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元懷(江蘇省漣水縣五港中心衛(wèi)生院 223443)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的腹部閉合性損傷患者12例,其中,男7,女5,年齡19-63歲,術后確診的小腸損傷5例,胃壁損傷2例,脾臟損傷3例,肝臟損傷1例,胰腺體尾部損傷1例。
1.2 治療方法 所有腹部閉合性損傷患者,依據受傷史,結合全面而有重點的物理檢查,必要的輔助檢查,同時予以補液、輸血及抗休克治療。經過嚴密的動態(tài)觀察,所有病例檢查及診斷在入院2小時內完成。給予腹腔鏡手術治療,常規(guī)消毒,麻醉,在臍下緣橫切1cm做切口,注入CO2建立人工氣腹,維持壓力在12~15mmHg之間,置入腹腔鏡探查腹腔內情況,明確病變,根據病變位置作操作孔,確定最佳手術方案,病變處理后,以大量生理鹽水沖洗腹腔,停止氣腹,置管引流入縫合切口,術后常規(guī)胃腸減壓、抗感染,補液、營養(yǎng)支持等對癥治療。
本組小腸損傷病例中,4例行腹腔鏡下腸修補術,1例因損傷及污染較重小切口體外手術。胃壁損傷患者行鏡下修補、大網膜覆蓋。脾臟損傷患者2例因年齡小行鏡下縫合修補術,1例因脾臟真性破裂,且出血量較多。果斷中轉進腹手術切除脾臟。肝臟及胰腺損傷經腔鏡及輔檢確診后均請市醫(yī)院專家會診手術治愈。所有病例術后皆置管引流。
腹部閉合性損傷的致病因素和機制復雜,病情隨時間變化較快,影響早期診斷的因素較多,導致診斷困難,必須早期診斷和治療,因此,腹腔鏡的早期探查、及時發(fā)現、積極處理腹腔內的臟器病變,尤為重要。腹腔鏡是一種微創(chuàng)外科手術,與傳統(tǒng)的開腹檢查方法相比,具有創(chuàng)傷小的顯著優(yōu)點,利用腹腔鏡可在直視下全面檢查腹腔病變,直觀了解病變部位、生質、及時明確診斷,提高確診率,以免延誤治療和不必要的剖腹探查。大部分閉合性損傷患者可通過腹腔鏡完成后續(xù)手術治療,即使需中轉手術,也能選擇一個較適合的切口,避免創(chuàng)傷大的探查切口,而對于非手術治療疾病,亦可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術,在臨床上具有獨特的應用價值。腹部閉合性損傷患者腹腔鏡探查的適應癥為(1)疑有腹腔實質性臟器破裂但無明顯失血性休克的單純閉合性損傷,(2)有腹膜炎體征,生命體征平穩(wěn),懷疑有空腔臟器破裂但又難以決定是否剖腹探查的單純閉合性損傷,(3).病情變化不能用其他部位損傷解釋,懷疑存在腹部臟器損傷,(4)多處復合傷,需先行腹腔鏡檢查排除腹內臟器損傷再依次處理其他損傷[1]。由于腹腔鏡手術較為復雜,在手術過程中可遇到多種情況,若處理不當,可引起嚴重損傷,因此,要嚴格掌握腹腔鏡手術適應癥,禁忌癥,規(guī)范手術操作,術中如遇到解剖復雜、并發(fā)大出血等現象,需及時中轉進腹,術后注意對傷口的處理,積極預防并發(fā)癥,以減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改善預后,促進患者康復。
[1]王秋生,唐本強.腹腔鏡在急腹癥中的應用臨床外科雜志,2008,03:157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