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軍
一位戴著眼鏡、身形消瘦的老人指著墻壁上掛著的大地礦石地形分布圖對記者詳細講解著。這就是年過八旬的何繼善院士,他依然智慧儒雅,風度翩翩。
何繼善被譽為“給地球‘號脈的人”,是我國著名的地球物理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教授。美國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弗蘭克·莫里森說,在地球物理學界,既懂方法原理,又懂研制儀器的,世界上只有兩個人,何繼善是其中之一。
從礦工隊伍里走出來的科學家
1934年9月,何繼善出生在湖南省瀏陽市一個叫橋亭的小山村。1952年,由于家庭貧困,何繼善高中沒念完就失學了。后來在湖南省茶陵縣的一個鎢礦工作。由于親身體驗到爬坑道取砂樣的困苦,他立志要尋找一條勘探地下寶藏的新途徑,為此,他開始自學,先后讀完了初中、高中的所有課本,還自學了大學普通化學和分析化學。
那時候,礦上沒有電,只能點電石燈。電石燈氣味極大,每次下礦之后,何繼善就在這臭氣難聞的環(huán)境中埋頭苦讀,常常被熏得眼淚直流。在這個過程中,何繼善發(fā)現(xiàn)了一些新的分析方法和改進辦法,并于1954年,在《化學通報》上發(fā)表了一篇名叫《改進啟普式氣體裝置》的小論文,這是他發(fā)表的第一篇論文。
1956年,在“向科學進軍”的號召下,何繼善依靠自學,考上了長春地質學院。他利用化學課的時間惡補俄語和其他課程,4年后,成為全年級唯一各科全優(yōu)的學生。
“文革”中的“學究派”
30年后的1986年3月,在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講臺上。已經52歲的何繼善用十分流利的英語向在座的各國專家介紹一種地球物理勘探新方法——“雙頻激電法”。這是他潛心研究20余年的成果第一次在國際上“亮相”。
當年大學畢業(yè)后,何繼善被分配到中南礦冶學院(現(xiàn)中南大學)地質系任教。然而何繼善,能教會學生怎樣為地球做“CT”,卻無法探測風云變幻的時局,“文革”來了。
“文革”中,在大家都不敢搞業(yè)務的情況下,何繼善卻常常帶著書本跑到岳麓山上的隱蔽處,或者干脆到農村的渠旁、田埂上去學習。有時躲在實驗室里一邊做實驗,一邊計算和分析。
1978年后,何繼善迎來了科學的春天,在很短的時間里,他就撰寫了7部著作和50多篇論文,還帶領大家完成了50多個科研項目。
此后,他用“雙頻激電”理論,先后研發(fā)出“晶體管自動補償儀”“數字式雙頻道幅頻儀”“雙頻道數字激電儀”“交流電阻率儀”“高精度電提取儀”等一系列高技術含量、獨具特色的儀器設備。
我國地質部門采用何繼善和他的同事們創(chuàng)造的“雙頻激電法”,在甘肅找到了金礦,在河北找到了銀礦,在新疆發(fā)現(xiàn)了鉛鋅礦,還有膠東的金礦、安徽的硫鐵礦、湖南的有色金屬等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qū)應用“雙頻激電法”進行金屬礦開采,可創(chuàng)效益150多億元。運用“雙頻激電儀”尋找地下水源的成功率在95%以上。
深入骨髓的“何氏風格”
1998年,何繼善在巴西進行學術訪問時,在電視上看到國內洪水肆虐,心痛不已。潰堤是汛期的最大災害,而管涌是導致潰堤的“第一殺手”。當時在國內,管涌探測幾乎全靠人工拉網式沿堤巡查或派潛水員水下摸探,效率低,危險性大,結果也不精確。他跟同行的湖南省科技廳廳長說:“回去以后我要解決這個問題。”
果然,他創(chuàng)立了一套探測堤壩管涌滲漏隱患的全新理論——“流場法”,并由此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臺“堤壩管涌滲漏探測儀”。此后,這套儀器在全國準確測定了110多處江堤管涌和20多個水庫大壩滲漏點。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利用這種儀器,德陽市的繼光水庫等三座高危險情水庫的9個滲漏進水口被成功探測到了,為大壩的除險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今年,何繼善已經81歲了,但他仍然行走在山區(qū)、荒漠戈壁或是鹽堿灘,親自指導勘探。近幾年,他又提出了廣域電磁法、偽隨機信號電法等大深度電法勘探,其探測深度深達地下五六公里,能克服一般可控源電磁法的局限;用以探測煤礦的地下水空區(qū)的分布,提前加以工程治理,就能有效避免透水等事故的發(fā)生。
和地球打了一輩子交道,何繼善說,相對地球半徑來說,我們對地球的了解只有萬分之一。他說,保護地球這種提法是可笑的,實際上是應該保護好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對于地球資源,人類應該學會更好地去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