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姸
【摘要】:現(xiàn)代漢語中有很多表示時間的詞,“年”、“月”、“日”就是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般情況下,人們通常會以“X年X月X日”來表示具體時間,長期以來形成的這種語用習慣使人們以為“年”、“月”、“日”的用法是相同的,但其實它們的使用存在著不統(tǒng)一性。
【關(guān)鍵詞】:時間詞 年 月 日(天)時量 時段 量詞 名詞
【引言】
時間詞的教學是對外漢語教學當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而學生對于時間詞的習得又因其不統(tǒng)一性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因此,在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對于時間詞的教學就十分重要。
1.漢語時間詞的分類
1.1時點時間詞
表示某個特定時間,回答什么時候的問題,說的是時間的位置,這是時點時間詞。時間點可長可短,長的比如說“以前”,可以指說話之前的整個時間;短的如“十點十八分”,指特定的那一時間。表示時點的時間詞通常放在動詞前,例:我明天走。他后天回來。
1.2時段時間詞
表示多少時候,回答多長時間的問題,說的是時間的長短,這是時段時間詞。表示時段的時間詞可以出現(xiàn)在動詞前,也可以出現(xiàn)在動詞后。在肯定句里,時段時間詞放在動詞前,表示這段時間里有什么事情或情形;例:我這幾天只顧著玩。(“幾天”—這段時間,“玩”—事情);時段時間詞放在動詞后,表示某件事經(jīng)歷時間的長短。例:他回家三天了。(“回家”—某件事,“三天”—經(jīng)歷時間的長短);在否定句里,時段時間詞一般放在動詞前,表示某段時間里沒什么事情或情形,例:我昨天一天沒休息。(“一天”—某段時間,“沒休息”—事情)
2.“年、月、日(天)”的使用情況
2.1《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中對時間詞“年、月、日(天)”的解釋
“日”是書面語詞,口語里并不說“日”,為了口語的通順和避免歧義,本文將采用“天”進行說明。年:量時間單位,即地球環(huán)繞太陽運行一周的時間(我國古代黃河流域莊稼每年成熟一次,所以把莊稼成熟一次的時間叫做一年)每~舉行一次|三~五載|閏~|~歷|~會;月:名計時單位,一年分為十二個月三個~|正~|臘~|閏~|~刊|~薪;天:量時間單位,指一晝夜的時間;也指一個白天的時間幾~|每~|兩~兩夜。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月”與“年”、“天”有著明顯的不同,“月”是計時單位,名詞,而“年”、“天”是時間單位,量詞。因此,“年”、“日”前不能用量詞,而“月”前則需要用量詞“個”。
2.2“年、月、日(天)”如何表示時間
2.2.1表示時段
①“年”、“天”前只能加基數(shù)詞,不能加數(shù)量詞;“月”前只能加數(shù)量詞,不能只加基數(shù)詞。例:三年*三月三天*三個年三個月*三個天
②與“半”連用,表示一個時段的一半。量詞“年”、“天”:“年、天”前沒有其他數(shù)詞,既少于一個時段的,前邊加“半”。例:半年半天;“年、天”前有其他數(shù)詞,既多于一個時段的,則后邊加“半”。例:兩年半;名詞“月”:少于一個時段的,在“個”前邊加“半”。例:半個月;多于一個時段的,“半”放在“個”后邊。例:兩個半月;構(gòu)成方式:兩個月+半個月→兩個半月(采用間隔刪除方式,刪去前一組合成分中的“月”和后一組合中的“個”。)
③與疑問詞“多少”“幾”連用
多少年多少天多少個月*多少月幾年幾天幾個月*幾月
我們在詢問具體的日期時會說:“今天是幾月幾號?”但其中的“幾月”表示的是某個時間點,而不是時間段,詢問多長時間時不能用“幾月”只能用“幾個月”。
2.2.2表示時點
①與“前、今、后”等詞連用
今年*今月今天*今個年這個月*今個天*今個年這個月*今個天
明年下個月明天前年上上個月前天
在一般情況下,“年”和“天”在構(gòu)成時點詞時具有粘著性質(zhì),都是在前面加上“今、明、前、后”等語素構(gòu)成時點詞,而“月”就要采取別的說法,如“上、下、這”等,且“月”在使用時同時段詞一樣,需要在前面加上量詞“個”。
②與“第”連用:第+數(shù)詞+年/天:第一年第一天*第一個年*第一個天
第+數(shù)詞+量詞+月:第一個月*第一月
2.2.3“年、月、日”的重疊式
“年、日”可以重疊,而“月”不能重疊
AA式:年年天天*月月一AA式:一年年一天天*一月月
一A一A式:一年一年一天一天*一月一月
2.2.4在表示時間時,還應(yīng)注意以下幾種情況
①“日”是書面詞語,口語里說“號”和“天”?!疤枴焙汀疤臁痹谟梅ㄉ匣パa。表示具體日期時在基數(shù)詞后加“號”,例如:3月15號。其他場合則用天,例如:今天、前天。“天”只用在時量表達中,而“號”只用在日期表達。
②漢語里關(guān)于星期的表達,周一到周六是用“星期”、“禮拜”、“周”后加基數(shù)詞,而周日則是在“星期”、“禮拜”、“周”后加上“日”、“天”表達,星期日、周日、禮拜天。
③漢語里月份的表達,是在“月”前加基數(shù)詞,如一月、二月。
④漢語里年份的表達,用個位基數(shù)詞序列加“年”構(gòu)成,如1991年;有時也采用“公元(前)”或其他特定詞加基數(shù)詞和“年”表示年份,如公元204年,民國28年。
⑤漢語里“年、月、日”連用時,一般次序是由大到小,如2013年12月25日星期三。
3、“年、月、日”使用中不統(tǒng)一現(xiàn)象
“年”、“日”與“月”在用法上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年”、“日”之前不能用量詞,而“月”則必須要用量詞。對于這種不同,陸儉明、鄧思穎認為“年,日”本身是量詞,而“月”是名詞,這種差異是語法上的差異。在《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和《現(xiàn)代漢語語法講話》中也同樣把表時間的“月”處理為名詞,“年”、“日”則為量詞。
而陸丙甫,屈正林則不認同這種觀點,他們認為把“年”、“日”歸為量詞,把“月”歸為名詞并不符合人們的語感。他們從基量詞,序量詞,名詞這三個方面對時間表達進行了系統(tǒng)的分析。時間性基量詞結(jié)構(gòu)是不定指的,如五年,五天等;而序量詞結(jié)構(gòu)必然是定指的,如1991年,8月27號等;名詞如那些年,半個月等。通過把相關(guān)的時間性名詞、序量詞、基量詞排列在一起,可以發(fā)現(xiàn)“年”、“日”有基量詞、序量詞、名詞三種形式。而“月”只有序量詞和名詞兩種形式。他們“從大時間單位“世紀”到小時間單位“秒”,相應(yīng)詞語的語法性質(zhì)呈現(xiàn)出連續(xù)性的漸變。這些單位都有序量詞形式,但大單位同時具有名詞形式而沒有相應(yīng)基量詞,小單位同時具有基量詞形式而沒有相應(yīng)名詞?!?/p>
語法分析一般把“年、月、日”中的“月”看做這個系統(tǒng)的例外,而陸丙甫、屈正林兩人的觀點則認為“年”才是這個系統(tǒng)中的例外,且“年、月、日”作為序量詞時并沒有本質(zhì)的差別,再加上這三個詞作為序量詞的出現(xiàn)頻率又特別高,所以一般人在語感直覺上將它們看作同類詞。
參考文獻:
[1] 周小兵、趙新著.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副詞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2] 陸儉明.說“年、月、日”.[J]世界漢語教學,1987(3).
[3] 陸儉明.現(xiàn)代漢語時間詞說略.[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