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師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
作為教師我們都知道,在教學活動中,居于主體地位的是學生,而不是老師,教師在這過程事只是個配角,老師存在的的最終就是能夠教會自己的學生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不過就目前國內的化學教學現狀來看,很多老師的教學理念仍然受到了以往的課程目標的影響,眾多的老師仍然將考高分作為了教學的最主要的目標,因而課堂教學中的教師抄學生裝寫的方式無處不在,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為受到相應的重視。而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提升,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要轉變老師的教學理念,進而轉變老師教學的模式,要讓老師明白真正好的教學并不是老師一直在講臺上講,而學生一直在下面聽,老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給學生如何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過程中,不單單是讓學生學會自己所教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會學自己還沒教或者不教的知識,真正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扮演的不僅僅是教學的角色,更重要的是導演的角色。只有老師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式發(fā)生了改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提升,學生才能在學習中享受到學習的快樂,從而也讓化學這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頓時便得豐富有趣。從我近20年教學的經驗來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探究性質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的轉變。所謂的探究形式的教學方法的實施主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進行說明。
首先是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相關的問題。這個階段旨在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消化練習。在這個階段教學所設計的問題可以涵蓋多個方面,比如所學課文內的較為基礎的知識、可以是課本中較為細節(jié)性的一些知識,當然也可以是宏觀性質的東西,可以是對課文的結構、框架的梳理性質的問題,這些問題的提出一方面是促使學生對課本的宏觀結構的了解,另一方面是對課文中較為細節(jié)性質的知識的掌握。就比如在自然界的水的學習中,在學到了關于自然界的水那么多,為什么人類還會擔心有關水資源時候,我就順勢的設計了相應的幾個問題,人類生活,國防、農業(yè)、工業(yè)所使用的水是什么水?冰山的水能方便使用嗎?等等。
其次是注重學生在課堂之外的探究性學習。在每節(jié)課講完之后,都要對課堂上所講內容設計一個相關的探究實踐活動,在這個探究活動中,要將課堂上所講的重點內容,新課標規(guī)定的學習重點都涵蓋進去,表現形式也應該是豐富多樣,所有教師要根據自己所授課班級的實際情況來設計這個探究活動內容以及表現形式。就比如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這節(jié)課里,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生活中你經常聽說偷金這是吧,你相信嗎?并通過實驗來證明人一下。因為其既緊跟時代,又和學生所學知識相關,同時也能引發(fā)學生的關聯性思考以及促進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最后就是師生進行最后的交流,學生根據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究思考,并將思考的結果和老師進行溝通,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生的自主性學習的能力的提升。
二、注重課堂教學中的民主化
要提升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能力的話,老師就要盡可能的讓自己的課堂氣氛融洽一些,即老師應當把自己看成是學生的好友。最好的辦法就是老師要從過去的老師就是整個課堂的主宰的傳統教學觀念中走出來,這樣才能制造更多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的自主性;充分地表現自己的觀點,而老師也要注意對學生加以引導,不能隨意否定學生的觀點,即使學生的觀點比較離譜也要本著鼓勵的原則再給以更正。
三、要注重對學生的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
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要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的話,一開始就要先對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方法進行校正。這里的閱讀校正指的是閱讀分為好幾種,即粗略地閱讀、仔細地閱讀以及精準地閱讀。這里的粗略性質的閱讀指的是粗略對課本進行閱讀,重點是掌握課本的大致架構即可,仔細閱讀是相對于粗略閱讀來說,指的是熟記課本中出現的化學概念、物質的性質以及化學元素用語等較為基礎性的知識,這里的精準性質的閱讀指的是在準確識記課本中出現化學元素概念、物質的性質、然后根據相同的、不同的等的類別進行歸納。學生按照上述方法閱讀課本,對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作者單位:憑祥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