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艷華
摘 要: 凡事有比較才有鑒別。比較關注的是相同之處,而對比則側重不同之處。只有通過比較和對比,發(fā)現(xiàn)其相似性和不同之處,我們對事物的理解才會更深刻。本文旨在通過具有相似情節(jié)的《暴風雨》與《廊橋遺夢》的對比,說明凱特·肖班對女性大膽追求性權利的描述具有進步性,然而通過對比《覺醒》和與其具有相似情節(jié)的《做頭》發(fā)現(xiàn)凱特·肖班對愛德娜的命運安排受到當時社會偏見的束縛,在覺醒之后,沒有真正為她找到出路,具有局限性的一面。
關鍵詞: 凱特·肖班 女性主義 先進性 局限性
一、引言
凱特·肖班1851年出生在美國密蘇里州圣路易斯市的一個殷實富有的家庭,自幼父親去世,她便和母親、祖母、曾祖母生活在一起。在這個家庭里,她所見到的都是獨立堅強的女性,她們與當時社會所提倡的那種柔弱順從的女性形象完全不同,這對凱特·肖班性格的形成和她作品中創(chuàng)作的女性形象產生巨大的影響。她從小就充滿叛逆精神,并曾因撕扯國旗的行為而得到“小叛徒”的綽號。1870年肖班和種植園主奧斯卡·肖班成婚,婚后她依然特立獨行:身著奇裝異服、出門不帶女伴,嗜好吸煙。1882年丈夫死后不久,肖班正式開始創(chuàng)作生涯。她的寫作生涯只持續(xù)十年左右,共出版過兩部短篇小說集和三部長篇小說。下面就凱特·肖班的兩部作品與另外兩部和其具有相似情節(jié)的作品進行對比分析。
二、凱特·肖班的女性主義思想的先進性
1899年寫成的短篇小說《暴風雨》(The Storm)表現(xiàn)了一個冒社會之大不韙的主題——婦女的性萌動和性需求,以及性愛所帶來的喜悅。小說描寫了卡利克斯塔與在她家避雨的舊時戀人阿克塞之間沖動而短暫的情愛場面,盡管他們已各自成家且六年未見,然而昔日的戀情之火在這次意外的重逢里再次被點燃,他們邁出各自生活的軌道,滿足自己的欲望和需求;在狂風暴雨的咆哮中,兩人盡情品嘗禁果。在這個故事中,肖班一反維多利亞時期的道德觀念,宣揚女人不再是丈夫的附屬品和性工具,而是具有獨立個性的人,女性和男性一樣享有性的權利。在小說的結尾,“卡利克斯塔揚起漂亮的下巴,對著天空大笑起來”。這正是女主人公對束縛女性的傳統(tǒng)觀念和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規(guī)范的挑戰(zhàn)與嘲笑。
《廊橋遺夢》(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是美國的作家羅伯特·詹姆斯·沃勒(Robert James Waller)的一部作品。故事描寫了女主人公弗朗西斯卡在丈夫外出后獨自一人留在家中,攝影記者羅伯特向她打聽麥迪遜橋的所在,弗朗西斯卡親自把他帶到橋邊。羅伯特忙完后,采了一把野菊花送給她以表謝意。弗朗西斯卡心中泛起了一種特別的滋味,于是邀請他喝冰茶。兩人互相講起自己的婚姻和家庭:羅伯特與前妻離異,而弗朗西斯卡伴著丈夫和一兒一女過著單調而清寂的鄉(xiāng)村生活。夜色降臨,弗朗西斯卡在送走羅伯特后竟有一種依戀的心情。她終于下定決心驅車前往麥迪遜橋,在橋頭訂了一張紙條。第二天,工作了一天的羅伯特發(fā)現(xiàn)了紙條。他接受了弗朗西斯卡的邀請,兩人在橋邊一起拍照。夜色再次降臨,兩人回到弗朗西斯卡的家中共進晚餐,在輕柔的音樂舞曲中,兩人情不自禁地相擁共舞,最后一起走進臥室,以后的兩天兩人整日廝守。然而弗朗西斯卡卻不愿舍棄家庭,兩人痛苦地分手了。弗朗西斯卡在遺囑中要求子女將她的骨灰撒在麥迪遜橋畔,她的兩個孩子被母親的感情故事和對家庭的責任心所感動,他們同情并且理解自己的母親。同時,他們也開始珍視目前的家庭,放棄草率離婚的打算。
這兩部作品有著相似的故事情節(jié),都描述了妻子在丈夫短暫的外出后遇見另外一位男性,并發(fā)生婚外性行為。然而,兩個妻子的選擇卻截然不同??ɡ怂顾谧约旱男孕枨蟮玫綕M足后,沒有跟阿克塞私奔,而是嘲笑阿克塞和社會傳統(tǒng)觀念。她違反了傳統(tǒng)女性應該遵守的三從四德,完全擺脫了這些壓迫歧視女性的精神枷鎖,在以男權社會為中心的社會中,這被人們認為是反叛的。相反,盡管《廊橋遺夢》也有婚外戀情的描述,但最終一切還是以家庭為重。因此,讀者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主人公矛盾的心理及周圍環(huán)境和社會倫理道德對男女主人公的潛在壓力。女主人公在再三抉擇之后還是選擇丈夫和孩子,其對家庭的責任感占了上風,而故事結尾也以女主人公的兒女受到感動,重視各自家庭結束,這些都體現(xiàn)了正統(tǒng)的道德觀念。
兩部作品的創(chuàng)作時間相差六十多年,但《廊橋遺夢》反映的是男權社會中人們對女性作為母親和妻子的角色期待。來自社會的壓力和周圍人的議論使她不得不做出這樣的選擇。她放棄了自己的幸福,繼續(xù)承擔起家庭責任。通過這樣的比較可以看出,在凱特·肖班大膽反叛和她的女性意識的進步性:在她的作品中,女性已經不僅僅滿足舒適的物質生活,她們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充實和心靈上的滿足。
三、凱特·肖班的女性主義思想的局限性
1899年出版的《覺醒》奠定了肖班在美國文學史上的地位,但在當時卻因為“有傷風化”而招致眾多流言蜚語和評論抨擊。她的書被禁,甚至當?shù)氐奈乃嚲銟凡恳簿芙^接納她。這部作品遭到的粗暴評價令她怒不可遏,并使她最終停止寫作。1904年肖班因腦溢血而去世,享年53歲。
《覺醒》是肖班的第三部長篇小說,被譽為美國的《包法利夫人》。它帶有自傳性質,講述的是主人公愛德娜為了追求獨立與自由,勇敢地走出家庭,不再做丈夫的附屬品和家庭的奴隸,但由于在社會上找不到一席之地而自殺。愛德娜是19世紀美國南方一位富商的妻子,她長得漂亮而迷人,不滿足平庸的生活和社會道德輿論強加在婦女身上的種種規(guī)范與義務,渴望一種浪漫而富有激情的生活。她由壓抑、困惑而走向反抗、覺醒,追求屬于自己的生活。這種強烈的自我意識與當時的社會和文化習俗格格不入,愛德娜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掙脫婚姻和家庭的束縛,與心愛的人一起生活。然而,她的心上人羅伯特卻選擇了逃避,她對愛情的幻想徹底破滅了,最終她選擇了自我毀滅——與大海融為一體。
2005年上映的電影《做頭》,是根據(jù)上海女作家唐穎的都市女性系列小說《紅顏》(1995)改編而成的。女主人公安妮年輕時天生麗質,是許多男性的夢中情人,然而她嫁給一個不能帶自己出國的窮作家,只能拮據(jù)地過小日子。為了擺脫平庸和無趣的生活,她經常去理發(fā)店“做頭發(fā)”,這儼然成了她的一種精神寄托。理發(fā)師阿華年輕又帥氣,兩人關系一直比較撲朔迷離。理發(fā)店的關門讓他們的將來更迷茫,絕望中的安妮決定擺脫多年平淡生活的束縛,不顧丈夫和女兒的挽留,離開了家庭。幾年后,她的生意風生水起,跟了她十年的蘑菇頭也改變了,一頭長發(fā)的她自信地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愛德娜與安妮一樣,擯棄了傳統(tǒng)的維系家庭的觀念,搬出了丈夫豪華奢侈的家,在附近租了一間小屋單獨居住。1923年,魯迅先生一次演講中提出了“娜拉出走之后怎樣”的問題,他說:“如果不觸動現(xiàn)行的社會制度,結果只有兩種”,“不是墮落,就是回來”。因此,婦女的經濟獨立非常重要。愛德娜繼承了母親的遺產,又在那年冬季的賽馬會上贏了一筆錢,并開始出售自己的繪畫作品。在愛德娜看來,這間離家只有兩步遠的小屋,是她經濟獨立和精神解放的神圣之所。然而,羅伯特對愛德娜的新觀念和新作風大為震驚,離開了她。最后愛德娜選擇了自殺,這正像許多作品中的“瘋女”形象一樣,是受到權力結構和男人至上的社會壓迫所至。在《覺醒》受到非議和被禁之后,作者選擇了放棄寫作,并于幾年后去世。在當時的社會,走上文學創(chuàng)作的女性,所要承受的壓力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她們被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告知:可以寫什么,不可以寫什么。當然,最好是什么都別寫,安心做“相夫教子”的“正事”。對于肖班這樣大膽描寫女性性需求的作家來說,到處都是禁區(qū)和白眼,都是他人眼中的異類。所以,來自社會的壓力最終使她以死來結束這一切。她覺醒了,但正如魯迅先生所言:“人生最痛苦的是夢醒了無路可以走?!睙o路可走的愛德娜最終選擇了海遁。
四、結語
評論家們認為肖班的思想比她同時代的人至少超前十年。就美國女性文學的發(fā)展而言,肖班在延續(xù)女性文學傳統(tǒng)的同時,更多地體現(xiàn)出她對傳統(tǒng)女性小說的超越。對女性自我獨立人格的追求,對性意識覺醒的探討等說明肖班對女性的理解已超出她之前的女性作家,發(fā)掘出男權社會中女性心理成長過程中所遭遇的波折,并就婦女如何開發(fā)自身的潛力并成就自我表達看法。因此,她的思想是超前的,敢于言前人所不能言。
但是,愛德娜爭取個人獨立的斗爭最終難敵殘酷的現(xiàn)實,從而結束自己的生命。在這一點上來說,肖班并未走出時代的陰影,她還是懼怕了。肖班在沖破女性的性需求這一寫作禁區(qū)時,表現(xiàn)出極大的勇氣,而她對于男交女歡的直言不諱也令人驚嘆。雖然《暴風雨》這個小說具有極高的藝術技巧,然而《覺醒》一書的出版所帶來的暴風雨徹底澆滅了肖班的熱情,她心灰意冷,甚至沒有拿它去投稿。
參考文獻:
[1]鮑曉蘭.西方女性主義研究評介[M].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5.
[2]程錫麟.當代美國小說理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3]金莉.文學女性與女性文學:19世紀美國女性小說家及作品[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4]凱特·肖班.覺醒[M].楊瑛美譯.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
[5]單雪梅.評覺醒的女性主義思想特點[J].新疆大學學報,2003(9).
[6]孫紹先.女權主義[J].外國文學,2004(9).
[7]王秀盈.《廊橋遺夢》英文原著賞析[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1.
[8]朱虹.美國女作家短篇小說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