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靖玲
【導語】
親情是一朵永不凋謝的玫瑰,在人生漫長的旅途中,為你送去溫馨和美麗;親情是一縷明媚燦爛的陽光,在人生艱難的攀登中,為你送來光明和溫暖。在奶奶眼中,親情是一種無私的奉獻;而在父親眼中,親情是一個關(guān)切的眼神。讓我們品讀這兩篇飽蘸親情的美文,去感受那份獨特的愛,去獲得美的熏陶與享受。
【選文一】
奶奶的星星
□史鐵生
世界給我的第一個記憶是,我躺在奶奶的懷里,拼命地哭,打著挺兒,也不知道是為什么,哭得好傷心。窗外的山墻上剝落了一塊灰皮,形狀像一個難看的老頭兒。奶奶摟著我,拍著我,“噢、噢”地哼著。我倒覺得委屈起來?!澳懵?!”奶奶忽然說,“你快聽,聽見了嗎?”我愣愣地聽,不哭了。我聽見了一種美妙的聲音,飄飄的、緩緩的……是鴿哨兒?是秋風?是落葉劃過屋檐?或者,只是奶奶在輕輕地哼唱。直到現(xiàn)在,我還是說不清楚。
“噢、噢,睡覺吧,猴子來了我打它……”那是奶奶的催眠曲。屋頂上有一片晃動的光影,是盆里的水反射出來的。光影也那么飄飄的、緩緩的,變成和平的夢境。我在奶奶的懷里安穩(wěn)地睡熟……
我是奶奶帶大的。有很多人當著奶奶的面對我說,是奶奶把我?guī)Т蟮?,長大了不要忘了奶奶喲!那時候的我懂些事了,趴在奶奶的膝頭,用小眼睛瞪那些說話的人,心想:“瞧你們那討厭樣兒吧。”翻譯成孩子還不能掌握的語言,意思大概是:“這話用你們說嗎?”
奶奶緊緊地把我摟在懷里,笑著說:“等不到那會兒!”那神情仿佛已經(jīng)很滿足了。
“等不到哪會兒?”我問。
“等不到你孝敬奶奶一把鐵蠶豆。”
我不停地笑,我知道她不會那么想的。不過我總想不好,等我掙了錢給她買什么。爸爸、大伯、叔叔給她買什么,她總是說:“用不著花那么多錢買這個?!?/p>
奶奶最喜歡的是我給她踩腰、踩背。一到晚上,她常常腰疼、背疼,就叫我站到她的身上,來來回回地踩。她趴在床上“哎喲哎喲”的,還一個勁地夸我:“小腳丫踩上去,軟軟的,真好受!”我可是最不喜歡干這個的,踩來踩去,總也踩不到盡頭。
“行了吧?”我問。
“再踩兩趟?!蹦棠陶f。
我大跨步地踩了個來回,問:“行了吧?”
“唉,行了。”
聽到這話,我趕快下地,穿鞋,逃跑……
于是,我說:“長大了我還給你踩腰?!?/p>
“喲,那還不把我踩死?”
過了一會兒,我又問:“你為什么等不到那會兒呀?”
“老了,還不死?”
“死了就怎么了?”
“那你就再也找不著奶奶了?!?/p>
我不嚷了,也不問了,老老實實地依在奶奶的懷里。那是世界給我的第一個可怕的印象。
一個冬天的下午,一覺醒來,不見了奶奶,我趴著窗臺喊她。窗外是風和雪。
“奶奶出門了,去看姨奶奶?!蔽也恍牛棠倘ヒ棠棠碳铱偸菐е业?我整整哭了一個下午,媽媽、爸爸、鄰居們誰也哄不住,直到晚上奶奶出人意料地回來了。這事大概沒人記得住,也沒人知道我那時想到了什么。小時候,奶奶嚇唬我的最好辦法,就是說:“再不聽話,奶奶就死了!”
夏夜,滿天星斗。奶奶講的故事與眾不同,她不是說地上死一個人,天上就少了一顆星,而是說,地上死一個人,天上就又多了一顆星。
“怎么呢?”
“人死了,就變成一顆星?!?/p>
“為什么要變成星星呀?”
“給走夜道兒的人照亮兒……”
我們坐在庭院里,草茉莉都開了,各種顏色的小喇叭,掐一朵放在嘴上吹,有時候能吹響。奶奶用大芭蕉扇給我趕蚊子。涼涼的風,藍藍的天,閃閃的星星,永遠留在我的記憶里。
那時候,我還不懂得問,是不是每個人死了都可以變成星星,都能給活著的人把路照亮。
如今,奶奶已經(jīng)死了好多年。她帶大的孫子忘不了她。盡管我現(xiàn)在想起她講的故事,知道那是神話,但在夏天的晚上,我時常還像孩子那樣,仰著臉,猜想哪一顆星是奶奶……我慢慢地回想奶奶講過的那個神話。我相信,每一個活過的人,都能給后人的路上添一絲光亮。也許是一顆巨星,也許是一把火炬,也許只是一支含淚的蠟燭……
(選自《中國校園文學》2012年第2期)
閱讀感悟
本文以“我”的成長為線索,敘述了“我”孩提時代與奶奶一起生活的片段,表達出“我”與奶奶之間深厚的感情。文章對奶奶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方面進行的描寫,生動地再現(xiàn)了一個樸實、善良、慈祥、無私的老人形象。尤其是奶奶對星星的解讀:“人死了,就變成一顆星”,更加增添了文章的情感美與哲理美。
【選文二】
樹籬后面的父親
□[美國]貝蒂·斯坦利
我毫無方向感,經(jīng)常成為全家人取笑的對象。有次我們討論人死后會怎樣,兒子開玩笑說:“媽媽,希望天堂里也有導游,否則你永遠找不到通往天堂的路?!?/p>
我笑著告訴他,我一點都不擔心:“只要向著有樹籬的山坡走,我就能找到天堂?!彼@訝地揚起眉毛,我給他講了我父親的故事。
祖父早逝,父親由祖母一手帶大。在那個年代,還沒有政府救濟這回事,一家五口歷盡艱難才活了下來。貧苦的出身養(yǎng)成了父親極度節(jié)儉的習慣。
童年時,當我和兩個哥哥得知別的孩子都有零花錢時,我們犯了個錯誤——向父親要錢。父親的臉板了起來:“你們長大了,會花錢了,那么肯定也會掙錢了?!睆拇?,需要錢的時候,我們只得幫鄰居打零工,或是沿街叫賣自家種的蔬菜。
直到我們長大成人,外出求學、工作,他的態(tài)度也絲毫沒有改變。我們兄妹三人都沒有車的時候,只能乘長途車回家。車站離家足足有兩英里,父親從沒接過我們,哪怕天氣極其惡劣。有誰抱怨,他就擺出父親的派頭吼道:“長了腿就是用來走路的!”
我離家上大學后,每次回家都要走那段長路。我并不在意走路,但孤身行走在公路和鄉(xiāng)村小路上,我總是提心吊膽。父親似乎并不關(guān)心我的安全,令我有一種不受重視的感覺。
在一個春天的傍晚,這種感覺消失了。
那是極其困難的一周??荚嚰由蠠o休止的實驗,令我精疲力竭。我渴望回家,想念家里柔軟的床。同學們陸續(xù)到站,被家人接走,我只能羨慕地望著車窗外。終于,汽車顛簸著停下。我下了車,拖著行李箱開始長途跋涉。
一排樹籬沿著小路,蜿蜒地爬上山坡,山坡上就是我親愛的家。每當我走下大路,踏上最后一段行程,這排樹籬總能令我安心??吹剿揖椭离x家不遠了。
那天傍晚,樹籬剛剛映入我的眼簾,忽然落下一陣細雨。我停下腳步,把手里的書放回行李箱。站起身時,我看到一個黑影掠過山坡,向我家走去。仔細辨認,那是父親。我明白了——每次我回家時,他總站在樹籬后面注視著我,直到確定我平安歸來。我的眼淚洶涌而出。原來,父親并非不關(guān)心我啊。
此后,每當我回家時,那個身影便成了我的燈塔。一看到那遮掩在綠樹后偷偷走動的身影,我就放松下來。走進家門,父親若無其事地端坐在椅子上?!霸趺?,是你!”他說著,拉長的臉上做出驚訝的表情。
“你看,”我告訴兒子,“我才不擔心死后找不到去天堂的路呢?!甭飞峡赡苡泻诎档乃淼?,但隧道盡頭是光明。在隧道盡頭,相信我會看到一排樹籬蜿蜒地爬上山坡。父親等在山頂上,看見我了會說:“怎么,是你!”
而我仍會像往常一樣回答:“是我,爸爸,我回家了?!?/p>
(選自《天下閱讀·感動美文》)
閱讀感悟
本文采用插敘的方式,講述了一個關(guān)于父親的故事??此乒?jié)儉、嚴厲的父親,為了培養(yǎng)子女的自立精神,把對子女深切的愛隱藏于樹籬后面。這種隱藏的愛,蘊含著一種美好的人性光輝,令人深思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