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洋
Batik art—simple and unadorned cultural context
蠟染,古稱蠟纈,中國最古老的印花技藝之一。據(jù)考證,蠟染工藝最遲始于距今2000多年的秦漢時期,是廣泛流傳于西南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民間藝術,經(jīng)過少數(shù)民族的祖輩口口相傳延續(xù)至今。
Batik, also known as “l(fā)a jie” In ancient times, one of China's oldest printing techniques. According to research, the latest batik process began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y for more than 2,000 years ago, is widely spread in the southwest minority. As a kind of folk art, Batik continues to this day through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貴州通志》記載中,關于蠟染的解釋是這樣描述的:“用蠟繪畫于布而染之,即去蠟,則花紋如繪?!边^程需要蠟染的制作者用特制的器具銅刀蘸取蠟液,于布面繪出紋樣,靜置,待蠟液凝固產(chǎn)生裂紋后,再放入染缸內著色,由于蠟的防水功能,用蠟繪制圖案的部分不會著色,染色完成后將染布放入沸水中煮去蠟質即成。
關于蠟染的起源目前尚無定論,但根據(jù)《后漢書》、《臨海水土志》、《新唐書》等記載,有學者認為,蠟染工藝應始于秦、漢,發(fā)展于唐朝,宋以后在西北、中原失傳,隨苗族大遷徙后和布依族會合轉入西南。因此,目前我國蠟染主要集中在貴州、云南的苗族、布依族、彝族、白族、仡佬族等少數(shù)民族聚居地。本文主要以貴州苗族蠟染為例,梳理少數(shù)民族文化傳承在蠟染圖案造型中的顯現(xiàn)。
與精致的宮廷藝術不同,蠟染作為一種典型的民間藝術,工藝和圖案相對簡單,圖案的排列均采用散點式的構圖方法,連續(xù)紋樣普遍采用內在的骨格造型法。蠟染顏色相對單一,主要以藍白相間為主,畫面講究統(tǒng)一、整體均衡、滿而不亂,特別強調在單一色彩下,點、線、面的變化與配合,粗線、細線、弧線還是塊面直接決定了一方地域蠟染的風格和特點。完成后作品會用作實際的生活所需,包括衣物、挎包、頭巾、襁褓布、小孩圍兜、床單、被面、窗簾、門簾、手帕、腰圍、掛壁等物件。而染制過程本身也包含了少數(shù)民族人民之間情感的交流,苗族姑娘自幼要在母親的指導下學習點蠟花(圖3)。逢年過節(jié),苗族的女孩們也都穿著自己做的蠟染服裝,來顯示自己的精湛手藝和智慧。目前流傳的蠟染的圖案紋樣大都有特定的主題,主要可以分為自然紋和幾何紋兩大類。
自然紋又可分為動物紋和植物紋:動物紋以鳥紋、蝴蝶紋、魚紋和龍紋為主,產(chǎn)卵較多的蝴蝶和魚表達了苗族人祈求多子多福的樸素愿景,體現(xiàn)著苗族人較為原始的生殖崇拜。關于蝴蝶崇拜還有一段神話傳說,在《苗族古歌·楓木歌》中描述,楓木養(yǎng)育了蝴蝶,蝴蝶產(chǎn)下十二卵,孵化出人類的始祖姜央,蝴蝶與人類就有了血親關系,在《苗族鑿鼓詞》中也有“咱媽是蝴蝶,住在樹心心”的說法。由此,蝴蝶幻化成為苗族的圖騰崇拜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眾多的傳統(tǒng)苗族手工藝的圖案當中。(圖4)另外,鳥紋的運用也是十分廣泛,對于鳥的崇拜在苗族文化中幾乎和太陽崇拜一樣古老,穿鳥衣、住鳥居(干欄式建筑),即是生活方式圖騰化的表現(xiàn),百鳥衣一直是苗族服飾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蠟染所要表現(xiàn)的重要題材(圖5)。苗族人十分愛鳥,并且把這種喜愛擴展到整個鳥的世界,例如孔雀也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蠟染中的圖案(圖6)。在繼承鳥圖騰文化的同時,苗族人也具有極強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希望給鳥類營造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植物紋在蠟染中隨處可見,主要是一些花草的圖案,比較有代表性的“梨花紋”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在苗族祖先遷徙過程中,曾遇到一處梨花盛開的地方,苗族的先祖在長期遷徙中幾乎耗盡心力,但忽見生機盎然的梨花,感到世界如此燦爛,支撐著苗族人一步步地走到了今天。因此,梨花在苗族人的心中代表了希望和生命,“梨花紋”也成為了最具苗族地方特色的蠟染紋樣。
幾何紋主要包括螺旋紋、銅鼓紋、太陽紋、井字紋、各式方形紋等,這些紋樣大都是從具象的事物中抽象而來,在苗族的傳統(tǒng)中這類紋樣不能作隨意的更改。螺旋紋是苗族圖案中最具代表性的紋樣之一,制作者按照規(guī)則的圓形一圈圈向外擴散,一筆成型,苗族人稱之為“窩妥”,因其形象類似流水漩渦,因此也被稱作“窩紋”,螺旋紋通常與銅錢紋組成特定的寓意吉祥的圖案(中間銅錢紋,銅錢紋周圍依照骨格造型均勻排列八個螺旋紋),貴州丹寨的苗族服飾中的衣袖部分常常采用這種圖案,一只袖子一半,合起來是一整塊(圖7)。關于螺旋紋的來歷說法眾多,最為廣泛的說法是模擬祭品中牛頭頂上的毛旋而成,是用以緬懷祖先的圖案。而銅鼓紋最早起源于拓印銅鼓上的花紋,銅鼓是古代少數(shù)民族重要的祭器,象征著至高無上的權利,有神圣的地位。清代張澍《黔中記聞》中記載,“亻革有斜紋布,名順水斑,蓋模取鼓紋。以蠟刻板,印布者,亻革扔繼蠟頡”。因此,銅鼓上的光體紋、鋸齒紋、同心圓紋,雷紋以及云紋等圖案都滲透到了蠟染的銅鼓紋中(圖8)。除此之外還有直接借鑒山川河流,天地容貌所創(chuàng)造的紋樣,這些紋樣與苗族祖先的遷徙歷史有關,類似“九曲江河花”、“三條母江花”則是在記錄祖先遷徙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是對祖先歷盡艱險辛酸血淚的一種記錄。同時也反應苗族文化與自然共處,融為一體的民族特點。
蠟染作品以其大小繁復的手法繪以單一元素的紋樣,或為紋樣的夸張變形,或是多個紋樣的結合。地區(qū)不同的蠟染會有各地的特點,例如丹寨地區(qū)的蠟染風格自由豪放但又結構嚴謹,常采用螺旋紋或其他圖案;榕江地區(qū)的蠟染則更加剛健有力,紋樣多采用具象的主題;黃平亻革家蠟染圖案,紋樣高度程式化,綺麗工整;安順、普定以及周邊的“壩苗”蠟染(圖9),以其細致、優(yōu)美的風格和色彩的絢麗著稱……
看似簡單的蠟染圖案背后,傳承了上千年的文化情懷,幾近原始的少數(shù)民族所懷抱的淳樸本真的生活態(tài)度,是蠟染這一技術得以代代相傳、生生不息的動力。在原始生活與現(xiàn)在文明不斷沖突和交融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現(xiàn)代人開始了對自然的推崇和對生命本源的探尋,而蠟染讓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件件質樸的藝術作品,也讓我們領略到少數(shù)民族同胞們幾千年來對自然的敬意和對生命的質樸追求。
參考文獻:
〔1〕楊曉輝,貴州民間蠟染概述[J],《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08(3)。
〔2〕余繼平,苗族蠟染紋樣看苗族樸素的審美追求[J],《藝術研究》,2011
(4)。
〔3〕宋杰,苗族蠟染中的巫儺文化[J],《鄭州輕工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
〔4〕朱琳,黔東南亻革家蠟染裝飾圖案研究[D],揚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5〕魯樸,《中國蠟染藝術》[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2月。
〔6〕馬正榮,《貴州苗族蠟染圖案》[M],人民美術出版社,1980年8月。
〔7〕邵宇,《中國少數(shù)民族染織刺繡篇2·貴州蠟染》[M],株式會社美乃美;中國人民美術出版社,1981年5月。
圖片來源:
〔1〕邵宇,《中國少數(shù)民族染織刺繡篇2·貴州蠟染》[M],株式會社美乃美;中國人民美術出版社,1981年5月。
〔2〕魯樸,《中國蠟染藝術》[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