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聰
膳食制度是指把全天的食物定時、定質、定量地分配給食用者的一種制度。在人的一天生活中,工作、學習、勞動和休息的安排是不一致的,而不同的時間人體所需的熱能和各種營養(yǎng)素也不完全相同。所以針對食用者的生活、工作情況,規(guī)定適合食用者生理需要的膳食制度是非常重要的。膳食制度確定之后,即成為一個條件刺激因素,只要到了進餐時間,機體就會表現出主觀食欲,就會預先分泌消化液,這對保證食物被充分地消化、吸收、利用和維持人體健康是極為有益的。膳食制度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程度和提高勞動效率有很大的影響。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能充分發(fā)揮食物對人體的有益作用,促進工作勞動能力,有益人體健康。如果膳食制度不合理,一日餐次過多或過少,都會造成消化功能紊亂,直接影響勞動效率和健康。如有的煤礦井下工人實行一日兩餐制,由于兩餐間隔時間過長,在8小時勞動中間不能得到營養(yǎng)素與熱能的及時補充,往往在勞動時間的后一段,礦工們常有饑餓感,影響勞動效率,并因礦工吃飯前過饑,吃飯后過飽,結果造成消化道疾患的發(fā)病率較高。
合理膳食制度主要包括餐次和食物的分配,每日餐次不能太少也不宜太多。一日進餐幾次,各餐的質與量應該如何分配等,可本著以下原則進行確定:
①使食用者在吃飯前不發(fā)生劇烈的饑餓感,而在吃飯時又有正常的食欲。
②使所攝取的營養(yǎng)素能被身體充分吸收和利用。
③滿足食用者生理和勞動的需要,保證健康的生活和工作。
④盡量適應食用者的工作制度,以利于生產和工作。
根據以上原則,兩餐間隔的時間不能太長也不能太短。間隔時間過長會引起明顯的饑餓感,血糖也會降低,工作能力下降;間隔時間太短則無良好的食欲,進食后影響食物的消化與吸收。一般兩餐間隔以4~5小時為宜,即一日進食四餐比三餐好。但根據我國人民通常的工作、學習制度和習慣,一日進食三餐,兩餐間隔5~6小時也是比較合理的。
一日食物的分配應該與工作、休息時間相適應,高蛋白食物應在工作前攝取,不應睡眠前攝取。因為蛋白質能夠提高代謝并且較難消化,會影響睡眠。三餐熱能的合理分配是:
早餐:占25%~30%,蛋白質、脂肪食物應多一些,以便滿足上午工作的需要。我國有些地區(qū)的早餐分配偏低,有的僅占全日總熱能量的10%~15%,這與上午工作熱能消耗是很不適應的。
午餐:占40%,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的供給均應增加,因為既補償飯前的熱能消耗,又貯備飯后工作之需要,所以在全天各餐中應占熱能最多。
晚餐:占30%~35%,多供給含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啥喑孕┕阮?、蔬菜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少吃富有蛋白質、脂肪和較難消化的食物。
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下冊第十二單元《化學與生活》課外閱讀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