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雨 王茜
馮小剛和葛優(yōu)的相識,還要歸功于那部《頑主》。
馮小剛統(tǒng)治了賀歲檔長達7年的時間,在這七部影片中,葛優(yōu)只缺席過一次。
1989年,美工馮小剛找到了北京電視藝術(shù)中心主任鄭曉龍,想要參與策劃劇本《編輯部的故事》。
“當時,我們這一幫人中有人覺得,他是美術(shù),不該參與這事兒,后來我覺得,他愿意來做就給他機會,做得好就用,不好就給斃了。”鄭曉龍告訴《博客天下》,“馮小剛很重視,抓住了這個機會,很認真去寫了,就成了他電視劇劇本處女作?!?/p>
根據(jù)馮小剛在《我把青春獻給你》中的說法,是王朔親自和鄭曉龍談下來讓他加入的,那時他和王朔的關(guān)系很好,而王朔更是把馮小剛當作小說角色寫入了《你不是一個俗人》。
學習王朔的那種風格,早期言情作品可借鑒的部分比較少,《頑主》在文本上才是真正成熟的教材。
在《甲方乙方》之前,《頑主》也許是根據(jù)王朔作品改編的電影中票房和口碑最好的一部。
鄭曉龍看上了馮小剛的這種天份?!啊毒庉嫴康墓适隆反蠖鄶?shù)是王朔寫的,其中有一小部分是馮小剛寫的。他模仿的也是王朔的語氣和感覺,模仿的非常像?!?/p>
在寫劇本的時候,馮小剛心里已經(jīng)有了飾演李冬寶的不二人選。
馮小剛并不認識葛優(yōu),只是在看《頑主》這部電影時,覺得他的演出讓人耳目一新,仿佛神交已久。他叫上王朔,摸到了葛優(yōu)家樓下,在小雨中等著。兩個小時后,穿著咖啡色大衣的葛優(yōu)遠遠走來,他戴著帽子,很瘦,衣服在身上有點晃蕩。這是馮小剛第一次見到葛優(yōu)。
馮小剛對葛優(yōu)的第一印象和米家山出奇的相似一拘謹,一副莫衷一是的樣子。
當時葛優(yōu)已經(jīng)接了張小敏導演的《大沖撞》,雖然是個配角,但也不想出爾反爾,得罪朋友。馮小剛用強盜邏輯據(jù)理力爭,“反正都是得罪朋友,上張小敏的戲得罪我們,只演個配角;上我們的戲,得罪張小敏,卻演一個絕對主角,保證戲一出來就炸,你自己拿主意?!?/p>
果然播出之后,連看自行車大爺都拿葛優(yōu)打镲:“冬寶還想戈玲嗎?”
在馮小剛的眾多賀歲片中,葛優(yōu)這種蔫兒壞的老實人形象,再加上馮小剛駕輕就熟的王朔式語言風格,為他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可復制的成功。
當時人們并不知道,這些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電影,并不能真正取悅馮小剛自己。
馮小剛這樣形容自己:“就像在一個特別窄的胡同里不停的跑,不管怎么跑,兩邊的墻都越來越窄,路一直在延伸,望不到盡頭。”
“你要跟我說拍電影,馬上頭疼,馬上不想聊這個話題?!彼谝淮尾稍L中說道。
葛優(yōu)早早拿到了金棕櫚獎影帝。但馮小剛使大力氣希望拿獎的拳頭,通通落了空?!八斎幌朐趪H上拿個獎,他怎么不想拿啊。”葛優(yōu)說。
在馮小剛心里,他始終沒有變,他第一個想拍的片子就是《一九四二》,而從《甲方乙方》開始的那些電影,是一個又一個假象,是在沒有資金,劇本沒能通過的情況下,所做出的妥協(xié)。他要生存,所以什么能通過,他就拍什么。
“馮小剛對王朔的作品倒背如流。他經(jīng)常是大家在一塊兒吃飯的時候,就當著王朔的面,復述他小說里的情節(jié)和人物語言。”鄭曉龍在接受《博客天下》采訪時說。
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馮小剛渴望拍攝的題材無法實現(xiàn),而他信手拈來的王朔風格正走紅全國。
“他繼承、學習了王朔的幽默、調(diào)侃、玩世不恭,但是他增加了一個深情,增加了一個讓你感動的東西。”兩人共同的朋友,曾經(jīng)一起開創(chuàng)“好夢公司”的生意合伙人彭曉林這樣解釋馮小剛和王朔在他眼中的差異。而王朔的深情在《頑主》之后就很少出現(xiàn)過。
不過王朔仍會在馮小剛無法解決的難題上伸手拉一把。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中,馮小剛總是找不到《天下無賊》中賊情侶的轉(zhuǎn)變?nèi)笨?。他找到王朔,王朔想了想,決定讓女賊懷孕,拜佛,在為孩子積德的感情變化下,和男友一起為了f塞根和黎叔死戰(zhàn)。
馮小剛用輕松、調(diào)侃、溫情的方式一步步刷新票房,積累口碑,贏得主流的認可。在馮氏喜劇風格逐漸確立的同時,他開始撥轉(zhuǎn)航向。
《集結(jié)號》、《唐山大地震》都是他向期盼中更深更廣的民族性命題的探索,直到醞釀了十九年的《—九四二》上映。
音樂人欒樹曾在《非誠勿擾2》和《私人訂制》兩部電影中擔任配樂工作。在他看來, 馮小剛是一個“特別真”的人,經(jīng)常對事情有自己的感慨,對看不慣的歪風邪氣予以毫不留情的鞭笞。“作品很多,敢于直言,血淋淋的去拋棄自己,拋棄當下,這種人太少了,我覺得是個漢子?!彼嬖V《博客天下》。
《—九四二》遭遇的失敗,令馮小剛掉了眼淚??吹剿錅I的張國立兩天沒有睡好覺:
“我知道他非常的痛苦,我不知道怎么安慰他。因為他跟葛優(yōu)拍的戲,總還是賣錢的?!?/p>
現(xiàn)在的張國立已離那個憋得難受想打人的于觀越來越遠,他自導自演電視劇,入股華誼兄弟,甚至成為春晚的主持人。
在《一九四二》中吃盡苦頭的他也同樣難以接受電影上映后的反饋。他承認自己自始至終奉行的中庸之道,并且認為馮小剛與自己有幾分相像。
年輕時的馮小剛—度與王朔形影不離,
這個曾形容自己是“又白又暄的胖子”的時代寵兒總能帶個他全新的想法和啟發(fā)。王朔的戰(zhàn)友周大偉告訴《博客天下》,現(xiàn)在的王朔,
讀《史記》、《尚書》,寫艱澀的文章,懶得與外界再生牽連。
此前,馮小剛曾經(jīng)表示2014年會選擇暫時休息。他的答案,也許早已寫在了1988年那個被他尊為“祖師爺”的《頑主》所記錄的夏天
替肛門科大夫王明水(常藍天)和劉美萍(馬曉晴)約會的楊重(葛優(yōu))在音樂酒吧里抽著煙神侃:
“人生就是這么回事兒,就是踢足球,一大幫人在那兒跑來跑去,整場都踢不進一個球去,可你還得玩兒命踢,因為觀眾在玩兒命地喝彩打氣。人生就是跑來跑去,聽別人叫好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