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愛國
內(nèi)容摘要:本文利用吐魯番出土文書對時間副詞“比”在時段中的位置進行了排列。
關鍵詞:吐魯番;出土文書;“比”;義閾
中圖分類號:G256.1;H1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4106(2015)01-0102-02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location of time adverb“bi”in temporal expressions with the aid of the Turfan documents.
Keywords: Turfan; unearthed documents;“bi;”meaning
吐魯番阿斯塔那第509號墓出土《唐開元二十一年(733)唐益謙、薛光泚、康大之請給過所案卷》:“將母送婆神柩到此,先蒙給過所還貫。比為患疹,未能得發(fā)。今患損,欲將前件母及妻、驢歸貫……”[1]
黑維強先生《吐魯番出土文書詞語例釋》(二)認為“比為”表示原因,猶因為、由于[2]。聶志軍先生《〈吐魯番出土文書詞語例釋〉辨正》認為:“‘比為不詞,‘為是介詞,因為、由于之義,表示原因……‘比為患疹,未能得發(fā)中‘比為釋為‘因為,貌似能夠解釋得通,實則只是‘為對譯‘因為,沒有翻譯‘比……上言‘先、‘比,下言‘今,前后時間對比鮮明,‘比此處應為時間副詞,‘先前、以前之義?!盵3]
案:聶先生謂“比為”不詞;謂黑先生只是“為”對譯“因為”,沒有翻譯“比”;謂此處應為時間副詞,甚是。但謂“比”此處應為……“先前、以前”之義;又引阿斯塔那第184號墓出土《唐□守德家書》:“守德比為在西州留滯,緣錢物散□□。今征收向足,市買裝束并了。今月廿七日□發(fā)西州■ 即到鄉(xiāng)吐(土)。比為關山隔阻,奉拜未由,今 ■ 史回次,謹附啟不宣,謹啟?!盵1]136謂“比”也應為“先前、以前”之義。據(jù)阿斯塔那第509號墓同出《唐開元二十年(732)瓜州都督府給西州百姓游擊將軍石染典過所》:“染典先蒙瓜州給過所,今至此市易事了,欲往伊州市易”[1]276,以“先……今……”為序,與阿斯塔那第184號墓《唐□守德家書》“比……今……比……今……”相較,就“今”而言,釋“比”為“先”,似乎可通;若就阿斯塔那第509號墓《唐開元二十一年(733)唐益謙、薛光泚、康大之請給過所案卷》“先……比……今……”而言,如聶先生所釋,則成“先……先前/以前……今……”句式。眾所周知,時段從“先”至“今”是一個過程:丨先→今丨。“先”是起始,“今”是終止,在“先”與“今”之間不可能再有與“先”相并立的“先前/以前”,知聶說之不可從也。
楊樹達《詞詮》卷1:“比,時間副詞,近也。”[4]引《后漢書·光武帝紀》建武七年四月壬午詔曰:“比陰陽錯謬,日月薄食?!盵5]《北齊書·元暉業(yè)傳》:“文襄嘗問之曰:‘比何所披覽?”[6]聶先生解為“近來”之義。《后漢書·光武帝紀》之“比”與《北齊書·元暉業(yè)傳》、阿斯塔那第184號墓《唐□守德家書》之“比”義同;此詞又作“比來”,《三國志·魏書·徐邈傳》:“比來天下奢靡,轉相仿效,而徐公雅尚自若,不與俗同?!盵7]武則天《如意娘》曲:“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盵8]《舊唐書·王方慶傳》:“比來朝官不遵禮法,身有哀容,陪預朝會,手舞足蹈,公違憲章。”[9]皆“近來”之義,在“丨先→今丨”框架中居于距“先”遠距“今”近的位置。
《呂氏春秋·先識》載晉太史屠黍,見晉之亂而歸周。對周威公問曰:“臣比在晉也,不敢直言?!盵10]謂當時在晉也。(商務印書館《辭源》釋此“比”為“近來”,不可從。)《新唐書·宇文融傳》:“朕比不置左右仆射,正以公在省耳?!盵11]謂當時不置左右仆射也。此二例“比”字與阿斯塔那第509號墓《唐開元二十一年(733)唐益謙、薛光泚、康大之請給過所案卷》之“比”義同;此詞又作“比來”,《敦煌變文集》卷3《燕子賦》:“雀兒得出,憙不自勝,遂喚燕子,且飲二升。‘比來觸誤,請公哀矜,從今已后,別解祇承,人前并地,莫更■ ■。”[12]皆“當時”之義,在“丨先→今丨”框架中居于距“先”近距“今”遠的位置。
綜上所述,時間詞的排列順序是“先→比(當時)/比(近來)→今”,“比”只能居于“先”之后、“今”之前。聶先生將兩個不同位置的“比”混為一談,又將《劇談錄·龍待詔相笏》“某比不熟識于侍郎”、《舊唐書·王方慶傳》“比為久屬太平”之“比”釋為“先前、以前”之義,全不知此二例“比”字當釋作“本”,謂“本來”也,蔣禮鴻先生《敦煌文獻語言詞典》有此釋法。又,《敦煌文獻語言詞典》將《敦煌變文集》卷6《丑女緣起》“比來丑陋前生種,今日端嚴遇釋迦”、“娘子比來是獸頭,交(教)我人前滿面羞”二“比來”釋為“從前、原先”[13],亦不確,當釋為“本來”。
參考文獻:
[1]中國文物研究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博物館,武漢大學歷史系.吐魯番出土文書:第4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271.
[2]黑維強.吐魯番出土文書詞語例釋:二[J].敦煌學輯刊,2005(2):188.
[3]聶志軍.《吐魯番出土文書詞語例釋》辨正[J].敦煌研究,2012(4):89.
[4]楊樹達.詞詮:卷1[M]. 2版.北京:中華書局,1978:6-7.
[5]范曄.后漢書:卷1:下[M].北京:中華書局,1965:52.
[6]李百藥.北齊書:卷28[M].北京:中華書局,1972:386-387.
[7]陳壽.三國志:卷27[M].北京:中華書局,1959:741.
[8]郭茂倩.樂府詩集:卷80[M].北京:中華書局,1979:1138.
[9]劉昫,等.舊唐書:卷89[M].北京:中華書局,1975:2900.
[10]呂不韋.呂氏春秋:卷16[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681.
[11]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卷134[M].北京:中華書局,1975:557.
[12]王重民,王慶菽,向達,等.敦煌變文集:卷3[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253.
[13]蔣禮鴻.敦煌文獻語言詞典[M].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