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健康老人的人口之憂

2015-05-28 17:04:10蒙彬畢玥周雪薇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5年2期
關鍵詞:人口學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

蒙彬+畢玥+周雪薇

鄔滄萍,1922年生于廣東省廣州市。中國民主同盟盟員,著名人口學家、社會老年學家、統(tǒng)計學家。1946年畢業(yè)于嶺南大學經(jīng)濟系,1950年獲得美國紐約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后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統(tǒng)計學專業(yè)。1951年回國后于北京輔仁大學、中央財經(jīng)學院任教,1953年轉入中國人民大學任教。現(xiàn)為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曾任中國老年學學會會長、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國際人口研究機構聯(lián)合會常務理事、國際老年學會亞太分會常務理事等。參與編寫我國第一套人口統(tǒng)計學教程,公開出版教科書、專著、譯著、辭典等約30種,代表著作有《人口學辭典》《人口統(tǒng)計學》《社會老年學》《世界人口》《中國人口老齡化》《老年學概論》《人口、資源、環(huán)境關系史》《轉變中的中國人口與發(fā)展》等,公開發(fā)表論文、文章300余篇。1995年獲第二屆中華人口獎(科學獎),2012年10月獲“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

鄔滄萍先生早年負笈海外,學成矢志報國,成為中國人口學與老年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中國人口為世界之最,其生有序,則萬物兼濟;其老有安,則天下太平。鄔滄萍先生以《人口統(tǒng)計學》《社會老年學》經(jīng)世致用,為解決世界性難題提供了中國智慧,為制定人口計生政策和應對人口老齡化作出了卓越貢獻。一“生”一“老”之學堪稱典范,于己于人,善莫大焉;利國利民,澤被后代。2012年國慶節(jié),鄔滄萍教授獲首次設立的“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此時距離他歸國任教已經(jīng)過去60個年頭,他專攻人口學研究也已40個春秋。90歲高齡的老人捧出剛剛出版的、由自己主編的50萬字書作《老齡社會與和諧社會》,聲音洪亮:“老齡社會既有挑戰(zhàn)也有機遇!”

在知天命之年全面轉入人口學,近花甲之年從事老年學研究,創(chuàng)辦我國第一個人口研究機構、第一個人口學系、第一份人口學學術期刊、第一個國際人口學培訓機構。作為中國人口學與老年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鄔滄萍教授依然認為自己對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受之有愧,“這是對所有社會科學工作者的鼓勵和鞭策”。

回歸:舍下“金飯碗”走上講臺

“如果我不回中國,就不會在中國人民大學當教授了,也不會有這么廣闊的天地來研究中國復雜的社會問題?!?/p>

1922年,鄔滄萍出生于廣州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大學畢業(yè)后考入上海海關學院,分配到香港中國九龍海關當公務員。其后,他自費往美國紐約大學工商管理研究院求學。1950年,所有留學的中國知識分子都面臨著回不回國的選擇。鄔滄萍當時已經(jīng)拿到了MBA(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正在繼續(xù)攻讀博士學位,孩子剛在美國出生。

“我的思想斗爭也很激烈。”周圍很多聲音都在勸說他繼續(xù)學習或者留下工作,不僅有獎學金提供,以他和家人的條件還可能拿到美國綠卡,“一直到船上,他們還在做工作?!?/p>

“中國人回國還需要有理由嗎?留在美國才需要找借口。”鄔滄萍說。之所以選擇回國,是因為從中學時候開始,他一直都受到進步力量的影響,也看了一些進步書刊,“愛國主義始終是主流。”

回國后,鄔滄萍由教育部分配到輔仁大學經(jīng)濟系,后經(jīng)院系調(diào)整,進入到了他曾經(jīng)“想都不敢想能去”的中國人民大學。

“吳玉章校長給我們講黨課,我們所有師生在三九隆冬的時候,都是穿著一件棉襖,每個人帶一個小馬扎,在文化廣場露天聽報告,很冷的,一講就是一兩個小時?!?/p>

在中國人民大學,鄔滄萍系統(tǒng)學習了馬克思主義理論,“這讓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了一個質的提升。對教學工作來講,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哲學基礎,就像既獲得了一個望遠鏡,能夠站得高看得遠;又獲得了一個顯微鏡,對小問題就可以看得更加深刻?!?/p>

在香港時,鄔滄萍在海關的工作是“金飯碗”,到美國求學時,他身處金融中心華爾街。從海外歸來參與初創(chuàng)高等教育,他不但要適應環(huán)境的轉換,還歷經(jīng)了三次下放農(nóng)村勞動。而他三次都是勞動模范,“通過勞動,我慢慢地就覺得對我國農(nóng)民生活的認識對于我從事社會科學有好處?!?/p>

從本科到碩士,鄔滄萍專攻經(jīng)濟學,在美國留學后期,一心想要回報祖國的他考慮到,當時“MBA只適合于西方的市場經(jīng)濟,中國的計劃經(jīng)濟根本用不上”,于是在哥倫比亞大學專門修了“技術上有用”的統(tǒng)計學。任教中國人民大學時,他就到了統(tǒng)計系。

一次跨學科的選擇,成為鄔滄萍開展人口學研究的起源。

轉折:闖入人口“禁區(qū)”

1972年,鄔滄萍從“五七”干校勞動下放回來,很快就被學校領導召集參加了一項當時認為有風險的臨時工作。

1971年,聯(lián)合國恢復中國的合法席位,中國需要參加聯(lián)合國會議,許多工作就顯得有些措手不及。當時全世界人口增長很快,人口、貧窮、污染成為世界三大難題。中國準備參加1974年召開的世界第三次人口會議,于是就由國家計委組織了一個班子研究人口問題。研究小組共有十幾人,絕大多數(shù)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劉錚是小組負責人,鄔滄萍也在其中。

作為統(tǒng)計學教師,鄔滄萍參加過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當6億人口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出來后,全國為之震驚,都開始討論這一問題。其中,中國人民大學李景漢、吳景超,清華大學陳達,北京大學費孝通,民族大學潘光旦等社會學家都提出過人口過多的觀點。在當時的論爭中,因為“很大程度上受蘇聯(lián)影響”,認為人口多、增長快是社會主義優(yōu)越性的體現(xiàn),認為“人手論”比“人口論”更科學,馬爾薩斯“人口論”是資產(chǎn)階級的,一批社會學者因此遭到批判,幾乎無一例外被劃為“右”派。

此后20多年,人口問題成了“高壓線”,沒有人敢碰,人口學研究進入停滯時期。當國家計委聯(lián)系中國人民大學接手這項“臨時工作”時,主導思想還不敢肯定中國必須要控制人口。

“當時領導征求我的意見,我認為也沒有什么可怕的,但也有點擔心,確實心有余悸?!编w滄萍對人口問題的試水使他慢慢進入角色。

在美國讀書的時候,鄔滄萍研究過中國的人均國民收入,發(fā)現(xiàn)1936年是舊中國最好的一年,那年人均國民收入是36美元,但還是與美國相差近60倍。這給了他強烈的震撼,“中國地大但物并不博”,造成這種狀況,經(jīng)濟不發(fā)達是一方面,人口多也是一個原因。

接受國家計委的臨時工作后,鄔滄萍和研究小組主要梳理了中國人口史和國外人口研究。因為懂英文,經(jīng)常負責翻譯和參加國際會議,他對人口問題的認識日益深刻,“中國的人口問題是世界最復雜的,也是影響最大的一個問題?!?/p>

開拓:一“生”一“老”之學

說到“計劃生育”,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馬寅初提出的“新人口論”。但“新人口論”之前已歷經(jīng)學術論爭。其中,1948年以戴世光《論我國今后的人口政策》一文為中心而開展的討論,是較為重要的一次。

縱觀《論我國今后的人口政策》全文, 最引人關注的就是鮮明的觀點“減少人口的原則如能為國家基本國策,唯一的方法自然是節(jié)制生育”。文中提出自然資源、資本、勞動力要有適度配合的觀點,主張節(jié)制生育是國家的基本國策,要結合國情制定人口政策,節(jié)制生育運動重點在農(nóng)村,要把節(jié)制生育與養(yǎng)老問題相結合等。

“這是從人與社會發(fā)展的角度來思考人口問題并提出解決辦法,與我們今天所講的人口資源環(huán)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思路基本吻合。”鄔滄萍說,計劃生育政策并不是很多人簡單理解的“人越少越好,生育率越低越好”。

在中國人民大學,戴世光與劉錚、鄔滄萍都是從統(tǒng)計學開始進入人口學研究。如今,斯人已逝,唯有鄔滄萍教授還在耕耘不輟。

1974年世界第三次人口會議落幕后,鄔滄萍所在的臨時研究小組解散。國務院文教辦、北京市委和計劃生育辦公室就聯(lián)合向上建議成立一個常設機構研究人口問題。首選的自然是臨時研究小組成員,結果多數(shù)人都愿意回原系所,只有劉錚和鄔滄萍留了下來。

那時中國人民大學因“文革”停辦尚未復校,1974年成立的人口研究所就設在校園西邊半間破舊的房子里,聚集了十幾個研究人員。在這里,他們“出版了好多書,辦了好多雜志”。

1979年,聯(lián)合國人口基金組織中國人口學家代表團到聯(lián)合國和各國訪問,全團5人有4人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劉錚是團長,鄔滄萍是秘書長。

1979年3月,全國第一個向上報送的人口研究報告《對控制我國人口增長的五點建議》遞交到國務院。這份報告來自于中國人民大學人口研究所,由鄔滄萍起草,與劉錚、林富德共同發(fā)表。報告兩次登在《內(nèi)部參考》里,還在各省委和中央經(jīng)濟工作會議上發(fā)放。報告提出,要嚴格控制中國人口的增長,“提倡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堅決杜絕生三個孩子”。

后來,鄔滄萍和劉錚又在《人民日報》共同發(fā)表理論文章《人口非控制不可》。自批判馬寅初之后,人口研究文章近乎絕跡,《人民日報》當時已有近20年不曾發(fā)表相關文章。

其后,在昆明召開的全國人口規(guī)劃會議上,代表人口研究所參加會議的鄔滄萍“舌戰(zhàn)群儒”。當時會上提出,各地貫徹只生一個孩子的計劃,持續(xù)幾代人,以把人口總量控制在6億~7億。鄔滄萍根據(jù)《五點建議》的研究提出,“在一定時期提倡生一個可以,但要強制只能生一個,持續(xù)幾代人,肯定不行”“單靠數(shù)學和計算機研究是不行的,中國的生育要與物質生產(chǎn)和社會條件結合起來”。

改革開放初期,鄔滄萍所在的人口所是聯(lián)合國重點資助機構,成為全國人口學的研究中心、資料中心。人口所從開始招收研究生到最早招收本科生,再到定為中國人口學教學與培訓中心,規(guī)模影響日益擴大。在先后五次頒發(fā)的“中華人口獎”中,人口所一共獲得四次,第二屆頒給了鄔滄萍。

近幾年,從民間到全國“兩會”,關于調(diào)整人口政策的呼聲日益強烈。對此,鄔滄萍教授說:“嚴格控制人口還是利大于弊,不然中國絕沒有今天這段發(fā)展機遇?!彼z憾于全社會沒能一開始就全面認識人口問題,至1980年第一個人口高峰下所提出的獨生子女政策已是沒有選擇的不得已而為之,“我們幾個給中央報告的建議就是提倡一對夫婦生一個孩子,杜絕生三個,對于兩個,我認為既不提倡也不禁止,這是自由的。”

因為子女都在美國,鄔滄萍教授如今是名副其實的“空巢老人”。每天早晨7點左右,小區(qū)居民就能看到他出現(xiàn)在健身場鍛煉。

“我記憶里從來沒有因病住過醫(yī)院,沒有請過病假,沒退休的時候每天都是十二點以后睡覺,經(jīng)常出國坐飛機,一下飛機就參加會議?!编w滄萍教授笑言,退休以后更有時間做課題,指導研究生。

“我很早就主張健康老齡化?!痹卩w滄萍教授主編的《老齡社會與和諧社會》中,針對老齡化問題系統(tǒng)地提出了法律體系、社會保障、醫(yī)療保障、健康維護等各方面建議,強調(diào)經(jīng)濟發(fā)展戰(zhàn)略要和人口戰(zhàn)略協(xié)調(diào)好,認為有兩個基點可以提高:提高勞動生產(chǎn)率和健康老齡化。

少生必然老化,少子必然高齡化,未富先老,不能靠多生孩子緩解。在早期參加人口學國際交流時,鄔滄萍就意識到中國必須要重視老齡問題,必須居安思危、未雨綢繆,“不能再犯忽視人口問題的錯誤”。于是20世紀80年代初,他逐漸轉向老年學研究。

“給很多地方寫了很多信,要辦這個專業(yè),要成立老年學會,當時很多人反對,說你一方面提倡計劃生育,一方面你又搞老齡問題。但是我相信我是對的?!?/p>

“研究老齡化問題沒有什么市場,因為中國老年人太窮。”在國家教育部門和學校的支持下,鄔滄萍教授開始招收人口老齡化和老年學方向的研究生,近30年來培養(yǎng)了一批學科骨干。

金秋時節(jié),站在“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頒獎臺上,鄔滄萍教授再次回想起60年前吳玉章校長露天講課的一幕,“人文社會科學是全局性、戰(zhàn)略性科學,是國家長治久安不可或缺的科學,不能靠急就章,也不能忽‘左忽‘右跟風走,要靠長期的文化積累取得,要經(jīng)得起時間的檢驗和歷史的考驗。”

“老馬自知夕陽晚,不用揚鞭自奮蹄?!编w滄萍教授慨然自勉。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

[責任編輯:張 雯]

猜你喜歡
人口學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
快樂童年,有你相伴
小剪紙 大收獲
特別聲明
基于安卓手機用戶行為的人口學信息預測
電子制作(2019年10期)2019-06-17 11:45:22
A Proposed Quantitative ESG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Companies
——Take Goldman Sachs Group, Inc as an Example
《中國老年學雜志》鄭重聲明
《中國老年學雜志》鄭重聲明
易富賢學者
當代工人(2016年1期)2016-03-11 00:39:16
中國少數(shù)民族人口學特征空間分布地域性的再研究
員工能量的內(nèi)涵、結構及其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研究
闽侯县| 新密市| 盘山县| 南康市| 永兴县| 沂源县| 河津市| 达尔| 遵义县| 板桥市| 仁布县| 吉首市| 花莲市| 原阳县| 图片| 平阳县| 呈贡县| 南木林县| 怀来县| 乐安县| 建湖县| 永吉县| 克东县| 额尔古纳市| 白河县| 隆昌县| 安远县| 邯郸县| 宣化县| 隆子县| 茶陵县| 绥中县| 西昌市| 绥化市| 宁南县| 临泉县| 云浮市| 南雄市| 黄石市| 凤城市| 和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