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瀟睿
我的注意力從細(xì)節(jié)開始,從那些曾經(jīng)來過卻告別的風(fēng)物開始,從那些被人類無辜的生存元素開始,比如河流、井泉、寂靜、黑夜、流螢、蟲鳴、水橋、城丘荒野、鴿哨、燕巢、鄉(xiāng)樹……
——摘自《古典之殤》
細(xì)研此書,心境安適如品香茗,濯以己身。我的心底仿佛也流淌著鄉(xiāng)間汩汩溪流,溪畔是搖曳的蘆葦,數(shù)點流螢,正是“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的風(fēng)雅與脫俗。如景入眥,偶發(fā)的是“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寥落,迷離款款。
字里行間,竟發(fā)現(xiàn)自己如此沒有情趣,不懂追尋、欣賞大自然的美——臨波之際,我心無蕩漾;過橋之時,行色匆匆……也許“水是橋的魂曲,橋是水的情書”這浪漫的呢喃,便是最恰如其分的形容。思緒隨作者筆下的文字飄向多水的江南,卞之琳一句雋永的短詩不由浮上心頭:“你站在橋上看風(fēng)景,看風(fēng)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誰的夢?”那抹青苔漉染,煙波浩渺,是如此撩人心弦!我想那江南不腐,正謂之流水不腐吧——當(dāng)一條水有了遠(yuǎn)方,有了里程,才算真正的河吧!為人不也正如此?本應(yīng)自守矜持情操,卻也當(dāng)志存高遠(yuǎn),隨著長風(fēng),卷起千堆雪,踏浪而去!倘若故步自封,恐怕也只能淪為一潭無波死水,水淺且凝,有鯤之色也只能哀其生之須臾不敢奢望北冥!
同樣讓我感慨頗深的,是“誰偷走了夜的‘黑’”這一自問。幾時起,晝夜的邊界模糊了,夜變得淺薄,沒了厚度和深意,猶如墨被稀釋。漸漸地,口語中也剝掉了“黑”字,只剩下“夜”,城市也將白晝肆意加長,將黑夜胡亂點燃。我從不曾關(guān)注“夜”,更何況夜的“黑”,哪會有閑情逸致尋找所謂的“黑夜”?此時此刻,23點整。我睜眼,那是依舊刺目暈黃的燈光;我遠(yuǎn)望,那是斑斕到炫目的霓虹招牌;我抬頭,那是閃閃爍爍的避雷針;我俯視,那是車水馬龍的街道上,被風(fēng)馳電掣劃出的道道光傷。都說寧靜致遠(yuǎn),在這不容寧靜置身的城市,何來致遠(yuǎn)?我賞不出文字間那高深悠遠(yuǎn)的意境,因為我從未見過彌漫天地、不含雜質(zhì)、水墨淋漓的黑!黑夜并非只是一個空洞的時間概念,那抹深沉與濃烈,只存于我的想象之中?!耙谷绾纹??夜未央。庭燎之光”的韻味,也僅存于我蒼白寡聞的腦海里。何其悲嘆!你能否告訴我,究竟是誰如此張狂地偷走了夜的黑?
眺望每一個深夜窗外不變的喧囂繁華,試問我們真有勇氣抽身而出么?想象青青炊煙扶搖直上,青天當(dāng)被,綠水為床,試問我們真有勇氣去追求么?“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jié),這是黑暗的季節(jié);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薄腋瓜壬凇峨p城記》開篇如是說。那在我們腳踏的這片土地上,究竟是覆蓋著更多肥沃濕潤的芳土,還是更多厚重堅硬的水泥地基?我們的深不見底的內(nèi)心,究竟是充斥著更多對德行修養(yǎng)的陶冶,還是更多對虛榮功利的追求?
我們奢侈地在燈火通明的一座座不夜城中磬盡光明,卻又不時地對那彌漫天地、不含雜質(zhì)、水墨淋漓的黑夜充滿幻想與懷念;我們狂熱地在重金屬與搖滾樂的鏗鏘聲中極盡青春張揚,卻不免嘆息那“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的和諧韻律;我們快手如飛地在鍵盤上敲下一行行文字,感嘆灼灼科技之華,但昔年帶著潦草抑或娟秀墨跡,一筆一畫飽含書信人落筆情感的尺素中,那脈脈溫情的沉淀卻凝成了闌前抹抹明月光。
我對古人滿心艷羨,出神時,時常夢回蘭亭,把自己當(dāng)作王羲之——盤坐河畔,三五至交,曲水流觴,在微醺中一氣呵成千古名作。煩悶時,便心附李太白,雖是無奈但更有豪情,在滾滾黃河邊,高吟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jì)滄海。哪怕是如辛棄疾般在少年時,為賦新詞強說愁,也得層樓以抒閑愁。在綿延青山中,在被偷走的古典中,還望與爾同銷萬古愁!
古典之殤,古典之殤!哲學(xué)中有這么一句箴言: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那么,年歲輾轉(zhuǎn)萬事蹉跎,被時代洪流沖刷而過的古典,就是不合理的么?我們無論身處哪個時代,或馬蹄踏踏塵土炎烈,或高樓林立霓虹起伏,都不應(yīng)遺忘那美好歲月中的“原配”。無論是自然界的“原配”,還是自己內(nèi)心的“原配”。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引用王開嶺先生的一段話與君共勉共警共思——
人生諸相皆為水。
江之污,即心性之污。
河之腐,即時代之腐。
流之枯,即精神之枯。
【推薦理由】
“別讓古典成殤”這是閱讀《古典之殤》后最大的感想,而瀟睿的文字恰恰是對這本書有力的共鳴和應(yīng)和。閱讀的積淀在這篇文章中讓讀者為之欣喜,為之感動,化用詩句典故隨手拈來“隨著長風(fēng),卷起千堆雪”“有鯤之色也只能哀其生之須臾不敢奢望北冥”,沒有豐厚的閱讀,哪來的如此自如?在美好的文字中我們感受到了瀟睿優(yōu)雅的“初心”。
(薦評:吳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