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石明
2008年,我校首創(chuàng)并實施了“體驗式教學”模式。5年來,我校每年暑假組織高中生參加農村義務支教等活動,并將此項活動正式納入學校的綜合實踐課程管理,為每一名學生建立綜合實踐活動檔案,給予相應的成績評價和學分認定。至2014年底,已有2000多名學生參加了四川、青海、江西、河北、山西、湖北的支教活動;完成授課1000多課時;為貧困兒童捐助文具、書籍、電腦等物品約合人民幣3萬元;整理出版了《北京四中高中學生考察文集》《此岸彼岸》《見微知著》《洗禮》等文集。
◆支教實踐培養(yǎng)了學生們健康向上的心智模式
暫短的支教活動,讓學生游走在祖國的山河之間,感受中國農村的面貌,體驗農村的真實生活,也接觸到一些農村現(xiàn)實問題。如:有些地方忽視基礎教育,鄉(xiāng)村的教育水平與孩子成長需要存在差異;有些鄉(xiāng)村存在著農業(yè)生產(chǎn)資金不足,管理失當現(xiàn)象;有些地區(qū)環(huán)境保護不好,衛(wèi)生醫(yī)療條件欠缺;有些地區(qū)農村留守兒童和老人的生活得不到有效保障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社情民意有了更為真切的感知。
一是在差別境遇中感知自我。2013年高三畢業(yè)生董一夫同學,被美國Yale錄取后,休假期間回國再一次赴河北支教;林定炆、郭韜、黃千哲、徐佳含等同學,用了一個多星期時間,給他們曾經(jīng)支教的江西的一所農村小學安裝了一間多媒體電腦室。其中,郭韜2015年準備報考中國農業(yè)大學的農村區(qū)域規(guī)劃專業(yè),就是他在高二支教時定的方向。
二是在現(xiàn)實中確立熱愛祖國、為國奉獻的信念。2013屆學生馮丹在日記中寫道:“從我國河北省貧困的平山縣支教回來,我找到了自己的理想,那也是我一輩子的使命:為中國消除貧困?!?/p>
三是在角色體驗中強化責任意識。江西上饒和平山均為革命老區(qū),生活和學習條件十分艱苦,但同學們克服了“驕嬌”二氣,與當?shù)貙W生同吃同住,積極體驗農村勞動,深入家庭走訪調查,精心備課、授課、批改作業(yè),找學生談心,受到當?shù)乩相l(xiāng)和學校老師的稱贊。
◆支教實踐推進了教學相長目標的實現(xiàn)
支教實踐準備工作很繁瑣。比如,提前半年對安全、交通,吃住、行程作出確定;與家長多次溝通協(xié)商;對實踐地考察;設計支教活動內容等,事無巨細。劉長銘校長帶領年級組長、班主任提前踩點十多次,行程三千余公里,訪問學校近二十所。老師們說,支教的準備過程就是受教育的過程。
在支教的過程中,許多帶隊老師增進了對青少年心理過程的理解。王秋寰老師在手記中寫道:“支教活動讓學生們收獲了一份難得的經(jīng)歷……無法忘記,回京后兩名學生托我為小學生們寄禮物;無法忽略,為了再去那個地方,有些學生不惜修改了自己將來的求學志愿。我不能預料多少年后會不會還有學生把自己也留下,但是起碼我知道他們真正收獲的,遠非一個普通教師所能想象的?!?/p>
展望未來,我校將繼續(xù)把支教活動深入開展下去,并在實踐中把握好正確的踐學導向,將支教活動與“中國夢”教育緊密相結合起來,讓每一個少年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讓每個少年在“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夢成則中國圓夢”理念的指引下,健康成長,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