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雯曄
自打會讀書伊始,一本本兒童讀物:《愛的教育》《紅瓦黑瓦》《長襪子皮皮》《烏丟丟的奇遇》……便走進我的生活,但我最愛的卻是一位希臘編寫寓言的高手——奴隸伊索所寫的《伊索寓言集》。
伊索寓言以其生動的故事,豐富的想象,將一個個深刻的哲理蘊含其中。細讀每個哲理,你會發(fā)現(xiàn)有的揭露了富人的貪婪自私;有的抨擊了社會的不平等;有的是對懦弱、懶惰的諷刺;當然也有對勇敢斗爭的贊美。細讀寓言,你還能學(xué)會如何處世,如何做人,怎樣辨別是非好壞,怎樣變得聰明、智慧。
翻開書頁,讓人受益匪淺的小故事映入眼簾:《橡樹和蘆葦》中橡樹和蘆葦爭辯誰更強大,橡樹自大地認為蘆葦東倒西歪,細長無力,弱不禁風,怎么能與頂天立定的自己一爭高下,相提并論呢?可是,當北風呼嘯而至,疾勁的北風將傲慢、迎風而立的橡樹打折,卻不能將蘆葦連根拔起。
再看《寡婦和母雞》,一個寡婦有只雞,天天生一個雞蛋,可供寡婦賣些錢,可寡婦越來越貪心,讓母雞多吃多生,不活動,但寡婦并未如愿,每次都撿個“空”。在我們生活中像這樣因貪得無厭而失去原有收獲的人也不在少數(shù)。
當看到《咬掉母親耳朵的死刑犯》,讀到“有個死刑犯從小偷人家的東西,每次母親知道了不但不責罵,而且還稱贊孩子頭腦靈活……”我對這位母親這樣教育孩子的方式感到無比氣憤。這位孩子在母親的一再縱容下走上了犯罪道路,到頭來,他恨自己的母親在小時候他犯錯誤時沒有及時阻止他。
整本書還有很多這樣精悍而構(gòu)思巧妙的故事。它就像一枚苦蓮子,在每一個人心中都可以發(fā)芽開花,攜來永恒而神奇的芬芳。
指導(dǎo)老師:顧亞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