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旻旻
提起抽筋,您一定不陌生。它的學名叫肌肉痙攣,是一種肌肉自發(fā)的強制性收縮,造成肌肉僵硬,甚至動彈不得。其實不管是手部、腿部還是足部,只要肌肉一抽筋,就不受人體意識的控制,痛苦會瞬間席卷全身,影響人們的正常的生活。
可是大多數(shù)人在經歷了無數(shù)次這樣令人“難以忘懷”的生理現(xiàn)象后,依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您真的了解抽筋背后的真正原因嗎?有一種抽筋甚至會導致截肢您知道嗎?
警惕抽筋帶來的危險信號
抽筋就原因來講是多方面的,因為當身體在感受到外界刺激后,通過感覺神經傳遞至大腦,隨后大腦在對信息進行分析后對通過運動神經對肌肉發(fā)出指令令。只要在這連鎖環(huán)節(jié)中出現(xiàn)一點問題,都可能導致抽筋的發(fā)生。以下大致將抽筋分為四種類型,您可以比對看看是否能“對號入座”。
類型一:缺鈣型抽筋。在調節(jié)肌肉收縮的過程中,鈣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離子。當血液中的鈣離子濃度過低時,會造成肌肉的神經興奮性增加,促使肌肉收縮從而導致抽筋。在生活中這種類型的抽筋是比較常見的,易發(fā)于老人與孕婦,他們是骨質疏松易發(fā)人群,所以應該適當補鈣。值得注意的是,鈣離子的濃度不是越高越好,應該維持在2.25~2.75毫摩爾/升之間。
類型二:運動型抽筋。大量的運動之后,往往會容易出汗,所以就會伴隨著水分和電解質的丟失。這個時候如果運動量仍保持在非常大的狀況下,容易加大身體負荷,使肌肉“罷工”,其具體表現(xiàn)形式就是抽筋。還有一種運動時的抽筋則是因為低溫對肌肉的刺激,使其興奮性突然增高從而發(fā)生強直收縮。如游泳時受到冷水的刺激、冬季在戶外鍛煉準備活動不充分等,都容易引起抽筋。
類型三:睡覺時抽筋。主要誘因外力和疲勞。人在趴著睡時整個腳抵在床板上,小腿的肌肉完全處于一種絕對放松狀態(tài),容易導致被動痙攣,即抽筋,被子對腿的壓力也是原因之一;疲勞、睡眠、休息不足或休息過多,會導致血液循環(huán)減慢,導致肌肉中有較多的代謝產物堆積,如乳酸不斷地對肌肉產生刺激,從而引起肌肉痙攣。
類型四:缺血性抽筋。這種抽筋不同于前三種危害較小的抽筋,它的出現(xiàn)是身體發(fā)出的危險信號,需要引起您的足夠重視。缺血性抽筋猶如定時炸彈,如果不及時就醫(yī)造成的危害非常大,可能導致截肢,容易發(fā)生在脈管炎患者和動脈硬化患者身上。脈管炎是一種炎癥,是小的動脈和靜脈處于一種攣縮和閉塞的狀態(tài),容易發(fā)生在喜歡抽煙的年輕男性中,主要表現(xiàn)是手或腳遠端如手指尖或腳趾尖出現(xiàn)發(fā)涼、疼痛、發(fā)白、發(fā)干的狀況。動脈硬化患者則是因為膽固醇、脂質、紅細胞這些沉積物慢慢地在血管壁上聚集,容易堵塞血管,主要表現(xiàn)是間歇性跛行。血管病變位置不同,抽筋部位不同,如走固定距離出現(xiàn)抽筋,而且越來越頻繁,距離逐漸縮短。
謹記法則輕松緩解抽筋
發(fā)生抽筋以后不僅疼痛難忍,而且如果不盡快采取措施,還有可能會對肌肉造成進一步的損傷。其實緩解抽筋并不是什么難事,只要謹記“反其道而行之”的法則就能輕松應對。
如果發(fā)生抽筋時只有你一個人,千萬不要慌張。首先確定自己抽筋的部位,如手臂、小腿、大腿、腳趾、腳掌等。其次,針對相應的部位立刻實施相應措施,手臂抽筋應該用抽筋的手先握拳,再將小臂屈肩,然后伸臂伸掌;小腿抽筋應該根據(jù)前后部位的不同采取壓住或者扳起腳板并盡量伸直膝關節(jié)的方法;大腿抽筋可將大腿和膝蓋彎曲至腹部前,雙手環(huán)抱,再放開并將腿伸直;腳趾抽筋時可以朝其作用力相反的方向扳腳趾;腳掌抽筋則應用手輔助,快速地收縮腳掌,使腳趾朝向腳背彎曲,使腳底板呈一個平面。然后,重復上述動作,并堅持1~2分鐘以上,等到疼痛逐漸消失后可以逐漸放松。最后,還可搓熱雙手,為相應部位輕輕地按摩從而緩解肌肉地疲勞緊繃,或者用熱毛巾、熱水袋敷于抽筋處,能有效促進肌肉的血液循環(huán),緩解痛苦癥狀。
另外,如果身邊有家人或者朋友,可讓其幫助牽拉相應抽筋部位,或是按摩相應穴位。人中是督脈穴位,位于人體鼻唇溝的中點,在腿抽筋時用刮痧板角部或手指連續(xù)點按可以快速緩解疼痛癥狀;委中穴是膀胱經、腎經匯集之地,位于膝后凹陷處中心點,拇指放在髕骨上方與指尖配合按摩可以通絡止痛;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側、膝眼下三寸,將食指與中指重疊放在足三里穴上,適當用力掐按可以補脾健胃、調和氣血。
注意營養(yǎng)加強運動巧預防
想要預防抽筋首先要注意膳食平衡。鈣、鎂在肌肉收縮的過程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所以要注意多攝入富含鈣、鎂的食物,如牛奶、海鮮、谷類、蝦皮、豌豆、黃豆、黑豆、蠶豆、豆腐、豇豆、紫菜、芝麻醬、海帶、香蕉、芥菜、冬菜、莧菜等食物,不僅可以預防抽筋還能保護人體的心血管系統(tǒng)。需要注意的是,單純補鈣可能不一定能達到理想的效果,還應該在烹制的菜肴與湯羹時加點醋或山楂,可促進鈣被人體吸收;通過補充魚肝油、多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3,輔助鈣的攝?。谎a充含乳酸和氨基酸的奶制品、瘦肉等食品,促進鈣鹽溶解。
俗話說得好,生命在于運動。加強體育鍛煉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huán),提高機體的耐寒能力、耐久力,有效預防肌肉痙攣,即抽筋。運動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攝入適量淡鹽水,有助于稀釋人血液中的鈉含量;伸展開腿部、腰部、背部、頸部的肌肉,循序漸進地增加鍛煉強度,避免因突如其來的劇烈運動造成的肌肉緊張。夏季運動時要注意電解質和維生素B2的補充,冬季運動時則應注意保暖,不要在疲勞和饑餓狀態(tài)下進行劇烈運動。游泳前應先用適宜溫度的冷水沖淋全身,使身體對寒冷有所適應,提前熱身之后再下水。
另外,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也是非常重要的。平時出門最好穿舒服的鞋子, 睡覺時拉松被褥,防止腓腸肌和足底肌肉緊繃。在日常生活中要規(guī)律作息,多曬太陽,少抽煙、少喝酒。孕婦白天要經常改變身體姿勢,最好每隔一段時間就起來活動一下,臨睡前可以用溫水洗腳和揉搓小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