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537(2015)03-0025-05
[收稿日期]2015-5-13
[作者簡介]盛玉同(1981-),男,江西九江人,翻譯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翻譯教學與實踐。
引言
接受美學與其他理論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強調的是讀者的能動作用。讀者并不是一味地接受作者的思想和文本,而是創(chuàng)造性地參與其中,當讀者期待視界與譯文的召喚結構融合時,才真正地接受與理解譯文,然后對譯文產生評價與影響。在接受美學理論走向讀者核心原則的指導下,譯者在翻譯時,就必須考慮到讀者的期待視界,并且合理地設置召喚結構,通過各種策略適當縮短或保持審美距離以求作品達到最好的效果?;诖?,接受美學理論觀照下的翻譯活動可為譯者提供一種新的改善翻譯實踐的思維和方向。
一、文獻綜述
(一)國外研究
有別于傳統的文學理論,接受美學理論關注讀者對作品的接受與其能動作用,將研究的重點從作品轉移到了讀者接受上,開辟了新的視角與研究方向。接受美學產生的影響是空前的與革命性的,雖然最終逃避不了衰落的命運,但它的影響卻深深植根于解構主義、讀者反應批評、女權主義批評等思想和理論之中,尚有許多值得借鑒與學習之處。
20世紀60年代末,以沃爾夫岡·伊瑟爾( Wolfgan Iser )和漢斯·赫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等為代表的前聯邦德國康斯坦茨學派提出了接受美學思潮 [1]。他們的思想主要見于他們的著作中,如姚斯的《走向接受美學》 [2]以及伊瑟爾的The Implied Reader :Patterns of Communication in Prose Fiction from Bunyan to Beckett [3]。接受美學有兩大理論起源,分別是闡釋學和現象學美學。20世紀初,哲學家海德格爾在本體論闡釋學中提出了“什么是理解”。在他之后,伽達默爾進一步提出了一些接受美學的基礎觀點,如理解是現在與傳統之間的視界交融(朱立元,2004:6) [4]。英伽登在現象學美學中充分考慮到了審美主體的作用,并將之發(fā)展成“具體”與“重建”理論?!坝^賞者對藝術作品的鑒賞活動,是借助經驗和想象對作品中的空白和模糊點的充實,對潛在要素的發(fā)現、發(fā)展和實現”?!坝^賞者的具體化乃是一種重建活動,是一種心理性的加工、改造、創(chuàng)新活動”。70年代后期,接受美學理論開始在西方被應用于翻譯研究。
(二)國內研究
直到20世紀80年代,接受美學理論才逐漸被介紹進中國翻譯研究中。從1987年,楊武能發(fā)表的第一篇《闡釋,接受與再創(chuàng)造的循環(huán)》論文后,我國學者穆雷、陳玲玲、董務剛、方夢之、秦洪武、昌宗鋒、朱立元、喬國強、馬蕭、朱健平等分別從閱讀對翻譯過程的影響、讀者反應的作用、接受者對翻譯活動的影響、譯者地位、以及填補“意義與空白”等眾多角度對接受美學理論進行深入研究,將其運用于指導翻譯實踐。
穆雷在《接受理論與習語翻譯》一文中,將接受美學理論應用于指導習語的翻譯,在對比與評價不同譯例后,提出了寶貴的意見。方夢之則從接受理論的角度,闡述了譯者的地位和責任。秦洪武則重新界定了普通讀者,認為“受過一定教育,有了解外國文化的宏愿的讀者是目前廣泛存在的普通讀者,是翻譯文本的服務對象” [5]。提倡讀者反應關懷,即譯者關注讀者的期待視野并據此來確定適當的審美距離。朱立元在文章中討論了伊瑟爾提出的“隱含的讀者”的概念,以及“潛在讀者”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左右作家的創(chuàng)作過程。
(三)文獻與本研究之間的關系
通過對文獻的研究和學習,譯者觸及接受美學的思想,關注點走向讀者。接受美學這一重要思想,對于翻譯實踐活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本研究以接受美學為指導理論,探討在翻譯活動中進行審美再現的方法和策略。根據接受美學理論,讀者具有積極能動的作用,這就啟示譯者在下筆翻譯之前必須明確譯文潛在的讀者群,了解他們的審美心理與期待視野,合理把握譯文與讀者期待視野之間的審美距離,在確保讀者的期待視野與譯文發(fā)生視野融合的同時,讀者也能獲得期待之外的審美體驗。對譯文讀者群的界定方面秦洪武先生的觀點值得借鑒。譯文讀者尤其以即將畢業(yè)步入社會,追求夢想并希望實現夢想的年輕人為代表。他們大多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有一定道德與文化修養(yǎng),素質較高,讀過許多中文作品,習慣并了解中文作品中的表現手法,具有與大多數中國讀者相同的審美心理,同時也具有了解外國文化的宏愿。
二、審美再現在The Dream Giver譯本具體應用分析
(一)拉近審美距離
在翻譯的過程之中,譯者力求將“經過識別、轉化、加工的審美體驗賦之于目的語”(丁繼華,2013) [6]。由于生活環(huán)境、思維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導致了漢語與英語在表達與審美上的差異,更導致了漢英兩語讀者審美心理上的差異。在翻譯時,這一點需要譯者引起重視。在翻譯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讀者的期待視野、審美水平和審美經驗,通過采用一些手段與策略縮短譯文與讀者期待視野之間的距離。為了重塑原文審美風貌,在接受美學思想的指導之下,譯者為縮短審美距離,采用了四字結構、疊詞、排比并利用漢語中約定俗成表達等手段來達到目的。
1.四字結構。接受美學理論要求作者在寫作的時候,要考慮到目標讀者的審美經驗、心理和水平,使作品能夠與讀者的期待視野相融合。這樣,作品才能為讀者所接受。原文的語言特點之一就是簡潔精練,四字結構是漢語中常用的獨特結構,典型的有四字成語,具有言簡意賅,形象生動,悅耳動聽,節(jié)奏明快的特點,蘊含著一種平衡美,符合中國讀者喜愛平衡對稱、趨同的審美心理,為中國讀者所青睞。翻譯時,在做到忠實原文的基礎上,使用四字結構往往能拉近譯文與讀者的心理距離,使譯文更好地傳遞原文神韻,風采倍增,讀者也能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內涵。
例:He spent what he had. He did what he could. He used what he knew. Every day, he asked the Dream Giver to help and guide him.
他傾其所有,盡其所能,用其所學,每一天,都請求予夢者的幫助和指導。
原文中的三句話,結構非常工整,幾乎是一模一樣的。同時,還具有非常簡潔的特點,幾乎一個字也不能刪除。要想把這種效果很好地翻譯出來,最好的方法就是借助漢語中的四字結構。此句是為了顯示主人公平凡對實現夢想盡心盡力,毫無保留。在漢語中,“傾其所有,盡其所能,用其所學”不僅在形式上能夠與原文相媲美,在語義上更接近等值。如果譯成“他花費了他的所有,做了他所能做的,用盡了他的所學”,則不如上句譯文簡潔工整,充滿氣勢。在翻譯時,盡量照顧到讀者之前的審美經驗,運用讀者熟悉的結構和表達,為讀者打造了幾乎相同的審美體驗。
2.疊詞。在漢語中,常使用疊詞來描寫情態(tài),形狀和聲音?!皩ひ捯?,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李清照《聲聲慢》一詞中疊詞的運用可謂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疊詞有助于表達意思,能夠增強語言的形象感,韻律感,節(jié)奏感,增加譯文的音韻美,讀來朗朗上口。
例一:What may first seem like a road full of obstacles is actually a series of opportunity to help you along toward your destiny.
乍看起來障礙重重的命運之路,其實蘊藏著許許多多的機遇。
“費爾迪南曾指出,語言的審美因素在文學作品中更集中地體現在語音方面,語音的審美效果主要體現在節(jié)奏和韻律上,重要的不是聲音本身,而是使這個詞區(qū)別于其他一切詞的聲音上的差別,因為帶有意義正體現出這些差別(張林,2010)” [7]。有時候借助疊詞,語音能在語義上帶來錦上添花的效果。“A road full of”與“a series of opportunity”都表示“多”的概念,而使用疊詞“重重”和“許許多多”除了字面的意思外,還利用音韻上重復的藝術效果,給人一種“多”的感覺。
例二:Or are you pursuing your dream, but experiencing setback after setback?
或者,您是否一直在努力實現夢想,卻屢戰(zhàn)屢?。?/p>
句中,“experiencing setback after setback”指的是接連不斷地遭受挫折,用“屢戰(zhàn)屢敗”既簡潔凝練又拉近了譯文與中國讀者的心理距離,比照字面意思翻譯效果好得多。這樣翻譯,不僅與原文的結構非常相似,兩個“屢”字疊用,也給人一種多的感受,在語音上更不輸原文。
3.排比?!霸诜g模糊語言時,我們必須注意到漢、英兩種語言審美價值的不統一。漢語多用四言、排比、對偶,反映出一種求同求和的審美心理,這也助長了漢語表達空靈抽象,華麗虛無的特點;而英語表達講究簡潔性和邏輯性,把數理關系譽為語言的形式美?!保ǘ±^華,2013)平行結構是英語中常用的修辭手法之一。而排比則是中文中與它相類似的修辭手法,在藝術效果上,兩者的作用非常接近,利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結構的相似性,營造一種氣勢美或者是音韻美,能增強表達效果并使行文朗朗上口,給人以豐富的審美享受。因此,在譯文中,譯者也非常注重利用平行結構來翻譯,以求創(chuàng)造出與原文相似的審美體驗。
例一:More time passed. Ordinary’s devotion to the Dream Giver grew. He always did what the Dream Giver told him to do. He was careful to remember what the Dream Giver had done. And he worked hard to protect his Dream from compromise.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平凡對予夢者的貢獻越來越大。對予夢者交代的任務從不懈怠,對予夢者給予的恩惠從不忘懷,努力實現神賜的夢想從不妥協。
原文中三個句子的句式并不相似。但譯者看到了可變通之方,把每個句式都變?yōu)椤懊~+從不+動詞”的結構,抓住中文讀者喜同求和的審美心理,利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將原文的句子美化拉近了審美距離,給讀者一種美的感受,效果超過了原文。用否定之否定等于肯定的思維,用不容置疑的強烈語氣,體現了平凡對待夢想認真嚴謹的態(tài)度,對予夢者的虔誠與感恩。相比之原句,譯文更簡潔語氣更加強烈。
例二:That’s a Dream Champion! He saw things I missed. He believed when I didn’t. He made things happen that I couldn’t. And he poured courage from his heart right into mine.
這就是夢想冠軍!他能抓住我錯過的,相信我懷疑的,做到我做不到的。他將勇氣從他心直注我心。
原句談的是一個擁有夢想并將夢想實現的人所產生的榜樣作用。從三個方面來描述Dream Champion和一般追夢人的區(qū)別,節(jié)奏很緊湊,突出Dream Champion的優(yōu)點。針對這個句子有很多種翻譯方法,但看到三個差不多的句子這樣排列,譯者首先的反應就是利用排比營造出美的效果。如果將其譯為“他看到我沒有看到的。當我不相信時他仍相信。在我失敗的事情上他卻能成功?!眲t不能良好地展現出原句的美學風貌。因為,目標讀者樂于接受整齊、連貫、疊加的這種視覺上的美感,這樣容易引起讀者的心理共鳴。譯文句式比原文更為規(guī)整統一,在每一個分句中,使用了強烈的正反對比,三個并聯,排山倒海,襯托出夢想冠軍令人崇拜之處,還原了原文的美。
4.使用符合中文語言習慣的表達。不同民族所處地理位置、生活環(huán)境不同必然造成它們在文化和語言以及審美心理上的差異。每個民族的語言中都會存在一些約定俗成的表達。它們形成于該民族長期的生產勞動和日常生活之中,往往帶有濃烈的本土色彩,與其他民族語言具有很高的區(qū)分度,使用的喻體或者意象往往不盡相同。這時,要忠實地傳達出原文的意思與審美效果,就必須使用那些目的語中常用表達。
在用詞方面:
例一:The choice broke his heart.
這兩難的選擇讓他傷透了腦筋。
在例一中,由于中英文思維方式的不同,形容做出選擇很艱難,英語中喜歡用傷“心”,而漢語中則常用傷“腦筋”。
例二:Life had never seemed so promising.
生活好像從來沒有這么有盼頭。
“Promising”表示有希望,而中文中的“有盼頭”這一地道有中國味的用語表示了對未來充滿了希望之意。
接受美學的理論告訴我們,要使讀者與作品產生視野融合就必須拉近讀者期待視野與作品之間的審美距離。否則很可能會影響讀者理解作品,讀來覺得莫名其妙,一頭霧水。因此在用詞方面譯者考慮地道常用表達。
在造句方面:I remember stepping out of a hot, crowded, noisy house into a Rocky Mountain evening.
還記得那個夜晚,我走出一所悶熱,擁擠,吵鬧的房子,走進落基山中。
原文看上去是“step into an evening”,卻不能翻譯成“走進夜晚”?!耙雇怼辈⒉皇亲哌M的對象而是事情發(fā)生的一個時間。所以應該把放在句子末尾的名詞短語拆開,將其中表示時間部分提前至句首做狀語,這樣做才不會影響讀者理解,從接受者的角度試圖做到為讀者考慮。
5.注釋。對于一些具有深刻異域文化特征,不容易被理解的人物、內容或詞匯,需要使用注釋的方式,幫助讀者跨越文化障礙拉近距離,同時讓讀者自主去選擇是否需要了解異域文化,一定程度尊重了讀者且保持了翻譯的忠實度不過度歸化。
例:If you read The Prayer of Jabez, you met a little-known Old Testament man who refused to settle for less. He desperately wanted to break out of the confining circumstances and expectations he had been born into. So he cried out to God for blessing, for larger borders, and for the power and protectionto go with them. And God said yes.
讀過《雅比斯的禱告》的朋友,肯定知曉《舊約》中這個名氣不大卻志存高遠,拒絕退而求其次的雅比斯。他竭盡全力,試圖打破自出生起就面臨的環(huán)境與期望的束縛。于是,他向神禱告,祈求神賜福、讓他擴張境界、與他同在,保佑他不受苦難。神應允了他的所求。
注釋:雅比斯為《舊約》中的一個人物。雅比斯的母親生他時甚是痛苦,故給他起名雅比斯,意為“痛苦”。暗示他生命中會經歷諸多苦難。但他卻不斷地向神祈禱,試圖改變命運,最終他如愿以償。
(二)保持審美意旨距離
美有距離。在翻譯的過程中,同樣需要注意讓譯文與讀者保持一定的距離,以產生所需的美學效果。譯文不可太通俗,這樣會降低文本召喚效果,剝奪讀者的能動性;而太隱晦,又減少了原文自身結構的作用,更容易讓讀者不得其意。雖然縮短譯文與讀者的審美距離,能使譯文與讀者的期待視野更好的契合。但是,讀者同樣也希望能夠從譯文中窺探原文的風貌,了解國外的文化,而非一味拉近審美距離,留足適當的空間,讓召喚結構發(fā)揮作用,帶給讀者審美的新鮮感。
例:Just seeing them standing in front of you with NO written all over their faces can be quite a shock.
光是看到他們站在門前,臉上寫著一個大大的“NO”,就足夠讓您退卻三分了。
上面譯例為:阻攔人們實現夢想的往往自己身邊最親的人,他們臉上通常掛著不同意的表情。譯文中,沒有把“No”翻譯成“不”?,F今沒有人會不知道“NO”的含義,尤其是譯文的目標讀者,譯文無必要過度拉近審美距離,而是選擇保留原文的用詞。
結語
運用接受理論翻譯的過程中,譯初要先確定目標讀者,預測目標讀者的審美心理與期待視野,標明那些尤為值得推敲之處。譯中要使讀者接受譯文就必須使譯文與之產生視野融合,譯文需要與讀者的期待視野保持適當的審美距離,遠近親疏有度。當然翻譯沒有絕對的標準也沒有固定的模式。一切有助于譯者理解作者,原文和讀者的方法思路都是可以嘗試,總之力求讀者,原文,譯文和諧相處。經過案例推敲,四字結構、疊詞、排比、注釋等方式與策略能夠有效地達到審視翻譯實踐目的。接受美學理論視角可成為譯者觀照譯文的有效思路和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