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 俊 劉紹能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北京100053)
胃涼癥證治體會
晁 俊 劉紹能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北京100053)
胃涼癥是指患者自覺胃脘部有涼的感覺,懼怕寒涼刺激,或食生冷之物即引起胃脘部脹滿或疼痛不適的病證。胃涼癥的病因主要有寒邪犯胃、脾胃虛寒、濕困脾胃、肝胃氣郁、胃絡瘀血、胃熱熾盛等。臨床分型論治,獲效滿意。
胃涼癥 中醫(yī)病機 中醫(yī)藥療法
胃涼癥是指患者自覺胃脘部有涼的感覺,并懼怕寒涼刺激,或食生冷之物即引起胃部脹滿或疼痛不適的病證。胃涼癥在臨床上較為多見,常與胃脘脹滿、胃脘疼痛、胃灼熱、嘈雜等癥狀相兼出現(xiàn),成為困擾患者的主要癥狀之一。目前,尚未見對胃涼癥進行系統(tǒng)論述和總結(jié)的報道。多數(shù)醫(yī)家認為胃涼、胃部怕冷即是胃寒,多因受寒或脾胃虛寒所致。筆者發(fā)現(xiàn),臨床表現(xiàn)為胃涼者并非皆因寒邪犯胃、脾胃虛寒所致,其他如濕困脾胃、肝胃氣郁、胃絡瘀阻、胃熱熾盛等均可導致胃涼癥?,F(xiàn)將胃涼癥的中醫(yī)證治淺析如下。
寒為陰邪,易傷陽氣;寒性凝滯、收引,外感寒邪可引起胃涼、胃痛,如《素問·舉痛論》云:“寒氣客于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絡急引故痛?!薄端貑枴るx合真邪論》言:“地有經(jīng)水,人有經(jīng)脈。天地溫和,則經(jīng)水安靜;天寒地凍,則經(jīng)水凝泣……寒則血凝泣……”寒邪犯胃所致的胃涼癥起病較急,病程較短,常因外感寒邪、飲食生冷、過用寒藥等所致,臨床表現(xiàn)為胃脘怕冷,胃涼如冰,胃脘疼痛,惡寒喜暖,得溫痛減,遇寒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熱飲,小便清長,大便溏,舌淡、苔薄白,脈弦緊。寒邪犯胃,氣機阻滯,寒邪傷陽,胃陽被遏,不能外達,故胃涼如冰;寒得溫則散,故得溫痛減;遇寒則氣收更甚,故痛勢加劇。寒邪犯胃所致的胃涼癥治宜溫胃散寒、行氣止痛。方用香蘇散合良附丸加減,常用藥物有高良姜、香附、吳茱萸、干姜、紫蘇、烏藥、陳皮、木香等,有表證者加用藿香、蘇葉。
案1.鉉某,女,47歲。2013年12月2日初診。
患者1周前因飲食不慎有胃痛,食后明顯,胃中畏涼,惡心無嘔吐,納少,乏力,微惡寒,無發(fā)熱,大便正常,舌淡暗、苔白膩,脈緩滑。胃腹無壓痛。中醫(yī)診斷:胃痛。辨證屬寒邪犯胃。治法:溫胃散寒,理氣和胃。處方:
廣藿香10g,干姜6g,紫蘇葉10g,醋香附15g,陳皮10g,白芷10g,姜半夏9g,麩炒神曲15g,麩炒白術(shù)15g,甘草6g,砂仁6g,煅瓦楞子15g。常法煎服。
2013年12月9日二診:服上方7劑,胃痛、胃脹消失,胃涼亦明顯緩解,飲食正常,再予原方加減調(diào)理3劑以善后。
脾胃陽虛,寒自內(nèi)生,寒凝氣滯,胃失溫養(yǎng),形成胃涼癥,如《諸病源候論·冷氣候》:“夫臟氣虛,則內(nèi)生寒也?!逼⑽柑摵笡霭Y常因素體脾胃虛弱、過食生冷、誤用寒涼藥物、久病耗傷陽氣所致。臨床表現(xiàn)為胃畏涼、胃痛隱隱、喜溫喜按、受涼及食生冷后發(fā)作、泛吐清水、口淡不渴、納呆腹脹、手足不溫、大便溏薄、舌淡胖邊有齒痕、苔白、脈虛弱或遲緩。脾胃虛寒是全身性的,胃涼是全身畏涼的一部分,故脾胃虛寒的胃涼與全身性畏涼同見。治療當用溫中補虛法,方用黃芪建中湯加減,常用藥物有黃芪、桂枝、黨參、干姜、白術(shù)等。因腎陽有溫養(yǎng)脾陽之作用,常在方中加入溫補腎陽之藥,如附子、益智仁、烏藥等;寒凝氣滯,血行不暢,易致血瘀,故常于方中加活血化瘀之藥,如三七、川芎等。
案2.扈某,女,37歲。2013年9月27日初診。
患者經(jīng)常自覺胃畏涼,胃痛隱隱,喜溫喜按,胃脘脹滿,納少,乏力,無噯氣反酸,舌淡暗、苔薄白,脈弦細。2013年2月胃鏡示:淺表性胃炎。中醫(yī)診斷:胃脘痛。中醫(yī)辨證:脾胃虛寒。治法:溫中補虛。處方:
蜜黃芪20g,桂枝10g,炒白芍15g,甘草6g,黨參15g,炮姜炭6g,三七粉6g,海螵蛸15g,浙貝母15g,麩炒白術(shù)15g。
2013年10月8日二診:服上方7劑,胃畏涼緩解,胃痛已無,偶有飲食不慎時胃脹,食可,無噯氣反酸,舌淡暗、苔薄白,脈弦細?;颊呤澈笪该涊^明顯,故上方加枳實10g以理氣除脹。
2013年10月15日三診:服上方7劑,胃畏涼較前明顯減輕,已無胃痛、胃脹癥狀,原方稍作調(diào)整,調(diào)治1月余而愈。
濕困脾胃可引起胃涼癥,其機理與濕為陰邪的性質(zhì)有關(guān):一是濕邪易阻遏氣機,濕邪中阻,氣機不暢,胃陽被郁,形成胃涼癥;二是濕邪易損傷陽氣,脾胃陽氣受損,溫煦不夠,形成胃涼癥。此外,濕困脾胃引起胃涼癥與人的體質(zhì)有關(guān),脾胃虛弱的人更易出現(xiàn)濕困脾胃,由于有脾胃虛的存在,常出現(xiàn)胃涼的表現(xiàn)。濕困脾胃之胃涼癥多因外感寒濕、過食生冷,以致濕邪內(nèi)盛,中陽受損所致。濕困脾胃時的胃涼,程度一般不重,僅是微微畏涼,同時伴有濕困于脾的表現(xiàn)如胃脘痞悶脹痛、納呆、泛惡欲吐、口淡不渴、便溏、頭身困重、浮腫、小便短少、舌淡、苔白膩、脈濡緩。濕邪易于寒化,若寒化則成寒濕困脾,胃涼會加重。本證可采用健脾化濕、理氣和中法治療,常用平胃散加減,有外感者合用藿香正氣散,脾虛明顯者合用香砂六君子湯,常用藥物有黨參、茯苓、白術(shù)、厚樸、砂仁、陳皮、半夏等。值得注意的是,濕困脾胃之胃涼癥療效往往欠佳,正如古語言:“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p>
案3.胡某,男,54歲。2013年10月25日初診。
患者時有胃腹脹,胃腹畏涼,疲倦乏力,大便偏溏,日一行,納少,頭身困重,舌淡、苔薄白膩,脈緩滑。胃腹無壓痛。中醫(yī)診斷:痞滿。中醫(yī)辨證:濕困脾胃。治法:健脾化濕,理氣和中。處方:
蒼術(shù)15g,厚樸10g,陳皮10g,甘草6g,茯苓15g,炒白術(shù)15g,干姜6g,焦神曲10g,姜半夏9g,豬苓15g,澤瀉10g,桂枝6g。常法煎服。
2013年11月1日二診:服上方7劑,患者胃腹脹緩解,胃腹畏涼緩解,納食好轉(zhuǎn)。原方加木香10g、砂仁6g(后下)以化濕行氣健脾。
2013年11月8日三診:服上方7劑,胃腹畏涼已不明顯,仍稍有胃腹脹,余癥改善。繼續(xù)服用原方稍作調(diào)整,1月而愈。
清代醫(yī)家尤在涇言:“惡寒有陽虛陽郁之異,陽虛者,宜補而溫之;陽郁者,宜開發(fā)上焦,以開陽明之氣,丹溪所謂久病惡寒,當用解郁是也?!闭f明氣郁可以導致惡寒。肝胃氣郁導致胃涼癥的機理有二,一是肝失疏泄,肝氣郁滯,克犯脾胃,脾胃陽氣內(nèi)郁而不得伸展,陽不外達而寒。二是肝郁犯脾,日久脾胃虛損,生化乏源,脾胃陽虛,出現(xiàn)胃涼癥。本證多因情志不暢,肝郁犯胃,或飲食傷胃,胃病及肝所致。臨床表現(xiàn)為胃畏涼,胃脹痛,噯氣,反酸,脅肋脹痛,急躁易怒,胸悶,善太息,舌淡紅苔薄白或薄黃,脈弦細。本證的突出特點是胃涼與情緒變化有關(guān),因情緒因素誘發(fā)或加重。治以疏肝解郁、行氣和胃,可用柴胡疏肝散加減,常用藥物有柴胡、香附、陳皮、炒白芍、炒白術(shù)、川芎等。因氣滯易致血瘀,常于治療中加入活血化瘀藥如丹參、三七等。同時,患者保持心情舒暢很重要,正如《臨證指南醫(yī)案·郁》言:“郁證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p>
案4.彭某,女,41歲。2014年1月2日初診。
患者自覺胃部畏涼,每于生氣之后明顯,時有胃痛,噯氣,無反酸,眠差,急躁易怒,大便正常,舌淡暗、苔薄白,脈弦細。胃部輕壓痛。胃鏡檢查:慢性胃炎。中醫(yī)診斷:胃脘痛。中醫(yī)辨證:肝胃不和,氣滯血瘀。治法:疏肝和胃,行氣化瘀。處方:
醋柴胡15g,醋香附15g,陳皮10g,炒白芍15g,枳殼10g,麩炒白術(shù)15g,生蒲黃15g,海螵蛸15g,浙貝母20g,徐長卿15g,三七粉6g,炮姜炭6g,甘草6g。常法煎服。
2014年1月9日二診:服上方7劑,胃涼癥狀明顯減輕,胃痛、噯氣緩解,繼續(xù)原方加減治療2周,癥狀消失。
氣血運行不暢,陽氣被遏,胃失氣之溫養(yǎng),可形成“因瘀致寒”的病理變化,出現(xiàn)胃涼癥。如《血證論·卷五·血瘀》言:“瘀血在此,傷榮氣則惡寒?!逼浔憩F(xiàn)特征是胃脘刺痛拒按,脘部發(fā)涼,溫之則痛稍舒,舌質(zhì)暗或有瘀斑,脈沉澀。有時頗似虛寒之胃痛,但虛寒胃痛全身寒象明顯,而因瘀致寒者以瘀滯為突出表現(xiàn),僅有胃脘局部的寒象,全身性寒象無或不明顯。此外,胃絡瘀阻之胃涼癥常出現(xiàn)于病程長、反復發(fā)作的“久痛入絡”患者。正如葉天士所言:“胃痛久而屢發(fā),必有凝痰聚瘀?!敝委熞曰鐾ńj、理氣和胃為法,方用失笑散合血府逐瘀湯加減,常用藥物有生蒲黃、五靈脂、三七、桃仁、紅花等?!端貑枴ふ{(diào)經(jīng)論》言:“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澀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币虼?,治療因瘀致寒者,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適當配伍辛溫藥常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常用辛溫藥如桂枝、肉桂、生(干、炮)姜、蔥、吳茱萸、附子、川椒、小茴香等。
案5.劉某,女,73歲。2013年7月29日初診。
患者經(jīng)常胃痛,入夜痛甚,胃畏涼,胃部堵塞感,反酸,納差,眠差,大便可,舌質(zhì)暗有瘀斑、苔白,脈細緩。既往史:冠心病支架術(shù)后,常服阿司匹林、波利維。中醫(yī)診斷:胃脘痛。中醫(yī)辨證:胃絡瘀阻。治法:化瘀理氣止痛。處方:
生蒲黃 10g,麩炒白術(shù) 15g,醋香附 10g,甘草10g,白芍15g,柴胡10g,三七粉6g,丹參15g,煅龍骨30g(先煎),煅牡蠣30g(先煎),茯苓30g,麩炒枳殼10g。常法煎服。
2013年8月5日二診:服上方7劑,胃痛、胃堵緩解,胃中畏涼緩解,睡眠好轉(zhuǎn),仍食欲欠佳。上方加焦神曲10g以助消化。
2013年8月19日三診:服上方14劑,胃脘部不適癥狀基本消失,胃中畏涼明顯減輕,囑間斷服用前方以鞏固療效。
胃熱熾盛屬熱證,理應有胃中灼熱表現(xiàn),但表現(xiàn)為胃涼的患者在臨床上并不少見,金元醫(yī)家劉完素在其《素問玄機原病式》中明確指出:“病熱甚而反覺自冷,此為病熱,實非寒也。”究其原因,《金匱要略》言其為“極熱傷絡”故也,熱邪內(nèi)郁,損傷胃絡,絡脈轉(zhuǎn)輸經(jīng)氣、經(jīng)血的功能發(fā)生障礙,氣血郁閉其間,陽氣失于敷布溫養(yǎng),胃失溫養(yǎng)則涼。胃熱熾盛的胃涼屬真熱假寒,在胃涼的基礎上尚有胃熱的表現(xiàn),如胃脘灼痛、口干喜冷飲、口臭、口舌生瘡、心煩不寐、大便秘結(jié)、舌紅苔黃,脈滑或滑數(shù)。此外,此種胃涼的程度一般不甚,在胃畏涼的同時也畏熱,熱性及辛辣之物可加重癥狀。因其本質(zhì)為熱,故治療應清胃泄熱,方用清胃散加減,常用藥物有生石膏、生地、牡丹皮、連翹、蒲公英、黃連等。若以其“胃涼”而投以溫藥,不但胃涼不除,因溫藥助熱,其胃中灼熱更甚,不可不察也。
案6.張某,男,16歲。2013年8月20日初診。
患者經(jīng)常胃痛,胃中有燒灼感,胃畏涼,口干苦,納少,大便易干,口腔潰瘍,舌暗紅、苔微黃,脈弦滑。胃鏡檢查:慢性胃炎。中醫(yī)診斷:胃痛。中醫(yī)辨證:胃火熾盛。治法:清胃泄熱。處方:
生石膏15g,蒲公英15g,牡丹皮10g,生地黃15g,甘草6g,瓜蔞30g,麩炒枳實10g,虎杖15g,生白術(shù)30g,黃連6g,吳茱萸1g。常法煎服。
2013年9月3日二診:服上方14劑,胃痛減輕,胃涼癥狀已不明顯,口腔潰瘍無發(fā)作,偶有口干口苦、胃脹,大便溏。原方去瓜蔞、枳實、虎杖,減輕通泄之力,加海螵蛸20g、浙貝10g以制酸和胃。
由上可見,胃涼癥的病機較為復雜,既有脾胃虛寒、寒邪犯胃導致的真寒證,也有胃熱熾盛導致的假寒證,還有肝胃氣滯、胃絡瘀阻、濕困脾胃夾雜其中。這需要醫(yī)者在臨床上“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觀過與不及之理,見微得過,用之不殆”。通過審察反映在外的疾病現(xiàn)象,整體審察,診法合參,病證結(jié)合,抓住疾病的本質(zhì)所在。
編輯:傅如海
R256.39
A
1672-397X(2015)01-0041-03
晁?。?987-),女,碩士研究生,中醫(yī)內(nèi)科學專業(yè)。
劉紹能,liushaoneng@126.com
201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