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書亞
摘 要:在當事人雙方感情確已破裂需判決離婚的案件中,由于一方當事人有過錯并導致夫妻感情確破裂的案例占有很大的比例。應當重視對離婚案件當事人的過錯責任的認定。通過對離婚案件當事人過錯的分析,有利于認定并追究其應承擔的責任。
關鍵詞:離婚案件;過錯行為;責任認定
人民法院認定離婚案件的審判實踐表明,在當事人雙方感情確已破裂需判決離婚的案件中,由于一方當事人有過錯并導致夫妻感情確破裂的案例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對離婚案件當事人的過錯責任的認定,已經(jīng)成為審判實踐中應當加以高度重視的問題。同時,基于當事人的過錯責任對其加以追究,也完全符合我國婚姻立法保護合法婚姻、維護公平正義的基本原則。
1 需予以追究責任的當事人過錯行為的特點
一般認為,需追究責任的離婚案件當事人的過錯行為,是指經(jīng)由人民法院審理,確定離婚案件當事人夫妻感情確已破裂且必須判決離婚的案件中,法院依法認定一方當事人實施了違反法律規(guī)定、導致夫妻感情破裂,應依法追究過錯責任的行為。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在判決離婚案件中要追究的過錯責任的行為,具備了唯一性的特點——即離婚案件當事人的過錯行為必須是造成夫妻感情破裂的唯一原因。
2 需追究責任的當事人過錯行為的種類及形態(tài)
第一類是違反婚姻自由的過錯行為。主要有夫妻一方婚前向?qū)Ψ焦室怆[瞞患有法律禁止結婚的疾病,隱瞞已與他人結過婚的歷史,捏造、虛構個人有利條件讓對方產(chǎn)生錯覺等。這類行為實際上是騙婚,被騙的一方迷惑于假象,自然失去了以自己意愿擇偶的自由,應列入違反婚姻自由的過錯行為中。至于公然威脅、強迫他人與自己結婚的行為,當然應列入過錯行為的范圍。
第二類是違反一夫一妻制的過錯行為。有重婚、通奸、姘居、賣淫、嫖娼等。除此之外,離婚當事人在婚姻期間與他人發(fā)生影響家庭關系的戀愛關系,即俗稱的婚外戀、第三者插足,也應列入過錯行為之中。對此行為雖有爭議,但從必須嚴格地保護已合法登記的婚姻的法律角度來看,法律都必須干預,使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三類是違反男女平等的過錯行為。在婚姻家庭生活的各個方面,夫妻享有平等的權利并負擔平等的義務,具體包括人格、人身自由和財產(chǎn)權的平等;平等負擔照顧家庭子女、實行計劃生育及互相扶養(yǎng)等各項義務。因此,經(jīng)常侮辱、打罵、歧視對方;生活上虐待對方;粗暴干涉對方工作、學習、外出活動的自由;因妻子生女孩而加以歧視;不照顧家庭子女;背著對方擅自處理家庭貴重財物;不顧對方溫飽、不關心對方疾病的治療等等行為,皆可視為違反男女平等的過錯行為:
3 離婚案件中過錯責任認定及責任追究
既然夫妻感情確已破裂是追究離婚案件當事人過錯責任的前提條件,那么,在認定離婚案件中的過錯責任時應當基于如下兩點,首先,必須是離婚案件當事人的過錯行為導致了夫妻感情的破裂,過錯行為與感情破裂二者有必然的因果關系。這是離婚案件當事人過錯行為區(qū)別于其他民事過錯行為的最大的不同之處。其次,當事人的過錯行為必須是違反婚姻法明文規(guī)定的行為。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離婚案件中,婚姻當事人的行為雖然引起了家庭的矛盾、婚姻的破裂,但如果這些行為沒有觸犯我國婚姻法的規(guī)定,而觸犯的是我國婚姻法以外的其他法律,就不能認定為離婚案件當事人的過錯行為。
在我國,離婚案件當事人過錯行為所違反的法律規(guī)定,主要集中在調(diào)整婚姻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之中。因此,當事人的過錯行為必須由人民法院在判決離婚案件中加以認定并責令過錯方承擔一定的民事責任。
首先,離婚案件當事人的過錯行為既然是一種違法行為,那么對這種行為的認定和處理必須是一種司法活動,作為國家審判機關的人民法院必須承擔起這一司法職責。實際生活中,人民調(diào)解組織、離婚案件當事人的工作單位、民政局婚姻登記處都在參與處理和直接處理當事人的離婚事件,但不能認定和處理當事人的過錯行為,只有人民法院才能在認定過錯行為的程序和實體上、在強制過錯方承擔民事責任上作出決定,這是將認定、處理當事人過錯行為納入法制軌道的必然要求。
其次,法院的這一職責只能在判決離婚案件中行使。法院在審理離婚案件中可以有原告撤訴結案、調(diào)解和好或離婚、判決不準離婚和判決準予離婚等等多種結果,其中除判決離婚之外,只有調(diào)解離婚是解除婚姻關系,其他處理結果都是維持婚姻。如婚姻得以維持,此時再從法律上認定當事人過錯和追究責任,顯然不利于婚姻的重新鞏固。而調(diào)解離婚則是婚姻破裂的雙方對財產(chǎn)、子女撫養(yǎng)、住房的安排達成協(xié)議,雙方協(xié)議完全自愿,好離好散,如果強調(diào)認定和追究當事人過錯,則既違反當事人本意,也必定影響調(diào)解的達成。唯有判決離婚是在當事人雙方就夫妻感情、財產(chǎn)分割等問題爭執(zhí)較大,有時意見強烈對立的情況下,法院必須依法作出離婚判決。此時,除無過錯當事人有理由請求法院不就另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加以認定和處理外,法院應該對當事人過錯依法認定并嚴肅處理。
再次,追求良好的司法效果。法院依法判決離婚的案件最能體現(xiàn)法律對婚姻家庭的全面調(diào)整,如果說婚姻關系正常的家庭是實行了婚姻法的部分條款的話,那么判決離婚的家庭則不僅要適用其婚姻關系正常時應適用的法律,還必須適用婚姻關系破裂后的法律。比如必先肯定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雙方財產(chǎn)的共有,然后才能肯定夫妻關系破裂后的財產(chǎn)分割,其他如夫妻感情、子女撫養(yǎng)、住房分割也皆如此。據(jù)此我們可以說法院判決離婚的案件,在處理離婚夫妻的法律問題的同時,也是對婚姻法律制度作了一次全面的宣傳。這種一次又一次的婚姻法的全面宣傳,必將對全社會形成依法組織家庭、依法解散家庭的導向力,特別是其中突出對過錯方的處理,更是將夫妻之間法定權利、義務的嚴肅性推向了新的高度,教育引導更多的人從另一面來領會合法婚姻的規(guī)范性和強制性。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婚姻穩(wěn)定事關社會的和諧。我國婚姻法明文規(guī)定了我國所有婚姻當事人須嚴格遵守的五項原則,違反了這些準則,就構成過錯,理應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從我國婚姻立法精神和社會進步的需求出發(fā),法院在處理離婚案件中,有必要加大認定當事人過錯行為并責令承擔責任的審判力度。
參考文獻
[1]楊立新.在司法實踐中如何保護婚姻自主權——婚姻自主權及其民法保護《疑難民事糾
紛司法對策》第1集[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陳敏.淺談婚姻家庭案件的特點及審理《法學評論》[J].l997年第5期.
[3]楊大文.離婚法定理由之我見[J].《民商法學》199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