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迎新
谷雨的前三天,我飛到濟南。老友在城里城外收集泉水,為課程的試泉品水做著準備。
一座園,諾大的窗是一幅宋畫,高大的樹木枝頭落著尾巴長長的喜鵲。雨水落下來,西府海棠的花瓣落了滿地,有些在低洼的水坑里打著旋。一只南方的烏篷船泊在北地的山水里。女子在畫前專注地煎水瀹茶,今兮何日兮?穆穆良朝。
一撮明前寶洪茶,在幽暗的光影中,啞然地帶著熟栗子的幽香。還未沖泡,就讓唇齒牽掛不已。壺上一人撫琴,一人聽得入了靜,紅泥爐上坐著茶壺,水怕是未開,也慢慢地溫著聽一曲“關山月”。
氣息里的,有花滋味、泥芬芳,刻繪著“格竹致知”的紫陶花器,似是正好將就了這光陰。
折了竹枝,插在瓶中,一窗的翠靄,就被剪影的線條壓了下去。取泉來,與君瀹。
注:《竹枝詞》所云:紅薯綠芋紫姜芽,絕勝東陵五色瓜。別有清供詩料品,云臺松子寶洪荼。
瀹茶記錄
用水:濟南老君井泉水
茶品:2015明前寶洪茶
瀹茶器:迎新刻繪紫陶側把壺
勻 杯:紫陶勻杯
茶盞:影青盞
壺承:紫陶壺承
茶則:自制斑竹茶則
茶匙:紫竹茶匙
匙擱:銅匙擱
投茶量:4克
沖瀹法:下投
茶品
外形:扁直平滑 似杉松葉
湯色:淺黃
香氣:板栗香、豆香
滋味:鮮甜
葉底:完整、綠翠
茶韻:清供詩料品(注)
花材:竹枝
花器:格竹(紫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