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寫的正是他的父親。
朱自清的父親朱鴻鈞,字小坡,妻周氏,是個讀書人。朱鴻鈞本姓余,因承繼朱氏,遂改姓。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朱鴻鈞由東海赴揚州府屬邵伯鎮(zhèn)上任。兩年后,全家遷移揚州城,從此定居揚州。最后在徐州做到徐州榷運局長(俗稱“煙酒公賣局長”)一職,又續(xù)娶了一房姨太太,老家寶應(yīng)的潘姓姨太太得知此事后,跑到徐州大鬧。這一鬧,就把朱鴻鈞的“差事”給鬧得“交卸”了。1917年自徐州失業(yè)后,便仕途坎坷,生活漸拙,老境頹唐,1945年4 月9日逝世,終年76歲。
朱家是書香門第。朱自清是家中長子,父親對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希望他有朝一日能光宗耀祖。所以,朱鴻鈞對朱自清從小就既格外珍視,又嚴加培養(yǎng),一方面盡力保證朱自清的生活無憂,同時對其學(xué)習(xí)督教甚嚴。朱自清小時候,科舉初廢, 新學(xué)始興。父親對新式學(xué)校的教學(xué)方法和讀書效果很是懷疑,便把他送到秀才或舉人那里學(xué)習(xí)古文和詩詞。
朱鴻鈞畢竟是封建式家長,為了維護傳統(tǒng)的家庭倫理,維護父親的絕對權(quán)威,在朱自清1921年回揚州任揚州省立八中教務(wù)主任時,朱鴻鈞憑借與校長的私交,直接拿走了朱自清當(dāng)月的全部薪水,這種專制式的家長行為極不尊重人,與朱自清個性自由、思想解放的要求產(chǎn)生了沖突,使朱自清非常不滿,于是他憤然離開揚州,到寧波、溫州等地執(zhí)教。1921年冬天,朱自清接出妻兒,在杭州組織了小家庭。這又使朱鴻鈞感到,好不容易養(yǎng)大的兒子翅膀硬了,就拋棄了自己和這個家庭,激怒之下而不肯原諒朱自清,父子從此失和。1922年暑假,朱自清想主動緩解和父親的矛盾,便帶妻兒回了揚州老家,但朱鴻鈞先是不準(zhǔn)朱自清一家進門,后雖在家人勸說下讓步了,卻對朱自清不予理睬。朱自清在家感到很沒趣,幾天后便悻悻而返,這不免又加重了他對父親的怨恨。
1923年,朱自清創(chuàng)作了小說《笑的歷程》,文中塑造了一個名叫小招的姑娘,小招未嫁之前,在父母身邊自由自在,性格開朗活潑,自從嫁到一個破落的封建家庭里,為人妻,為人母,吃盡辛苦,同時還得忍受公婆無端的刁難。小說用第一人稱的方式敘述了舊時青年婦女的苦悶,對舊家庭舊道德進行了抨擊,小說中的人物有朱自清的妻子武仲謙的影子。朱鴻鈞看后,認為“家丑不可外揚”,大發(fā)雷霆。朱自清脾氣也倔強,于是父子倆不再講話,一過便是兩年多。
其實,晚年的朱鴻鈞表面上對朱自清很冷漠、很苛厲,實際一直掛念著這個在外討生活的長子??蓚鹘y(tǒng)的“父子綱倫”使他不愿低下為父之頭向兒子認錯,朱鴻鈞就以惦記孫子的名義和朱自清書信往來。1925年朱自清在北京大學(xué)任教時,10月的一天他接到了兩年多未見的父親自揚州寄來的一封家信。父親在信中提到:“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边@封家書使朱自清心靈深受刺激,那種父子骨肉相連的情感,使他悲從中來。畢竟,血濃于水。正如他在《背影》里寫的那樣:“最近兩年不見,他終于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著我,惦記著我的兒子。”于是,他不禁回憶起了8年前與父親離別時的情景。當(dāng)時剛辦完祖母的喪事,朱自清要回北大,父親也為了生計而匆匆前往南京謀職,于是父子同行至南京。《背影》便是朱自清含淚記載的他與父親在浦口東站分手時的情景。
朱自清的弟弟朱國華,曾在1988年的《人民政協(xié)報》上發(fā)表過一篇題為《朱自清寫<背影>的背景》的文章,讀來可以使我們對《背影》一文的來龍去脈更為了解,也更能體會朱自清寫這篇文章時深情而復(fù)雜的情感——
“《背影》記敘的是1917年冬天的事?!?/p>
“1916年,我家境況已大不如前,父親盡了最大的努力,非常體面地為自清籌辦了婚事并送他上北京大學(xué)讀書。自清離別新婚的妻子和年邁的父母獨自北上,這以后不久,父親的公賣局長職務(wù)交卸了,他老人家特地關(guān)照我:不要寫信把這些瑣事告訴大哥,以免他學(xué)習(xí)分心。然而,大哥對家道日下的境遇已有所知。當(dāng)時,北大學(xué)生應(yīng)先讀兩年預(yù)科以后,才能再報本科。自清為早日完成學(xué)業(yè),減輕父親負擔(dān),將‘自華改為‘自清,提前一年混入本科考場,免去了一年的預(yù)科學(xué)習(xí)?!?/p>
“幾乎與此同時,家中又發(fā)生了一系列變故,祖母去世,二哥即將中學(xué)畢業(yè),想考大學(xué),都要花費一筆不少的錢。父親設(shè)法變賣了一些家產(chǎn),又在揚州借了一些高利貸,為祖母辦了喪事,對二哥物華上交大的愿望,卻是再也無力成全了。二哥成績優(yōu)異,志愿報考了上海交通大學(xué)電機工程系,父親無論如何不同意,理由是家中拿不出學(xué)費,并建議他報考南京高等師范,因為這所學(xué)校既不要學(xué)費,又不要膳費。物華心里很不滿意,卻又無可奈何。正在這時,自清接到了祖母去世的噩耗,與父親同路奔喪回揚州。只有在這時,自清才真正感受到家境的凄涼:父親的差使交卸了,一切喪事費用均靠借債和變賣典質(zhì);花廳上只剩下幾幅清人字畫,一張竹簾,往日的巨大古鐘、朱紅膽瓶、碧玉如意、板橋手跡早已進了當(dāng)鋪;滿院枯枝敗葉,一派蕭條景象。自清凝視著微微發(fā)胖而顯龍鐘之態(tài)的父親、老實巴交的母親和一群弟妹,心情十分沉重,他輕輕嘆了一口氣,拉著我的手說:‘我要爭取再早一年畢業(yè)?!?/p>
“文中所記買桔子等細節(jié),使每個讀者難以忘懷,對我來說,就更理解其深意了。在過去的日子里,不要說幾個桔子,就是金桔子、銀桔子也不稀罕。然而,此時的父親已是負債累累,囊空如洗,這一堆朱紅的桔子便不同尋常了。讀過《背影》的人,可能還會注意到父親的穿戴是這樣的:黑布小帽、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與這些相對照的是:自清大哥卻帶著一件較為華美的紫毛皮大衣。父親此時一方面為服孝,一方面是由于把所有的貴重衣物全部變賣了,但父親卻在這樣的情況下,給自清定做了一件紫毛大衣,并為他鋪在座位上,以期抵御北國的風(fēng)寒。”
“1920年,也就是浦口之別的第三年,大哥在三年中學(xué)完了四年的本科課程,又提前一年從北大哲學(xué)系畢業(yè)。父親并不知道這個消息,一輩子不信神的他,竟跨進了天寧寺的大門,求助于扶亂乩和尚。老和尚早已覺察他的來意,便胡謅了一首詩:‘三徑猶荒蕪,淵明尚未歸,故鄉(xiāng)風(fēng)景好,雁影送斜暉?!材先思遥鷥鹤右退暮糜岩黄鸹剜l(xiāng)做官了。恰在此時,自清與俞平伯先生雙雙從北大提前畢業(yè),回家鄉(xiāng)教書,但卻不是什么做官?!?/p>
“1928年,我家已搬至揚州東關(guān)街仁豐里一所簡陋的屋子。秋日的一天,我接到了開明書店寄贈的《背影》散文集,我手捧書本,不敢怠慢,一口氣奔上二樓父親的臥室,讓他老人家先睹為快。父親已行動不便,他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老花眼鏡,一字一句誦讀著兒子的文章《背影》,只見他的手不住地顫抖,昏黃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
“父親在看到《背影》的幾年后,便去世了?!?/p>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背影》課外閱讀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