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筆者曾在《南朝表文的駢儷化過程初探》一文中從對句、用典、詞藻和聲律四個方面分析南朝表文駢儷化過程。在此則進一步探討表文在駢儷化的過程中的兩個鮮明特點:一是表文的駢儷化發(fā)生較早,并與文人的好尚密切相關;二是在駢儷化過程中,其功能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
關鍵詞:表;駢儷化;過程;特點
表是古代一種公文形式。在南朝時,它受到社會風氣和其他文體的影響,逐漸地駢儷化。這個過程萌芽于魏,發(fā)展于晉,確定于劉宋,并在梁陳之際達到頂峰,其駢儷化過程有兩個明顯的特點:
一、表文的駢儷化發(fā)生得較早,這與作家個人的好尚息息相關
現(xiàn)存最早有明顯駢儷化傾向的表文是孔融的《薦禰衡表》,該文出現(xiàn)了“忠果正直,志懷霜雪,見善若驚,嫉惡若仇。任座抗行,史魚厲節(jié),殆無以過也。鷙鳥累百,不如一鶚,使衡立朝,必有可觀。飛辯騁辭,溢氣忿勇,解疑釋結,臨敵有余”[1]p215等大規(guī)模的對句和用典。此前的文章大家蔡邕,其《郭有道碑》比較嚴格的對句僅是間雜其中,并未占據(jù)全文的主導地位,與《薦禰衡表》相比,仍顯得散意十足。
將《文選》卷三十七中所載的表文進行了對句和用典句的統(tǒng)計,結果如下:
=
從此表可知,孔融、曹植、陸機、劉琨等文人,他們的表文與同時代其他文人的表文相比,駢儷化程度要更深,我們可以認為表文的駢儷化與這些才華橫溢的文人的個人創(chuàng)造是分不開的。孔融之下,文章最尚華靡的文人莫過于曹植。曹植文采富艷,詞藻華茂,雖然同時代的文人中也有擅于騁辭使事之文,但在表文中敢于使用如此富瞻的詞句,文氣一瀉千里,唯植而已。曹植而下,陸機被鐘嶸贊為“太康之英”,其文章的駢儷程度也很深,用典也十分普遍,而后劉琨的《勸進表》,駢儷化程度也很高。他們對于南朝文人寫作表文的確起到了模范的作用,如徐陵的《勸進元帝表》,即沿襲劉琨《勸進表》的模式。
二、駢儷化是表文自身發(fā)展的結果,在此過程中,其功能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
據(jù)《文心雕龍·章表》載,表文源于先秦的上書,秦稱為奏,漢將奏分為四:“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請,議以執(zhí)異?!盵2]p204表文承擔的是陳述請求的職能,該職能決定其文風必須暢達易懂,所以劉勰有云:“表體多包,情偽屢遷,必雅義以扇其風,清文以馳其麗?!盵2]p209最初的表文應是質實無華的。約在東漢末年,表文始變得浮華,故曹操特下令,“曹公稱為表不必三讓,又勿得浮華”。[2]p206劉勰處于文風富艷的齊梁時代,其審美也必受社會風氣影響,所以他認為“志盡文暢”的《出師表》與氣勢飛揚的《薦禰衡表》和“體瞻律調”的曹植之表,”,“雖華實異旨,并表之英也”,正表現(xiàn)了表文從質樸到華麗的發(fā)展過程。
表文發(fā)展過程與其由陳述請求的務實功能,漸變?yōu)橹x恩勸進等務虛功能密切相關。如曹植的后期表文,雖寫得文采斐然,但多有實際的內容,如《求自試表》、《求通親親表》、《陳審舉表》,反映希望積極入仕、參與國是的迫切心態(tài)。但到了南朝,表文的實際功能被弱化,如謝莊,他現(xiàn)存的表文除了《上搜才表》之外,還有《皇太子元服上皇太后表》、《為東海王讓司空表》、《讓吏部尚書表》、《讓中書令表》、《謝賜貂裘表》等,從題目可知,后列的幾篇表文都是毫無實際內容的。又如任昉,史載其以“筆”干于當世,蕭綱贊之為“斯實文章之冠冕,述作之楷?!保ā杜c湘東王書》)。被《文選》“表”類選入的五篇表文中,除了《為蕭揚州薦士表》有少許務實意味外,其他的如《為齊明帝讓宣城郡公第一表》,都是功能虛化的表文,而檢索其在《全梁文》中的存文,更可見其絕大部分表文的功能均已高度的虛化。江淹的情況也類似,多為代蕭衍而作的謝表之類。當然這與任昉和江淹長期擔任文學侍從有關,但這從客觀上助長了表文功能虛化的風氣。可以想象,當表文已經不再承擔陳述請求的實際功能,也就是說作者不再從內容上進行深度闡釋的時候,為了附和社會風氣或者取得君王的歡心,他們只好對表文的詞藻甚至聲律進行不斷的探索,而表文本來就有富瞻的特點,這就更加促進了虛化的傾向。文體內部本來就有相互影響的傳統(tǒng),所以使得許多有實際內容的表格也開始注重外部的形式,如沈約作為一代文宗,他的許多表格都有實際的內容,但形式上已經高度的駢化,從《上宋書表》就可以看出來。梁陳時代的徐陵同樣延續(xù)了這樣的風氣,如他的《勸進元帝表》、《讓散騎常侍表》、《讓五兵尚書表》、《讓右仆射表》等。
表文的高度駢儷化和功能的不斷虛化,使這種文體其原本散發(fā)的勃勃生機日漸黯淡,在梁陳以下,很難再看到文筆優(yōu)美,內容又很充實的優(yōu)秀表文,以至于這種風行了近五百年的文體日趨沒落,成為一種不折不扣的裝飾品。這正證明了:一種文體要想長久的存在下去,必須是內容與形式并重。
參考文獻:
[1]李兆洛.駢體文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劉勰.文學雕龍[M].長沙:岳麓書社,2004
[3]夏侯軒,李征宇.南朝表文的駢儷化過程初探[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2012,(03):44.
作者簡介:夏侯軒(1977—),女,江西分宜人,廣西大學文傳院碩士研究生,現(xiàn)任欽州學院中文與傳媒學院講師,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