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亮
混朋友圈久了,三觀很難端正,甚至很難保全。因為各式各樣的信息會不斷刷新你的見識,挑戰(zhàn)你的常識,使你的三觀一直處在推倒重來的狀態(tài),讓你感到萬分沮喪,甚至開始懷疑人生。
我是內蒙古人,熱愛牛奶,最近幾年全家每人每天一袋牛奶是必備,但是某天,我忽然在朋友圈里看到一篇叫《牛奶將人類送進癌癥的墳墓》的文章。里面通過大量事實以理論依據論述了喝牛奶會導致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大腸癌、糖尿病……那個有理有據,那個言之鑿鑿,雖然里面的很多術語根本看不懂,但那愈發(fā)讓文章顯得真實,比如它說:大量飲用牛奶會增加人體中類胰島素一號增長因子(IGF-I)的水平,而幾乎每種癌癥都與IGF-I有關,IGF-I是促使癌細胞生長和繁殖的關鍵性因素……通常謠言不會專業(yè)到這個程度對不對?所以,多多少少,難免信它一點點。于是再給全家人訂牛奶,我就有陰影了,萬一真有那么回事兒,我不是在把全家人都送進……啊呸呸!
后來我們家訂奶量基本就減半了。
幸運(或者不幸)的是,再后來,我又看到一篇辟謠文,有位專家站出來說,那篇文章不是學術界的主流觀點,沒有更有力證據證明喝牛奶能增加癌癥風險……而且科學證實,喝牛奶可以降低患腸癌、高血壓、糖尿病的風險……說了許多,同樣有理有據。
這個,信還是不信?若信,誰能保證不會再次被辟謠?
反正我對牛奶的信心是大不如前了。
這是炮轟我三觀的圈文之一。還有許許多多,不勝枚舉。
比如我有早起喝一杯水的習慣,其好處大家都知道,補水沖洗腸胃什么的。但某日,一篇文章告訴我,這是個錯誤。因為按照中醫(yī)理論,人體早晨陽氣生發(fā),陽火初萌,而水性屬寒,你一杯水(尤其是涼水)下去,體內就會水火交戰(zhàn),陽火必然受傷,火主心,心火長期被克,很容易得心臟病……話說我心臟確實不太好,那么這水,喝還是不喝呢?
還有,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也是亙古的常識吧?但有文章說,早上人的腸胃剛蘇醒,空了一宿,你忽然就給塞滿了,讓它不得不從休養(yǎng)迅速轉為劇烈運動,它很難適應,久而久之就會生病,而這還會引起內分泌、心血管的連鎖反應,這些反應會導致你,Oh No,折壽。
還有文章說,生命在于運動也是錯誤的。文章運用命理學和位理學的觀點,說人器官的生命力都是有定數的,比如心臟,人一生心跳的次數基本是個定數,如果你運動,甚至劇烈運動,勢必使單位時間心跳次數增加,那么壽命相對就短了。其列舉的證據是,文人比運動員長壽,寒帶人比熱帶人長壽,每分鐘心跳10次的烏龜比心跳900次的小白鼠壽命長50倍……說得挺玄乎,但好像也不是完全沒道理。我本懷疑,但又想起很少鍛煉卻活了98歲的季羨林老先生打趣所說“生命在于運動,但長壽在于不動”……
我倒下的三觀掙扎一番,終于沒再站起來。
小學老師說,書籍可以擦亮人類的眼睛,推理一下的話,朋友圈是不是生來就帶著亮瞎我們雙眼的使命?
如何剛好保持在亮而不瞎的狀態(tài)呢?
This is a ques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