階級趣味”的“毒草”而成為反面教材,如流沙河、艾青、顧工等都因與時代的主流相悖而備受打擊。不能不承認,這一時期的中國新詩在“革命浪漫主義與革命現(xiàn)實主義相結合”[3]的旗幟下,一方面的確鼓舞了那一時期的國人,加強了民族的和國家的凝聚力,但同時也確確實實使詩歌遠離了心靈的細膩體驗與深刻的生命思索。個人被淹沒在了集體主義的大潮之中,因而失聲。

作為一種反彈,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悄悄醞釀,到80年代開始的朦朧詩潮,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躍出了地平線,中國的新詩創(chuàng)作從此翻開了新的一頁。詩歌的創(chuàng)作由集體的聲音開始轉(zhuǎn)向個人,詩歌開始直面?zhèn)€人生命所面對的現(xiàn)實。于是,顧城式的迷惘與苦悶、舒婷式的沉痛中的樂觀與承擔、北島式的沉思與反抗成了朦朧詩的主調(diào)。這也正是廖偉棠所說的“懷疑主義精神”的崛起。同時,在感受與思考的表達上,西方自20世紀初形成的一些詩歌手法被廣泛借鑒,中國新詩創(chuàng)作的藝術性得以大幅度提升。對中國文學來說,這無疑是一種進步和提升;但我們也不能不承認,在直面現(xiàn)實的詩歌中,也的確流露出了一種“無物之陣”[4]式的悲哀。在朦朧詩潮之后,個人主義式的思索走向兩個極端,一個是放棄對嚴肅價值追索后的荒誕式狂歡,如“梨花體”和“感官主義”乃至“下半身寫作”,最終走向后現(xiàn)代式的“削平價值”;另一個則是沉浸于文字技巧的象牙塔中,走向所謂的“先鋒”,更加遠離現(xiàn)實。不能不承認的是,在朦朧詩把中國的新詩推向一個高峰之后,中國的新詩重新走向沒落。

二、另類選擇:汪國真式對現(xiàn)實壓迫的淡化與個人生命信念的堅持

真正的詩,真正的文學,總是生命感受的凝結,是靈魂聲音的回響。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感受到了朦朧詩派作品的價值。也是在這個意義上,汪國真的詩歌受到了質(zhì)疑。因為他的作品并非對生命處境與感受的切實抒寫,而是采用了格言的方式表達出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信念。他的詩歌缺乏情境的渲染與創(chuàng)造,因而藝術感染力顯得單薄;而他的格言稍顯粗糙與空洞,甚至有自相矛盾之處,當然更談不上在語言的創(chuàng)造上開創(chuàng)風氣。但他的這種寫作方式表現(xiàn)了一種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也正是這種態(tài)度,使他的作品在90年代初期受到廣大中學生的歡迎。因此,與其說汪國真是為了成為一個詩人而寫作,不如說他是在為自己成為一個真正能夠生存下去的人而寫作。他的立場并不同于建國后前30年的宏觀抒寫,也不同于朦朧詩派式的對個人生命的深度挖掘,更不同于后來的官能主義式的發(fā)泄。在這個意義上,他是一個時代的另類,同時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文化現(xiàn)象,一個值得每一個生命去思考的人生選擇的范例。

一個人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自己的生存——這種生存的需要并不僅僅停留在物質(zhì)層面,同時也存在于精神層面。當一個人失掉了心理的支撐,甚至喪失了自信之后,生命也就崩潰了。文革結束之后,當時的中國人正面臨著這樣一種艱難的處境。懷疑主義精神的確振聾發(fā)聵,但懷疑之后的出路何在?對舊的信念的懷疑與推翻并非探索的終點,不過是開始而已。當時間還未明顯表明未來是給人以希望或絕望之時,個人的處境就尤其尷尬。這種尷尬在所有的人身上存在,而對世界觀還未完全成型的年輕人(特別是中學生)來說,就格外沉重。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汪國真從對自己生命的反思中尋找出路的努力,才會既在意料之外又于情理之中地為廣大的年輕讀者所認可。與其說汪國真是在寫詩,不如說是在用寫作為自己的心理尋找一個可以支撐的杠桿,為自己的生存尋找一個安慰。我們可以評價他的詩歌在感受表達與語言創(chuàng)造上乏力,但我們不能否認的是他用樂觀的指向為自己尋找一種解壓的平衡。我們可以說他忽略現(xiàn)實,不敢正面表現(xiàn)他的生命中所承受的那些痛苦情緒,甚至可以批評他的格言詩缺少創(chuàng)新,達不到真正格言的高度,但不能不承認,他的寫作作為一種另類的反抗,具有一種使生命在困窘中繼續(xù)下去的力量。因此他的寫作并不是刻意的對殘酷的現(xiàn)實進行的一種粉飾,也并非單純地沉醉于烏托邦式的幻想。他的寫作是他的一種生命選擇的外化,是他的人生觀的體現(xiàn)。

人生在面對嚴酷的現(xiàn)實之時可以有種種選擇。北島等一批詩人的出國是一種方式,海子的自殺是一種方式,而舒婷在時代主潮中尋找到自己寫作的一席之地也是一種方式。我們不能不承認,舒婷是一個對未來具有信心的詩人,她的詩歌既有對個人生命張揚的深度挖掘,也有勇于承擔社會使命的責任感,因此她的詩歌顯現(xiàn)的是個人抒寫與時代主潮的融合。席慕容沉浸于個人情緒的咀嚼之中,以華麗的手段對內(nèi)心世界進行極度渲染,形成一種完全個人化的小世界的做法。而汪國真在他的詩中表現(xiàn)的是另一選擇。

汪國真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沒有先天下之憂的大擔當,也不作拯救祖國、拯救人類的夢想。他是內(nèi)向的,也是孤獨的。他想要拯救的首先是自己的心靈。他的詩歌所以不去對痛苦進行放大式的細致挖掘,是他怕自己擔當不起那份沉重而使生命崩潰。他不是魯迅,用文字為時代撐起一桿大旗,去拯救國人的靈魂。他的生命亦如我們蕓蕓眾生一樣罷了。他只不過用寫作的方式來完成對自我的超越,他擺脫現(xiàn)實殘酷的努力甚至使許多的生命受到啟發(fā),在絕望與死亡的邊緣重新找到前行的勇氣。因此,他的寫作是個人式的,他的詩歌成了支撐他生命的一種方式。他的詩歌對生命或自己的未來也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他在寫作中只是表達了一個單純的信念,那就是只要努力,生命就會超越現(xiàn)實的局限,打破眼下的痛苦。因此,“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5]

他的這種選擇是大多數(shù)小人物在擁有勇氣之后的選擇。不寫現(xiàn)實的殘酷與生命的痛苦并不意味著他的生命中沒有這些。正是因為現(xiàn)實的壓迫與靈魂的痛苦,他才更加強烈地渴望一個光明的未來。也許這種對未來的信念只是一個觀念層面的存在,但這種信念不正是使人得以勇敢前行的動力嗎?在做一個給許多讀者帶來靈魂之火的詩人之前,汪國真首先是一個普通人。他在自己的生命之路上,用詩歌為許多人打開了一道絕路中的門。我們在他的詩歌中,可能找不到當代詩藝的高超與美妙,卻可以找到直面殘酷現(xiàn)實與痛苦處境的勇氣與力量。這才是汪國真詩歌的價值之所在。

[1]廖偉棠.拒絕哀悼一個人,但哀悼一個時代[EB/OL].(2015-04-27)[2015-05-01].http://dajia.qq.com/blog/450599090627125.

[2]毛澤東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4-858.

[3]以群.文學的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284-285.

[4]張新穎.中國當代文化反抗的流變[C]∥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論:第三卷.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7:389.

[5]汪國真.熱愛生命.年輕的思緒[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3.

猜你喜歡
朦朧詩汪國真新詩
選本編纂與“朦朧詩派”的建構
雨的隨想
選本編撰在朦朧詩建構中的作用研究
出版廣角(2021年22期)2021-01-13 00:46:12
江 南
新詩之頁
中華詩詞(2019年12期)2019-09-21 08:53:26
新詩之頁
中華詩詞(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2
新詩之頁
中華詩詞(2018年5期)2018-11-22 06:46:18
新詩畫
揚子江詩刊(2017年1期)2017-01-17 06:28:14
試論“朦朧詩”的起源、成就和弱點
劍南文學(2016年18期)2016-11-21 11:48:15
跨越自己
溆浦县| 蛟河市| 华亭县| 孟连| 牟定县| 亳州市| 渭源县| 竹溪县| 商洛市| 济南市| 城固县| 宜兴市| 陆丰市| 华坪县| 金昌市| 乐亭县| 赣榆县| 常熟市| 镇江市| 文化| 尼勒克县| 贵南县| 中卫市| 冀州市| 玛多县| 从江县| 靖安县| 龙井市| 阿克苏市| 子长县| 永川市| 大安市| 龙州县| 伊宁县| 德惠市| 嘉祥县| 大关县| 公主岭市| 二连浩特市| 湘乡市| 大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