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的技術革命催生了科幻小說。科學技術以膨脹式的速度發(fā)展,科幻小說也早已衍生成浩大的科幻文化。回首一個多世紀,科學技術帶給人類社會的每一步改變,基本都能在科幻作品中找到注腳。身處21世紀的我們,早已被“預言”。
從1920年起,一個名為湯姆·斯威夫特的天才少年發(fā)明家成了《湯姆·斯威夫特》系列上百個故事的主角。無數美國孩子由此對科學產生了興趣。圖為20世紀中期,《湯姆·斯威夫特和可視電話》的封面, 20世紀80年代,可視電話出現在世界市場。
人類將何去何從?對這一終極問題的追問,是科幻作品“預言”頻現的原動力。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的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1865年的小說《從地球到月球》中首次出現有關登陸月球的概念。而登月成為現實,則出現在不到一個世紀。1959年,蘇聯“月球2號”撞擊月球;1969年,美國“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
圖為一張20世紀初的美國科幻畫,畫上文字為:“未來的紐約,一個摩天大樓的都市。”在當時的美國,摩天大樓剛剛在紐約和芝加哥這樣的大都市里挑戰(zhàn)人們的視線。而100年后的紐約,上千棟150米以上的摩天大樓改變了城市的天際線。
1982年,美國電視劇《霹靂游俠》中讓人印象深刻的除了男主角,還有一輛高度智能化的警車,該車完全自動駕駛,且裝備有重型武器。2012年5月,谷歌自動駕駛汽車獲得了美國首個自動駕駛車輛許可證,該汽車將于2015年至2017年進入市場銷售,契合了《霹靂游俠》中的預言。
凡爾納曾在小說《海底兩萬里》中講述一段傳奇:海面“怪獸”多次襲擊海輪,生物學家參與追捕行動,卻發(fā)現那是一艘潛行海底的大船,名為“鸚鵡螺號”。17年后,英國建造出蓄電池動力的潛水艇; 68年后,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潛艇在美國問世,這艘潛艇被命名為“鸚鵡螺號”。
科幻作品中,人類的通勤工具被描繪得尤其細致。圖為1950年的一張科幻畫:未來人類的汽車里,裝備著電子顯示器和自動導航工具。1994年,全球覆蓋率高達98%的24顆GPS衛(wèi)星星座已布設完成;如今,智能手機大多有GPS定位和導航功能。
科幻作者們有的對科技懷有樂觀態(tài)度,有的則相反。圖為1820年的一張科幻畫,作者除了描繪未來的交通工具,還強調了燃燒能源帶來的污染。實際上,世界上的大多數國家都走過,或正在走著一條污染之路。
圖為1966年《星際迷航:原初》劇照,桌上的小方塊是可用作電子書或者錄像帶的軟盤。第二年,美國IBM公司立項設計軟盤;4年后,也就是1971年,第一張8英寸的軟盤問世。
圖為1966年《星際迷航》劇照,圖中男子手拿的是PDA(個人數據助理),又稱“掌上電腦”。
圖為1998年的電影《天地大沖撞》劇照,描述的是人類登陸彗星。6年后,歐洲航天局發(fā)射彗星探測儀“羅塞塔”。經過10年的“追逐”,歐洲航天局于2014年11月12日向目標彗星的慧核發(fā)射著陸器“菲萊”,以便更直接地探測彗星。
用于通訊、數據處理的平板電腦頻頻出現于20世紀的電影中。左圖為1987年《星際迷航: 下一代》中的平板電腦。右圖為20世紀90年代的《深空九號》,片中的電腦有著和現在的平板電腦相似的使用方式。
與展望科技相比,更難展望的是因科技而改變的人類社會形態(tài)和思想觀念。圖為1882年法國科幻畫:2000年,巴黎市民駕駛飛行汽車去觀看歌劇。在畫中,有許多婦女是獨自駕駛飛行汽車的。而在19世紀的法國,婦女在公共領域的地位只能依附于丈夫。這樣的畫作,在當時的法國是前衛(wèi)和大膽的。endprint
求學·素材版2015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