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榮傳
摘 要:“學講”課堂豐富了每—個學生的學習經驗,而非單純追求傳授知識的效率。學生在小組討論中,通過“兵教兵”實現(xiàn)了一對一的教學,使課堂走向了高效。在“學講”課堂上,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積極。
關鍵詞:學講計劃;思想品德;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1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8-3561(2015)23-0016-01
開始學習“學講計劃”,感覺是行政風,沒什么根本改變。我們對小組交流合作探究這種模式并不陌生,杜郎口教學模式,一直以來的“136”教學模式都大同小異。我們學校成立了學講小組,校長牽頭,筆者也是其中一員,定期上課,研討交流,而且人人要達標,校校要過關。通過一年多的實踐,筆者感受最深的是老師課堂上輕松享受了,學生積極性、主動性提高了。
一、教學回顧
記得筆者上八年級思想品德“學會休閑”這節(jié)學講的示范課,如果按以往的方式設計,筆者可能只抓知識點的學習:休閑的功效、休閑的方式、如何學會休閑。而且總是擔心學生學不會,因此按自己的理解給學生講述,好意是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沒有考慮到學生是否接受理解,而且學生要持續(xù)地聽40分鐘也是很困難的。從心理學上講,初中學生注意力、專注的傾聽力都不能持續(xù)太久,也許我們講得很辛苦,但學生并沒有聽進去,反而使課堂效果大打折扣。通過對學講方式的探究學習和摸索,根據初中思想品德課的特點,筆者按學講方式重新設計了這堂課。借助多媒體播放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的視頻,出示關于休閑的名言,再讓學生結合自己的體會話休閑:你理解的休閑是什么?筆者設計了兩個探究活動,一是你最喜歡哪些休閑方式,重點介紹旅游、聽音樂等,師生互動一起交流,重點說感受。二是出謀劃策會休閑,星期天準備去干什么,活動安排既經濟合理又有意義,充分調動小組的智慧?!叭齻€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學生既能體會休閑的快樂,又能提高安排計劃的能力,還能養(yǎng)成環(huán)保節(jié)約的意識。通過案例分析,小組互動交流,兵教兵體會休閑過度帶來的危害,從而體會休閑的原則:科學、合理、有度。最后再展示國外趣味休閑的資料,激發(fā)學生積極探究有意義的休閑活動,學會學習,學會休閑。那節(jié)課筆者上得很有激情,學生學得很充實快樂,筆者切身感受到了孩子積極自主探索的精神。這堂課給筆者的震憾特別大,筆者要繼續(xù)行走在學講的路上,把它變成筆者職業(yè)生涯的一部分。后來筆者又上了縣級的學講研討課,八年級思想品德“換個眼光看老師,理解我們的老師”。筆者設計了一個活動:親身大體驗,回憶列車與課堂接軌;情境在線,出謀劃策師生情誼濃;勇于溝通師生面對面。整堂課筆者講的時間不超過10分鐘,基本都是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這節(jié)課贏得了前來聽課老師的高度贊揚。
去年九月筆者接了一個新的班級,也用學講方式上課,但筆者很失望。這屆學生在全縣評比中排名靠后,基礎差,表達差,思維懶惰,啟而不發(fā)。筆者感到很為難。在教研員的鼓勵下,筆者堅持了學講。剛開始安排活動很困難,學生熱不起來。有次筆者反復引導—個學生,讓他回答如何磨礪堅強意志的問題。甚至筆者替他說一遍,再讓他說,他始終不張嘴,筆者氣得無語了。但筆者沒有灰心,只要堅持就一定會有改變。后來筆者為了激勵學生,讓每個小組共同做組牌,原本語言表達不好的學生,動手能力還不錯,每個小組都有自己的名字:陽光育德小組、揚帆遠航小組、永勝小組、精英小組,還有奮斗目標和口號,學生們施展了繪畫的才藝,一個個精致的組牌在他們手中誕生了,筆者看到了希望。還有一次筆者在學校舉行公開課,不提名直接讓孩子搶答,直接給小組加分,沒想到上次不張嘴的孩子迅速站起來搶答。雖然說得稚嫩,但筆者特別欣慰,他確實積極參與課堂了。筆者激動地對全班同學說:“這位同學進步真大,從不說到現(xiàn)在主動站起來說,加5分同意嗎?”全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那一刻筆者收獲了滿滿的幸福和快樂,孩子的變化真大呀。
二、教學思考
由于筆者的積極和努力,學生接受了筆者的課堂,接受了學講方式,教學效果明顯提高了。在新一輪的課改中,筆者想做弄潮兒,掀起學講方式的大潮。平時筆者經常和同事討論學講方式的應用及困惑,剛開始有的老師不愿意用,在我們的帶動下,整個八年級是實施最廣、效果最好的年級組。筆者的對桌是地理老師,她說:以前只顧自己講,現(xiàn)在用學講方式,課堂放給孩子,老師有更多的時間關注學生,每個學生的狀態(tài)都了如指掌,紀律比以前好多了,老師也輕松多了,游刃有余。原來教師的“一言堂”“滿堂灌”教學帶來的表面上的“大容量”的效益,實際上削弱了學生的學習經驗,放棄了學習困難的學生,忽視了學習興趣、學習需要,是以犧牲學習質量作為代價換來的,得不償失。學講課堂豐富了每—個學生的學習經驗,而非單純追求傳授知識的效率。學生在小組討論中,通過“兵教兵”實現(xiàn)了一對一的教學。教師在學生課桌旁駐足觀察,了解學生是怎樣思考的,發(fā)現(xiàn)學生的認知沖突,教師只要點撥、喚醒、糾偏、總結,課堂就走向了高效。完成一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的標準是學生學會了本節(jié)課的內容,而不僅僅是老師把內容講完,老師更應關注學生是否學會、會學、樂學,這樣才能實現(xiàn)以學定教。
三、結束語
用學講方式教學,在初期因為師生雙方對小組學習的方式、規(guī)則都不熟悉,需要經歷一個適應磨合期。等過了這個磨合期,師生雙方都能熟練地使用這種方式后,教學進度自然會加快。這是一個先慢后快的過程,可以讓教學效率提高。
參考文獻:
[1]韓方珍.談學講課堂在思想品德課的運用[J].讀與寫,2014(11).
[2]王紅軍.運用多種途徑完善學生品德的實踐與思考[J].成才之路,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