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玲 龐青衛(wèi) 金莉 章亞莉 楊國威 高夢婷 李十月
[摘要]目的 了解恩施山區(qū)6~24月齡嬰幼兒血紅蛋白(Hb)水平,為嬰幼兒貧血的控制提供基線資料和科學依據(jù)。 方法 采用氰化高鐵血紅蛋白(HiCN)法,利用XF-1C血紅蛋白儀測定該地區(qū)兒童血紅蛋白水平,并采用SPSS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 結(jié)果 恩施山區(qū)6~24月齡嬰幼兒血紅蛋白水平為(113.43±16.00)g/L,男童為(113.48±16.41)g/L,女童為(113.38±15.58)g/L。血紅蛋白水平隨月齡變化明顯,6~11月齡嬰幼兒血紅蛋白水平最低,隨后逐漸升高。結(jié)論 恩施山區(qū)嬰幼兒血紅蛋白水平較低,應開展健康教育和營養(yǎng)干預,降低當?shù)刎氀疾÷省?/p>
[關(guān)鍵詞]嬰幼兒;血紅蛋白;貧血;調(diào)查
[中圖分類號] R17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5)04-140-03
貧血主要因缺乏鐵元素導致[1],在2歲以下嬰幼兒中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2],并會對兒童后期生長發(fā)育產(chǎn)生不良影響,是一個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3]。6~24月齡嬰幼兒由于體內(nèi)儲存鐵缺乏,導致血紅蛋白合成減少,是嬰幼兒缺鐵性貧血的高危人群[4]。血紅蛋白(Hb)是紅細胞的主要功能蛋白,Hb水平是評價貧血狀況的重要指標[5]。本文采用氰化高鐵血紅蛋白法(HiCN)對恩施山區(qū)6 ~ 24月齡嬰幼兒Hb水平進行測定,闡明嬰幼兒血紅蛋白水平的分布特征,并探討控制和改善當?shù)刎氀疾÷实拇胧?/p>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采用多階段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在湖北省恩施土家苗族自治州隨機抽取兩個縣,每個縣隨機抽取5個鎮(zhèn),每個鎮(zhèn)隨機抽取2個行政村作為調(diào)查點。
于2013年3月對每個調(diào)查點6~24月齡嬰幼兒監(jiān)護人開展調(diào)查,采用調(diào)查表收集嬰幼兒的一般情況。本次調(diào)查共發(fā)放問卷1839份,回收有效問卷1724分,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3.75%。
1.2 方法
HiCN試劑為上海榮盛生物藥品有限公司生產(chǎn),檢測儀器為南京普朗醫(yī)用設(shè)備有限公司XF-1C血紅蛋白儀,測定前用血紅蛋白校標液校正該儀器。檢測方法如下:采集兒童末梢血樣10μL,加入5mL HiCN試劑中,混合靜置3min,用XF-1C血紅蛋白儀測定血紅蛋白值。
1.3 貧血診斷標準
按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推薦的標準,兒童血紅蛋白濃度<110g/L 診斷為貧血。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EPI DATA3.1錄入數(shù)據(jù),采用SPSS17.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血紅蛋白均值比較用t檢驗和方差分析,多組之間的兩兩比較用LSD法。月齡與血紅蛋白值之間的關(guān)系采用卡方趨勢檢驗,貧血患病率的比較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嬰幼兒一般狀況
共調(diào)查恩施山區(qū)1724名6~24月齡嬰幼兒,其中男童897人,占52.0%,女童827人,占48.0%,性別比為1.08︰1.00;調(diào)查嬰幼兒月齡中位數(shù)為15月齡(10~19月齡),6~11,12~17,18~24各月齡組嬰幼兒所占比例分別為33.7%、33.9%和32.4%。
2.2 調(diào)查地區(qū)嬰幼兒血紅蛋白水平
調(diào)查地區(qū)血紅蛋白均值為113.43g/L,標準差為16.00g/L,最大值為196.0g/L,最小值為54.0g/L,中位數(shù)為113.0g/L,眾數(shù)為108.0g/L。樣本總體偏度為0.21,峰度為0.83,呈正偏態(tài)分布。
2.3 不同性別和不同月齡嬰幼兒血紅蛋白水平
男童血紅蛋白水平為(113.48±16.41)g/L,女童為(113.38±15.58)g/L,差異無顯著性(t=0.13,P>0.05)。6~11月齡、12~17月齡、18~24月齡嬰幼兒血紅蛋白水平分別為(109.77±16.01)g/L、(113.47±15.51)g/L、(117.19±15.67)g/L,各月齡組差異具有顯著性意義(F=31.62,P<0.05)。運用LSD法對各月齡組間進行兩兩比較,每兩個月齡組之間均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血紅蛋白水平隨月齡變化明顯:6~11月齡Hb值最低,隨著月齡的增高,嬰幼兒血紅蛋白值逐漸升高。分性別后,變化趨勢不變。見表1。將血紅蛋白水平分為<90g/L、<110g/L和≥110g/L三個等級后,進行卡方趨勢檢驗,線性回歸分量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64.29,P<0.05),偏離線性回歸分量無統(tǒng)計學意義(x2=9.40,P>0.05),嬰幼兒月齡和血紅蛋白水平之間存在線性相關(guān),且血紅蛋白的水平歲月齡增高而增高。見表2。
2.4 調(diào)查地區(qū)嬰幼兒貧血患病狀況
1724名嬰幼兒貧血患病率為40.5%,其中男童為40.2%,女童為40.9%,貧血患病率性別之間無顯著性差異(x2=0.07,P>0.05)。6~11、12~17、18~24月齡組兒童的貧血患病率分別為53.0%、39.6%、28.6%,各月齡組之間貧血患病率具有差異(x2=70.66,P<0.05)。6~11月齡組嬰幼兒貧血患病率最高,隨后逐漸降低。分性別后,貧血患病率隨月齡變化趨勢不變。見表3。
3 討論
貧血是兒童四大疾病之一,易造成兒童缺氧從而影響臟器功能,長期貧血亦可影響兒童的生長發(fā)育和免疫功能[6]。近年來,隨著我國經(jīng)濟水平的提升和兒童健康知識的普及,兒童貧血狀況顯著改善[7],但是中西部地區(qū)嬰幼兒貧血患病率仍舊很高(45.9%)[8]。通過本次研究,調(diào)查恩施山區(qū)6~24月齡嬰幼兒血紅蛋白水平及貧血患病狀況,為當?shù)貗胗變籂I養(yǎng)干預提供基線數(shù)據(jù)。
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恩施山區(qū)6 ~ 24月齡嬰幼兒Hb的平均水平為(113.43±16.00)g/L,低于其他研究測得的血紅蛋白均值[9],該地區(qū)6~24月齡嬰幼兒貧血患病率為40.5%,與2005年中西部46縣6~36月齡嬰幼兒貧血患病率相當[8],但相比于2010年湖北省農(nóng)村地區(qū)同齡兒童貧血患病率32.7%,恩施6~24月齡兒童貧血患病狀況較為嚴重[10]??赡苁怯捎谡{(diào)查地區(qū)地處湖北省西南山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較為薄弱,居民生活水平低下,加之居民兒童健康知識缺乏,難以保證嬰幼兒必要的營養(yǎng)補充。endprint
與以往研究結(jié)果相似,本次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貧血患病率無性別差異[11]。從月齡變化趨勢來看,6~11月齡兒童貧血患病率最高,之后隨著月齡增高貧血患病率逐漸降低,與《國家食物與營養(yǎng)監(jiān)測》結(jié)果一致[12],這種變化可能與輔食添加不合理有關(guān),兒童出生6個月以內(nèi)母乳基本可以滿足生長發(fā)育的需要,但6個月以后母乳提供的能量和各種營養(yǎng)素已經(jīng)不能滿足兒童生長發(fā)育需求[13],嬰兒出生6個月后若未及時添加輔食,很可能影響嬰幼兒的營養(yǎng)狀況從而導致貧血的發(fā)生??梢?~11月齡為預防嬰幼兒貧血的關(guān)鍵月齡期,應開展廣泛的健康教育,促使看護人及時合理地添加輔食保證兒童健康成長。
本研究表明恩施山區(qū)兒童血紅蛋白水平和貧血患病狀況不容樂觀,各級政府應予以重視,加強健康教育和營養(yǎng)干預,同時組織專業(yè)人員定期進行調(diào)查研究與分析,有針對性的實施預防控制措施[14],提高當?shù)貎和癄I養(yǎng)水平,降低貧血發(fā)病率。
[參考文獻]
[1] Benoist B,McLean E,Egll I,et al.Worldwide prevalence of anaemia 1993-2005:WHO global database on anaemia[M].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8.
[2] Rocha DS,Capanema FD,Pereira Netto M,et al.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anemia in children attending daycare centers in Belo Horizonte-MG[J].Revista Brasileira de Pidemiologia,2012,15(3):675-684.
[3] Souganidis ES,Sun K,de Pee S,et al.Determinants of anemia clustering among mothers and children in Indonesia[J].Journal of Tropical Pediatrics,2012,58(3):170-177.
[4] 郭鑫,張玲,張洪遠,等.2 歲以下兒童貧血狀況及危險因素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4,5:752-754.
[5] 余琦.1477例錦州市古塔區(qū)學齡前兒童血紅蛋白分布狀況調(diào)查[J].遼寧醫(yī)學院學報,2012,2:167-168.
[6] 喬艷梅,杜紅麗,劉娜,等.嬰幼兒貧血多因素分析[J].臨床薈萃,2012,3:248-249.
[7] 常素英,何武,賈鳳梅,等.中國兒童營養(yǎng)狀況 15 年變化分析——5 歲以下兒童貧血狀況[J].衛(wèi)生研究,2007, 36(2):210-212.
[8] 張愛玲,張敬旭,王燕.中國中西部46縣 6~ 35月齡兒童貧血狀況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9,17(3): 260-262.
[9] 李曼麗,于冬梅,劉愛東,等.中國貧困地區(qū) 2~ 5 歲兒童的貧血患病現(xiàn)狀及家長喂養(yǎng)行為的影響因素分析[J].衛(wèi)生研究,2011,40(2):147-149.
[10] 吳連希,王佩瑋,劉爽,等.湖北省農(nóng)村地區(qū) 2 歲以下嬰幼兒母乳喂養(yǎng)及貧血狀況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 2012(11):1175-1177.
[11] 楊媛媛,劉黎明,楊文方,等.陜西農(nóng)村0~18月齡嬰幼兒貧血狀況及影響因素調(diào)查[J].中國婦幼保健,2013,12:1897-1899.
[12] 富振英,賈鳳梅,何武.我國 5 歲以下兒童及其母親貧血狀況及相關(guān)因素分析[J].營養(yǎng)學報,2003,25(1):70-73.
[13] 吳小健,王臨虹,郭素芳,等.西部 45 縣 3 歲以下兒童腹瀉兩周患病狀況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08,19(3):195-198.
[14] 王蕾,蘇瀟歌,王超,等.我國中西部4?。ㄗ灾螀^(qū))農(nóng)村3歲以下兒童貧血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13,29(5):390-393.
(收稿日期:2014-1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