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裕平
In the ancient Chinese ceramics industry, official kiln was a special system under feudal economic mode, which came into being and matured in the wake of such an economic mode. In the Ming Dynasty, official kiln became institutionalized and permanent technology, and beca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official industry.
中國古代陶瓷業(yè)中的官窯是封建經(jīng)濟方式的特殊體制,是伴隨著這種經(jīng)濟方式而產(chǎn)生而成熟的。在封建時代,皇室和政府機構(gòu)定制專用陶瓷器可以追溯到唐代甚至更早,以后漸漸產(chǎn)生非商業(yè)性質(zhì)的官窯。明代時,官窯已經(jīng)制度化和常設(shè)化,成為官府工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應(yīng)對明代官窯建制的經(jīng)濟屬性、組織方式、運行模式和演化過程作全面的研究。
由于陶瓷史研究和表述仍在起步階段,有不少概念的含義是多義的,其中包括“官窯”。由此作為認識明代官窯建制的前提,對許多習(xí)見的概念必須予以正名,為全面闡述明代官窯建制掃清理論障礙。本文試對明代官窯和明代官窯器、明代官瓷窯官陶窯和建筑陶瓷官窯、明代景德鎮(zhèn)官窯和其他官窯這些概念作出區(qū)分。
一、明代官窯和明代官窯器
官窯和官窯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官窯是指官辦的窯,官窯器是指古代政府或皇室所用器物。在文物界和收藏界,習(xí)慣于把某件器物稱之為“官窯”,其約定俗成的含義是指官窯器。就明代而言,官窯器采用官窯燒制和民間采辦兩種形式,有些朝代則是同時采用兩種方式。
作為祭祀或?qū)嵱闷髅螅突适覍μ沾善鞯男枨笫遣婚g斷的,因而每一朝代都有數(shù)量和形制不等的官窯器。據(jù)《明史》、《大明會典》、《明實錄》、《明會典》和《江西大志》等官方典籍記載,從明初至明末,官窯瓷器在官窯建制不完備或官窯停燒情況下,采用向民窯訂燒采辦的方法,茲舉三例:
明代最早的皇室用瓷見于洪武二年《大明會典》的紀錄:“洪武二年定,祭器皆用瓷”在《明太祖實錄》的洪武二年條中,對祭祀用瓷的形制作具體規(guī)定。稍后的洪武九年,又對祭祀用瓷的釉色有進一步要求。(見《大明會典》洪武九年條)因洪武初官窯建制未完備,應(yīng)全部或部分器物由民窯專燒。
明宣德至成化間的正統(tǒng)、景泰、天順三朝因無帶年號官款的器物,被稱為明代制瓷史上的空白期或黑暗時期。但這政局動亂的三十多年中,官窯瓷仍在燒制出來,只是采用向民間征購的方法?!睹魇贰泛汀睹饔⒆趯嶄洝范加涊d,“正統(tǒng)元年,浮梁民進瓷五萬余,償以鈔。”景泰、天順朝也見類似的征購或燒制官用瓷資料。
明未的天啟、崇禎二期,官窯已基本消退,但官窯器仍維持生產(chǎn)。《明神宗實錄》的丁卯(天啟七年)條記錄了欽頒瓷器式樣及銀兩撥款并防止盜燒等事宜。以此可以看到,即使在明末政局風(fēng)雨飄搖的情況下,官窯瓷的式樣仍由朝廷頒布并作具體規(guī)定,仍保持著嚴肅性和神圣性。
以上諸條都說明這樣一個問題——有官窯必有官窯器,但官窯器不一定由官窯燒制。
據(jù)此,在研究明代官窯建制時,不能以官窯瓷的存在來反推官窯的存在或官窯的運行狀態(tài),否則由此而得出的結(jié)論必然是不真實的。
二、明代官瓷窯、官陶窯和建筑陶瓷官窯
明代官窯建制,按其燒制種類,可分為官瓷窯、官陶窯和建筑陶瓷官窯三類。
明代官府工業(yè)中,有營造、軍器和軍裝制造、織造、窯冶、燒造、船舶修造、器用制造等七類。其中涉及陶瓷的有三類,即窯冶、燒造和器用制造。
窯冶包括陶瓷、鑄造、鐵冶三項。陶器以光祿寺(明代政府膳食機構(gòu))用得最多,品類有酒缸、酒瓶、缸、壇、瓶并瓷餐具等。江蘇的儀征、瓜洲燒造酒缸,寧國府燒造酒瓶,河南和真定府燒造缸、壇、瓶,瓷餐具則由饒州府(景德鎮(zhèn))等處燒造。
燒造包括磚瓦及石灰燒造,凡在京各項營造所需城磚、副磚、劵磚、斧刃磚和方磚等,都由官窯燒造供應(yīng),數(shù)量浩大,如臨清廠每年要燒城磚一百二十萬塊。
器用制造包括祭祀器皿、光祿寺器皿、典禮器皿等。就光祿寺使用的器皿,成化十二年達一萬件,嘉靖二十六年達三萬九千余件。除正常損壞外,還不斷發(fā)生偷盜情況,正統(tǒng)九年正月光祿寺就被赴宴的“夷人乘隙盜去碗、碟等器五百八十三件?!保ā睹饔⒆趯嶄洝罚?/p>
這里涉及瓷制器皿、陶制器皿、建筑陶瓷等三類陶瓷,其制作方式并不一樣,有些由相應(yīng)的三類官窯燒造,有些則是向民窯訂燒,但都可以籠統(tǒng)地稱之為官窯器。
明初的洪武、永樂、宣德,景德鎮(zhèn)為宮廷燒制過瓷質(zhì)建筑材料,如磚瓦之類。
二十世紀末,景德鎮(zhèn)明官窯遺址發(fā)現(xiàn)二塊題記白瓷板瓦。一是1990年珠山東麓發(fā)現(xiàn),長8厘米,寬27.5厘米,厚2.5厘米,凸面無釉,凹面一端掛黑褐釉,另一端用黑褐鐵料書寫“:壽官三號人匠王士名,澆釉凡道名,風(fēng)火方南,作頭潘成,甲首吳昌秀,監(jiān)工浮梁縣丞趙萬初,監(jiān)造提舉周成下連都“等文字。其二是1994年明御廠東院發(fā)現(xiàn),形狀同前,殘,上用鐵料書寫類似文字。
這兩片瓷瓦文字除人匠不同外,施釉、燒制、工頭、監(jiān)造、監(jiān)工均一人,因而可視為同一時期產(chǎn)品。這兩片瓦的官窯性質(zhì)是可以確定的。據(jù)劉新園先生考證,趙萬初任浮梁縣丞在洪武二年至二十年間。這條資料表明,洪武初開始,景德鎮(zhèn)已燒制官用瓷質(zhì)建筑材料。
但這兩次發(fā)現(xiàn)并不能進而推論制作器皿的官瓷窯的建立時間。
與1990年瓷瓦同時出土的有一模印“官匣”字樣的匣缽殘件。因出土于洪武地層中,屬洪武官窯器皿制作窯具無疑。但若用瓷瓦年代來證明用于瓷制器皿燒制的匣缽年代,又用匣缽的官窯性質(zhì)來證明器皿制作的官瓷窯的建立年代,因而不斷置換概念,推論是不充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