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君文
【關(guān)鍵詞】 語文教學;情感教育;優(yōu)勢;
問題;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06—0049—01
一、語文情感教育的先天優(yōu)勢
情感可以理解為作品的生命。每個感人的作品都充溢著作者濃厚的思想感情。正因為作品中滲透著作者強烈的思想感情,教師在教授作品之前,不單要下工夫鉆研教材,更要用心靈去感受作家與作品,形成自己獨特的感悟和情感體驗,這樣,才能感動自己,并感動學生。中學語文教材都是選擇那些膾炙人口的名篇,并在各個時代流傳不衰的美文,這些作品其語言文字優(yōu)美,更重要的是文中滲透著作者熾熱的情感。
二、情感教育存在的問題
教育的目標在于培養(yǎng)“完善的人”,它要促進的是學生的全方位發(fā)展,包括生理、心理、認知、情感等各方面的發(fā)展??扇缃竦闹袑W語文教學出現(xiàn)了人文價值、人文底蘊的流失,將充滿人性美,最具趣味的語文變成枯燥乏味的技藝之學、知識之學,乃至枯燥的應試訓練。這樣的語文課堂無法煥發(fā)出生命的光彩。
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痹谡Z文教學中,要真正對情感施加影響,就要營造一種適當?shù)那楦薪逃h(huán)境。心理學家的觀點是,無目標的學習常常是無益的,而無情感的學習更是非常糟糕的。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diào)“過程與方法”,只有這樣才能使“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落到實處。
新課標的實施,改進了教師們的教學理念,使教師們認識到:語文教學不僅要讓學生能夠?qū)W到知識,而且要讓學生學會做人,做一個有情感的人。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情感與智育的關(guān)系是: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識的種子就播在這片土壤上,種子會萌發(fā)幼芽來,兒童邊認識邊干得越多,對勞動快樂的激動情感體驗得越深,他就想獲得的知識更多,他的求知渴望、鉆研精神、學習勁頭也就越強烈。在實際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方法和效果卻很讓人懷疑。
其中存在的問題是,教師把課文里的情感慷慨地說給學生,學生對教師說教都是先入為主,往往容易思維定勢,再動人再感人的情感就再也無法體驗感悟到了。例如,在分析《孔乙己》一文的孔乙己時,教師們大多告訴學生:他是一個被封建社會毒害的讀書人悲劇形象。并少不了要教育學生:我們要憎惡封建禮教的毒害思想。在教授《岳陽樓記》一文時,大多數(shù)教師在課堂上慷慨陳詞:我們一定要學習那些先賢的崇高精神。以上例子,就是典型的情感說教方式,其危害是:學習者容易產(chǎn)生懶惰甚至是逆反心理,對什么是真、善、美與假、惡、丑在眼前又模糊不清,這種教育你說還有多少效果呢?那么如何才能使情感教育象活水一樣融入課堂并收到較好的效果呢?
三、采取行之有效的情感教育方法
其實,情感的培養(yǎng),主要應該注意把握心理暗示原則,即讓學生借助課程所展現(xiàn)的內(nèi)容獲得一種自己的感受、認識和理解。
1.運用輔助手段,創(chuàng)設(shè)情景。在實際教學中,結(jié)合其他的輔助手段,會起到良好的功效。以杜甫的《蜀相》例,教師運用多媒體為輔助手段,截錄展播成都杜甫草堂的近況,并用電視劇《三國演義》諸葛亮在五丈原前的衰颯形象為情景,先從直觀上讓學生有一種肅穆、蒼涼的氛圍。教師此時予以深沉、傷痛的語調(diào)敘說杜甫對諸葛亮的敬仰及詩人坎坷的經(jīng)歷。如教授毛澤東的《沁園春·雪》一課時,利用多媒體先播放這首歌曲,學生學習情緒一下子就被調(diào)動起來,接著再啟發(fā)想象,學生的思維就像脫韁的野馬,讓南方的天空—下子跟北方的山川河流一樣被冰雪所覆蓋,粉妝玉砌的美景便在學生的腦海中浮現(xiàn),這樣,學生的學習情緒高漲,學習氣氛濃厚,學習情感濃烈,熱愛祖國河山的情感永遠在心中回蕩。
2.探究質(zhì)疑,體悟情感。人類的情感是豐富的,在文學作品中,應該重視其豐富性的特點,也應該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強化思維多元化,而不宜以求同思維,以統(tǒng)一標準去束縛學生的二度創(chuàng)作,甚至妄下斷語,把對文學作品的理解用公式化形式概括成幾段話教給學生,把復雜的情感糾葛加以簡單的肯定或否定。這些說教,往往千篇一律,課堂沉悶,情感空洞,只有通過探究質(zhì)疑,才能體會作品的真情實感。因此,列寧說:“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薄案腥诵恼撸群跚?。”這些話正好道出了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的真諦。重視中華民族文化積淀中的情感因素,重視中學語文中的“情感教育”,對全面培養(yǎng)人才,推進課程改革將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編輯:劉於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