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和微信都希望能夠拓展線下移動支付場景,增加用戶黏性。從春節(jié)紅包大戰(zhàn),到滴滴快的分別使用微信和支付寶的支付方式,無不是在拓展各自的支付版圖。未來圍繞支付場景的爭奪會更加激烈,而誰能在用戶的衣食住行中占據更多的場景,誰就能在這場移動支付大戰(zhàn)中占據領先地位。
近期,支付寶錢包和微信支付的線下超市爭奪戰(zhàn)愈演愈烈,兩家紛紛使出補貼優(yōu)惠撒手锏,不光是國內連鎖超市爭相接入支付寶或微信支付,諸如家樂福這樣的國際連鎖巨頭也趕上了這一潮流。
有意思的是,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都把家樂??醋鳌癡IP客戶”,而家樂福也表示一個都不能少,兩家支付都要用。
支付寶錢包發(fā)力早
“五一”期間,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家樂福超市的收銀臺前,不少消費者看到可以用支付寶錢包付款了。掃碼槍對準手機上的付款碼,嘀一聲,就能結賬走人。在幾乎對接完全國的主流便利店后,支付寶的觸角又延伸到了大型商超。
4月28日,支付寶錢包宣布已經與商超巨頭華潤萬家、家樂福達成合作。華潤萬家旗下包括華潤萬家、華潤蘇果、歡樂頌、Ole、bit等多個商超品牌將全線接入支付寶錢包支付,首批江蘇、江西、浙江三地的1000多家超市、便利店已經完成接入。而家樂福北京、上海、杭州的所有門店也已支持支付寶錢包付款。
當然,要想讓用戶使用移動支付,補貼是少不了的,這也是互聯(lián)網公司慣用的玩法。華潤萬家表示,從4月28日起,江蘇、江西、浙江三地的1000多家門店將上線長達一個月的9折活動。用戶首次用支付寶錢包付款可想9折優(yōu)惠,5元封頂。每個用戶有一次9折機會,支付成功后可參與抽獎,最高可獲得100元的購物紅包。
而另一商超巨頭家樂福表示,從5月1日開始,北京、上海、杭州的所有門店將上線同樣長達一個月的折扣優(yōu)惠:每周五、周六、周日使用支付寶付款滿50元立減5元。而周一至周四,家樂福用支付寶錢包付款可參與抽獎,最高可獲得100元購物紅包。
支付寶經過這兩年的持續(xù)發(fā)力,移動端已積累了龐大用戶群,這也為支付寶錢包拓展線下場景打下了用戶基礎。在4月28日的2015 GMIC全球移動互聯(lián)網大會上,螞蟻金服O2O事業(yè)部總經理王麗娟表示,截至目前,支付寶的移動端活躍用戶數已達2.7億。借助互聯(lián)網+的新浪潮,傳統(tǒng)線下商業(yè)也正迎來產業(yè)升級的重要時間節(jié)點。
螞蟻金服公共服務事業(yè)部總經理鄒亮了解到,繼家樂福和華潤萬家之后,支付寶馬上將和歐尚、大潤發(fā)進行支付對接,下一步設想是和超市共建電子會員卡,探索賒賬消費等信用管理模式。
事實上,早在去年“雙十二”期間,支付寶就曾發(fā)力線下門店,引起了超市瘋狂購物的現(xiàn)象。“雙十二”當天,全國線下近100個品牌、約兩萬家門店參與活動,當天使用支付寶錢包付款即可打5折,范圍覆蓋餐館、甜品、面包店、超市、便利店等多個日常消費場所。近兩年,接入支付寶錢包的超市已覆蓋全家、物美、喜士多、世紀聯(lián)華、好德等,現(xiàn)在“戰(zhàn)隊”成員又多了華潤萬家和家樂福。
微信欲打造智慧超市
站在支付寶錢包對面那個強大的競爭對手微信支付,也在努力向便利店等線下商業(yè)體滲透,并不斷通過各種支付優(yōu)惠活動固化用戶的使用習慣。如果將雙方的紅包大戰(zhàn)描述為線上吸引眼球的走秀,那么線下領域的對壘才是實打實的持久較量。
4月22日,微信支付與家樂福中國(以下簡稱家樂福)正式達成全面合作,家樂福全國237家門店將陸續(xù)接入微信支付。廣州、深圳的12家門店將在5月上旬首批接入微信支付,第二批包括北京、上海、沈陽、成都、杭州、武漢、重慶等城市,將在5月下旬逐步上線,同時有更多城市正加速推進中,預計不久即可實現(xiàn)覆蓋家樂福全國門店。
此前,微信曾推出“周二微信支付日”,即使用微信刷卡支付,即可享受支付10元以上(不含10元)立送10元代金券的優(yōu)惠。
微信方面稱,以“微信支付+微信公眾賬號”為中心的微信智慧超市解決方案,將圍繞超市售前、售中、售后等環(huán)節(jié),幫助家樂福等商超建立與用戶的全方位連接。未來,或許用戶僅僅帶著手機,就能在家樂福購物、領取優(yōu)惠券,通過虛擬會員卡享受會員優(yōu)惠,甚至通過微信公眾號與家樂福互動,享受電商、客服等在線增值服務。
記者通過線下走訪了解到,目前上海的主流便利店幾乎都對接了支付寶付款平臺,其中一些便利店同時提供支付寶和微信這兩種移動付款方式,兩巨頭很難簽訂排他性合同。為爭搶用戶,各種優(yōu)惠比拼層出不窮,微信支付甚至曾有過滿10元減10元的優(yōu)惠。在紅包大戰(zhàn)的補貼過后,阿里巴巴和騰訊兩巨頭又在燒錢培養(yǎng)用戶在線下支付領域的黏性。
消費者對超市手機付款的熱情究竟有多高?據支付寶方面透露,在此前沒有做任何宣傳推廣的試運行階段,幾家試點超市每天用支付寶結賬的數量達數千筆。
記者最近在位于吳江路上的一家7-11便利店里看到,大約從早晨8點30分至9點期間,使用支付寶錢包付款的消費者人數幾乎過半,大概有十幾單,大多是附近上班的年輕白領買早餐,比付零錢或刷卡節(jié)省了不少時間。相比超市的全年齡段消費人群,去便利店買東西的人群更年輕化,手機支付對他們而言駕輕就熟。
鄒亮透露,大潤發(fā)和歐尚接下來也將開通支付寶付款服務,支付寶還將和家樂福共同建立手機電子會員卡,未來設想將芝麻信用納入其中,嘗試超市會員的信用管理和個性化消費模式。
一位商超行業(yè)人士說,自助式服務是超市未來的一個趨勢,像歐尚目前有自助繳費機器,服務員掃描完顧客所買的商品后,顧客可到自助機上付費;而像永輝超市,連掃描商品這一步也由顧客在監(jiān)督下自己完成,手機支付是契合超市自助服務理念的—種方式。
支付場景爭奪戰(zhàn)
無論是使用支付寶錢包還是微信支付,都大大便利了用戶的購買流程。過去用戶找卡、等待店員刷卡、簽字確認往往需要1分鐘左右,現(xiàn)金找零遇上柜臺零錢不足則要耗時更久。用戶在門店購物結賬時,收銀條碼槍掃一下支付寶或者微信付款碼,用戶就完成了付款,整個過程只需3秒鐘。和現(xiàn)金支付相比,支付寶錢包付款無需找零、沒有假幣,更加簡單方便。
而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支付領域的競爭是用戶的競爭也是移動入口的競爭。移動支付可以幫助企業(yè)在空間上和時間上有更多延伸,不僅可以向更為廣闊的人群提供支付服務,也給現(xiàn)有用戶提供更豐富的應用場景。
如果說線上的用戶只覆蓋到年輕的一代,那么商超的用戶剛好彌補了這一空缺。一些不起眼的折扣對年輕人一代已經沒有了吸引力,但是對于中老年用戶尤其是最具消費能力的“中國大媽”們依舊具備很強的吸引力,而且中老年用戶在口碑傳播上的速度遠遠快于年輕人,因此支付平臺對商超的爭奪是必然之舉。
PC端支付格局基本已定,短期內阿里和騰訊都難以有所改變。而移動端支付格局初定,仍存在不少變數。在移動終端入口上,支付寶依托淘寶平臺,已經做到一年近百億的流量。微信支付想要和支付寶搶占市場份額,必須在產品上多費心思。因此在支付寶和線下商超大規(guī)模合作之后,微信支付也迎頭趕上。而且在支付寶替整個新支付形態(tài)做了開拓和用戶習慣培養(yǎng)之后,微信支付的線下推廣變得更加容易。雖然這類產品不見得能給微信支付帶來多大盈利,但是產品的試水可以為后期的運營、產品、技術的成熟化做出積累。
未來,便利店消費、醫(yī)療保健、商超購物等都可能和移動端結合,隨著用戶移動支付習慣的不斷培養(yǎng),活躍支付數和交易額將會不斷上升。線下商家和移動支付的互動形態(tài),可以真正把移動市場培育得更大。
支付寶和微信都希望能夠拓展線下移動支付場景,增加用戶黏性。從春節(jié)紅包大戰(zhàn),到滴滴快的分別使用微信和支付寶的支付方式,無不是在拓展各自的支付版圖。未來圍繞支付場景的爭奪會更加激烈,而誰能在用戶的衣食住行中占據更多的場景,誰就能在這場移動支付大戰(zhàn)中占據領先地位。
而對于商超而言,選擇與支付寶錢包和微信支付合作,也是為企業(yè)的服務升級和O2O轉型做熱身,借生活場景的擴大,培養(yǎng)顧客的消費習慣,打造O2O交易閉環(huán)。
(本刊編輯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