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關于中國崛起關鍵期塑造大國心態(tài)的思考

2015-04-09 05:27:30劉儒鵬
勝利油田黨校學報 2015年1期
關鍵詞:國民大國心態(tài)

劉儒鵬

(中共中央黨校 國際戰(zhàn)略研究所,北京 100091)

關于中國崛起關鍵期塑造大國心態(tài)的思考

劉儒鵬

(中共中央黨校 國際戰(zhàn)略研究所,北京 100091)

在中國崛起的關鍵時期,國內(nèi)民眾依然是大國心態(tài)與受害者心態(tài)的相互交織。一方面是對于中華文明五千年歷史的驕傲,另一方面則是對中國百年屈辱史的自卑,這對于崛起中的中國會起到損害作用。因此有必要通過挖掘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充分發(fā)揮媒體的作用,對國民心態(tài)進行正確的引導,以平常心、自信心、責任心參與到全球治理中來,為中國的真正崛起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中國崛起;大國民心態(tài);平常心;自信心;責任心

2010年中國的經(jīng)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位,已經(jīng)是名副其實的經(jīng)濟大國,正如習近平在參觀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時所說:“現(xiàn)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國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那么在中國即將崛起成為世界大國的關鍵時期,中國民眾是否已經(jīng)做好了準備,尤其是心理上的準備?本文將探討一下對于國民大國心態(tài)的塑造問題。

一、當前國民心態(tài)的形成背景與表現(xiàn)形式

1.歷史背景。中國當前的國民心態(tài)主要由當前中國取得巨大經(jīng)濟成就的驕傲與百年屈辱史的受迫害心理相互交織而成。中國在晚清以前都是以天朝上國自居的,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里確實創(chuàng)造出了令世人驚嘆的成就。悠久的歷史,豐富的物產(chǎn),遼闊的國土,無不顯示出這個國家的富庶?!霸谥泄艜r期的所有文明中,沒有一個國家的文明比中國的更先進和更優(yōu)越。……形成了一個由受過儒家良好教育的官吏管理的統(tǒng)一的等級制政府,這一切使中國社會發(fā)達具有一種內(nèi)聚力,以致外國來客羨慕不已?!盵1]4-5到了明代,朝貢制度更是加強了國人的優(yōu)越性?!懊鞔袊鴳{借本身無以匹敵的實力地位和文化影響與周邊國家建立起了東亞封貢體系?!盵2]21憑借這種體系,周邊小國依附中國獲得經(jīng)濟上的極大實惠,而中國則是以一種高姿態(tài)對其進行認可。即便此過程給中國帶來了極大的經(jīng)濟負擔,統(tǒng)治者依然樂此不疲。這種優(yōu)越感使得統(tǒng)治者和臣民目空一切,以自我為中心,鄙視其他各國。也正是在這種沾沾自喜的封閉環(huán)境中,古老的帝國與世界大勢漸行漸遠,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

1840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給了古老的中國一個重重的耳光,中國開始了百年的屈辱史。尤其是1895年的甲午中日海戰(zhàn)更是讓中國教訓深刻。曾經(jīng)是中國的小學生日本,在經(jīng)過明治維新以后居然可以打敗中國,這讓依然懷揣天朝上國夢的國民無法接受。從中央之國到任人宰割的邊緣國家,中國人經(jīng)歷了巨大的心理落差。直到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中國人才重拾自尊。然而,一方面是中國人引以為豪的輝煌歷史成就,一方面是近代以來的屈辱感、受害者心理,兩者的相互交織一直延續(xù)至今并對中國的內(nèi)外政策有著重要影響。這種心理雖然為中國的前進提供動力,讓中國人勿忘國恥,發(fā)憤圖強建設強大國家,同時也帶來負面影響,國家政策的制定不完全是出于國家利益而是為了“爭一口氣”,國民感情極其脆弱,稍不留意就會觸動埋在心底的屈辱記憶。這種心態(tài)無論在國家還是民眾身上都有著不同程度的體現(xiàn)。

2.激進的內(nèi)外政策?!笆軅臍v史記憶造成了中國人獨特的看世界的視角,它使決策者選擇直接拋棄那些與自己信念體系不符合的信息,或者是對其進行歪曲,以便使之與自己的信念體系相符合。所以在決策中出現(xiàn)對與決策者信念體系不符但卻至關重要的信息竟然熟視無睹的現(xiàn)象?!盵3]比如,中國建國之初提出了趕英超美的口號,在1957年的莫斯科會議上,毛澤東提出“中國在15年后可能趕上或者超過英國……15年后,蘇聯(lián)超過美國,中國超過英國,到那個時候,我們就無敵于天下了,沒有人敢同我們打了,世界也就可以得到持久的和平了?!盵4]42在今天看來這是非常不切合實際的,究其原因就是受害者心理在作怪。政府在制定政策時完全不顧當時中國的實際情況,只是為了爭一口氣,帶來的后果也是極為慘重的。建國之初在對外政策的制定上,也存在這種心理。中國一直以來主張推翻現(xiàn)有的秩序,建立國際政治經(jīng)濟新秩序,因而一直未能被國際社會所接受。直到改革開放以后,隨著國家的工作重心轉(zhuǎn)到經(jīng)濟建設上來以及與各國的交往不斷增強,中國的外交政策逐漸走向務實。中國逐漸成為現(xiàn)有國際制度的受益者,開始不斷融入國際社會,并在許多國際事務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3.民族主義時有浮現(xiàn)。在民眾身上,這種心理尤為嚴重,主要表現(xiàn)為民族主義傾向加重。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夕,火炬?zhèn)鬟f在海外遇到了抵制。那種抵制的場景一下子讓人聯(lián)想到中國受了欺負,國內(nèi)各種抗議活動此起彼伏,民眾打出了“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的旗號。2012年的中日釣魚島爭端更是民眾受害者心理的大爆發(fā)。民眾激進的行為一方面體現(xiàn)在抵制日貨、打砸日本商店,毆打購買日貨的國人等暴力事件方面;另一方面體現(xiàn)在打出了“寧可大陸不長草,也要收回釣魚島”“寧可大陸遍地墳,也要殺光日本人”等激進的標語。

曾經(jīng)的輝煌歷史以及近代以來的屈辱經(jīng)歷,總是能在不經(jīng)意間觸碰國民敏感的神經(jīng),從而做出非理性的行為。民眾的出發(fā)點是好的,都是為了維護國家的獨立自主、民族的尊嚴,但是我們要認清“民族尊嚴主要來源于國家實力,或者說是建立在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基礎上,落后必被欺凌,自強才有自尊。傳統(tǒng)的華夏中心主義在國力落后的情況下,指望以文化方面的‘優(yōu)越感’保持自尊,只能是一種虛驕,一種自欺欺人。在無情的現(xiàn)實面前,‘我們先前比你闊多了’所維持的自尊自然不可能維持多久,傳統(tǒng)的華夏中心主義的衰落是無可挽回的?!盵5]46

二、中國崛起的關鍵時期所需要的大國心態(tài)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突飛猛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2010年中國的經(jīng)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位,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雖然人均國民生產(chǎn)總值依然低下,但是毫無疑問中國已經(jīng)是大國,至少是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亞太大國。中國人民的目標一直以來就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xiàn)中國的崛起。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標,塑造大國心態(tài)必不可少。經(jīng)濟的發(fā)展可以看作是硬實力的組成部分,而大國心態(tài)則是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心態(tài)直接影響著政府的內(nèi)外政策的制定、國民待人接物的行為方式,這對于中國的國家形象影響至深。如果中國依然是受害者心理與大國心態(tài)的交織,會損害中國已經(jīng)取得的大國地位。中國需要什么樣的大國心態(tài)呢?

學界對于大國心態(tài)也有著共識,陶東風認為大國心態(tài)“是不卑不亢,不自卑也不自傲,有定力,按原則辦事而不意氣用事,講理性而不是動輒抒情。與別國平等交往,既不想當霸主也決不當奴隸。”[6]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所所長傅夢孜認為,“大國心態(tài)總體上說就是一國的國民既要有自信心,塑造自己的文化形象,又要有包容心,吸納別人的文明?!盵7]其實概括起來,大國心態(tài)有著以下內(nèi)容:

1.平常心。既不盲目排外也不崇洋媚外,既不死守天朝上國夢也不再有復仇心態(tài)。以一種平常、理性的心態(tài)去看待、思考事情。我們既不能忘記中國的百年屈辱史,也要走出這段歷史陰影,認識到只有國家的強大才能免于侵略。只有踏踏實實地發(fā)展本國的經(jīng)濟,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各國之間的相互交往、相互依賴不斷加強,利益相互交織,因此利益的沖突摩擦也會大大加強,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以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夕的火炬?zhèn)鬟f在海外遭到抵制為例,這里面既有西方國家對中國了解不夠深刻因而帶有偏見的原因,又有對中國崛起的威脅感與失落感。而我們舉辦奧運會,實現(xiàn)中國的百年奧運夢想,也絕不能單單為了顯示國力,或者說重現(xiàn)當年萬國來朝的勝景。

面對別國的批評我們要有平常心,面對中國取得的成就我們也應該有平常心。中國經(jīng)濟在過去30多年的改革開放表現(xiàn)是非常突出的,年均9.9%的增長率,超過6億人脫離貧困,中國已經(jīng)達到了中等國家的收入水平。但是我們要深知中國基礎差、底子薄的歷史現(xiàn)狀,不能因為小小的成就而沾沾自喜。要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世界大國,要成為世界上重要的一極,中國確實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皹O就像磁鐵——他們通過實力(硬實力)和內(nèi)在的吸引力(軟實力)去吸引別國。從這個角度講只有美國可以稱之為極……中國和歐盟甚至連極的候選國都不是,盡管從其他角度看他們確實是世界大國?!盵8]因此我們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定位,以一種不驕傲、不氣餒、不卑不亢的平常心態(tài)去看待中國的發(fā)展成就和面臨的問題。

2.自信心與進取心。改革開放30多年的成就已經(jīng)充分說明在中國人民的辛勤努力下,一定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處理國際關系時我們要以自信的姿態(tài)去謀求國家利益。當然無論是國內(nèi)還是國外,中國都還面臨著非常多的困難。國內(nèi)處于經(jīng)濟結(jié)構轉(zhuǎn)型期也是社會矛盾的多發(fā)期。而從國際上來看,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fā)以來,世界各國并未從此陰影中走出來,“全球經(jīng)濟已經(jīng)進入到了一個危險的不確定的時期。實體經(jīng)濟與金融行業(yè)之間的不良循環(huán)日漸突出,發(fā)達國家的失業(yè)率依然居高不下”[9]。而中國的周邊環(huán)境也日益復雜,朝鮮問題、釣魚島問題、南海問題此起彼伏。隨著中國的崛起,國際社會上“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不絕于耳。2011年《新聞周刊》上一篇題為“中國威脅”的文章中,把“中國的經(jīng)濟、外交威脅列為高等威脅,軍事、資源、網(wǎng)絡威脅列為中等威脅,教育則列為低等威脅”[10]。因此,我們更要以極大的積極心態(tài)去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nèi)外形勢。正如胡錦濤在十八大報告中所要求的那樣“全黨要堅定這樣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11]15。中國近代以來的屈辱史表明,沉浸在天朝上國的美夢中是十分危險的,只有不斷進取,不斷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jīng)驗才能確保國家的長久不衰。當今的世界形勢更是瞬息萬變,科學技術日新月異,這就要求我們時刻保持強烈的進取心,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3.責任心與全球參與意識。作為一個大國,責任心很重要,國家應當承擔起與國家實力相當?shù)呢熑闻c義務。本國發(fā)展的同時還要促進世界的發(fā)展,否則這種發(fā)展是不能長久的。以日本為例,其經(jīng)濟總量曾經(jīng)躍居世界第二位,是名副其實的經(jīng)濟大國,卻始終不是一個綜合性大國。其對歷史不負責任的態(tài)度深深傷害了亞洲乃至世界人民的感情,這是一個國家缺少擔當?shù)捏w現(xiàn)。反觀中國,自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中國就提出了要做負責任大國的口號,堅持人民幣不貶值,為亞洲國家走出金融危機做出了重大貢獻。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爆發(fā),中國更是作為世界經(jīng)濟的發(fā)動機,為穩(wěn)定全球經(jīng)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確保朝鮮半島無核化的問題上,中國發(fā)揮著主導作用,為地區(qū)和平做出了巨大貢獻??傊?,中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以及睦鄰友好的負責任態(tài)度贏得了世界的信任。但是我們也要看到,中國堅持的“韜光養(yǎng)晦,有所作為,決不當頭”的外交方針需要做出調(diào)整。中國巨大的經(jīng)濟塊頭已經(jīng)無法隱藏,在一些必要的時候中國應該主動牽頭建設一些有利于地區(qū)發(fā)展或世界和平的制度。這也并不會和上述外交原則相矛盾?!皼Q不當頭”主要是指中國不稱霸,但在解決朝鮮核問題時的牽頭作用就是適時調(diào)整外交方針很好的例子。

隨著中國的崛起,其他國家對中國的未來走向疑慮甚多,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基廷曾問道“他們的真實意圖是什么,他們的戰(zhàn)略意圖又是什么,10年,20年,50年以后中國又將走向何處?”[12]中國只有不斷加強同其他國家的交往,積極參與國際活動,發(fā)揮自身的建設性作用,逐漸融入到國際社會中去,才能打消這種疑慮。

三、如何塑造成熟的大國心態(tài)

一個國家尤其是崛起中的國家,在其不斷發(fā)展前進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非難。面對諸如“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等西方國家給中國貼上的標簽,我們一方面要給以強有力的回應,另一方面應該意識到這是在國際社會的無政府狀態(tài)之下,面對日益強大的中國,其他國家出于生存壓力的自然反應。中國的目標是實現(xiàn)國家的崛起、民族的復興,那么作為軟實力重要組成部分的大國心態(tài)必不可少。塑造成熟的大國心態(tài)可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1.挖掘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髓,打造中國軟實力。要把塑造大國心態(tài)提升到打造國家軟實力的高度。一個國家要成為真正的大國不僅要靠經(jīng)濟、軍事等看得見的硬實力,更要靠制度、文化的吸引力等軟實力。文化的軟實力體現(xiàn)在民眾身上便是一種國民形象、國民心態(tài)以及國民品格?!懊總€民族和每個個體一樣,都需要維護自己的品格……如果一個民族的品格不是心胸寬闊、忠貞、誠實、善良和勇敢,那么它就會被其他民族所輕視,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就會無足輕重。”[13]10

中國上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可謂是俯拾皆是,孔子的“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遠朋不來則修文德以來之”;孫子的“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下政攻城”都是處理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經(jīng)典準則。中國傳統(tǒng)文化追求“和合文化”,主張“和而不同”,要求人們在交往過程中互惠互利、誠心相待。另一方面,“中國文化具有廣遠的開放性。天生的文化優(yōu)勢、長期的文化中心主義熏陶賦予了中國一種積極開放的文化心態(tài),即勇于接受外來新鮮事物和異國文化。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開放的產(chǎn)物,在文化上中國真正實現(xiàn)了有學無類、有教無類?!盵14]72正是這種包容心態(tài),汲取各國文化之長才造就了盛唐氣勢,才有了中國文化強大的輻射力。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是塑造中國軟實力、構建健康國民心態(tài)的的基礎。

2.要充分發(fā)揮媒體的正確引導作用。媒體在引導大眾輿論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國的媒體在這些方面做的遠遠不夠。電視劇基本上都是渲染民族主義情緒的抗日體裁,空喊口號,有著揮之不去的受害者心理的情節(jié),這對于民眾往往起到誤導作用。

尤其是在新媒體突飛猛進的今天,信息傳播的迅速性、便捷性,信息的爆炸式增長使許多媒體利用激進的觀點來吸引讀者眼球。讀者來不及認真分辨就做出了非理性的判斷,而微信、微博等快速分享平臺使得這種錯誤的觀點迅速傳播開來。移動設備使得每個人都成了媒體人,同時這種媒體人又具有“隱身”的特性,這都為不負責任的言論充斥網(wǎng)絡提供了便利條件。在這種情況下,“媒體的報道更需要客觀和公正,不能發(fā)泄情緒和不必要的聯(lián)想和夸大,這樣才能引導公眾心態(tài)回到正常軌道上去?!盵15]

成熟、健康的國民心態(tài)是一國崛起的必要條件。在中國崛起的關鍵時期,對中國的各種非議、刁難還會繼續(xù),這需要我們保持平常心、自信心與責任心,以中華民族復興的目標為導向,以更包容的心態(tài)走向世界。

[1]保羅.肯尼迪大國的興衰[M].蔣葆英,譯.北京:中國經(jīng)濟出版社,1989.

[2]劉德斌.國際關系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錢皓.龍文化、大國心態(tài)、中美關系:對中國受害者心理的歷史與理論考釋[J].國際觀察,2004(2).

[4]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chǎn)黨史:第2卷[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1.

[5]俞祖華.民族主義與中華民族精神的現(xiàn)代轉(zhuǎn)型[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6]陶東風.民族復興需要良好大國心態(tài)[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7-13(03).

[7]蔣海洋.中國國民是否具有大國心態(tài)[J].人民論壇,2007(01) .

[8]Shambaugh, David.Thinking about China’s Future[J].International Spectator,2011,47(2).

[9]John Bellamy Foster,Robertw McChesney.The Global Stagnation and China[J].Monthly Review: An Independent Socialist Magazine,2012,63(10).

[10]Isaac Stone Fish. The China Threat[J].Newsweek,2011,157(4).

[11]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A].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

[12]Ratner,Ely.The Emergent Security Threat Reshaping China’s Rise[J].Washington Quarterly,2011,34(1).

[13]斯邁爾斯.品格的力量[M].李紅艷,譯.北京:中國商業(yè)出版社,2010.

[14]門洪華.中國國際戰(zhàn)略導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15]楊琳,王瑩,劉新宇.塑造大國心態(tài)[J].瞭望新聞周刊,2004(39).

(責任編輯 王先霞)

Thoughts for Shaping Great Power Mentality During the Crucial Period of China's Rise

LIU Rupeng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CCPS,Beijing 100091,China)

During the crucial period of China's rise,Chinese people are mixed with the great power mentality and the victim mentality. On the one hand,they are proud of 5000 years history of China,and on the other hand,they feel inferior because of the hundreds of years of humiliation. All of these are harmful to the rise of China. So it is necessary to shape a healthy mentality through exploring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and the correct guidance of media and join the global governance with a normal state of mind,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self-confidence,so as to establish a good mental preparation for the rise of China.

the rise of China;great power mentality;the normal state of mind;self-confidence;sense of responsibility

2014-10-27

劉儒鵬(1986—),男,山東滕州人,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zhàn)略研究所國際政治專業(yè)2012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國際政治理論與大國關系。

10.13600/j.cnki.jpsslof.issn.1009-4326.2015.01.011

D82

A

1009-4326(2015)01-0053-04

猜你喜歡
國民大國心態(tài)
中國民藏北宋宮廷用瓷鑒賞(4)
一直難忘
吐槽大國
趣味(語文)(2021年3期)2021-07-16 06:46:10
高地
有輕松的心態(tài) 才能克服困難
多想記住你的臉
歌海(2020年2期)2020-05-12 01:07:09
做謙遜的人
從器官捐獻大國到移植大國還有多遠
國民健康 國家強盛
還是“看掐架”心態(tài)
永嘉县| 龙川县| 沽源县| 井冈山市| 沙洋县| 湖州市| 大港区| 聊城市| 江川县| 萍乡市| 普定县| 抚宁县| 勃利县| 双城市| 乳山市| 上饶市| 望城县| 中山市| 广宁县| 台前县| 平潭县| 河西区| 盐亭县| 封开县| 阳曲县| 什邡市| 芦溪县| 贡觉县| 井陉县| 沂南县| 无极县| 筠连县| 鞍山市| 漳州市| 泸溪县| 湘西| 根河市| 密山市| 黎城县| 贵德县| 韩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