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萍,羅發(fā)恒,陳美萍
(華南農業(yè)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廣東 廣州510642)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蔬菜產業(yè)蓬勃發(fā)展,在農業(yè)和農村經濟發(fā)展中的地位越發(fā)突出。然而,受制度、市場和技術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我國蔬菜在生產、銷售和進出口等方面存在多重難題,如在生產方面生產標準化程度低,在銷售方面存在菜賤傷農問題,在加工方面存在產加銷分離現象,這些問題亟需解決。為此,加強農業(yè)生產性服務業(yè)對蔬菜產業(yè)的支持尤為必要。農業(yè)生產性服務業(yè)主要是指定位于農業(yè)經濟發(fā)展相關的服務產業(yè),即為提高勞動生產率向農業(yè)生產活動提供中間投入服務的產業(yè)[1],從產業(yè)鏈角度看,其涵蓋了產前、產中、產后環(huán)節(jié)等一系列服務。因此,為更好地發(fā)揮農業(yè)生產性服務對蔬菜產業(yè)的支持作用,研究蔬菜種植戶對農業(yè)生產性服務的需求,對于促進農業(yè)生產性服務在蔬菜產業(yè)發(fā)展中的應用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國外一般將農業(yè)生產性服務等同于農業(yè)社會化服務,Postner[2]研究加拿大農業(yè)生產性服務的需求狀況發(fā)現,農業(yè)對生產性服務的消耗率呈現持續(xù)增長的趨勢,第一產業(yè)對生產性服務的需求呈現上升勢頭。而在國內,龔道廣[3]、龐曉鵬[4]、熊鷹[5]研究農業(yè)社會化服務的農戶需求發(fā)現,當前農業(yè)生產性服務業(yè)不管是組織制度,還是人員和資金配備都存在一定問題。莊麗娟等[6]針對荔枝種植戶研究發(fā)現,農戶對農業(yè)生產性服務需求迫切,且偏好于技術服務、銷售服務和農資購買服務;影響農業(yè)生產性服務需求意愿的因素中,農戶自身特征和服務信息來源的影響很大,其他因素,如種植面積、種植年限、荔枝收入比重和非農收入比重等都對農戶的農業(yè)生產性服務需求意愿產生一定影響。由于現有研究主要涉及荔枝產業(yè)和油茶產業(yè)[7],針對蔬菜產業(yè)的研究較為罕見,因此,筆者以廣東省蔬菜專業(yè)鎮(zhèn)蜆崗鎮(zhèn)為例,分析其蔬菜種植戶對農業(yè)生產性服務的需求情況,并構建有序probit回歸模型分析影響蔬菜種植戶農業(yè)生產性服務需求的因素,據此提出發(fā)展蔬菜產業(yè)生產性服務的建議。
數據來源于2013 年7月課題組對廣東省肇慶市高要區(qū)蜆崗鎮(zhèn)進行的實地調研。該鎮(zhèn)為廣東省6個蔬菜專業(yè)鎮(zhèn)之一,蔬菜產業(yè)發(fā)展較好,代表性突出。調研分為預調研和正式調研,預調研的對象主要是村干部,得到問卷30份。通過分析村干部問卷的回答情況,并結合村干部的現場反饋意見對問卷進行修改,形成正式調研問卷,問卷主要包括農戶的基本情況和對農業(yè)生產性服務的需求及評價。正式調研在該鎮(zhèn)11個村進行,采取由村干部組織隨機選取農戶代表接受問卷調查和訪談的形式,要求受調查的女性不少于總樣本的35%,村干部家庭不超過30%,并充分考慮調查群體的年齡分布。調研共發(fā)放問卷250 份,獲得有效問卷235 份。
選取技術服務、資金服務、銷售服務和保險服務的農戶需求程度作為被解釋變量,戶主個人特征(戶主性別、年齡和受教育程度等)、農戶家庭經營特征(種植年限、面積和家庭蔬菜種植勞動力人數等)、培訓及資金(是否參加培訓、資金是否充裕)為解釋變量。各變量賦值見表1。
表1 蔬菜種植戶的農業(yè)生產性服務需求影響因素模型變量Table 1 Variables for the influence factor mode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ervices demands of vegetable-growing households
蔬菜種植戶的農業(yè)生產性服務需求可視為一種不可直接觀測的潛變量,其影響因素方程可表示為:
式中,y*i表示蔬菜種植戶的農業(yè)生產性服務需求程度,x`i是可能影響其需求的一組自變量,β為系數向量,ε1是分布函數F的誤差項。
設存在可觀測變量yi,其與y*i存在如下關系:
式中,yi=(1,2,…,J)表示第i個樣本對農業(yè)生產性服務需求的程度,α1,α2,…,αJ(α1<α2<…<αJ)分別為待估參數。
進一步以y 表示yi的某個具體觀測值落在上述某個區(qū)間,則y 取某個特定值j 的概率為:
以y 作為因變量建立有序probit模型,其對數似然函數為:
對(4)式進行最大化似然函數估計[8],即可得出(3)式和(1)式中對應的αi(i=1,2,…,j)和β。
1)個人特征。受訪農戶中,普通農戶占90.2%,村干部、技術員等僅占9.8%。男性占63%,女性占37%;35歲以下占6.1%,36~45歲占23.4%,46~55歲占38.2%,55歲以上占32.3%;具有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50.6%,初中占33.2%,高中及以上占16.2%。
2)種植特征。農戶的種植專業(yè)化特征較為明顯,84.3%的農戶都有10年以上的蔬菜種植經驗,5年以下的僅占3.4%,蔬菜種植收入占家庭總收入比例在60%以上的農戶占樣本的71.9%。農戶的種植規(guī)模較少,98.4%的農戶蔬菜種植面積在0.33~1hm2,主要原因在于農戶的文化程度低,接受技術培訓少,只有33.6%的農戶參加過技術培訓,而且其中大部分是村干部或種植示范戶;同時,農戶能夠投入生產的勞動力較少,77.4%的農戶只能投入2人,技術和勞動力的不足制約了種植規(guī)模的擴大。
表2 不同類型農業(yè)生產性服務需求的農戶數量及比例Table 2 Number and proportion of farmer households for differen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ervices demands
由表2可知,農戶對不同類型生產性服務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技術服務、資金服務、銷售服務和保險服務,相應的農戶比例分別為79.6%、49.8%、36.2%和30.2%。從產業(yè)鏈的角度看,農戶較為重視產中服務,而忽視產前、產后服務。上述4種服務中,技術服務和保險服務屬于產中服務,而產前服務(農資服務、農機服務)、產后服務(加工儲存服務、農藥殘留檢測服務)的需求相對較小,資金需求則貫穿于整個產業(yè)鏈條。
進一步從表3看出:
1)不同性別農戶的需求狀況總體比較相似,但男性對資金服務的需求程度高于女性,而女性對產后服務的需求程度高于男性,說明農村家庭分工中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tǒng)仍然牢固。
2)技術服務對普通農戶和非普通農戶來說都是最重要的。普通農戶對銷售服務的需求位列第二,非普通農戶對保險服務的需求位列第二;普通農戶更關注產品銷售,而非普通農戶,特別是村鎮(zhèn)干部以及技術人員比較關注風險,更有全局意識。
3)種植面積越大,農戶對技術服務的需求程度越高,符合規(guī)模生產的原理。種植面積越大,農戶對生產的投入和回報預期都較大,更關注節(jié)約成本和提高產出。種植面積0.33~0.67hm2的農戶對資金、銷售、和產后加工服務的需求較大,可能的原因是普通農戶的種植面積主要在這一規(guī)模水平,隨著規(guī)模的擴大,普通農戶獲得貸款比較困難,在生產過程中對資金的需求越發(fā)強烈;同時,當地蔬菜產品銷售尚未形成完善的體系,生產規(guī)模越大,滯銷的風險越高,因此普通農戶對產品銷售和產后加工服務的需求很大。不同種植年限農戶對技術服務的需求均排在首位,進一步表明技術的急缺性,但種植年限越長,對技術服務的需求程度反而下降,而種植年限越短的農戶對保險服務的需求越大。
綜上所述,技術、資金、銷售和保險服務的農戶需求程度較大,成為制約蔬菜產業(yè)發(fā)展的主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受訪農戶普遍缺乏農藥殘留檢測的需求,可見農戶對農藥安全的意識極其淡薄,對農產品安全構成很大隱患,必須對此進行重視。
表3 不同類型農業(yè)生產性服務需求的不同特征農戶數量比例Table 3 Proportion of farmer household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ervices demands%
表4 4類農業(yè)生產性服務的農戶需求影響因素模型回歸Table 4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for influencing demand models of four farmer household typ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ervices
針對農戶需求程度較大的技術、資金、銷售和保險4類農業(yè)生產性服務,基于有序probit模型分別回歸得到4類農業(yè)生產性服務的農戶需求影響因素模型(表4)。
根據表4,分別就農戶對不同類型農業(yè)生產性服務的需求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1)技術服務需求。男性農戶的技術服務需求顯著高于女性,說明,男性農戶在蔬菜種植業(yè)中是主導,男性農戶更積極地進行技術學習和積累,而女性更多地扮演輔助角色。受教育程度越高,農戶對技術服務的需求越強,教育能夠提升農戶人力資本,促使其主動學習與采用技術。種植年限對技術服務的農戶需求產生負影響,種植年限越長的農戶積累的技術越穩(wěn)定,因此技術需求越小。種植面積對農戶的技術服務需求產生負影響。對于種植面積較小的農戶,技術創(chuàng)新成為其以最小的成本獲取最大收益的關鍵,因此會增強其對技術服務的需求。此外,參加科技類培訓對農戶的技術水平提高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因而對其技術服務需求也具有顯著影響。
2)資金服務。男性的資金服務需求明顯高于女性,表明,農村家庭的重大決策仍然是由男性承擔。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農戶,其提高種植水平的能力較強,進而具有更大的種植需求以及更強的資金服務需求。村干部對資金服務的需求程度高于非村干部,因為村干部一般掌握更多的信息和資源,在種植方面的需求較大,從而對資金的需求敏感度高于非干部。此外,科技類培訓能夠顯著增強農戶對資金服務的需求,可見在當前的政策引導下,科技下鄉(xiāng)強化了農戶對農業(yè)發(fā)展的需求,進而提高了其對資金的需求;同時也反映出,農戶當前的資金需求缺口較大,需要政策加強引導資金下鄉(xiāng)。
3)銷售服務。女性的銷售服務需求高于男性,說明在農村傳統(tǒng)的角色分工下,女性在銷售方面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農戶年齡越大,對銷售服務的需求越高,年紀較大的種植戶對產品銷售的關注度更高。農戶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對銷售服務的需求程度越大,因為受教育程度較高的農戶會更積極地關注市場信息,并不會單方面接受收購方給出的價格,從而對銷售服務的需求就越高。普通農戶比較關注產品銷售,因而對銷售服務的需求顯著高于種植大戶(非普通農戶)。此外,科技類培訓能夠提高農戶的銷售服務需求,培訓帶來的農戶生產技術水平提高會讓農戶更加關注市場價格,形成更大的銷售服務需求。
4)保險服務。在當前農業(yè)保險政策尚不完善的情況下,農村種植產業(yè)的保險意識不是很強。盡管蜆崗鎮(zhèn)政府已經著手將種植農戶納入保險覆蓋范圍,但農戶的參與意愿較弱,其對保險服務的總體需求還停留在較低水平。男性農戶的保險服務需求強于女性。此外,參加科技類培訓可以顯著增強農戶對保險服務的需求。
綜上所述,參加科技類培訓對以上4類農業(yè)生產性服務的農戶需求均有顯著的促進作用。此外,影響技術服務需求的其他因素分別為性別、受教育程度、種植年限和種植面積;影響資金服務需求的其他因素分別為性別、受教育程度、是否為村干部;影響銷售服務需求的其他因素分別為性別、受教育程度、年齡和種植面積;影響保險服務需求的其他因素為戶主性別。
對于肇慶蜆崗鎮(zhèn)蔬菜業(yè)種植戶,其對農業(yè)生產性服務的需求程度較高,主要集中在技術服務、資金服務、銷售服務和保險服務。農戶個體特征對其需求具有顯著影響,受教育程度越高,對技術服務、資金服務和銷售服務的需求越強;男性農戶的技術、資金和保險服務需求高于女性,女性農戶的銷售服務需求高于男性;農戶年齡越大,對銷售服務需求的程度越大;普通農戶對技術和銷售服務的需求程度高于非普通農戶(村干部和種植大戶)。農戶的種植特征對其需求同樣具有顯著影響,種植年限和種植面積與其對技術服務的需求呈負相關。此外,參加科技培訓對農戶的技術服務、資金服務、銷售服務和保險服務需求均具有正向影響。
1)完善培訓組織??萍寂嘤柌粌H能夠使農戶對農業(yè)生產性服務更為了解,同時也能夠使農戶彼此互通有無,相互學習技術,逐漸影響農戶的思想觀念,提高其獲取信息、技術和服務的積極性與能力。調研發(fā)現,現有培訓組織單一、參與率低。目前為農戶提供培訓的主要是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也會派出教授和專家對農戶進行培訓,但只有33.6%的受訪者參加過技術培訓,而且其中大部分是村干部或種植示范戶。因此,應進一步完善培訓組織,提高農戶參加培訓的積極性。同時,積極引導對農戶需求更為了解的農資公司和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等服務主體發(fā)展培訓功能,為農戶提供相應的培訓,提高農戶參加培訓的覆蓋面。
2)探索適合農戶特征的培訓模式。調研發(fā)現,從事蔬菜種植的勞動力文化程度低、年齡老化,同時具有向親戚朋友、鄰居學習技術的傳統(tǒng)和習慣,59.57%的受訪者通過親友鄉(xiāng)鄰的渠道獲得各種信息。因此,要根據農戶的這一特征探索合適農戶實際的培訓模式,提高農戶參加培訓的積極性與效率??梢愿鶕r民偏好口耳相傳的習慣,由政府培訓本土的農民技術員,再由農民技術員協(xié)助培訓廣大農戶。
3)優(yōu)化信息獲取平臺,拓展信息平臺的培訓功能。調查發(fā)現,信息來源于大眾媒體(電視、農信通、農業(yè)信息網)的蔬菜種植戶僅占21.30%。主要原因在于:一是農戶的作息時間比較特殊,必須深夜收菜、白天補覺,較少觀看電視;二是農信通服務需要收費,很多農戶并不愿意付費。對此,應建立農戶免費獲取信息的平臺,農戶通過入會程序成為會員后可免費享受農信通服務,政府對相應服務機構進行補貼。同時,充分利用新媒體加強對農戶的培訓,將農業(yè)技術、農業(yè)信息和農業(yè)服務等制成微課程通過農信通、微信等發(fā)送給農戶,方便農戶及時收聽。
[1] 關鳳利,裴 瑱.我國農業(yè)生產性服務業(yè)的發(fā)展對策[J].經濟縱橫,2010(4):70,80-82.
[2] Postner,Harry H..Factor Content of Canadian International Trade:An Input-output Analysis [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77(7):209-211.
[3] 龔道廣.農業(yè)社會化服務的一般理論及其對農戶選擇的應用分析[J].中國農村觀察,2000(6):25-34.
[4] 龐曉鵬.農業(yè)社會化服務供求結構差異的比較與分析——基于農業(yè)社會化服務供求現狀的調查與思考[J].農業(yè)技術經濟,2006(4):35-40.
[5] 熊 鷹.農戶對農業(yè)社會化服務需求的實證分析——基于成都市176 個樣本農戶的調查[J].農村經濟,2010(3):93-96.
[6] 莊麗娟,賀梅英,張 杰.農業(yè)生產性服務需求意愿及影響因素分析——以廣東省450戶荔枝生產者的調查為例[J].中國農村經濟,2011(3):70-78.
[7] 王 浩,劉 芳.農戶對不同屬性技術的需求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基于廣東省油茶種植業(yè)的實證分析[J].中國農村觀察,2012(1):53-64.
[8] 黃圣男,李騰飛,王志剛.農業(yè)專業(yè)技術人員繼續(xù)教育參與行為分析——基于福建、安徽、山東和黑龍江四省的調查數據[J].中國農村觀察,2013(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