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超穎 王承略
科舉制自隋大業(yè)始行,唐、宋、遼、金諸代因襲而用,成為這些封建王朝首要的國家人才選拔制度。然而科舉制在元朝的情況比較特殊,元朝在建國后的五六十年里,并沒有真正實行科舉制,即使元仁宗恢復科舉之后,科舉制度也沒能夠取得國家官吏選拔的主導地位。元由蒙古族建立,蒙古族居北方習尚弓馬,持奉蒙古文明至上的思想,對傳統(tǒng)儒家文化的學習和吸收未能徹底,這是科舉制在元代終不能定鼎一尊的根本原因所在。有元一代,吏員出職是當時主要的官員任用制度。元代文人姚燧對此有過一段十分著名的論述:
大凡今仕惟三途:一由宿衛(wèi),一由儒,一由吏。由宿衛(wèi)者言出中禁,中書奉行制敕而已,十之一;由儒者則校官及品者,提舉、教授出中書,未及者則正、錄以下出行省宣慰,十分之一之半;由吏者省臺院、中外庶
司、郡縣,十九有半焉。[1](P53)
中、下級官員由官府胥吏出職補充,此種吏員出職機制的形成既是宋代以來吏員自身發(fā)展積勢的一種顯現(xiàn),又是時代大背景的一種選擇和造就。無論出于何種因緣,當吏員出職上升為一種國家任用制度,則其必然成為人們躋身仕途的關鍵津要。在這種實際效益的刺激下,吏員、出職制度,乃至吏學,都將獲得一種前所未有的極大發(fā)展?!独魧W指南》一書的存在,恰好為這段歷史提供了最有利的文獻征實,似乎同時也是這段歷史的一個縮影。雖然《吏學指南》目前已經(jīng)受到了學術界一定的關注,但由于其通俗讀物的性質,所以一直以來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①2010年6月,由山東大學承擔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項目“子海整理與研究”正式啟動,《吏學指南》的重新點校整理也被包納其中,新的整理點校本以元刊本為底本②,力圖恢復或接近古書之原貌。我們期待新的點校整理本或能為今后的元代歷史研究提供更加可靠的文獻資料,也相信《吏學指南》的文獻價值也會越來越被學界認可和利用。
《吏學指南》全稱為《習吏幼學指南》,撰者為元人徐元瑞。徐元瑞,元吳郡 (今江蘇蘇州)人。是書刊于元大德五年(1301),是一部初習吏者的吏學啟蒙讀物。全書體例為首列“歷代吏師類錄”,采取枚舉方式列舉從遠古到宋代各朝出身胥吏的名師,以此作為吏員習吏之楷模。此后為書之主體部分《吏師定律之圖》,共計8卷,“因摘當今吏用之字及古法之名”,對吏員從吏相關知識及公文常用術語分門別類予以解釋,共收錄了政治、經(jīng)濟、法律等方面公文用語相關詞條91類,總計2109條。最后附以《為政九要》,這是徐氏年幼時的讀書筆記,主要闡述的是為官從政的九項要求,分別是《因書》第一、《正心》第二、《正內(nèi)》第三、《正婚》第四、《禁捕》第五、《正農(nóng)》第六、《急務》第七、《為政》第八、《時利》第九。從這些小標題即可看出,《為政九要》主要為培養(yǎng)吏員如何成為清吏、良吏提供啟迪和借鑒。該書的寫作目的十分明確,而作者徐元瑞的生平事跡,卻一直無可考證。一般認為,他是元代胥吏出身或者具有儒學修養(yǎng)之士。徐元瑞《為政九要·自箴序》云:
予童時于先大人賜號“歸陽明子”篋笥中,見一書曰《自箴》,觀之數(shù)百條,聊記其節(jié)目,不知始末誰作也。近為天家創(chuàng)制垂統(tǒng),撫治萬民,因書強記者數(shù)十條,庶俾后進者之為政云。[2](P143)
“俾后進者之為政”,似有徐氏以先進自許已為政之意。且徐元瑞撰此一書“期在啟蒙”,又全書所反映出的對吏員事務的熟悉程度,通而觀之,我們認為以往學者對徐氏身份的推測應該是正確的。
蒙古貴族以強大的武力掃蕩南北,在不斷的征服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地域遼闊的大一統(tǒng)局面。國家初定,百事亟亟待舉,在民族文化存在較大差異的背景下,任用官府吏員成為地方行政得以迅速恢復與有效運行的最佳選擇。在吏員出職比例高、晉升速度快的元代前期政治格局下,吏員的地位從官員附屬轉變?yōu)檎邢录壒賳T的主力軍。這種轉變自然與科舉制形成以來通過考試選拔人才不同,其與科舉實行以前的用人制度,如漢代的察舉、征辟,魏晉的九品中正,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它不是立國之初的特殊情況,也不是特殊任用情況,而是一個國家主體的官員任用機制。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種官員任用機制是建立在對儒家政治文化正統(tǒng)地位的貶低和削弱基礎之上的,因而展現(xiàn)了中國封建王朝后期士大夫政治文化漸趨式微的最具代表性特征。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元代的出職制度在歷史上具有獨特性。官府胥吏在這種政治制度下,必將具有較高的政治地位,同時催化出較強的自我意識。而這恐怕是其他歷史時期所難能比擬的。從《吏學指南》可以看出元代出職制度下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問題,即吏人自我認知意識的凸顯。這一問題在書中主要表現(xiàn)為三個方面,即:鮮明的為政主張、較高的政治晉升愿望、明確的自我定位。
在傳統(tǒng)認知中,官府胥吏一直是官員的附屬,主要負責處理府衙中一些日常公務往來。國家選拔任用官員,重其讀圣賢之書,識孔孟之禮。換言之,尚賢尚能的傳統(tǒng)吏治觀,與重用官府胥吏誠非一事。而且在某種層面,府衙胥吏向以舞文弄法之“刀筆吏”而稱,古人提到這個稱謂時,每每予以輕鄙之意。然而,元人徐元瑞對于吏員的認識卻并非如此。他認為吏員絕非僅僅是官員的附庸,而能對國家政治生活起到重大作用。這一點在其《序言》中有明確闡述:
嘗聞善為政者必先于治,欲治必明乎法,明法然后審刑,刑明而清,民自服矣。所以居官必任吏,否則政乖。吏之于官,實非小補。夫吏,古之胥也,史也,上應天文,曰土公之星,下書史牒,曰刀筆之吏,得時行道,自古重焉。秦漢以來,為將為相,立當路而據(jù)要津,代不乏人。李唐季年,得權猶甚,官曹稱軍事院,吏稱使院,一登首選,皆以使名,有官大夫加勛者。趙宋因仍,沿其舊制,政和中始以監(jiān)司諸郡首吏為孔目、主押之號,易都副兵馬等使之名。年勞及格之人,得授助教,或攝參軍而已。省院臺部,互有正法,官稱既振,吏權益輕。星書謂土公明則吏道亨,暗則否,數(shù)使然也。欽惟圣朝一統(tǒng),天下同文,繇吏入官,深合古法,凡居是職,可不愛重。[2](P3)
從這一段較長的文字中,我們可以讀到三個層面的意義。首先,徐氏認為圖治必先明其法,法申而刑定是治國安民的要務。其次,在此前提下,國家必須任用曉熟律法的吏員,吏員是實現(xiàn)國家政治清明與否的關鍵所在。再次,徐氏以“秦漢以來,為將為相,立當路而據(jù)要津,代不乏人”為起句,歷述前代吏員政治的發(fā)展變遷,用以鋪陳輔翼前面兩層結論的正確性。我們知道,治國需明法審刑與任用習熟律例的吏員實是兩個問題。吏員是官府衙門中掌管政務處理的輔助人員,雖然在具體事務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其并非是國家法律體系的核心和主體所在。所謂“秦漢以來,為將為相”的局面,多為天下紛爭、英雄起于草莽的情況,而國家安定以后,以吏任官的實際并非如此凡常。而且徐氏也并未提及自隋以來,已有國家科考一事,而認為元代吏員出職制度“深合古法”。所以,徐氏這種混淆問題認知與不顧事物發(fā)展趨勢的實質是在鼓吹元代這種吏員出職制度的傳承性與合理性。
徐元瑞在《吏學指南》正文內(nèi)容的編排中,開篇先是交代官吏基本稱謂、行政機構等基本吏制常識。其順序依次是:“吏稱”、“行止”、“才能”、“六曹”、“衙門南北之異”、“戒石銘”、“郡邑”、“府號”、“官品”、“官稱”、“吏員”。它們以“吏”領之,先介紹吏的稱謂,然后是為吏需具備的才能行止,再是行政機構、行政單位,最后是官員吏員的條列。而從全書整體脈絡來看,其他關于諸如儀制、錢糧、刑律、箴戒等方面內(nèi)容也是圍繞著這個前提而展開。如果我們以此判斷該書乃為習吏者而編才至如是則稍嫌流于表面。事實上,即使為習吏而編亦不必以吏統(tǒng)領全書,而似乎更應從尊至卑,從高至下,層層推演而來。顯而易見,這種架構本身就拋棄了吏為附庸的傳統(tǒng)思路,而代之以吏的視角與話語。
王安石曾言:“古人有言,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盵3](P491)我們不否定府衙吏員對于政府法律政令執(zhí)行的作用,但是徐元瑞標榜的這種“居官必任吏”的為政主張,可以說是非常鮮明醒目的。這種為官需任吏的明確思想,把吏員任官參政這種或然性提升到必然性,把以往帶有勵志色彩的居以顯要轉化為當仁不讓。元代的吏制度,形成了吏可以出而為官,官亦可復補為吏,官、吏共同決斷政事的局面。在此背景下,官、吏之間的鴻溝被打破,其相互地位的懸殊性被大大縮減,這在消解了官員的絕對權威同時,無疑帶來了吏員主動積極提高自我認知的結果。所以,徐元瑞的這種思想應該是當時吏員意識的真實體現(xiàn),代表了元代吏員對吏制為政的獨特思考。
《吏學指南》的主體部分前,作者首列《歷代吏師類錄》,被舉列的吏師,總體上的特點是,出身胥吏,或任職似此,但最終官位顯赫,功績卓著,聲名籍籍。這種歷述成功典范的做法,其最直接的目的是樹立楷模以資激勵。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也反映出當時吏員的政治晉升希冀強烈。若對所列諸人加以辨析比類,就會看出,其本意絕非僅僅在于標榜前賢。這里面有被儒家奉為圣人的周公旦,有玉成霸業(yè)的王佐之才,如齊相管仲。有開國將相,如漢代蕭何。有國之股肱,如唐朝宋璟。但也有在歷史上背負罵名,極具爭議的人物,如秦趙高,漢代酷吏張湯、杜周,唐代李林甫等。而且此《吏師類錄》中的秦商鞅、西漢翟方進,同時出現(xiàn)在該書《慘刻》一篇中,和其他數(shù)位為政峻苛者一起被作為反面教材:
秦商君衛(wèi)商鞅變法令,重刑罰也,犯者多死。議令之初,一日臨渭,刑七百余人,官民苦之。后遭車裂之禍。
西漢翟方進為京兆尹,搏擊豪強。及為丞相,持法深刻,中傷者多。其后自殺,王莽發(fā)其冢,燒其棺柩。[2](P140)
從此可以看出,徐氏選列歷代吏師非以儒家正統(tǒng)史學評論為唯一準繩,而是在首選其出身的基礎上,重視其仕途顯貴與政治地位。換言之,便是元代吏員在前期出職較快、出職機會較高的影響下,顯示出汲汲位扼要津,以圖取得較高晉升的愿望。
從《為政九要》,也同樣可以看出這種傾向。徐元瑞撰《吏學指南》,絕非僅僅著眼于初習吏之啟蒙,絕非僅限于教其日常之事,所附《為政九要》,其實講的便是為官之事。也就是說,作者在對習吏小童的啟蒙中,已經(jīng)實質上拔高到告誡日后居官主政之上?,F(xiàn)以《為政》一篇為例:
為政妄興功役,橫起事端,害州縣不過千日,害國者不過期年,害天下者不過十旬,自投坑井,取禍之道也。
為政在上欺君,在下誑民,舞文弄法,論假象真,因公私惠,仗勢行權,辭辛憚苦,口是心非,明退暗進,何為政邪。
司縣到任,體察奸細、盜賊,陰私謀害。不明公事,密問三姑六婆。茶房、酒肆、妓館、食店、柜房、馬牙、解庫、銀鋪、旅店,各立行老,察知物色名目,多必得情,密切告報,無不知也。
從這幾段文字我們可以看出,此《為政》一篇是講地方主政官員之重要。上至安民為國,下至體察民情及辨析虛實,事事都要周全。講授教誡初習胥吏者如此,誠非僅以吏員能勝任公文往來、衙門迎送之事為全部目的,而是以胥吏作為起點,追求出職顯要。
其他如《正農(nóng)》,其文闡述了重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必要性,并勸諫人之持家需勤儉、忌奢侈腐敗?!都眲铡芬黄?,反面論證官府工作必須分清輕重緩急,進一步強調為政要以勸課農(nóng)桑、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作為第一要務。對于塑造良好社會環(huán)境,維護家庭社會穩(wěn)定,《正婚》一篇中給出了意見與建議,例如如何處理好民間繼母小妾關系、女婿與丈人關系、夫妻關系引發(fā)的矛盾訴訟。在實現(xiàn)社會治安方面,《禁捕》一篇中就行盜容易發(fā)生的時間,重點監(jiān)控對象及場所,以及針對不同情境犯罪方式治理方法一一列舉,為政府的捕盜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鑒。書中關于正婚、禁捕、正農(nóng)、急務、為政、時利的詳細解釋,體現(xiàn)出對官吏專業(yè)素質及專業(yè)能力的要求,這也是為官上任的基本要求??鬃釉?“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論語·泰伯》)作者在此對包括農(nóng)事、風化、修為在內(nèi)諸多內(nèi)容進行條列,正合其言“庶俾后進者之為政”。雖書之主體為包括政治、經(jīng)濟、法律在內(nèi)的上千條術語的條列及釋義,但在吏員基本業(yè)務培養(yǎng)的基礎上,著眼點卻重重落在占據(jù)要津的目的上。全書以歷代吏師開篇,以為官之事殿后,其所渲染前人之功業(yè),所苦心眼下之緊要,皆是當時大背景下吏員真實心理的映射。簡言之,作者在主觀預先教育的意圖下,確也顯現(xiàn)出元代吏員絕非滿足于以吏謀生,而是含有積極仕途的志向。
自我意識的凸顯離不開自我定位的明確。掌握何種技能、具備何種素質的清晰,其實是此群體成熟的一種重要表現(xiàn)。《吏學指南》反映出了當時吏員對自身非常精當?shù)淖晕叶ㄎ?。其正文第二?jié)、第三節(jié)即是關于吏員的“行止”、“才能”內(nèi)容,緊緊隨在第一節(jié)“吏稱”之后:
行止:孝事父母,友于兄弟,勤謹,廉潔,謙讓,循良,篤實,慎默,不犯贓濫。
才能:行遣熟閑,語言辯利,通習條法,曉解儒書,算法精明,字畫端正。[2](P17)
從上不難看出,徐元瑞所列吏員才能的具體內(nèi)容有著極強的針對性、現(xiàn)實性、實踐性,而不是流于空洞的泛泛之談。許凡《元代吏制研究》中說:“在中國封建社會官府衙門中,包含有刑獄、訴訟、造作、差發(fā)、征兵、賞罰、陟黜、賦稅等各種內(nèi)容的文書、表冊、檔案的擬制、呈遞,是最主要的日常事務?!盵4](P8)而作為掌管元代衙門具體事務的主體,無論是處理公文及表冊的案牘吏員,還是輔助內(nèi)政的翻譯吏員,負責傳達政令、匯報要事的傳達吏員,其主要職責是處理衙門中包含一切公務內(nèi)容的公文表冊等書面材料,因此了解和掌握基本公文用語,準確規(guī)范書寫、翻譯及傳達公文表冊,理所當然也成為其工作的基本內(nèi)容和基本要求。所以,“行遣熟閑,語言辯利,通習條法,曉解儒書,算法精明,字畫端正”,正是其日常政務所必須具備的專業(yè)素養(yǎng)。在吏員行止方面,徐氏也沒有空洞地宣講禮義廉恥,而是針對吏員這種身份,貼近現(xiàn)實生活予以教育。
如果說上述二十四字吏員“才能”闡述是總領全局之大綱,那么《吏學指南》的主體內(nèi)容便是其具體的表現(xiàn)和承載?!独魧W指南》全書主要內(nèi)容在于闡述與政務相關的一系列政治、法律、經(jīng)濟術語。這些術語及其承載的內(nèi)容無不是吏員日常工作的主要事項,為之細致考量與系統(tǒng)梳理,是吏員自我工作認知的成熟體現(xiàn)。如涉及獄訟問題的“推鞫”一項,列有鞫問、推問、歸問、審問、錄問、詢問、廉問、案問、考問、訊問、追問、會問、根問、磨問、體問、取問、勘問等38條。涉及錢糧問題的“諸納”一項,列有買納、給納、填納、回納、理納、催納、送納、附納、卸納、變納、糴納等51條。作者對其一一加以辨析考究,洋洋灑灑如數(shù)家珍。這種對于吏員工作基本知識的梳理與總結,不但是為習吏者指南,更是對自我工作認知的一種反應。其體現(xiàn)出來的是作者“欲治必明乎法”的吏治思想,凸顯出作者追求為官為政必須依法行政,增強工作的標準化、合法化和規(guī)范化的迫切要求,而這都是吏員自我定位明確與精準的表現(xiàn)。
元朝為維護和鞏固統(tǒng)治,對吏員素質做出一定的要求,除需要具備吏能之外,還要“兼通經(jīng)史”、“以儒術飾吏事”、“儒吏兼通”,特別規(guī)定“設律學以教人,置律科以試吏”[5](P434),大德四年規(guī)定,“選用通曉刑名,知會吏事者”[6](P487),歲貢吏員標準即“通明法律,熟嫻吏業(yè)”[6](P423)。所以吏人對自身的要求有現(xiàn)實政治的需要,更有群體自身認知的系統(tǒng)完善。若與一般所謂“尚廉”、“尚勤”、“尚能”相比較,這里所列要求及所涉及之內(nèi)容則更具體實用,這不但是元代吏學的發(fā)達表現(xiàn),也是吏員自我意識的完全彰顯。
元代吏員出職制度在后世一直廣受詬病,史家甚至有元亡于吏之說。吏制的發(fā)達在元朝政權的建立、鞏固中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但是在統(tǒng)治發(fā)展中,其弊端也日益暴露。至元九年(1272),沙溪四川道提刑按察司使覃嘉說:“府、縣人吏,幼年雖曾儒學,僅至十歲以上,廢棄學業(yè),輒就吏門中書寫文字。禮義之教懵然未知,賄賂之情循習已著。日就月將,熏染成性。及至年級長成,就于官府勾當?!盵6](P475)所指尚是元代前期情況。徐元瑞《吏學指南》,也是有感于時弊,而欲以啟蒙,其言曰:
初學之士,妙齡而入,律書要旨,未暇師承,巧詆之風,熏染日著。夫讀律則法理通,知書則字義見,致君澤民之學,莫大乎此,雕人欺事之習,恐反陰功。是以不揆荒唐,因摘當今吏用之字及古法之名,首冠以歷代吏師,終繼于恕刻軌范,類成一書,目曰《習吏幼學指南》。期在啟蒙,不敢呈諸達者。[2](P3)
今天我們看待《吏學指南》這部書,既不需要對其性質過度拔高,也不需要拿針砭時弊、開藥去病的標準去要求古人。我們更應該注重的是它在歷史中的特殊性。此書以“吏”為核心,而非以“官”,雖然它在內(nèi)容上與官箴類文獻有所關聯(lián)相似,如錢謙益在《絳云樓書目》中就將其列于官箴類,但實質上,無論從關注的對象還是寫作目的,《吏學指南》都和歷代以“官”為核心的著作存在很大的差異。如果我們把它與宋元時期出現(xiàn)的其他官箴著作相比,例如宋代陳襄的《州縣提綱》、李元弼《作邑自箴》,元代張養(yǎng)浩的《三事忠告》、葉留的《為政善報事類》等,也可以看出其與諸官箴作品的迥然不同。傳統(tǒng)官箴文化秉承儒家仁治的思想,更注重的是為官立德,鼓吹官員內(nèi)在修養(yǎng)的極端重要性。而《吏學指南》是以培養(yǎng)專業(yè)的吏員為核心,更加強調吏員吏能與吏員思想意識的完善和鍛造。它把胥吏從官員的附屬地位中解放出來,將其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予以關注,這深刻地反映出在元代歷史大背景下傳統(tǒng)士大夫政治文化的孱弱,以及與之相對的社會世俗勢力的壯健。
綜上所述,透過《吏學指南》這部元代史料,可以了解到當時政治的狀況,也可以窺見元代獨特吏制下的吏員風貌與意識。在元代吏員出職制度下,吏人這種獨立鮮明的自我意識,是一種值得關注的歷史現(xiàn)象。畢竟吏人出職與吏人意識,與當下不少國家的官場政治關系緊密。由吏為官的現(xiàn)實存在,催生了吏人意識的自覺與成熟,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政治機制成長為一個完善的自我生態(tài)體系。怎樣使這個體系保持健康與活力,而不是喪失其平衡性與持續(xù)性,或許是一個需要深刻思考與反思的問題。知史可以明鑒,我們悠久的歷史積淀從來都不是蒼白的過往,而是具有時代生命力的豐厚儲備。
注釋:
①元史學者楊訥較早對《吏學指南》予以關注,將該書先后做了兩次整理,即1969年文海出版社排印本、1988年浙江古籍出版社排印本。1969年本據(jù)日本油印本改版排印,以《居家必用》本覆校,而日本油印本是以明刊本為底本,用朝鮮、日本刻本補校而成。1988年本在日本油印本基礎上用日本寬文十三年刊《居家必用》本作了???,并據(jù)《周易》、《尚書》、《左傳》等典籍校正了部分引文,重新予以標點排印。在單篇論文中,葉新民于1988年在《內(nèi)蒙古社會科學》發(fā)表《一部元朝公文用語辭典——〈吏學指南〉簡介》一文,基于楊訥點校整理本,從整體上對該書給予簡單介紹。近來,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王軍杰以《吏學指南》為研究對象,完成了碩士學位論文《〈吏學指南〉研究》,對此書做了系統(tǒng)的梳理和較為全面的討論。
②楊訥1988年整理本的點校說明中稱:“此書元刻本1929年尚存,傅增湘《藏園群書經(jīng)眼錄》卷七記:‘吏學指南八卷,題吳郡徐元瑞君祥纂,元刊本,十一行十九字,注雙行二十四字,黑口,四周雙邊……己巳九月見于上海陳乃乾處,索百廿元,已收。’可惜我們未能找見。”實際上,楊先生說明中提到的元刻本即國家圖書館藏元刻本。
[1](元)姚燧.牧庵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5.
[2](元)徐元瑞.吏學指南(外三種)[M].楊訥,點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3](宋)王安石.王文公文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4]許凡.元代吏制研究[M].北京:勞動人事出版社,1987.
[5](元)蘇天爵.滋溪文稿[M].陳高華,孟繁清,點校. 北京:中華書局,1997.
[6]元典章[M].陳高華,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