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大眾媒體、公共輿論與近代民族國家意識
——以《益世報》對老西開事件的報道為中心

2015-04-02 02:47:09張獻忠劉擁華
山東社會科學 2015年4期
關鍵詞:租界民眾國家

張獻忠 劉擁華

(天津社會科學院 歷史研究所,天津 300191;華東師范大學 社會學系,上海 200241)

·歷史社會學:城市議題與研究策略(學術主持人:宣朝慶)·

大眾媒體、公共輿論與近代民族國家意識
——以《益世報》對老西開事件的報道為中心

張獻忠 劉擁華

(天津社會科學院 歷史研究所,天津 300191;華東師范大學 社會學系,上海 200241)

主持人語:城市是協(xié)調人類生活生產活動的重要空間要素,也一直是歷史社會學關注的重要領域。受國家權力、工商業(yè)活動集中化的形塑,在權利體系、生產結構、文化場域、階級階層方面均表現(xiàn)出獨特性,衍生出歷史社會學的眾多議題。在快速城市化的時期,從歷史社會學的角度關注城市社會生活、社會結構變遷,提升對重大社會過程和城市生活互動關系的洞察力,有著重要的學術意義。這三篇關于城市議題的文章,在研究方法上各有側重:老西開事件是第一次近代意義上的、有別于傳統(tǒng)排外主義的社會抗爭運動,《大眾媒體、公共輿論與近代民族國家意識》以《益世報》對這一事件的報道為個案,探討了大眾媒體、公共輿論以及社會抗爭之間的互動,揭示了城市抗爭與近代民族國家意識的生成問題;《工廠女工的身份認同與策略實踐》一文注重運用概念解釋女工的主體性問題;《近代城市化與城市貧民階層的社會流動》則是從分析城市化過程中弱勢群體階層流動的因果規(guī)律入手的。目前我國歷史社會學尚處于起步階段,研究方法對學科發(fā)展和繁榮的價值不容忽視。

大眾媒體自誕生之日起就在公共輿論的生成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內憂外患頻仍、民族危機日益嚴重的近代中國,大眾傳媒更是發(fā)揮著塑造公共輿論、凝聚社會共識、培育現(xiàn)代民族國家意識的作用,這一作用在《益世報》對老西開事件的報道中體現(xiàn)得尤為顯著。老西開事件是一場反抗帝國主義的抵制運動,以《益世報》為核心的大眾媒體積極參與老西開事件的報道,充分發(fā)揮了引領公共輿論、制造抵制話語、建構民族國家意識的作用。在此過程中,民眾的民族國家意識初步生成,他們清楚地認識到,民眾的社會責任以及民族國家主權完整的重要性。但是,民族國家意識并無“自然的基礎”,民眾的行動統(tǒng)一性并無從保證,這導致運動充滿著種種張力。

大眾媒體;公共輿論;民族國家意識;益世報;老西開事件

20世紀初以來,中國人逐漸從傳統(tǒng)世界中走出來,睜眼看世界。在此背景下,大眾媒體在中國出現(xiàn)并得以迅速發(fā)展,它是全新思想的傳播者,是思想激蕩的舞臺,在一個封閉的社會中,它所產生的作用無疑是“革命性的”。大眾媒體作為公共領域的代表,它天生便與國家保持著必要的“距離”和“疏離”,它針砭時弊、點評時人、傳播思想、批評國家,它以“公共利益”的代言人發(fā)表看法,為國家爭取尊嚴、為個人爭取權力、為社會維護道德。著名政論家張佛泉先生對大眾媒體的看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執(zhí)政的人,無論是中央的還是地方的,全正如我們常人一樣,同是不能脫去弱點的。……都須受公共批評的督促。公共批評在這種情形下,是補充的、修改的、糾正的、迫人向上的力量。”①張佛泉:《我們?yōu)槭裁匆f長道短》,《獨立評論》第230號,1937年4月18日。更關鍵的是,在此過程中,大眾媒體和公共輿論參與了建構民族國家意識的過程,民眾經(jīng)由參與大眾媒體所激發(fā)的討論,意識到國家為何物、民族為何物,意識到自身之于民族國家的責任和義務。我們在老西開事件中,所看到的正是這樣一個饒有趣味的過程。

一、老西開事件的緣由

1916年,天津法租界試圖擴張范圍,將老西開一帶納入其租界管理范圍之內,在天津商會的組織下,天津各個階層的民眾積極抗爭,活動得到了全國各地民眾的積極支持,產生了良好的國內和國際社會效果,中國的國家主權得到了有效的維護,民族意識得到了極大提升,人民主權觀念得到了有效普及。在此過程中,廣大民眾通過政治參與和公共辯論,提高了對民族和國家的認識,意識到國家之事無小事、主權神圣不可侵犯、主權在民等現(xiàn)代觀念,成長為具有愛國心的積極公民。

天津法租界成立于1861年,面積439畝土,西南面以海大道(今大沽北路)為界,1900年庚子事變,八國聯(lián)軍占領天津,法國趁機擴展租界范圍,租界從西南方向擴展到墻子河(今南京路),面積擴大到2360畝,擴大了四倍。1902年,法國試圖再次擴展其租界范圍,法國駐天津領事照會天津海關道唐紹儀,要求將墻子河西南方,面積達4000畝的老西開地區(qū)劃入租界范圍,唐紹儀置之不理。

1903年,天津英租界越過墻子河,向西南方向擴展到海光寺大道,得到面積3928畝的推廣界,使租界總面積達6149畝。這無疑大大地刺激了法租界,他們在等待時機。1912年,梵蒂岡教廷決定設立直隸海濱代牧區(qū),主教府初始設立在天津三岔河口的望海樓教堂。但后來,首任主教杜保祿認為望海樓教堂地處天津老城區(qū),不便于以后的發(fā)展,于是便決定在鄰接法租界西南的老西開地區(qū)購得一塊土地,興建西開教堂。1913年,西開教堂開始興建。天津法租界工商部聲稱保護教堂,派巡捕進駐該地區(qū),天津警察廳亦在華法交界墻子河附近派駐9名警察,老西開地區(qū)處于中法共管的地帶。1914年7月,法國駐天津領事致函直隸交涉署,認為中方已經(jīng)默認了老西開地區(qū)屬于法租界推廣租界,要求中方撤出警察。對此,直隸交涉署未予理會。1915年9月,法租界向老西開地區(qū)發(fā)傳單,謂1902年的領土要求,唐紹儀既不答復,即為默認,要求當?shù)鼐用裣蚍ㄗ饨缂{稅。此月,天津的紳商組建維持國權國土會,天津商會會長卞月庭擔任會長。

1916年6月,西開教堂竣工,法租界在教堂附近安插法國國旗,表示此地已劃入法租界。10月17日,法租界向直隸省發(fā)出最后通牒,限中國48小時內讓出老西開地區(qū)。10月20日晚,法國駐津領事帶領租界巡捕和越南兵,將駐守張莊大橋的中國兵繳械拘禁。此一事件激發(fā)了天津民眾的愛國熱情,天津大規(guī)模的抗議活動迸發(fā)出來。10月21日,維持國權國土會組織數(shù)千人示威;10月23日,天津商會決議,抵制法貨、抵制法國貨幣;10月25日,8000名各界人士舉行公民大會,決議通電全國,與法國斷絕貿易等。11月12日,法租界內法國工廠的1400名中國工人舉行罷工,歷時4個月,致使法租界陷入癱瘓。由于法國政府忙于一戰(zhàn),1916年底,法國政府電令駐華公使結束老西開事件,法租界向中國政府提出暫時維持現(xiàn)狀的建議,中國政府予以接受,老西開地區(qū)實際上處于中法共管的狀態(tài)。

本文從這一特定事件出發(fā),研究在抵制運動過程中,大眾媒體對政府的輿論監(jiān)督、對社會民眾的組織動員、在社會各界之間的信息溝通等方面的作用,進而闡釋大眾傳播如何塑造公共輿論,促進近代中國民族意識和國家意識的生成。

二、《益世報》:制造抵制話語

20世紀早期,在大眾媒體等文化機構和知識分子的努力建構下,中國社會的公共輿論場域逐漸得以形成,并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它往往能夠對政治施壓、對民眾啟蒙、對運動予以組織、對信息予以傳遞等,這對于一個戰(zhàn)亂不斷、領土不完整、民眾識字能力有限的國度,其價值就顯得尤為卓越。公共輿論的“公共性”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其一,公共輿論是通過公共傳媒形成的,這是公共輿論形成的制度化條件;其二,公共輿論所討論的議題,基本上關涉中國社會重大的、具有公共性的政治和社會事件以及新思想、新觀念,因為這些議題直接涉及重大的公共利益,因此公共輿論對之的討論才顯得極為重要;其三,近代中國的公共輿論,其預設讀者都是指向大眾的,因此,公共輿論具有一定的公開性和開放性。②唐小兵:《現(xiàn)代中國的公共輿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版,第5頁。

在老西開事件中,《益世報》始終予以高度關注,詳盡地報道了事件的經(jīng)過?!兑媸缊蟆肥橇_馬天主教會在中國印行的中文日報,創(chuàng)刊于1915年10月10日,創(chuàng)辦人系比利時籍的天主教副主教雷鳴遠,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報社遷至昆明、重慶等地,得以繼續(xù)出版?!兑媸缊蟆冯m然系天主教會創(chuàng)辦,但雷鳴遠及其核心成員劉浚卿、楊紹清和杜竹萱等始終立場鮮明地反抗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反抗不正義的政治行徑,在天津民眾抵制法租界的領土要求時,表現(xiàn)尤為積極,一時名聲雀起。1949年1月天津解放后???,前后歷時三十余年,其影響堪比《大公報》。

1916年對法租界強占老西開地區(qū)的抵制運動,是在社會中層不斷在城市和其他地方集聚的特殊社會文化背景下開展起來的,此時,紳商作為城市精英階層出現(xiàn),并日益展現(xiàn)出其組織和領導才能,他們的政治參與能力和愿望日益強烈,對民族國家的命運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與此同時,新型知識分子在城市中形成并得到鍛煉?!斑@兩個新的社會階級通過日報、出版社、文學雜志和新型學校,開始建構起改革中國的新的政治話語,而婦女、學生和其他城市社會群體組織的民間團體又進一步增強了他們的政治潛能。通過在報紙和群眾集會上討論各種地方性和國家性的政治問題,城市中國人開始把這些問題轉化成為引起民眾關心的公共事務。”①[韓]金希教:《抵制美貨運動時期中國民眾的“近代性”》,《歷史研究》1997年第4期。20世紀初期出現(xiàn)的大眾傳媒,使得自發(fā)的言論、自律的公共場所和主體的組織和行動更為便利,城市民眾有條件、有志愿參與到公共事務中來,尤其是面對涉及國家主權和民族利益的問題,他們往往通過大眾媒體積極地發(fā)出自己的聲音,表達自己的意愿,向國際社會、也向國內政權施加壓力,中國社會的公共空間和市民社會初步形成。新型的社會群體正是通過公共領域的政治參與,將抵制運動引導至規(guī)模更大、范圍更廣的爭取國家主權的活動上去。經(jīng)由公共辯論和社會動員,運動目標和針對的對象日益明晰,抵制運動不斷地向著更高層次邁進,其所形成的政治壓力顯得更為強大。

《益世報》在抵制運動中發(fā)揮著動員和組織作用,其創(chuàng)辦人和總經(jīng)理都極為同情和支持抵制運動,他們在運動中發(fā)揮著領導者的角色。雷鳴遠提出的“中國歸中國人,中國人歸基督”的觀念,是對于外國勢力試圖控制中國天主教會的莊重反駁。因為積極支持中國人反對法國擴展法租界的行徑,他于1920年被遣返至歐洲。《益世報》的總經(jīng)理、天主教徒劉俊卿,是維持國權國土會的發(fā)起人之一,也是該會的副會長,他與抵制運動密切相關。劉俊卿全權負責《益世報》的經(jīng)營活動,他擔任總經(jīng)理歷時20余年,對于報社的維持和發(fā)展極為重要,甚至有人稱《益世報》為“劉家報”。劉俊卿積極參與反抗法租界的抵制運動,在《益世報》及時發(fā)表抵制運動進程的新聞,極力宣傳和鼓動民眾支持和參與抵制運動,對抵制運動的形成和發(fā)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法租界拘禁華警后,《益世報》及時進行了報道,并動員社會各階層“舍命力爭,以維國權”:“二十一號早八鐘,各界人民聞悉,大動公憤,齊集商務總會,要求維持國權國土會開全體大會,到會者不下千人,首由會長卞君月庭報告法領事強占老西開之詳情,繼由劉君俊卿演說云,該領事拘留華警、侮辱我國,莫此為甚,我國國雖未亡,而外人對待我國如亡國一般,手段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與其茍且圖存,遣羞于永久,何若舍命力爭,以維國權?”②《法兵擅拘華警之大風潮》,《益世報》1916年10月22日第6版。這次公民聚會尤為重要,法租界公然拘禁華警的行為引發(fā)了公眾普遍的憤慨,這也是天津民眾第一次公開聚會表達不滿意見,而《益世報》的及時跟進和報道起到匯聚公共輿論、凝聚社會共識、動員組織民眾的作用。

輿論監(jiān)督,尤其是對公權力的監(jiān)督是大眾傳媒的一項重要功能,這一功能在《益世報》對老西開事件的報道中也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就在法租界強占老西開之后的第四天,即10月24日,《益世報》便發(fā)表了題為“為天津交涉警告政府”的措辭強硬的聲明:“法國代理公使暨其駐津領事既然調遣軍隊,占據(jù)我土地,拘留我警察,以最無禮野蠻之手段加諸我國,是先與我斷絕友誼,而以仇敵相待矣。吾政府茍承認今日尚有國家,而自身與中國尚未斷絕關系者,應急起而謀自衛(wèi)之道?!嵴畱闷浼垘牛V蛊湔泄?,并禁止華人與法商交易,予彼蔑視公理、侮辱友邦者以相當之懲罰。釁自彼開,我應自衛(wèi),吾政府須毅然決然以行之,萬不可稍有顧慮,稍為躊躇也?!雹邸稙樘旖蚪簧婢嬲罚兑媸缊蟆?916年10月24日第2版。在中法交涉中,外交次長夏詒霆處事不當,引發(fā)法國方面不滿,繼而又試圖以出賣主權換回法國的諒解,使得老西開事件繼續(xù)惡化,《益世報》對此予以及時報道:“現(xiàn)此項交涉已陷入危難之境,惟有懇請政府立正夏氏之罪以謝法使,以謝人民,交涉庶幾有轉圜之地,并望人民堅持到底,勿使賣國奸奴得以上下其手,置國家大局于不問云云。某君去,記者遂述其大概如此。嗚呼!若夏氏者,其肉尚足食乎?”①夢幻:《老西開交涉之失敗談》,《益世報》1916年11月12日第2版。最終,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夏被迫請辭。

在1917年,報社發(fā)布《崇獎漢奸》的新聞,對一劉姓官員在老西開事件中的不良表現(xiàn)表示不滿,稱其為“漢奸”,“天津老西開交涉,懸宕數(shù)月,一阻于宣戰(zhàn)案之爭持,再阻于督軍團之獨立,三阻于復辟亂事之發(fā)生,以致遷延不結。津人士之痛苦至今未忘,公民會之賠累至今未已,而此案中之漢奸劉符誠,今已起擢交通部司長矣。劉以外交部秘書,前因老西開一案,蒙蔽長官,斷送國土,實為此案之禍首罪魁,當時全國人民幾欲寢其皮而食其肉,政府知為公論不容,已與夏詒霆、王麟閣先后褫職,墨瀋未乾,案牘俱在,曹汝霖豈不知之?”②夢幻:《崇獎漢奸》,《益世報》1917年7月24日第2版?!兑媸缊蟆窌r刻關注著政府的動向,在政府遲遲不予行動的時候,報社及時通報維持國權國土會向北京施壓的行為,借此促使政府采取積極的態(tài)度,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了媒體對政府的輿論監(jiān)督作用。

公共輿論和社會共識的生成以及對政府的監(jiān)督離不開信息的有效溝通,信息傳遞和溝通也是大眾媒體的題中之義。在這一點上,《益世報》更是不遺余力,將其媒體的功效發(fā)揮至極致。1916年8月8日,《益世報》報道國權國土會擬就法租界強占老西開地區(qū)上政府書,8月28日報道國權國土會決議上書政府,正副會長將赴京交涉。10月22日報道發(fā)生于10月20日的拘禁中國警士的新聞以及天津民眾的反應,報道的內容極為詳盡,措辭極為強硬,情感極為悲憤。報紙及時報道政府方面的動作,也及時發(fā)表自己對時局的觀點。對于各地支援天津民眾抵制運動的行為,報紙不遺余力地予以報道,以彰顯抵制運動在全國范圍的影響力。對于各地捐款的數(shù)目和捐款人等,報紙也是及時向公眾匯報詳情,以體現(xiàn)各地同仇敵愾的情勢。對于公民大會進一步的行動計劃,《益世報》也是予以及時報道,讓公眾對公民大會的組織和領導充滿信心。而對于抵制運動中的種種困難,《益世報》也沒有刻意回避,而是與民眾述說詳情,講道理、擺事實,讓民眾有所了解、進而有所理解。對于抵制運動的不配合,甚或是叛徒行為,報社予以嚴正譴責,并通過報社,將此等行徑向公民說明,使這些人無從逃避,不得不接受道義的譴責和現(xiàn)實的懲罰。關于抵制運動的重要的信息,一般都是來自公民大會(前期的維持國權國土會),報社在新聞發(fā)布時,會冠之以“再爭老西開交涉之近訊種種”“關于公民大會之近訊種種”,表示新聞的重要性程度。

對于那些在抵制運動期間,法商招募華工的行為,《益世報》也給予了嚴厲的指責:“近聞滄縣某牧師(英人)招集華工若干名,送往威海轉送法國工作。當此法人占我土地,侵我主權之時,凡稍有天良之國民莫不視為仇敵,而通商各文明國亦群抱不平。獨某牧師見利忘義,作此不道德之行為,殊出人意外云”③《牧師竟代法國招工》,《益世報》1917年1月30日第6版。。在抵制運動開始之前,報社立場鮮明地反對法商在華招募華工,并適時發(fā)布了題為《擬請勸阻法國停募華工》的通告:“本埠眾紳商以法國請準中國政府行知各處長官在中國招募華工,查所招去之華工,斷無良好結果,雖系無知貧民,亦屬同胞,自應阻其前往?,F(xiàn)在聯(lián)絡多人,不日上書省長轉請政府速與婉商,勿令再募,以重人道”④《擬請勸阻法國停募華工》,《益世報》1916年8月19日第6版。。對于1917年發(fā)生的華工爭持領薪風潮,報社似有某種傾向性,“惠民公司前在津招募之華工赴法工作,近因該工人等要求月薪擬由法國領取,而該公司不允,以致屢起風潮云”⑤《華工爭執(zhí)領薪之風潮》,《益世報》1917年5月1日第6版。。報社的傾向性態(tài)度,與法租界對老西開地區(qū)的強占行為不無關系。

完全可以說,在天津民眾抵制法租界強占老西開的事件中,作為大眾媒體的《益世報》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反過來,對于一張草創(chuàng)才近一年的新生報紙而言,其鮮明的反抗帝國主義的立場以及其對民族國家命運的高度關注,亦使其在事件中占得先機,成為一張影響力急劇上升的報紙。更為關鍵的是,通過大眾媒體的參與,民眾得到了鍛煉,其政治意識不斷成熟,逐漸從地域性的民眾走向具有普遍性意義的公民。在此其中,《益世報》居功至偉。

三、大眾傳媒、抵制運動與民族國家意識

近代大眾傳媒是在中國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大背景下興起的,因此其匯聚公共輿論和動員組織社會民眾的功能必然與抵抗西方列強的運動天然地聯(lián)系在一起,二者的關聯(lián)又進一步培育和塑造了民眾的民族國家意識。從這個意義上說,大眾傳媒是近代民族國家意識生成的酵母,這一點在《益世報》對老西開事件的報道中體現(xiàn)得尤為顯著。

西川長夫曾經(jīng)歸納道,現(xiàn)代國家作為民族國家,與帝國存在如下五個方面的區(qū)別,分別是有明確的國境存在、國家主權意識、國民概念的形成與整合國民的意識形態(tài),即以國家為空間單位的民族主義,控制政治、經(jīng)濟、文化空間的國家機構和制度以及由各國構成的國際關系。①劉鳳山等編:《清朝的國家認同:“新清史”研究與爭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262頁。奧克肖特認為,民族國家的概念自16世紀在西方出現(xiàn)以來,“主要是指三個方面的涵義:其一,一塊領地,比如說,16世紀,人們使用“the manor of England”這個詞來表示整個英格蘭領土,它被理解為一塊“地產”;第二,統(tǒng)治者和統(tǒng)治機構;第三,人類的一種聯(lián)合,這種聯(lián)合既是在政治活動方面,也是在那些被理解為跟政治活動有關的事情上——統(tǒng)治工具、政治和法律。②[英]奧克肖特:《政治思想史》,秦傳安譯,上海財經(jīng)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279頁。

這意味著,近代的政治主體是民族國家,而非帝國或其他形式的政治組織,肇始于16世紀的民族國家觀念是歐洲擺脫封建制度、走向近代的標志性事件。而對于中國而言,民眾的民族國家意識是在民族危亡的緊急關頭,被逼之下所產生的近代觀念。因而,這種民族主義就天然地具有反抗性質。尤其是在各種形式的抵制運動中,在面對帝國主義的侵犯時,這種民族國家意識很容易便生發(fā)出來,形成為聲勢浩大的社會思潮。

關鍵在于,在抵制運動中近代民族主義得以不斷成熟。這是一種全新的范疇形式和認同形式。抵制運動之前反抗西方入侵的方式,主要是傳統(tǒng)的排外主義,“與西方近代基于主權思想的民族主義不同,排外主義缺乏近代民族國家觀念、主權意識和各民族國家平等競爭的思想,實際上是以中國儒家強調文化對壘的天下主義,對抗西方的民族利益之上的民族主義”③王立新:《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的興起與抵制美貨運動》,《歷史研究》2000年第1期。。而近代民族主義要求犧牲個人和地方利益,超越階級分割,把國家利益與個人榮辱關聯(lián)起來。抵制運動是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的最初表現(xiàn),這種民族主義具有兩個特性:(1)反帝的獨立性格;(2)潛在的反清王朝性格。④[韓]金希教:《抵制美貨運動時期中國民眾的“近代性”》,《歷史研究》1997年第4期。就第二點而言,我們還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分析之:其一是人民主權思想的發(fā)展,“國民”一詞在20世紀初逐漸流行,相對于愚忠某一王朝的臣民而言,國民乃是具有獨立人格和個人權利的公民。人民主權思想在中國的興起無疑具有重大意義。因為人民主權,政府不僅無權干涉國民自有之權,而且涉及到國民利益的重大決策也必須經(jīng)過全體國民的同意。⑤王立新:《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的興起與抵制美貨運動》,《歷史研究》2000年第1期。其二是全民國家觀念的興起,長期以來,中國民眾一直缺乏近代全民國家觀念,民眾深受鄉(xiāng)土意識和家族主義觀念嚴重束縛,逃避國事。20世紀初,國人意識到國家不是一家一姓之國家,而是全民之國家,每一個國民都具有救亡圖存的職責和義務。國家思想在抵制運動中的體現(xiàn)就是,國人開始打破地域界限,超越鄉(xiāng)土觀念,認識到國家主權的極端重要性,人們對國家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在1916年的老西開事件中,天津以及其他地區(qū)的民眾表現(xiàn)出積極應對民族危難的情懷,他們同仇敵愾,一致維護國家主權,具有明顯的現(xiàn)代國民的特征。他們對人民主權和國家主權概念有明確的認識,認為國家是億萬國民的國家,而非一姓一族之國家。人民對國家負有責任,人們需要組織起來,才能形成力量,進而對政治產生影響。他們認為,國家主權神圣不可侵犯,這是一個國家的、具有絕對性的權利,不容他國指指點點。國家之間的交往,應該秉持公理,而非“強權即公理”,應該相互尊重。民族國家的觀念和思想,為民眾的抵制運動提供了全新的話語框架,使得他們可以基于新的概念和觀念,來對自身的抵制行為予以合法化。

關于國家主權,在抵制運動中,民眾的態(tài)度是十分堅決和明確的,那就是,法租界的行徑嚴重地侵犯了國家主權,這是他們最難以容忍的事情。國權國土會在給政府的上書中認為,“竊維國于天地必有與立,土地、人民、政事為立國之三大要素,而土地尤關于國家主權,無土地是無主權,人民何所托,政事何所施,故國家疆土不可輕以尺寸予人”?!叭魪椭枚粏?,人民生命財產所失尚小,國家領土主權所失實大,況天津租界不止法國一處,法國可強占,他國何不可強占?”⑥《國權國土會擬上政府書》,《益世報》1916年8月8日第6版。很明顯,維持國權國土會將領土完整當作國家主權不可或缺的特征,國無領土完整,國就無尊嚴可言。

在抵制運動中,人民主權的思想亦得到了十分鮮明的體現(xiàn),人民通過參與公共討論,能夠形成影響政府和外交的力量,使得人民主權和國家主權得以保證。維持國權國土會認為:“民國主體既在人民,則土地為人民公產,人人有密切之關系,人人應負保護之責任”①《國權國土會擬上政府書》,《益世報》1916年8月8日第6版。;“國家即人民之國家,土地亦人民之土地”②《再爭老西開交涉之近訊種種》,《益世報》1916年11月25日第6版。。在維持國權國土會看來,人民所具有的力量十分關鍵,尤其在涉及到主權問題的外交場合,人民的發(fā)聲更是至關重要,“老西開法領事占地交涉一案迄今未解決,非我人民力爭不足以保主權”③《國權國土會議決上書》,《益世報》1916年8月28日第6版。。作為共和政體,不能一意孤行,凡涉及到重大問題和決議,都理應征求民眾的意見。反過來說,如果人民不同意,人民沒有賦權,即使國家做了決定,也是不合法的,可以予以救濟。政府官員亦有此認識,“今聞政府與法領事交涉,政府以現(xiàn)在共和國體不能由政府方面作主,須征求民意,該公使昨要求政府二十四點蓋印承認,否則即電知天津法領事自由行動,政府于時限內未經(jīng)正式答復,故該領事有派法捕擒華警之舉”④《法兵擅拘華警之大風潮》,《益世報》,1916年10月22日第6版。。而作為人民,每個人都有責任在國家危難的時候,站出來,貢獻自己的力量,“倘惜區(qū)區(qū)之金錢,一任國亡,豈不甘心欲作法人奴隸乎?事關救國,幸勿觀望為禱”⑤《再爭老西開交涉之近訊種種》,《益世報》1916年11月25日第6版。?!耙渤仓庐敓o完卵,吾國民即不為國家計,亦當為子孫計,舍萬死求一生,此其時乎?”⑥《再爭老西開交涉之近訊種種》,《益世報》1917年3月14日第6版。

在國家間的交往中,要講求公理,不能以強權壓公理,強權的觀念與主權國家的理念格格不入。在《益世報》的報道中,始終認為中國是弱國,他國是強國,但強弱只是勢力的程度,并不關涉公理,無論強弱,在公理面前都應該一視同仁、不可逞強凌弱。之前中國政府之所以允許其他國家在中國建立租界,這本身便是極為不合理的事情,“然此皆從前外交人員不知公法原理、國際交涉,有此條約之誤,今后欲謀自立尚當設法爭回,豈有地在租界以外,界址分明,證據(jù)確鑿,而反可任人無端侵占,置不與較之?”⑦《國權國土會擬上政府書》,《益世報》1916年8月8日第6版。關于法捕拘留華警一事,《益世報》參引國際法認為,“按照國際公法,公使等如有仇攻所駐之國者,該國即得以仇敵處之,倘情結較重,則執(zhí)而囚之可也”⑧《為天津交涉警告政府》,《益世報》1916年10月24日第2版。。因此,法國在中國的領土上拘留華警,按照國際法,無異于武裝進攻,中國完全可以“囚之”。在民眾看來,如果法國人在老西開事件上退讓,那么,原因就在于“深知公理難容”⑨《□□封交核議胡公使之密電》,《益世報》1916年11月22日第3版。。

四、抵制運動內部的張力及《益世報》的化解

在抵制運動中,運動群體內部以及國內民眾并非鐵板一塊,而是存在著諸多不同的個人動機和利益訴求,這使得運動呈現(xiàn)出波瀾壯闊、起伏波折的景象。抵制運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不得不應對上述種種障礙,來最大限度地維持抵制運動的團結,使抵制運動能夠得以進行下去。筆者初步列出四個方面的不同聲音,分別是“漢奸問題”、“罷工團的矛盾”、“官員的問題”以及“社會與國家的問題”。在這些問題上,《益世報》一般都會自覺地引導輿論,以期爭取時間和各階層的同情、理解和幫助,從而化解各種難題。

(一)漢奸問題

民族主義和國民認同是民族國家建構當中的重要問題,尤其當面對民族危亡的時候,這兩者就顯得更為關鍵。誰是敵人誰是朋友,是一個關鍵性的問題。你是要成為愛國者還是漢奸,必須要做個選擇。《益世報》在1916年12月3日的報道中,點名稱馬姓兄弟“同惡相濟”,幫助法國人打探反法信息,務要引起同仁的注意。○10《馬氏兄弟同惡相濟》,《益世報》1917年12月3日?!捌茐膱F體接濟法人之馬少華,種種情形曾志報端。茲悉法工部局之案件均歸馬少華審訊,故馬少華對于該界之權利非常之大云?!薄?1《再爭老西開交涉之近訊種種》,《益世報》1916年12月12日第6版。還有很多漢奸,在抵制運動中造謠惑眾,動搖民眾的信心:“日前有一般冷血華人,甘為洋奴傳布謠言,謂公民會經(jīng)費不足,無法補助各華工之薪金,有于正月十五解散等語,業(yè)經(jīng)確實調查,皆系無稽之談,現(xiàn)正月十五已過,而各罷工人仍如常到會,其內容較去年尤為鞏固”○12《漢奸造謠之不確》,《益世報》1917年2月8日。。頗為奇怪的是,到1917年的時候,討論奸細的報道突然多了起來,而公民大會對會場的控制空前嚴格,尤為擔心奸細進入,“在開議以前,特派偵查員多名在各門看守,局外人均不得入,非常嚴密,探其內容,系表示對于中央某項之要件云”①《關于公民大會近訊之種種·評議要事之秘密》,《益世報》1917年3月19日。。原因當不難理解,因為公民大會內部出現(xiàn)了裂痕,尤其是關于罷工團工人的工資問題出現(xiàn)了爭執(zhí)。

(二)罷工團的問題

抵制運動當中的罷工行動是一個很糾結的問題:一方面,罷工之效果顯而易見,并且可以說是立竿見影;但另一方面,罷工工人的工資誰來支付?有無能力支付?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這一問題就擺在抵制運動面前,甚至引發(fā)了不和諧的事情。《益世報》對此早有覺察,并自覺地引導輿論:“刻下工團之工人已達千人以上,寓草廠者約居多數(shù),各該工人等行動皆異常鎮(zhèn)靜,其秩序尤為整齊云?!雹凇对贍幚衔鏖_交涉之近訊種種》,《益世報》1916年11月25日第6版。但這只是給觀眾看的“前臺”,“后臺”景象如何我們后面就會大致有所了解。在1916年11月26日的報道中,公民會詳盡地介紹了罷工補助辦法,簡而言之,公民會決定,罷工工人凡入公民會的,未另外尋找工作的,由公民會代發(fā)工資。但公民會切切告知眾人的是,其實,公民會無法承擔此等重任,即使暫時可以應付,但無法長期支撐此類財務,務求眾人發(fā)揮才智,另謀出路。到1917年3月,有一則消息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公民大會現(xiàn)以罷工團發(fā)薪之期在邇,昨由本會拔出存款一萬余元預備發(fā)給。茲已擬定于月之二十三日下午二鐘,由卞會長親自按名發(fā)給,以昭慎重。”③《關于公民大會近訊之種種·定期發(fā)給工薪》,《益世報》1917年3月19日。如果沒有發(fā)生很重大的爭執(zhí),是不會發(fā)布這條通告的,而之前幾個月,外地的捐助款項突然多了起來,以及聯(lián)系公民大會開會格外嚴格,唯恐消息外泄,又加之公民大會關于薪金的辟謠通告,斷不難推出,公民大會在罷工團的財務上出現(xiàn)了難題。在三月份,公民大會作了很多努力,來杜絕工人冒領工資的情況。果然,在4月15日,“罷工團各代表因老西開交涉延宕至今,并無解決之希望,皆異常激昂,前屢要求公民大會向政府交涉仍無進步,是以該罷工團全體屢開秘密大會,磋商與政府對待之手續(xù),經(jīng)公民會竭力勸導未果實行”④《罷工團秘密會議》,《益世報》1917年4月15日第6版。。到5月份,“各工團均愿自謀生計,無事各自營業(yè),有事一呼即至,事務所永久成立,非交涉達到目的,絕不取消”⑤《公民會之堅持到底》,《益世報》1917年5月10日第6版。。

(三)官員的問題

雖然抵制運動需要與國家緊密合作,得到國家的支持,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民眾對國家的某些官員亦存有戒心。在民眾看來,有些官員不顧國家大局,沒有愛國熱情,為了狹隘的個人私利犧牲掉國家的公共利益,與賣國賊無異。在抵制運動中,外交次長就是因為在涉及老西開事件中,處理不當,被當作賣國賊通告,最后不得不黯然下臺;而外交部秘書劉符誠,在老西開事件中,蒙蔽長官、斷送國土,是事件得不到及時解決的罪魁禍首,民憤極大:“嗚呼!今之倚恃外力,為虎作倀者,不止一劉符誠矣!劉不過送一老西開,故僅僅升一司長,萬一有奉送領土主權十百倍于老西開者,更將何以酬其勞績乎?吾知必擢為總長無疑矣”⑥夢幻:《崇獎漢奸》,《益世報》1917年7月24日第2版。。

(四)社會與國家的問題

在抵制運動中,國家需要借助社會來鉗制法國,它可以在外交場合揚言“人民如何如何不滿”,甚至于“恐生變亂”等等;而社會亦要借助國家去正式交涉,如果國家無動于衷,社會的抵制運動也無法長久。這意味著,兩者之間需要有最低限度的“默契”。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這種“默契”在老西開事件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國家曾對地方政府有所指示:“各地人民如有抵貨罷工之舉,總以設法勸阻為要,如實不得已,斷不可以官場之名義加入,致予外人以籍口”⑦《最新交涉案·國務院電示中法交涉之近狀》,《益世報》1916年11月22日第2版。。但“在政府固不能強抑民氣”⑧《最新交涉案·中法交涉借助(徐)東海之傳聞》》,《益世報》1916年11月22日第3版。。這里就顯出國家的騎墻立場了。很明顯,國家不愿意陷入太深,它不愿意被他國認為支持民眾抵制運動,這樣一來,就可能造成理虧在先的局面,從而無法收拾。與此同時,社會在造聲勢之時,對國家雖抱有信任,但這種信任是有所保留的,尤其是當政府遲遲不予行動、老西開事件遲遲不能解決時,這種保留就更加明顯了。

五、作為象征性姿態(tài)的抵制運動

至1916年底,法國政府迫于各種壓力,包括一戰(zhàn)和天津民眾的抵制運動,最后提議維持老西開地區(qū)現(xiàn)狀,老西開地區(qū)實際處于中法共管的狀態(tài),在這個意義上講,抵制運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與此同時,我們還不得不意識到,抵制運動除了有內部的裂隙之外,其活動的規(guī)模和范圍都很有限度,它并不是全國性的抵制運動,也沒有達到一定的規(guī)模,其主要的活動是組織罷工團以及與政府的交涉,迫使政府在外交上更加主動、態(tài)度更為堅決。在此意義上,我們要看到,任何抵制運動,不但有其實質性效果,亦有其象征性姿態(tài)的涵義,特別是對于中國民眾的抵制運動,由于各種特定的原因,比如經(jīng)濟上的、政治上的、地域文化上的、信息交通上的,更使得它的象征性涵義突出。

筆者對此不作詳盡的分析,只是提出這一問題。我們可以看到,中法兩國人民和政府并未受此次抵制運動的影響,關系依舊如昔。在1923年的一篇《法國紀念節(jié)之輝煌》的短訊中,《益世報》寫道:“月之十四日為法國共和紀念之期,昨晚法國儕民官商,舉行提燈大會游行,定于今日上午七時,法國軍隊行閱操式。昨經(jīng)駐津法國總領事提督,已柬請王省長趙鎮(zhèn)守使楊警務處長祝交涉員前往祝賀,法租界懸燈結彩”①《法國紀念節(jié)之輝煌》,《益世報》1923年7月14日第10版。。在這里,我們完全看不到中法兩國歷史上的對峙。

民眾的記憶或許就更為淡薄,行為就更為坦蕩,在政局動蕩、民不聊生的時代,行動者不可能基于記憶、基于民族主義的情節(jié)去行動,他們的行動更加具有工具色彩,他們不會糾結于歷史或者記憶之類的“想象的存在”,他們的生活是實實在在的過日子、求平安。在《益世報》1928年的一則短訊中,作者調查了在法租界居住的中國人,無疑讓人大吃一驚:“年來中國境界,因受種種影響,頓呈蕭條現(xiàn)象。大多數(shù)之商號居民率相遷入租界,避免意外紛擾。而各租界中尤以法租界較前繁盛異常,每至夜間燈火輝煌,宛如神仙世界。茲據(jù)法租界當局所調查,截至民國十六年終止,全租界人口數(shù)達三萬七千七百二十七。其中華人為三萬六千五百、法僑為二百二十九、美僑九十二、英僑一百六十四、日僑一百六十六、俄僑三百三十八,其他各國僑民共一百三十八云”②《法租界人數(shù)之調查》,《益世報》1928年1月1日第12版。。1916年抵制運動的組織者紳商們,在局勢動蕩的時代,亦紛紛遷入法租界,避免騷擾,“軍興以來,各富紳巨商多遷移租界,故各租界大有人滿之患,惟各租界易藏匪人,故日租界內曾調查戶口,發(fā)給居住證,而維治安。聞法租界當局亦擬仿照日租界辦法調查戶口,以防匪人,而遏亂萌云”③《法租界調查戶口》,《益世報》1928年6月12日第12版。。

不得不承認,行動者同時也是機會主義者,他們會基于他們的理性,做出判斷,進行理性選擇。這種選擇,可能會受到民族主義的影響,也會受到自身利益、力量結構等因素的影響,僅僅從民族主義的一面來理解抵制運動,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不免會失之偏頗。只有深刻理解行動者的屬性,以及他們所處的結構性條件,我們才能夠理解他們的選擇以及他們選擇的緣由。

因此,我們能夠意識到,種種復雜的因素共同作用于民眾民族國家意識的形成上,雖然大眾媒體是民族國家意識培育和生成的酵母,但在行動者的理性選擇之下,大眾媒體的功效會得到部分的消解。換句話說,民族主義和國家意識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們受制于諸多因素的影響,甚至于,民族和國家意識在某種程度上是被建構起來的,其并無“自然的基礎”。民眾并非天生就是“民族主義者”,在某種意義上,他們更可能是“共和主義者”,共和主義者關注的不是他的祖國是誰,而是我的祖國如何避免錯誤,“就其正確而言,它是我的祖國,若它拒絕改正自己所犯下的錯誤,它便不是我的祖國。”④[英]鮑曼:《尋找政治》,洪濤等譯,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6年版,第157頁。這種取向與民族主義完全不同,民族主義的口號是“無論如何,這是我的祖國”。共和主義中的個體是具有批判和懷疑精神的個體,他們參與公共活動,維護積極的價值,爭取個人的權利,而又具有合作和社會精神,他們是積極的公民?!岸酥煨灾心欠N能夠超越一己之私、投身公益的美德,要求給予公民‘獨立’、‘自治’以足夠的施展空間,相信他們能夠在政治家提供的不同方案之間作出最符合公益的選擇?!雹萑诬婁h主編:《共和主義:古典與現(xiàn)代》,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頁。就此而論,民族國家意識并非天然就具有正當性,在共和主義者看來,作為公民的個體是民族國家意識的主體,他們的政治參與和政治自由,構成了民族國家意識的基本的、甚至是最重要的元素。

(責任編輯:陸影)

K25

A

1003-4145[2015]04-0033-08

2015-01-05

張獻忠(1973—),博士,天津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歷史社會學、明史、科舉學。劉擁華(1977—),博士,華東師范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理論與政治社會學。

本文系天津社會科學院重點研究(應急)課題“中國夢的生成邏輯及其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統(tǒng)一性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租界民眾國家
兌現(xiàn)“將青瓦臺還給民眾”的承諾
金橋(2022年7期)2022-07-22 08:32:56
烏克蘭當?shù)孛癖姵冯x
能過兩次新年的國家
把國家“租”出去
華人時刊(2017年23期)2017-04-18 11:56:38
奧運會起源于哪個國家?
1845—1945上海租界百年
看歷史(2015年5期)2015-05-30 07:33:15
鮑羅廷與收回漢口英租界
江漢論壇(2015年7期)2015-02-27 16:05:34
十八屆三中全會民眾怎么看?
中國民政(2014年1期)2014-06-27 05:53:04
天津租界史研究現(xiàn)狀
胡主席一彎腰 感動億萬民眾
中國火炬(2012年7期)2012-07-25 10:11:32
社会| 崇州市| 唐山市| 霍州市| 饶河县| 海宁市| 双辽市| 喀喇| 安顺市| 庐江县| 鄂托克前旗| 临猗县| 威海市| 绥德县| 房产| 宁安市| 云阳县| 兰州市| 贡觉县| 论坛| 嘉义市| 澄城县| 清水县| 抚松县| 宝坻区| 东乡族自治县| 甘德县| 渝中区| 什邡市| 抚松县| 冀州市| 玉门市| 东阿县| 青铜峡市| 荔波县| 南召县| 嘉黎县| 永年县| 武安市| 太仆寺旗| 黑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