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長淮一舟思悠悠

2015-04-29 00:44:03姚順忠
尋根 2015年3期
關(guān)鍵詞:渡河淮河首詩

姚順忠

淮河在黃河奪淮之前,具有雙重的美,它既有大江大河雄性壯闊、攝人心魄的動態(tài)美,又有楊柳依依、沁人心脾的靜態(tài)美,這些美在宋代以前的渡淮詩歌中都有較好的體現(xiàn)。

隋煬帝楊廣的《早渡淮》,堪稱描寫早晨淮河靜態(tài)美的典范之作。

平淮既森森,曉霧復霏霏。

淮甸未分色,泱漭共晨暉。

晴霞轉(zhuǎn)孤嶼,錦幟出長圻。

潮魚時耀浪,沙禽鳴欲飛。

會待高秋曉,愁因逝水歸。

初讀這首詩,我就被詩中一系列很有質(zhì)感的美的意象吸引,森森淮水、霏霏曉霧、淮甸一色、晴霞初露、錦旗移動、潮魚耀浪、沙禽展翅,這是一幅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美麗畫卷,置身于這樣的如畫美景,怎能不讓人如醉如癡。在感受詩歌靈動的同時,難免也感受到了詩人的靈氣,就這首詩而言,我是怎么也想象不到歷史上那個殺兄弒父、窮奢極暴的楊廣會寫出這樣的詩句來。

《早渡淮》全詩十句,前八句都是寫景,只有最后兩句是寫自己的心境。那么,究竟怎么理解《早渡淮》最后兩句“會待高秋曉,愁因逝水歸”?這有一個時代背景需要交代,那就是從隋煬帝大業(yè)三年始,水旱災害不斷。面對這樣的災荒,再荒淫的皇帝,也渴望一個豐收年。特別是《早渡淮》創(chuàng)作的大業(yè)六年,隋煬帝準備遠征高麗,打仗主要靠糧草,這些物資哪里來,怎么能不讓隋煬帝發(fā)愁!

所以,筆者認為“會待高秋曉,愁因逝水歸”,正確的解讀就是等待秋天豐收的到來,我的憂愁就會隨著這東逝水,一去不復回。這樣解釋也照應(yīng)了前文寫景部分的“淮甸”“泱漭”等,任何一個帝王都認為淮河兩岸的豐收是可期的,這樣解釋就使得全詩意象連貫、意蘊相通,渾然一體。

在描寫淮河雄偉壯闊美的詩歌中,白居易的《渡淮》當首屈一指。

淮水東南闊,無風渡亦難。

孤煙生乍直,遠樹望多圓。

春浪樟聲急,夕陽帆影殘。

清流宜映月,今夜重吟看。

全詩無一生澀詞語,一看就懂。詩歌首聯(lián)開門見山,直抒胸臆,寫眼前淮河的壯美,“淮水東南闊,無風渡亦難”,我們似乎聽到了詩人佇立在淮河岸邊的一聲嘆息,“淮河從東南望去真寬啊,就是沒有風想渡過去都很難”。從全詩起首第一句,我們可以知道白居易是站在淮河北岸,從北向南渡河,搞清詩人渡河方向,對判斷詩歌創(chuàng)作時間很有幫助,這留待后文論說。

詩歌頷聯(lián)“孤煙生乍直,遠樹望多圓”,是承接首聯(lián),繼續(xù)寫淮河遠眺的景色,遠處一縷炊煙冉冉升起,掩蓋村莊的樹木遠遠望去一團一團的。讀到此處,我仿佛看到一位大寫意山水畫家在作畫,斗筆淡墨落紙暈染,遠景中的茵茵樹冠便一氣呵成。頸聯(lián)“春浪棹聲急,夕陽帆影殘”,描寫的是近景,一葉小舟在春浪里顛簸,夕陽照射船帆,映在波浪中的帆影殘破不全。村莊、遠樹、小舟、夕陽、帆影,已經(jīng)構(gòu)成了一幅完整的淺絳山水。尾聯(lián)“清流宜映月,今夜重吟看”,寫詩人的感慨,也是詩人表達心境之句。在黃河奪淮之前,淮河水是清的,所以又叫清江,明代陳碹開拓宋代沙河故道,命名為清江浦蓋因于此。詩人面對清清的淮河水,感慨萬千,這樣清澈的河水,最適宜映照月亮,留待夜深人靜的時候吟詩欣賞。尾聯(lián)和頸聯(lián)剛好形成強烈的反差,一邊是棹聲急急,在夕陽中匆忙渡河的緊迫,一邊是對清水映月、詩情閑意的期盼,這樣的對比,讓詩歌意境起伏跌宕,顯示出特有的美感。從首聯(lián)寫淮水之闊、渡河之難,到頸聯(lián)寫渡河之急,再到尾聯(lián)寫安閑之盼,我們可以領(lǐng)略到詩人不想渡河又不得不渡河的內(nèi)心世界。

那么,這首詩究竟創(chuàng)作于詩人的哪個階段?筆者認為這則《渡淮》有斧鑿痕跡,創(chuàng)作手法也比較稚嫩,與作者晚年那種爐火純青的狀態(tài)相去甚遠,再加上詩人的青少年時期基本上是在東部地區(qū)度過的,所以這首詩應(yīng)該是詩人少年時期的作品。

在唐人的渡淮詩中,筆者發(fā)現(xiàn)其中有兩首同是寫于春末夏初的梅雨季節(jié),放在一起比較閱讀欣賞,很有趣味。我們先看第一首《渡淮》:

暮濤凝雪長淮水,細雨飛梅五月天。

行子不須愁夜泊,綠楊多處有人煙。

這首詩的作者是武元衡,字伯蒼,武則天曾侄孫,德宗建中四年(783年)登進士第,歷官監(jiān)察御史、華原縣令、右司郎中、御史中丞。

武氏此詩應(yīng)該寫于身居宰相高位的時候,全詩帶給讀者的是一派祥和景象。傍晚時候的淮河翻卷著雪一樣的波濤,天上飄著梅雨時節(jié)的毛毛細雨,遠行的人不要愁找不到住宿的地方,那綠楊濃密的地方一定有人家。這樣的詩沒有絲毫憂愁,也讓讀者心情舒暢。

而同是寫于梅雨季節(jié)的吳融的《渡淮作》則另有一番意蘊:

紅杏花時辭漢苑,黃梅雨里上淮船。

雨迎花送長如此,辜負東風十四年。

吳融,字子華,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昭宗龍紀元年(889年)登進士第。曾隨宰相韋昭度出討西川,任掌書記,累遷侍御史。一度去官,流落荊南,后召為左補闕,拜翰林學士,中書舍人。我們從這首詩中確實讀出了歸隱的意念。紅杏花開時節(jié)辭別了漢苑(借指朝廷),而在黃梅雨里登上了淮船,如果能經(jīng)常這樣雨迎花送,我豈不是辜負了和煦東風十四年。遠離朝廷、回歸自然的情懷躍然紙上。這首詩我們從作者889年登進士第入仕途算起,經(jīng)過十四年的宦海風云,大概寫于903年,此時的晚唐政治動蕩、風雨飄搖,詩人難免會從紅花細雨中尋找新的寄托。

我一向認為詩歌是應(yīng)該記載歷史的,不管是詩言志,還是詩言情,詩歌都離不開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總是會打上時代的烙印。同是梅雨花開季節(jié),渡的是同一條河,但詩人傳遞給我們的信息卻迥然不同,從武氏《渡淮》到吳氏的《渡淮作》,時間經(jīng)過了近百年,大唐帝國從中唐繁榮走向晚唐的沒落,我們從這兩首詩的對比中可以窺得一斑。

淮河到了宋代,便有了特殊的政治符號。宋金對峙,隔淮而治,文人墨客每渡一次淮河,都帶有一定的政治意義,更帶有剪不斷理還亂的家國仇恨,讓后人一讀淮河淚滿襟,幾乎不忍再讀淮河。

我們先欣賞范成大的《渡淮》:

船旗袞袞徑長淮,汴口人看撥不開。

昨夜南風浪如屋,果然雙節(jié)下天來。

這首詩創(chuàng)作于南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這一年孝宗遣范成大充任祈請國信使,向金索求北宋諸帝陵寢之地,并請更定受書之儀。北宋滅亡后,處在鞏縣的諸帝陵寢便落入金國,這是南宋朝廷的切膚之痛。受書之禮就是南宋皇帝跪拜接受金國書函的禮節(jié),這是南宋朝廷的奇恥大辱。宋孝宗趙昚不知怎么想的,突然不甘屈辱,要把這兩件事扳過來,淮北大好河山、中原大地都丟了,不思收復,卻在這兩件小事上糾纏,由此可見也是個沒有作為的主,殊不知戰(zhàn)場上得不到的東西,談判桌上又如何能得到?范成大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與李燾一起受命北上,便有這首《渡淮》。

像這樣諷刺南宋朝廷,偏安一方,不求作為,“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詩句,在南宋詩人的作品中體現(xiàn)較多,在其他詩人的渡淮之作中,這種思緒也有所體現(xiàn)。

非常有意思的是,北宋神宗時期,兩位詩人的渡淮詩,都流露出了歸隱之意,而且二人有著相似的遭遇,一位是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黃庭堅,另一位是孔武仲。我們且看黃庭堅的《新息渡淮》:

京塵無處可軒眉,照面淮濱喜自知。

風里麥苗連地起,雨中楊樹帶煙垂。

故林歸計嗟遲暮,久客平生厭別離。

落日江南采蘋去,長歌柳惲洞庭詩。

我們可以讀出詩人遠離京城、脫離羈絆的心情。京城里到處是灰塵,連整理一下眉毛的地方都難找;來到淮水之濱,照照自己的容顏,心中暗暗竊喜;風里麥浪,雨中楊樹,大自然的景色多美?。恢皇堑竭t暮之年才盤算歸計,有點太遲了。在傍晚的江南,出去采蘋,再高唱一首柳惲的洞庭詩,那簡直可比神仙。

再看孔武仲,他在《渡淮》詩中寫道:

扁舟次淮浦,利涉得春風。

脫險黿鼉畔,問津??葜?。

俯窺清奪魄,回望渺吞空。

委注雖天力,經(jīng)論是禹功。

縈紆數(shù)州接,浩蕩百源通。

世久無昏墊,川今有會同。

冷煙猶漠漠,暖淥已融融。

暫得觀形勝,悠然慰轉(zhuǎn)蓬。

與黃庭堅一樣,舟到淮河,春風迎面,喜悅之情溢出詩句。全詩力寫淮河的壯觀與浩渺,為最后兩句作鋪墊,“暫得觀形勝,悠然慰轉(zhuǎn)蓬”,很有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味。

從宋以后,那些膾炙人口的詩歌不多見了,特別是一些學者詩人,習慣引經(jīng)據(jù)典,詩句艱澀難懂,無形中排斥了大眾讀詩,詩歌逐漸“貴族化”“知識化”,詩路越走越窄,直到“五四”時期,古體詩被稱為“戴著鐐銬的舞蹈”,從而迎來一場詩歌革命,催生新的詩體,即自由體詩歌。那么,宋以后的渡淮詩與其他詩歌一樣,也沒有走出詩歌的宿命。

在這些渡淮詩中,元代柳貫的《雪中渡淮》值得一讀:

水入長淮浦溆分,櫓前坼岸覺奔沄。

灑篷雨歇才聞雪,吹帽風來不見云。

何處能忘丹鳳閥,此身將混白鷗群。

有人問我砒珠顆,直溯寒光到海濱。

這首詩與南宋樓鑰的《北行雪中渡淮》一樣,寫的都是淮河雪景,但沒有樓鑰的靈動。唯“何處能忘丹鳳闕,此身將混白鷗群”句,表達了詩人的懷才不遇,想歸隱山林的志向。就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看,“此身將混白鷗群”與“瑟瑟江頭輝玉節(jié),蕭蕭馬上點貂裘”有異曲同工之妙。

欣賞完這些渡淮詩歌,筆者覺得這是淮安人民一筆豐厚的文化遺產(chǎn),淮河穿淮安市中心而過,淮河的人文精神已經(jīng)深深植根于淮安人民的血脈中。

猜你喜歡
渡河淮河首詩
《上課沒人搶》
淮河防總召開2021年工作會議
治淮(2021年5期)2021-08-05 07:58:46
我想寫首詩給你
黃河之聲(2021年24期)2021-04-15 09:39:24
第二屆淮河文化論壇在阜陽舉行
眾猴渡河
善為『竹筏』巧『渡河』——談過渡在議論文中的運用
從“讀首詩再睡覺”看聽覺閱讀
新聞傳播(2016年23期)2016-10-18 00:53:39
過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詩
Coco薇(2016年5期)2016-06-03 02:26:18
四渡河大橋:劃過天際的最美“彩虹”
賈人渡河
涿鹿县| 南乐县| 和田县| 措美县| 确山县| 东丽区| 光泽县| 灵山县| 高台县| 金寨县| 北流市| 雷山县| 藁城市| 广灵县| 徐州市| 安吉县| 左权县| 青铜峡市| 睢宁县| 乡宁县| 肇东市| 彩票| 江油市| 麻城市| 藁城市| 施甸县| 凌海市| 措勤县| 北碚区| 潞城市| 龙泉市| 改则县| 玉田县| 烟台市| 五家渠市| 沭阳县| 沈丘县| 广东省| 万州区| 乳山市| 兰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