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芝
目前,水塔自動水位控制的電路已很成熟,并且有控制器出售,但如果剖析其中的電路,也會發(fā)現(xiàn)其中仍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現(xiàn)介紹一款控制器,在已有電路的基礎上增加很少的零件,就能巧妙地提高控制器的整體性能。
如下圖所示,水塔水位控制部分仍用555電路,由NE555組成的R-S觸發(fā)器,輸出只有兩個狀態(tài)鎖定,這就決定了應用于控制中不會出現(xiàn)臨界狀態(tài),輸出符合數(shù)字化的特征。
本電路中R1、R3、R4組成分壓偏置電路,R、S的偏置電壓既不能大于2/3VDD也不能小于1/3VDD,電路的這一特性應用于控制電路中是設計和控制的重要理論基礎。應用于水位控制三個觸探電極A、B、C在水塔中的位置如上圖。
水塔中的水處于高水位水滿位置時,電源電極A通過水電阻與B、C電極相連,使R-S觸發(fā)器的R、S端均為高電平,R-S觸發(fā)器輸出端3腳為低電平,通過光電耦合器而使VT1截止,繼電器保持釋放狀態(tài),水泵不工作。當水位下降使電極C脫離水位后,雖然NE555的6腳電壓下降了,但它對電路不起觸發(fā)作用,電路仍保持原輸出狀態(tài)。
當水位下降使電極B脫離水位后,B電極與電路形成絕緣狀態(tài),即NE555的2、3腳均被懸空,2腳上的電壓遠低于1/3VDD,R-S觸發(fā)器翻轉(zhuǎn),輸出端3腳由低電平變?yōu)楦唠娖?,光電耦合?使三極管VT1由截止狀態(tài)變?yōu)閷顟B(tài),繼電器吸合,繼而啟動中間繼電器和交流接觸器,水泵運轉(zhuǎn)進入上水過程。
在上水過程中,水位上升使電極A、B接觸后,通過水電阻與R2將電源電壓加至2腳,使R-S觸發(fā)器的S端出現(xiàn)高電平,但這一高電平對電路不起觸發(fā)作用。
電路保持原狀態(tài),上水過程繼續(xù)。當水位進一步上升使電極A、C連通后,電源電壓通過水電阻與R1加至6腳,使R-S的S端出現(xiàn)高電平,達到2/3VDD,這一高電平作為R-S觸發(fā)器的復位電平,使電路復位,輸出端輸出低電平,繼電器釋放,水泵停止工作,上水停止。
關于水井水位高低的控制原理,從電路圖可知,繼電器的吸合需兩個光電耦合器同時處于導通狀態(tài),即NE555的輸出信號都是在水井內(nèi)有水的狀態(tài)下才進行。
原理是:晶體管VT2的基極在水中利用水電阻導通(圖中的C和D接口通過導線連到井下),同時為C2充電。當水位下降到導線電極懸空時,VT2截止,由于C2已充電,此時VT3放電還能維持一段時間,時間的長短取決于電容的容量和放電電流的大小。這里選用的是場效應管,柵極導通需要的電流很小,所以延續(xù)的時間長。
延時的作用是防止VT2處于臨界狀態(tài)時繼電器反復吸合損壞電機。如果水井水源充足,可不用水井控制裝置,將撥動開關撥到無需控制的位置。DW的作用一是讓VT3有固定的柵電壓,一旦進水水位下降到最低點后,VT2截止,C3向VT3柵極放電,持續(xù)一段時間;二是為VT2提供工作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