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傳忠
在科學教學中,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科學地指導學生進行觀察,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的基礎。在科學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一、提供充足的實驗材料
提供充足的實驗材料是學生開展有效觀察的前提,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為學生的觀察活動提供必要的材料保障。如,在進行“里面是怎樣連接”教學時,實驗里接線盒,我就找來鐵釘、銅線和泡沫塑料自制模擬型接線盒供學生實驗,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在《油菜花開了》的教學時,我為學生精心準備了一株油菜、一枝油菜花、一朵油菜花三種觀察材料。在“觀察比較生、熟馬鈴薯”時,我為每個小組準備了一份生的和熟的馬鈴薯實物材料。只有有了充足的實驗材料,學生才有觀察的對象,才有觀察的興趣。
二、提出具體的觀察要求
在科學學習中,學生最感興趣的實驗活動,他們會把精力集中到實驗操作本身,而很容易忽略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為了引導學生在實驗活動中重視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教師應對實驗活動中的觀察提出具體明確的要求。具體做法:(1)精心設計電子導學案,在電子導案中對實驗操作和觀察提出要求。(2)在教學中實時進行調(diào)控,提醒學生注意觀察。
三、指導有效的觀察方法
觀察的方法是學生最缺乏的,也是觀察活動質量的保證。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長期的、耐心細致的觀察方法的訓練。在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1)教會學生按順序進行觀察,如先觀察上面再觀察下面,先觀察外面再觀察里面,先觀察前面再觀察后面等。(2)教會學生按照先整體后部分的順序進行觀察,如先觀察整體再觀察各個部分。(3)教會學生進行對比觀察。四是圍繞重點進行觀察。運用多種感官綜合觀察。
四、培養(yǎng)觀察記錄的習慣
觀察的信息是歸納總結的重要依據(jù),因此,觀察的信息要及時記錄下來。只觀察而不記錄會使觀察的質量大打折扣。在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做觀察記錄的習慣。在觀察活動中,學生應把觀察到的現(xiàn)象如實地記錄下來,記錄的方法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表格,還可以用畫圖的方式來表達。一般較簡單的觀察讓學生觀察后及時交流觀察收獲,要求學生說一說是怎樣觀察的,觀察到了什么。較重要的實驗觀察活動,我們都提前印制觀察記錄表,讓學生邊觀察邊記載,然后讓學生進行整理歸納,并在全班進行匯報。
五、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品質
1.觀察要細心。即觀察時要細致,不放過每一個細小的變化。觀察不僅要親眼看,還要深入看,要方方面面、里里外外、周密細致、精細觀察。
2.觀察要耐心。有些現(xiàn)象稍縱即逝,需要進行重復觀察;有些現(xiàn)象變化緩慢,需要長期觀察;有時實驗要多做一次,反復觀察。這些都需要耐心,沒有耐心,就不可能獲得可靠、準確、理想的觀察結果。
3.觀察要求實。對觀察結果要抱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記錄要真實,不能憑主觀想象任意修正或人為地編造數(shù)據(jù)。如果試驗觀察結果與預期的不一致,要查找原因,認真分析,改進后重新再做,直到成功為止。
總之,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指導學生有效的觀察方法,逐步養(yǎng)成科學的觀察習慣和良好的觀察態(tài)度,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