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位朋友的影樓開張,我前去祝賀。我正在大廳里四處參觀,忽然迎面走來一位中年女子,張口就問:你還認得我嗎?眼前這位女子雙眉緊鎖,兩眼無神,臉上一種哀怨的表情。我吃了一驚,覺得這女人似曾相識,卻怎么也想不起來。最后,還是她幽幽地說:我是楊麗啊,你的高中同學。聽到這個名字,我差點吃驚地叫起來,楊麗當年是我們學校的校花,清純秀麗,顏值爆表,可眼前這個女人如此的憔悴、陰鷙,難道歲月風霜真的可以讓一個人完全改變模樣?!
見我如此詫異,楊麗冷笑了兩聲說:知道誰把我變成這樣的吧,我老公!他在外面包小三,我要收集證據,他說我跟蹤他……正當我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跑過來一個女孩,挽過楊麗的胳膊說:媽,你該吃藥了!女孩抱歉地對我說:不好意思,我媽得了抑郁癥,逢人就說這些。后來從女孩的敘述中我得知,楊麗的丈夫很出色,目前在一家公司擔任高管,可楊麗對丈夫一直疑神疑鬼,在家庭生活中百般挑剔,久而久之,心理不堪重負,終于得了這個病……
古語云:“命由己造,相由心生”。意思是每一個人的命運都是由自己掌握的,狹隘局促之人,容止也同樣狹隘局促;相對的,心存善念、心胸寬廣之人,看上則神清氣爽,揮灑自如。這一點年輕時看起來還不明顯,而到了四十歲之后,就越發(fā)成為一個人標記了。所以林肯有句名言——“一個人要為自己40歲以后的長相負責”。
說起通過長相看人,不免讓人聯(lián)想起中國古代的相面術。其實,“相面”固然有很多封建迷信的成分,可其中也不乏一些“閱人無數”后的經驗總結,尤其是一些與中醫(yī)“面診”相通的理論,今天看來仍然有參考價值。比如,我們在古裝劇中常常看到,算命先生在街頭對某人大喝一聲:看你印堂發(fā)黑,三日之內必有大難臨頭!這當然是故弄玄虛,不過,從中醫(yī)角度看,“印堂發(fā)黑”確實預示著一個人可能會遭遇不順。為什么呢?因為印堂位于兩眉頭中間,是人體多個重大經絡的匯集之處,從中可看出人體內部氣血運行的狀況。如果印堂枯槁晦暗,則意味著人體經脈不通、氣機阻塞,人在這種狀態(tài)下做事,豈能不“諸事不利”?而一個人如果天天憂心忡忡,愁眉苦臉,容貌又怎么可能舒展?氣色又怎么可能潤澤?所以說,所謂的“相由心生”,不過是中醫(yī)理論中的“有諸內者必形諸外”。
說到這大家可能就都明白了,原來最好的養(yǎng)顏大法就是內心的平和與喜悅,誠如古語所言“境隨心轉,有容乃大”,養(yǎng)好這顆心,才是青春不老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