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見過褚老先生,但我熟知他的故事。我確信,褚時健過去管企業(yè)和現在的成功都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毅力、勇氣和吃苦耐勞,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的方法和路徑。那就是,他心里非常清楚,要做個好企業(yè),必須做出好產品;必須集中資源先把產品做好,然后再說營銷,再說品牌,再說賺錢。王石說褚時健是精算師,鐵鷹說他是園藝師,我認為,他更像首席產品官。
記得褚老先生在紅塔山的時候就狠抓種煙葉,否則怎么可能有當時紅塔山香煙的紅火?今天再種橙子,還是老道理,還管用。所以,褚時健的故事,悲情波折、堅毅再生是一部分,對的方法路徑、認真做好產品是另一部分。但第二部分往往被人們忽視,而這正是急于成功、急于賺錢的中國企業(yè)家所缺的。
我們吃過很多好看卻沒有味道的蘋果和桃子,有人說是因為澆了過多的水,用了過多的肥??神页纫矟菜?,也用肥,只是用法不同。褚時健對水和肥都做了研究,把事情做認真了、做實了。
也有人說,現在水果沒味道是因為太追求產量,可褚橙也追求產量,而且產量比一般的同行還要高。為什么?褚時健用的是不同的方法,不僅澆水施肥不同,剪枝、間伐也與傳統(tǒng)做法不同,而且還不斷地進行對比試驗。
人們總想從科學家的言談中搜尋他們天才所在的蛛絲馬跡,后來才意識到,他們對世界的探索之所以成功,僅僅是因為他們堅持不懈地使用科學方法。
今天,企業(yè)規(guī)模大了,跨國了,目標多了,卻往往迷失了初始的方向,忘了自己存在的理由就是用最高的效率做最好的產品。成功企業(yè)所有努力的結晶就是好產品,產品是企業(yè)與外界溝通的唯一通道。否則營銷品牌干什么?上市融資干什么?兼并重組干什么?激勵團隊干什么?每天開會干什么?
褚時健從一開始就執(zhí)著地做“好產品”,否則沒有褚橙的今天。好產品會說話,好產品自己會走路。
摘編自《創(chuàng)業(y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