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剛,張 昕,白梅榮(山東省水利勘測設計院,山東 濟南 250014)
談錦秋水庫引水渠穿河工程頂管法施工
蘇剛,張昕,白梅榮
(山東省水利勘測設計院,山東 濟南 250014)
【摘要】錦秋水庫引水渠以倒虹、路涵等建筑物形式穿河、過路,為保證這些建筑物在施工時免受河水影響、不中斷公路交通,須做好完善的施工方案,該文對此進行了闡述。
【關(guān)鍵詞】錦秋水庫;施工導流;穿河工程;頂管施工
錦秋水庫位于博興縣城以南,為?。?)型水庫,水庫總庫容為691.57萬m3,正常蓄水位8.00m,死水位為2.00m。水庫引水工程包括:引水渠、引黃分水閘、引江分水閘、勝利河倒虹、G205路涵,其中引水渠長6.08km,設計流量4.0m3/s。水庫是南水北調(diào)博興縣續(xù)建配套工程的組成部分,主要任務是調(diào)蓄博興縣供水單元所分配的調(diào)江水量,解決干線分水與用戶用水之間的時空分配矛盾,提高供水保證程度;同時根據(jù)黃河來水情況和居民生活用水、工業(yè)用水情況,適當調(diào)引部分黃河水,與長江水聯(lián)合調(diào)度,向居民生活和工業(yè)供水。
1.1地質(zhì)條件
水庫庫區(qū)屬黃河下游沖積平原,地面坡降為1/10000左右。地貌類型較為簡單,屬淺平洼地類型,地勢平坦,庫區(qū)地面高程在5.80~6.50m之間。引水渠工程在勘探深度內(nèi)均為第四系全新統(tǒng)沖積層,開挖范圍內(nèi)土層由上到下分為:
1)粉質(zhì)壤土:黃褐色,干強度及韌性中等,厚度:1.50~2.90m,平均1.97m。2)粉質(zhì)砂壤土:灰黃色,干強度及韌性低,厚度1.2~3.10m,平均2.03m。3)粉質(zhì)壤土:褐黃——棕黃色,干強度及韌性中等,厚度1.60~6.0m,平均2.8m。4)粉質(zhì)砂壤土:灰黃色,干強度及韌性低,該層未穿透。
1.2氣象條件
項目區(qū)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qū),全縣年降水量73.6%集中在汛期6~9月,50%左右集中在7~8月,最大月降水量多發(fā)生在7月,其他時段降水量僅占全年的26.4%。多年平均氣溫為12.5℃,最大凍土深度0.49m;多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為2692h,無霜期187d。全年主導風向為西南風,多年平均風速為3.20m/s。
引黃分水閘在一干過清渠引入黃河水,引江分水閘在南水北調(diào)干渠調(diào)引長江水,2座分水閘的進口都與相應的渠道聯(lián)通,分水閘進口工程的施工必會受到渠水的影響;勝利河倒虹需要下穿勝利河,因此,這3座建筑物都需要先采取導流措施再干地施工。引水渠在G205國道處通過路涵方式穿過路基,為不中斷公路交通,參考類似工程施工經(jīng)驗,可以采用頂管法施工。
2.1施工導流
1)導流標準。錦秋水庫工程規(guī)模為小(1)型平原水庫,工程等別Ⅳ等,主要建筑物級別為4級,次要建筑物級別為5級。結(jié)合《水利水電施工組織設計規(guī)范》(SL303-2004)的規(guī)定,臨時導流建筑物級別為5級,相應施工導流洪水標準為10~5年重現(xiàn)期洪水,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圍堰的擋水標準采用5年一遇重現(xiàn)期洪水。
2)導流時段和流量。根據(jù)水文氣象資料,項目區(qū)年降水量73.6%集中在汛期6~9月,非汛期降水量僅占全年的26.4%。為確保工程安全施工,分水閘進口工程和倒虹工程安排于非汛期施工。另外,南水北調(diào)干渠和一干過清渠均為季節(jié)性過水河道,分水閘進口工程施工還要選擇在渠道不調(diào)水時進行。經(jīng)水文計算,南水北調(diào)干渠、一干過清渠、勝利河5年一遇施工期設計洪水分別為0.9m3/s、0.4m3/s和1.1m3/s。
3)引黃閘和引江閘導流設計。在渠道不引水時,渠內(nèi)流量很小,可在渠道內(nèi)順水流方向填筑半橢圓形圍堰,將分水閘進水口工程圍封起來,并在圍堰外側(cè)預留2.0~4.0m寬的渠底過流即可。
由于南水北調(diào)干渠或一干過清渠的渠底寬度均較窄,為減少渠道束窄度,不宜采用土方直接填筑堰體,圍堰型式可采用編織袋裝土壘砌。按明渠均勻流公式計算,南水北調(diào)干渠和一干過清渠過流水深分別為1.5m和1.2m,考慮安全超高后,確定堰高為2.0m和1.7m。堰頂寬度為1.0m,上下游邊坡均為1∶1。在圍堰施工時將復合膜壓入迎水坡內(nèi),用于堰體防滲,并保證膜上編織袋裝土護坡厚度為0.3m。
4)穿勝利河倒虹導流。穿勝利河倒虹施工導流可采用明渠導流方式,即在附近灘地上開挖導流明渠,在倒虹上、下游分別填筑圍堰擋水,一次攔斷河床,通過明渠將河道上游來水導入下游河道內(nèi)。
導流明渠:勝利河施工期設計流量為1.1m3/s,導流明渠底寬2.0m,邊坡1∶2,渠底坡降1/2000,進口處渠底高程3.5m,渠內(nèi)水深1.0m,設計水位4.5m,考慮0.5m安全超高后,渠道開挖深度為1.5m,渠長125m。
上、下游圍堰:上游圍堰堰頂高程為5.2m,堰高1.7m;下游圍堰堰頂高程為4.26m,堰高0.86m。圍堰利用導流明渠開挖的土方填筑,水上堰體采用拖拉機壓實。圍堰迎水面均采用復合土工膜防滲,復合膜自堰腳向外延伸2m,以增強防滲效果。為滿足施工機械交通要求,圍堰頂寬3m,水上邊坡1∶2.5,水下按自然邊坡1∶4。倒虹工程完成后采用挖掘機拆除上、下游圍堰,拆除料用于導流明渠回填。
2.2路涵頂管
引水渠穿G205國道路涵采用頂管方案施工,路涵為1孔鋼承插口管,頂進長度為64m,每節(jié)公稱直徑3.0m,長2.0m。施工方法如下:
1)施工前首先開挖頂管工作坑,工作坑除安裝頂管的機具設備后背、導軌、頂進管節(jié)以外,還要有利于向坑外出土和作業(yè)人員的操作,管節(jié)后側(cè)與千斤頂之間要有利于出土的空間,坑底要夯實。
2)導軌由4根鋼軌和若干枕木組成,枕木置于工作坑底下1/2枕木高的基土上,枕木間距800~1000mm,鋼軌的間距要視被頂管節(jié)的外徑而定,一般要保證管節(jié)安放后下皮高出枕木上皮20mm,千斤頂安裝后要與管節(jié)的橫截面有最大的接觸面,鋼軌安裝要平直,前端抬頭要有0.5% ~1.0%的坡度。
3)頂進后背所具有的能力必須能滿足最大頂力的需要,后背由后背樁及后背梁、后背樁后面的夯實土所組成。后背樁一般以鋼軌代替,埋入坑底以下1.5m左右,樁后填土分層夯實,后背樁平面垂直于頂進方向的軸線,鋼制后背梁放在樁前的導軌上。頂進設備由1臺高壓油泵和2臺千斤頂組成,千斤頂安在后背梁與管節(jié)之間,管節(jié)后端和千斤頂之間有專用鋼護圈及麻辨或橡膠墊對混凝土管端保護,管外壁涂石蠟做潤滑劑,減少頂進摩阻力,千斤頂通過傳力柱將管節(jié)頂入路基。
4)設備安裝后經(jīng)試運轉(zhuǎn)無異常即可掏土頂進,掏土視土質(zhì)及管頂上部覆土厚度而掌握進尺深度,土質(zhì)較密而且覆土較厚,有利于形成卸力拱,可以適當多挖,土質(zhì)松散或覆土厚度較小,則要少挖,勤挖勤頂,挖土直徑不可超過管節(jié)的外徑。挖土采用小型挖掘機開挖,膠輪車直接出土,土的垂直運輸可用吊車或電動葫蘆。
本文在充分考慮現(xiàn)場地形條件、主體工程布置特點和施工總進度安排等各種因素的條件下,綜合設計施工方案,采取的方案既保證了引水渠穿河、過路建筑物的安全順利實施,也保證了G205國道的正常交通不被中斷,從而使得工程施工達到了經(jīng)濟、合理和安全的目標。
(責任編輯崔春梅)
【中圖分類號】TV69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159(2015)-06-0015-02
收稿日期:2015-03-21
作者簡介:蘇剛(1976—),男,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