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艷華
學生A,本是我的班上一個非常懂事的男生。任課教師都夸他學習努力,腦子反應快。然而到了第二學期,一切都變了。他竟然在課堂上睡覺,早上遲到。他究竟出了什么問題了呢?
他的遲到問題越來越嚴重。因為全班只有他一個人遲到。批評和其他懲罰措施都無濟于事。于是我改變了策略。每天我早早地站在了教室門口等他。他來的時候已經(jīng)8點40了,我并沒有責怪他,而是很關(guān)心問他是不是路上出狀況了。他回答說,沒有,只是睡過點了。他的回答讓我產(chǎn)生了疑問:難道他家里就他一個人嗎?父母呢?都沒有人叫醒他?為了弄清楚他遲到的真正原因,我并沒有責備他,而是對他說,今天老師發(fā)工資了,中午放學老師請你吃飯。他嘻嘻笑了一下說,不用了吧。我說來吧,中午就我一個人,就算是陪老師吃飯了。他只好答應了我的邀請。為了避免尷尬,我又叫上了他最好的一個朋友。也就是在這天中午,他打開心扉,讓我知道了他真實的情況: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離異,后又各自成家。他被判給了父親,但父親經(jīng)常賭博和酗酒,并沒有什么經(jīng)濟能力。于是一直以來都是母親在接濟他,但又不能和母親住在一起。母親開了個美發(fā)店,他晚上就一個人住在理發(fā)店里。
聽了這些,我的心在顫抖,在心疼。但是我還是告訴他:孩子,你16歲了,也不小了,不要記恨父母。越是條件艱苦,你越是應該讓自己更堅強。
于是我們約定:我每天早上六點半準時給他打電話,叫他起床;每周我們倆至少一起吃一次飯。
一切似乎回歸了正常。一直到6月9號。那天晚上,他給給我發(fā)了一條請假短信,說明天有事不去學校了。
我回短信追問:|“為啥?讓你媽媽也給我發(fā)條請假的短信?!?/p>
他回信:“不用了,沒為啥,就是感覺沒意思。所以不去了。別找我媽了,沒用。也別給我打電話了?!?/p>
我趕緊打電話過去,他的手機關(guān)機了。我的腦子里一片空白,感覺事情不太妙。
我趕緊把班上他的好朋友找來,希望能從側(cè)面了解一些小A的情況,可惜沒有什么收獲。我又想給小A媽媽打電話,但我知道小A媽媽是個急脾氣。
但是我還得給他媽打電話,放學后他媽媽肯定見他了,問題肯定出在家里。只是我改變了方式,小A媽一接通電話就問:“鄭老師,小A是不是又出問題了?”
我說:“沒有,就想和你聊聊天。小A說你為了他受了很多苦,他很理解你?!?/p>
小A媽:“孩子心地很善良的。”
我說:“是的。今天晚上你見他了嗎?”
小A媽:“見了,今天俺倆吵架了,我把他攆出理發(fā)店了,讓他回他爸家住,他自己成天弄得像孤兒一樣。(終于知道原因了)
我說:“你的脾氣太急了,你覺得他會回他爸家嗎?這么晚了你讓他去哪呀?你的心咋這么狠。那么多年了跟著你,他害怕你不要他,他要跟緊你,怕你丟了他?!?/p>
聽到這里,小A媽哭了。
我繼續(xù)說:“你今天這樣對孩子有點過了。你這些年確實為了孩子犧牲了很多,生活上是富足的,但你有沒有想過孩子心里怎樣想的,有沒有試著走進他的內(nèi)心?另外,孩子說明天不來上學了。今晚我們一定要找到他。
第二天早上,我7點40就到班了。進班一看,A已經(jīng)來了,身上的衣服很臟,好像沒有洗臉,頭發(fā)也很亂。把他叫到辦公室,讓他洗洗臉,梳梳頭,又給他買了早飯。然后才問他:“昨晚在哪過的?”
小A說:“在網(wǎng)吧,玩到12點,然后在網(wǎng)吧的沙發(fā)上睡了?!?/p>
我說:“孩子,以后咱可不能這樣了,再有類似的情況你就跟和我,老師家有地方住。”
我這次沒有批評他,表現(xiàn)出更多的是擔心和牽掛。
8點半的時候,小A媽媽終于給我來電話了:“鄭老師,我想了一夜,我的脾氣確實太急了,孩子沒有錯,是我對他的關(guān)心不夠,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認識到問題出在哪兒了,謝謝你?!?/p>
我說:和孩子必須要耐心,何況你家孩子這么懂事。
小A媽:“是呀,都怪我。但是A還是一個人住理發(fā)店,放暑假了太不安全了。小A就不能和你一起住嗎?這孩子太缺乏愛和溫暖了?!保ǔ弥@個勁,我得把問題徹底解決了。)
小A媽:“可以呀,我原來說過,他不愿意……唉,一言難盡,是我沒做到位呀。鄭老師,你放心,這次我肯定做到位?!?/p>
6月18號,我給A打了個電話,得到的消息是,他已經(jīng)和媽媽住在一起了,很開心,很感激我。聽聲音,我真切地感受到他的激動,就如同愛從不曾離開過他。
通過這件事情,讓我懂得了,對待我們的學生,只要我們不拋棄、不放棄,肯用心去了解他們,關(guān)心他們,我相信這些學生一定會是對社會有用的人。(責編 王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