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代林
“柴米油鹽醬醋茶”,開門七件事?!安琛?,雖然排在最后一位,但也可顯出其重要性。在人吃飽、穿暖,溫飽問題解決之后,就應(yīng)該想想“茶”事了。
從前,沒想過茶會與我們的生活如此緊密,息息相關(guān),會結(jié)下一生的緣,更沒想過一杯清茗會在自己的生活中顯示出如此重要的意味來。
小時候家境清寒,只有逢年過節(jié),或來了客人,母親才會去買上一些茶葉。在我的記憶深處,盡是一些廉價的碎末,顏色很深,泡在茶缸(茶缸也是一種搪瓷的,很粗糙)水上是一層厚厚的碎末,喝時須鼓起腮幫猛吹一陣,才下口,茶水呈黃色,味微苦。這是兒時對茶的初認識。
喝不喝也無所謂,沒有當(dāng)成一回事,這可能也是當(dāng)時各種條件的限制,沒法講究起來,就這樣過了好多年。有一次,外地的一位書法家朋友寄來了兩小罐鐵觀音,福建安溪產(chǎn)的,外面是鐵質(zhì)的盒,里面用塑料袋密封,包裝很精巧別致。一看,“高大上”,斷定這是好茶。一天,一位文朋來家中閑聊,拿出這種茶來泡好,沒想到這個朋友剛一呷口,竟贊不絕口,“好茶,好茶……正宗的鐵觀音”。我驚奇地問,你咋知道的?朋友說,他在福建待過,經(jīng)常喝的就是這種茶,說著,再抿上一口,“就是這個味”,回味綿長。
這種茶葉的滋味,讓朋友又想起了很多年前在福建打拼的艱辛,品出人生的味道,似多年未見的老友,此刻重逢的無比興奮。看出朋友的這種偏愛,我忍痛割愛把剩下的全送了他。
朋友中愛茶品茶的很多。有喜愛西湖龍井的、大紅袍的、普洱茶的、江蘇茶的、安徽茶的、竹葉青的、以及家鄉(xiāng)的三溪香茗的……我以前只是聽他們對茶的大加贊賞,常常不知所云,如云里霧里,他們說的頭頭是道,儼然茶博士一般,但后來跟著他們,無可奈何,受了影響,自己也慢慢地喝起茶,品起茗來。在安靜的夜晚,手捧一杯新沏的茶,突然對茶的美妙有一種醍醐灌頂般的頓悟,茶的色澤,茶的芳醇,果然在眼前,果然在周圍。從此便放不下這一杯茶了。春天可以喝喝花茶,夏天可以喝喝綠茶,秋天可以喝喝青茶,冬天可以喝喝紅茶。有時也不一定這樣,全憑自己的興趣,想喝哪種就喝哪種。
喝茶比喝酒雅。茶有茶道,酒卻沒有誰說“酒道”的。雖然喝酒可以大氣磅礴,發(fā)幽古之思,喝茶品茗更是一種靈魂層面上的最直接、最容易做到的自我款待。喝茶品茗,領(lǐng)略其中的色澤和香醇,浮躁不安份的心有時候真的會奇跡般地安靜下來,仔仔細細地品味這大自然饋贈人類的靈丹妙藥,它能使我們在紛繁蕪雜的社會現(xiàn)實中松弛許多,松弛許久,就因為煮茶泡水的一個個動作,不緊不慢,慢條斯理;就因為舉杯暢飲的一種期許;就因為茶杯中旋轉(zhuǎn)的茶葉,冒騰出的那縷縷香味。
喝茶品茗,水從口入,沁人心脾,不僅僅滿足于口、齒、舌、喉、腸胃之欲,有時更可想象綠綠的茶葉長在茶樹上,長在深山中,長在雨露風(fēng)霜里,歷經(jīng)大自然的洗禮磨煉,歷經(jīng)日出月落,采天地之靈氣,匯集成它的魂。茶是大自然的精靈,大自然的杰作。這樣的一番神游,也算作一種享受吧。
后來,在朋友的建議下,為了很好地貯藏茶葉,或放入鐵罐中,或放到冰箱里。這些自然界的精靈,它的綠色、它的香味都是應(yīng)該加以悉心呵護的。
有道是:“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須花?!辈杩蓯傂模部蓯偸澜?。
(責(zé)任編輯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