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英 馬愷悅 馮孟鑫 顧選 李妍芃 趙百孝 劉春生 馬長華 韓麗
干姜為姜科植物Zingiber offcinale Rosc.的干燥根莖[1],收載于2010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在中國及巴西均是藥食兩用的常用藥材,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等功效,可用于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肢冷脈微,寒飲喘咳。根據(jù)《葡漢詞典》[2],巴西草藥GENGIBRE在葡萄牙語中意為姜,在國外作為調(diào)味品及辛香料被廣泛使用,與中國干姜的食用價值非常類似。為擴大中國干姜的藥用資源,本文擬從基因鑒別與化學成分鑒別相結(jié)合的角度對巴西草藥GENGIBRE進行真?zhèn)舞b別及品種鑒定。
DNA條形碼技術(shù)是目前中藥真?zhèn)舞b別及準確物種鑒定可靠的技術(shù)和方法,本研究擬對以巴西草藥GENGIBRE的ITS序列進行DNA測序,作為基因鑒別結(jié)果。此外,中藥干姜中所含 6-姜辣素(6-Gingerol)為其辛辣物質(zhì),具有強心、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炎止痛等廣泛的藥理作用,其含量直接影響干姜的品質(zhì)和藥效。因此,選用6-姜辣素為指標對兩者進行化學成分鑒別。通過巴西草藥GENGIBRE與中國干姜中6-姜辣素的含量差異,結(jié)合兩者的DNA條形碼匹配度結(jié)果,為巴西草藥GENGIBRE的品質(zhì)鑒定及擴大中國干姜的藥用資源提供理論依據(jù)[3-11]。
藥材:巴西草藥GENGIBRE 3份(巴西隆城市場,樣品的憑證標本保存于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標本室)、中國干姜(北京市花家地南里同仁堂藥店,經(jīng)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劉春生教授鑒定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莖)、6-姜辣素(中國藥品生物制品鑒定所,批號:111833-201102);試劑:乙腈(色譜純,F(xiàn)isher)、甲醇(色譜純,F(xiàn)isher)、娃哈哈純凈水、液氮。
植物DNA提取試劑盒(北京博邁德生物有限公司,批號:69691125)、TProfessiona型PCR擴增儀(德國 Biometra公司,批號:20092237)、ContigExpress軟件。
島津LC-20AT液相色譜儀(日本島津公司)、水浴鍋、粉碎機(型號:FW-100,北京中興偉業(yè)儀器有限公司)、電子天平sartorius AG BS110S(北京賽多利斯儀器系統(tǒng)有限公司)、XBrige C18色譜柱(150 mm ×4.6 mm,5 μm,美國 Waters公司)、FW400A高速萬能粉碎機(北京科偉永興儀器有限公司)、Sartorius BS110S分析天平、KQ-400KDE型高功率數(shù)控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
采用DNA條形碼技術(shù)和HPLC技術(shù)對巴西草藥GENGIBRE進行真?zhèn)舞b別分析。即先根據(jù)樣品的遺傳信息確定其基源,結(jié)合指標性成分的含量高低或存在與否,相互印證得出結(jié)論。
2.1.1 DNA提取 樣品經(jīng)乙醇消毒后,取每份樣品加液氮研磨成細粉,用博邁德DNA提取試劑盒提取,按照說明書提取總DNA,取5μL 1%的瓊脂糖凝膠進行電泳。
2.1.2 ITS序列的擴增 采用擴增ITS序列的通用引物,ITS上游引物 P1:5'-AGAAGTCGTAACAAGGTTTCCGTAGG-3';ITS下游引物P4:5'-TCCTCCGCTTATTGATATGC-3'。擴增反應(yīng)在PCR擴增儀上進行,50μL反應(yīng)體系中含模板2.5μL,Tap Mix酶25μL,引物 P1 2.5 μL,引物 P4 2.5 μL。擴增程序為:94℃預變性5分鐘;94℃變性50秒;55℃退火50秒;72℃延伸1分鐘;35個循環(huán),最后72℃延伸10分鐘。
2.1.3 測序 PCR產(chǎn)物在紫外燈下從1%的瓊脂糖凝膠上進行切膠,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測序部測序。各樣品均采用正向和反向測序,以保證測序的準確性。PCR產(chǎn)物電泳結(jié)果如圖1所示,PCR產(chǎn)物電泳在750 bp左右出現(xiàn)單一、清晰且明亮的條帶。3份樣品的測序峰圖良好,測序結(jié)果一致,截取ITS片段后選擇一條序列用于后續(xù)分析。
圖1 PCR產(chǎn)物電泳結(jié)果
2.1.4 序列分析 利用contig1軟件對測序獲得的正、反向序列進行拼接,根據(jù)BLAST所獲相似度最高物種的ITS序列邊界,截取待鑒定物種的ITS序列,對截取后待鑒定樣品的ITS序列進行檢索,綜合考慮Score值、Coverage值、evalue值,初步確定相似度最高的物種為待鑒定樣品的基原。結(jié)果如圖2所示。圖2表明,樣品與蕓香科吳茱萸植物相似度最高,相似度范圍為97% ~99%,因此初步鑒定該樣品來自蕓香科吳茱萸Tetradium ruticarpum。
2.2.1 對照品及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對照品溶液制備:取 6-姜辣素對照品,精密稱定,配制成0.1014 mg/mL的對照品溶液,使用前0.45μm微孔濾膜過濾,即得。
圖2 巴西樣品GENGIBRE的ITS序列BLAST結(jié)果
表1 中國干姜6-姜辣素的加樣回收率結(jié)果
圖3 對照品溶液及各供試品溶液的HPLC圖譜
供試品溶液制備:取各樣品粉末0.8 g(粉碎機粉碎,過80目篩),置50 mL錐形瓶中,準確移取甲醇25 mL加入,準確稱量,水浴加熱回流30分鐘,放冷至常溫,甲醇補重,搖勻,過濾,續(xù)濾液0.45μm微孔濾膜過濾,即得。
2.2.2 色譜條件 色譜柱:XBrige C18色譜柱(150 mm ×4.6 mm,5 μm,美國 Waters公司),流動相:0 ~20 分鐘:乙腈 -水(45:55),流速:1.0 mL/分鐘,進樣量:10μL,柱溫:30℃,檢測波長:280 nm。
2.2.3 專屬性考察 按”2.2.1”項下方法制備對照品溶液及各供試品溶液,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及各樣品供試溶液10μL,按上述色譜條件進樣分析,各色譜圖見圖3。如圖所示,測定方法專屬性好,待測成分與其他成分分離度大于1.5,且其他成分對待測成分測定無干擾。
2.2.4 線性關(guān)系考察 精密吸取”2.2.1”項下對照品溶液 1 μL、5 μL、10 μL、20 μL、30 μL、40 μL,按”2.2.2”項下色譜條件進行測定,記錄峰面積。線性方程為 Y=737357X -34852,R2為0.9999,結(jié)果表明6-姜辣素在0.1014~4.056μg質(zhì)量范圍內(nèi)線性關(guān)系良好。
2.2.5 精密度考察 精密稱定中國干姜樣品0.8 g,按“2.2.1”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2.2.2”項下色譜條件進行測定,連續(xù)進樣6次,每次進樣10μL,記錄峰面積。結(jié)果顯示,RSD為0.45%,表明本法精密度良好。
2.2.6 穩(wěn)定性考察 精密稱定中國干姜樣品0.8 g,按“2.2.1”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分別于室溫放置0小時、2小時、4小時、6小時、8小時,按”2.2.2”項下色譜條件進行測定,記錄峰面積。結(jié)果顯示,RSD為1.07%,表明本法穩(wěn)定性良好。
2.2.7 重現(xiàn)性考察 精密稱定中國干姜樣品0.8 g,一式 6 份,按“2.2.1”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2.2.2”項下色譜條件進行測定,記錄峰面積,計算RSD值。結(jié)果顯示,RSD為1.05%,表明本法重復性良好。
2.2.8 加樣回收率實驗 取6份中國干姜樣品,每份約0.4 g,精密稱定,分別精密加入一定量的6-姜辣素標準溶液,按“2.2.1”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2.2.2”項下色譜條件進行測定,記錄峰面積,計算回收率與RSD,6-姜辣素的平均回收率為103.5%,RSD為2.34%,表明本法含量測定結(jié)果良好。結(jié)果見表1。
分別取巴西草藥GENGIBRE、中國干姜約0.8g,精密稱定,一式3份,按“2.2.1”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并按”2.2.2”項下色譜條件進行測定,記錄峰面積,計算待測成分含量,巴西草藥、中國干姜中6-姜辣素含量分別為0.112%和0.759%。結(jié)果見表2。
表2 巴西草藥GENGIBRE、中國干姜中6-姜辣素的含量(n=3)
本實驗采用“二維特征鑒別法”,對未知巴西草藥GENGIBRE進行以中國干姜為標準的定向真?zhèn)舞b別。其一借助中藥DNA條形碼技術(shù),對樣本進行基原判別;其二利用HPLC技術(shù)對樣品與定向鑒別品種中指標性成分進行含量測定。最終將所得判別結(jié)果與含量測定結(jié)果進行相互比對,綜合評判樣品真?zhèn)?。由DNA條形碼技術(shù)結(jié)果可知巴西草藥GENGIBRE與蕓香科植物吳茱萸相似度最高,相似度范圍在97%~99%,因此初步鑒定該樣品來自蕓香科吳茱萸Tetradium ruticarpum。由HPLC法測定干姜中活性成分6-姜辣素含量結(jié)果可知,兩者均含有6-姜辣素,含量分別為0.112%和0.761%。巴西樣品GENGIBRE中6-姜辣素含量遠遠低于2010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規(guī)定標準0.60%,而中國干姜樣品品質(zhì)良好。綜合兩者結(jié)果可知,僅從化學成分角度進行真?zhèn)舞b別易出現(xiàn)假陽性,而僅從基因角度鑒別無法得知樣品品質(zhì)。因此,本實驗利用兩種方法結(jié)合比較,從而對未知樣品進行“真?zhèn)蝺?yōu)劣”的全面鑒別。
另外,本實驗對巴西藥草GENGIBRE中6-姜辣素含量測定時出現(xiàn)假陽性結(jié)果,可能是由于吳茱萸的炮制方法中包含姜制法。因此,在進行干姜的真?zhèn)舞b別時,若干姜樣品粉末中摻雜姜制吳茱萸粉末,則僅依據(jù)HPLC圖譜中6-姜辣素峰的有無無法判定未知樣品是否為干姜,還需要額外的判別指標進行印證。本文采用的“二維特征鑒別法”為中藥的質(zhì)量控制、資源普查、新品種選育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14.
[2] 陳用儀.葡漢詞典[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0.
[3] 陳潔艷,黃芳,羊超菠,等.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生姜中的有效成分6-姜辣素[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5,(5):146.
[4] 張宏武,安培坤.生姜炮制品種及其臨床應(yīng)用芻議[J].西部中醫(yī)藥,2015,28(4):24-26.
[5] 龍全江,徐雪琴.干姜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及加工炮制研究文獻分析[J].現(xiàn)代中藥研究與實踐,2015,29(1):82-83.
[6] 鄧仙梅,吳燕妮,王淑美,等.正交試驗優(yōu)選干姜中姜辣素的提取工藝[J].中醫(yī)學報,2015,30(1):83-85.
[7] Maranon JA,de los Santos L,Lozano C,et al.HPLC-DAD selective method for ginger root powder and extracts nauseastop as standarized not mutagenic ginger extract[J].Planta Medica,2014,80(10):832-832.
[8] Yudthavorasit Soparat,Wongravee Kanet,Leepipatpiboon Natchanun.Characteristic fingerprint based on gingerol derivative analysis for discrimination of ginger(Zingiber officinale)according to geographical origin using HPLC-DAD combined with chemometrics[J].Food Chemistry,2014(158):101-111.
[9] 白英鴿,梁光義,高源,等.HPLC法測定比較人參四逆湯傳統(tǒng)湯劑、復方顆粒劑和配方顆粒劑中6-姜辣素含量[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4,36(3):1-5.
[10] 陳艷,周冬翠,張梅.三種方法提取生姜有效部位群并測定6-姜辣素含量[J].中國藥師,2015,17(7):1099-11002.
[11] 劉雯,劉佳樂,黃亮,等.HPLC法測定生姜提取液中6-姜酚含量的研究[J].廣東化工,2014,41(17):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