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盧綸
云開遠見漢陽城,猶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
三湘愁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
舊業(yè)已隨征戰(zhàn)盡,更堪江上鼓鼙聲。
(《全唐詩》)
【解讀】
盧綸,字允言,河中郡蒲城(今山西永濟)人。天寶末,避安史之亂,流寓鄱陽。大歷初,舉進士不及第。由于宰相元載一向器重他,取其詩進呈,并為他推薦,因得補閿鄉(xiāng)(wén xiāng,在今河南靈寶)尉,逐漸升遷為監(jiān)察御史,因事托病辭職回鄉(xiāng)。盧綸在朝中時,德宗皇帝也極欣賞他的詩,皇帝自己做了詩,常常令盧綸和作。盧綸死后二十余年,文宗皇帝也很愛讀他的詩,專門派人到他家里去訪求遺稿,得詩五百首。這一事,更可知盧綸的詩,在中唐時曾傳誦長久,他雖然是大歷十才子之一,他的詩名卻更盛于大歷以后。
盧綸的詩,《全唐詩》編為五卷,大約有五百首左右,似乎并沒有遺佚。詩大多是送別懷人之作,和其他大歷詩人一樣。
本詩是盧綸歸鄉(xiāng)時所作。晚上,船停泊在鄂州(武昌),云霧開朗時,可以遠遠望見漢陽城,既然望得見,應該是很近了,可是還需要一天的航程。武昌在長江南岸,漢陽在北岸,隔江相對,在古代的交通情況下,渡江還得費一天的時間。同船的商人們都安心地午睡,可知風平浪靜,不用耽憂;夜間,船夫都在閑談,可以感到潮水高漲,行船并不緊張。商人和船夫的閑適態(tài)度,和自己的歸心如箭恰成對比。這種情緒,在“猶是”二字中充分表現(xiàn)了出來。因為到了漢陽,他就可以取陸路北上歸家了。在三湘地區(qū)流浪了幾年,已是兩鬢秋霜,如今在船上獨對明月,愈覺得萬里外的歸心急迫。然而,想到自己家鄉(xiāng)的產(chǎn)業(yè)已被戰(zhàn)爭毀滅完了,即使回到故鄉(xiāng),也還是無家可歸,更那堪江上還聽到戰(zhàn)鼓之聲,似乎戰(zhàn)爭還沒有結束。
“估客”“舟人”一聯(lián),是他的名句,一向獲得長江旅客的稱賞,因為寫出了行旅生活的經(jīng)驗。我們現(xiàn)在乘輪船走長江,讀這一聯(lián)時就無動于衷了。(施蟄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