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小傳
柯桐枝,1943年生于福建莆田,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版畫家協(xié)會會員、湖南省文史館館員。曾任長沙市文聯(lián)副主席、美協(xié)主席,現(xiàn)任湖南省花鳥畫家協(xié)會主席、湖南省中國畫學會顧問、中國熱帶雨林藝術研究院常務理事等。出版多部《柯桐枝畫集》,在美國、澳大利亞、北京、山東、福建等多地舉辦美展,并有多幅作品獲獎和被國家相關館院收藏。
1965年畢業(yè)于福建師范大學藝術系美術專業(yè),師從嶺南畫派名家宋省予、陳子奮先生。在西安工作期間追隨版畫大家修軍先生學習版畫創(chuàng)作,后定居湖南。
幾十年來筆耕不輟,潛心藝學,孜孜不倦,執(zhí)著追求,在特別熱愛的花鳥畫天地里,取嶺南雋秀、黃土地粗放及楚韻湘風的藝術養(yǎng)分為己用,承襲傳統(tǒng)“攻進去”,又開辟新徑“走出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構圖繁密緊湊、色彩絢麗豐富、線條奔放有力、畫面新穎明快。花鳥畫泰斗陳白一曾說:“柯桐枝的花鳥畫題材新,形式新,意境新,小花畫出大畫面,使人看了非常激動……他的作品賦予了生命意義和新藝術內涵,逐漸顯示出自己的花鳥畫比前人更多的力量感和陽剛氣。”
我的名字中,三字皆含“木”,這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梧桐夜雨”、“撿盡寒枝”等傳統(tǒng)中國詩畫意象。父親當年為我取名時,應該不會想到我日后會成為一個花鳥畫家。
父母一共養(yǎng)育了6個子女,我是最小的一個。在那個缺衣少食的年代,由于體弱多病,父母一度認為我不能活下來。
從小我就表現(xiàn)出對畫畫的興趣,由于家窮,沒有條件拜師學藝,父親就在家中土墻上刷了一層黑鍋灰給我當畫板,年幼的我就在這特制的“畫板”上開始了繪畫生涯。那時,隔壁鄰居坐在室外拉家常,我就把他們的神態(tài)畫下來。每天畫了又擦,擦了又畫。
“桐枝的畫畫得越來越好?。 编l(xiāng)親們總是這樣鼓勵“貪畫”的我。也許就是這些鼓勵,1960年中學畢業(yè)后,我報考了福建師范學院美術系,師從嶺南派大家宋省予、陳子奮先生,開始潛心研習撞粉撞水的嶺南花鳥畫風。
1965年大學畢業(yè)后,我被分配到西安一家大型軍工企業(yè),在黨委宣傳部搞宣傳,主要負責文字方面的宣傳報道,畫畫倒成了業(yè)余愛好。
“文革”時,花鳥畫被認為是“封資修”的東西,我差點因此連女朋友都告吹了。那時生活比較艱難,連飯都吃不飽,誰會去欣賞藝術?誰又有閑錢去買一張畫掛起來?這些都是不可能的,所以學繪畫專業(yè)的不吃香。我女朋友的哥嫂都是廠里的高級工程師,他們不同意她和我交往,還說,廠里那么多清華、北大的理工科畢業(yè)生你不要,找一個學畫畫的干什么?他能有什么前途?
當時版畫很是紅火,于是我跟從著名版畫家修軍先生研習版畫藝術,很快上手,每年都有幾幅作品在報紙上發(fā)表,并參加過全國和省、市的大型美術展覽?;蛟S就是這個原因,或許因為緣分,我的女朋友不僅沒有嫌棄我“沒什么前途”,反而走得越來越近。
上個世紀80年代初,我們舉家遷到岳陽,在一家大型軍工企業(yè)搞宣傳工作。我創(chuàng)作的版畫接連在報刊上發(fā)表,單位的美術創(chuàng)作隨之火爆起來。
1987年,我加入長沙市美協(xié),我終于有了一個理想的用武之地。我開始創(chuàng)作自己喜愛的花鳥畫,并把版畫藝術融進國畫技法,以豐滿密布的方式打破傳統(tǒng)的留白構圖,使畫面滿而不亂,密而不堵;還嘗試打破過去畫家過分強調的筆墨效果,讓豐富的色彩在畫面上得到充分體現(xiàn)。
幾年后,我的國畫作品在業(yè)界引起了不小反響,人們驚奇:一個以版畫見長的畫家,何以國畫畫得這么好?其實,我在大學就是學國畫的,現(xiàn)在才算是回歸本行。
我認為,色彩是今天中國花鳥畫的最高境界。作為花鳥畫,除了筆墨功夫外,要敢于用色、善于用色,這便是美之所在了。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要想使自己的作品富有生命力,面對欣賞者具有吸引力,就必須以大自然為師,親近自然,到自然中去吸收營養(yǎng),以豐富自己的創(chuàng)作構思和對畫面的把握能力,這是常理,也是定理。
1991年,我來到了敦煌莫高窟,看了70多個洞窟的壁畫,我深切感受到我們的民族藝術在過去是如此輝煌、偉大,那些斑斕絢麗的色彩——紫色、石綠、白色直到今天還那么鮮亮,真不知道當初是怎么畫的!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色彩,我必須把這些色彩用到我的畫作當中去。
中國的花卉是世界上最富麗的,而云南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蘊藏著豐富的珍貴花卉。1999年,我前往西雙版納寫生。在那邊待了一個禮拜,那邊的花確實離奇,很多花藤從地面長上去又從很高的樹上垂下來。抬頭可以看到花,地面上也可以踩到花。
回到長沙后,我創(chuàng)作了《雨林風采》《對對蘭,紅艷艷》《山花醉春》《月是故鄉(xiāng)明》《春灑雨林》等一組20余幅寫意花鳥畫。
我畫畫,并沒有想過成名成家。在讀大學時,我只是想當個美術老師,把畫畫作為終身愛好,順便作為生活的飯碗。一個人想當畫家,有天分,還要經過勤奮努力才能成為畫家。有些人一心只想著很快就出名,那是不行的,畫家不是突然長成的,一定要慢慢積累,通過自己的努力,逐漸獲得大家對你的認識和欣賞。
吳冠中先生曾說:“藝術真是沒有捷徑,唯一的正道是創(chuàng)新?!睆倪@個意義上講,畫家的定義應是,成熟的繪畫功力加上鮮明的創(chuàng)作特色。光有熟練的繪畫基本功,僅僅只是畫工、畫匠而已,只有形成鮮明的個人藝術特色的才稱得上家。
藝術的追求永無止境。我也不知道自己哪一幅作品比較好,可以說,至今我感到很滿意的仍然沒有,更別說是代表作。我甚至說可能我這一輩子都不會有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