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瑞亮 馬溶梓
(中國石油大學文學院 山東 青島 266580)
關(guān)于思維和語言關(guān)系的研究,最具影響力的理論當屬薩丕爾-沃爾夫假說。20世紀初,弗蘭茲·博厄斯(Franz Boas),愛德華·薩丕爾(Edward Sapir)和本杰明·沃爾夫(Benjamin Whorf)三位偉大的美國學者提出思維和語言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guān)系,他們認為,人們進行思維的方式是由母語的結(jié)構(gòu)決定的。該假說有兩種表述,即“語言決定論”和“語言相對論”。“語言決定論”是一強假說,是指語言決定思維;“語言相對論”是一弱假說,它認為思維方式會隨著人和語言的不同而不同,這是因為使用不同語言的人對世界的體驗和感知不同?!罢Z言相對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語言和思維之間的關(guān)系。語言在某種程度上會影響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愛斯基摩人對雪的描述在這一點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以英語為母語的人看到雪景只會稱它為snow,而愛斯基摩人看到類似的場景,會用七個不同的單詞來描述雪景,分別相當于英語的falling snow(正在飄落的雪),snow on the ground(地上的雪),fluffy snow(鵝毛狀的雪),wet snow(融化的雪)等等,這是因為愛斯基摩語允許人們對所見到的不同雪景分門別類的描述,他們比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對雪的敏感程度更高、對雪的概念更具清晰的認識。由此可見,語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們的思維方式。然而,薩丕爾-沃爾夫假說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如果思維是由語言決定的,那么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又是如何進行交流的呢?世界上很多人從小就會說兩種語言或多種語言,那么是不是可以說這些人的大腦中存在著多個“思維模塊”呢?實際上,薩丕爾-沃爾夫假說的強式說過分地強調(diào)了語言對人類思維方式的決定和制約作用,而忽視了思維對語言影響。總之,薩丕爾-沃爾夫假說對思維和語言關(guān)系的探索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為英漢思維差異的對比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chǔ)。翻譯是兩種語言之間的相互轉(zhuǎn)換,更是兩種思維方式的轉(zhuǎn)換,因此,了解英漢思維差異有利于譯者加深對語言的理解和運用,從而提高翻譯的準確性。
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民族文化以及各自不同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特征。思維上的差異反映著操某一種語言的民族群體千萬年以來形成的語言心理傾向[1](P21)。因此,語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該民族的思維方式。下面就英漢思維差異進行對比。
1.漢語重意合,英語重形合
漢語是一種重意合的語言,而英語是一種重形合的語言。所謂意合,是指詞語之間或者句子之間借助語義和邏輯關(guān)系,而非明顯的形式連接手段(如關(guān)聯(lián)詞)連接起來,意義表達仍然完整。所謂形合,是指話語之間使用明顯的形式手段加以連接,使得句子有較強的邏輯關(guān)系,句法完整,表意精確。在英語中,從句之間往往采用連接詞如and,if,when,so等進行連接,注重句法的完備性。而漢語中,句子很少使用連接詞,注重的是句子之間的隱性連貫和邏輯事理順序,不滯于形,以神統(tǒng)形。由于漢語重意合和英語重形合的特點,在將漢語譯成英語時,句與句之間通常要添加關(guān)聯(lián)詞,而將英語譯成漢語時,沒有必要將句子中的關(guān)聯(lián)詞全部譯出。例如:
(1)When the pressure gets low,the boiling point becomes low.
氣壓低,沸點就低。
很多譯者一看到“when”就要翻譯成“當……的時候”,實際上,英語重形合的特點決定了英語句子多采用連接詞和關(guān)系詞來構(gòu)建句子的結(jié)構(gòu),與此相反,漢語則不注重句法的完備和結(jié)構(gòu)的嚴密,而是“站在語義的高度,利用組合力強、節(jié)奏感突出的短句,按照語義的邏輯順序來靈活安排語序結(jié)構(gòu),[2](P49)”讀者同樣能夠理解原語要表達的意思。
(2)On one of those sober and rather melancholy days,in the later part of Autumn,when the shadows of morning and evening almost mingle together,and throw a gloom over the decline of the year,I passed several hours in rambling about Westminster Abbey.There was something congenial to the season in the mournful magnificence of the old pile;and,as I passed its threshold,seemed like stepping back into the regions of antiquity,and losing myself among the shades of former ages.
——Westminster Abbey,by Washington Irving
時方晚秋,氣象肅穆,略帶憂郁,早晨的陰影和黃昏的陰影,幾乎連在一起,不可分別,歲將云暮,終日昏暗,我就在這么一天,到西敏大寺去散步了幾個鐘頭。古寺巍巍,森森然似有鬼氣,和陰沉沉的季候正好調(diào)和;我跨進大門,覺得自己已經(jīng)置身遠古,相忘于古人的鬼影之中了。
——夏濟安譯:“西敏大寺”
譯者并沒有將原文中的連接詞一一譯出,讀起來卻朗朗上口,給人鏗鏘有力、結(jié)構(gòu)嚴謹?shù)母杏X。譯文體現(xiàn)了漢語句法框架簡約、用詞簡短有力、表意靈活的特點,十分符合漢語的語感。
2.漢語重具體,英語重抽象
“尚象”是中國文化的重要傳統(tǒng)之一,“尚思”是西方的一個重要文化特征。漢文化傳統(tǒng)的“尚象”形成了偏重形象的思維方式,西方文化傳統(tǒng)的“尚思”形成了偏重抽象的思維方式。以英語為母語的民族擅長于用抽象概念表達具體事物,抽象思維較為突出;而漢民族卻更習慣于運用形象的方法表達抽象的概念,表現(xiàn)在用具體形象詞語比喻抽象的事物,以物表感,狀物言志。[3](P282)總的來看,漢民族習慣用形象的方法表達一些抽象的概念,而英民族則傾向于運用抽象思維。這一特點在語言上體現(xiàn)為:漢語通常用具體的、形象的詞語來表達虛的概念,給人一種“實”“明”“直”“顯”“形”“象”的感覺,如“畫餅充饑”(借空想安慰自己)中的“餅”與“饑”,而英語常使用大量的抽象名詞來表達繁雜的理性概念,給人一種“虛”“泛”“暗”“曲”“隱”的感覺。[1](P21)一般來說,漢語多用具體名詞,而英語多使用抽象名詞。例如:
(1)We were all greatly moved by his loftiness.
我們都被他那種崇高品質(zhì)所深深打動。
(2)All the irregularities of the students in that university resulted in punishment.
那所大學里的學生任何越軌行為都收到了懲罰。[4](P50)
在上面的兩個例子中,可以看出英語中的抽象名詞“l(fā)oftiness”和“irregularities”分別對應(yīng)著漢語中的“崇高品質(zhì)”和“越軌行為”,其表達方式十分符合英漢的思維習慣。
3.漢語重主體意識,英語重客體意識
自古以來,漢民族強調(diào)主體意識,注重以人為本,凡事都以“人”為中心,認為只有人才具有意識;而英民族則相反,它更加注重客觀事物對人的作用,區(qū)分主體和客體?!拔锸俏?,我是我”,物我二分,以客觀冷靜的科學態(tài)度對待客觀世界,以邏輯和理性探索自然規(guī)律,追求的是認識客觀的有效性[5](P102)。這種思維差異在語言上表現(xiàn)為:漢語通常使用表示人或者動物的詞充當主語,而英語往往用無生命的名詞作主語,更加重視客觀事物對人的影響和作用。如:
(1)人群漸漸靜了下來。
Silence gradually came over the crowds.
(2)他這幾天心里七上八下,老是安靜不下來。
His mind was in a turmoil these days and he was quite unable to think straight.
從例(1)和例(2)中可以看出,漢語中多使用人稱名詞做主語,而英語中往往使用無生命的名詞做主語,這也就導致了語言表達時漢語多采用主動語態(tài),而英語中常見被動語態(tài)的句子。其中,英漢互譯的一些表達方式已經(jīng)固化為習慣表達法,如下: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人們普遍認為……
It is agreed that…人們同意……
It is reported that…據(jù)報道……
It has been found that…人們已發(fā)現(xiàn)……
It is suggested that…有人建議……
通過比較,不難看出英語的思維習慣強調(diào)客觀性,其被動句的使用非常廣泛,而漢語的思維習慣偏重于人的主體意識,因此漢語多使用主動語態(tài)。
4.漢語思維重螺旋型,英語思維重直線型
中國人的“亦此亦彼”的思維習慣使其思維方式呈螺旋式、波浪式的曲線;但西方人的“非此即彼”的思維方式及習慣使其思維方式呈直線式的[6](P118)。漢民族說話委婉含蓄,英民族直截了當。這一點在文章寫作上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人們在進行漢語寫作時總喜歡先分說后總說,先說一些鋪墊性的話語再一點一點地引出主題,繼而進行論證,文章末尾再升華主題。而英民族寫作時,往往開篇點題,文章一開始先點題擺出論點,然后圍繞論點進行論證,在每一段的寫作中亦是如此,先寫出段落主題句再論述。這種思維差異在日常會話中也很常見,舉個簡單的例子:在中國,一位上班族向上司請假時,通常先講述一大堆要請假的原因,在曲折地表達了用意之后,最后才引出主題;而英民族恰恰相反,他們更傾向于直接表達、說話坦白直率,首先將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然后再解釋原因理由。英漢思維這方面的差異導致了當前某些語篇翻譯中的一種對原文結(jié)構(gòu)進行調(diào)整改寫的趨勢,以實現(xiàn)英漢互譯時螺旋式思維和直線式思維的相互轉(zhuǎn)換,順應(yīng)譯文讀者的理解語篇信息的習慣。
1.注意句式結(jié)構(gòu)——漢語的“竹”型結(jié)構(gòu)和英語的“樹”型結(jié)構(gòu)。漢語重意合的特點決定了漢語句子是以意統(tǒng)神的,在句子結(jié)構(gòu)方面表現(xiàn)為松散的小句,就像一截一截的竹節(jié)平行鋪排;而英語重意合的特點決定了英語句子是以形統(tǒng)神的,它的句式結(jié)構(gòu)排列呈“樹”型,“SV主句為樹干,其他部分依附于這一主干上,枝椏橫生而排列有序”。[7](P83)因此,在漢譯英時,要將原文隱藏的邏輯語義關(guān)系明確展示出來;英譯漢時要注意小句的平行排列和四字詞的使用,使之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
2.重視具體—抽象思維轉(zhuǎn)換能力的培養(yǎng)。由于英漢兩種語言的差別,為了譯文的忠實和通順,我們應(yīng)使用具體化的翻譯方法和抽象化的處理策略,學會在具體和抽象的思維之間快速轉(zhuǎn)換。這就要求我們要熟練掌握英語抽象詞匯的豐富內(nèi)涵,在做英譯漢時,將它要傳達的意義用漢語中具體化的方式表達出來,使譯文產(chǎn)生與原文同樣的效果;而在做漢譯英時,要將漢語中具體形象的表達方式做抽象化的翻譯,比如說,在翻譯過程中去掉后面的范疇詞。
3.提高漢語的主體意識和英語的客體意識。由于漢民族注重以人為本,英民族注重客觀事物的作用,在英漢互譯時要提高主、客體意識,注意主動語態(tài)和被動語態(tài)的使用符合各自的表達習慣。
4.把握好兩種語言的特點,盡量減少語言負遷移現(xiàn)象。思維與語言的互依關(guān)系從另一方面提示我們,在翻譯中克服思維差異的干擾,不能忽視語言本身的因素以及與其相關(guān)的文化因素[1](P23)。為了使譯文自然流暢,我們就要在熟練掌握本族語言的同時,加強對外語的學習,深入了解兩種語言的思維、文化等方面的差異,在翻譯時及時進行思維轉(zhuǎn)換,有效克服翻譯中本族語言的負遷移現(xiàn)象。
翻譯既涉及兩種語言符號之間的相互轉(zhuǎn)換,也涉及兩種思維方式之間的相互轉(zhuǎn)換。因此,我們既要重視兩種語言之間的不同之處,也要重視與兩種語言密切相關(guān)的思維方式之間的差異,既要進行語言之間的對比分析,也要進行思維方式之間的對比研究,只有這樣才能在翻譯實踐中跳出本民族思維的圈子,用準確、地道、流暢的譯文表達出原文的意圖。
[1]張海濤.英漢思維差異對翻譯的影響[J].中國翻譯,1999(1).
[2]丁娓娓.英漢語言及思維差異對中國學生翻譯的影響[J].江蘇外語教學研究,2009(2).
[3]劉著妍.從思維形態(tài)對比解讀漢英雙語轉(zhuǎn)換模式[J].天津大學學報,2008(3).
[4]馮慶華.實用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5]鄧世俊.中西思維模式及對漢英語影響的對比研究[J].同濟大學學報,2004(6).
[6]鄧凡燕.漢英語言差異與中西思維模式[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9(3).
[7]賈文波.應(yīng)用翻譯功能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