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6日,洛陽市澗西區(qū)景華實驗小學的學生們在操場上練習學校老師自編的足球操的圖片,在網絡上“火”了,并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圖片中所有學生手持足球的動作,讓不少網友質疑:既然是足球操,為什么全是用手?而這些足球又是誰購買的?
對于網友們的質疑,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足球操是學校體育老師和音樂老師合作編排的,練習還不到一周時間就已經修改了3次,希望更多地體現(xiàn)足球專業(yè)動作。足球操里,有踢球動作、大腿顛球、腳弓踢球、兩人配合踢球等動作,并非如之前媒體刊登的圖片那樣只有手部動作。這些足球也是學校采購的,并沒有讓學生購買。而對于學校讓學生練習足球操,家長們也大都表示認同,認為不管是足球操還是廣播操,都是學生們鍛煉身體的一種方式,孩子在課間活動對身體也有好處。
多維解讀
請把足球還給雙腳
足球進校園,是今年學校體育課程和體育活動改革的最大亮點。但是如果編一個簡單的足球課間操,就叫落實國家戰(zhàn)略,那我們的國家戰(zhàn)略也未免太簡單了一些。中國足球的問題很復雜,這次出臺的改革方案,就是要從根本上改變中國足球的深層次問題。具體到校園這一塊,應該是轉變以單純的紙面分數(shù)為指揮棒,以升學率為教學成績衡量標準的教育觀念,讓更多的學生愛踢球、想踢球、有時間踢球、有地方踢球以及踢好了有出路,受傷了有保障,淘汰了有退路。要解決這些問題,必然要動很多腦筋,想很多辦法,更要采取很多切實的行動。而這些辦法和行動,可想而知不會太容易,要改變幾十年形成的固定模式,沒有一點勇氣和付出,是不可能的。
如何讓學生真正熱愛足球運動,并不是想出這些花哨的辦法就能奏效的。這只不過會給學生增添負擔,抑或會讓不少學生想到足球就煩,反而適得其反。表演成分過多的足球操應該少做,請把足球還給雙腳,多開一些能讓學生上場踢球的足球基本課,用扎實的足球訓練與能提振學生興趣的足球游戲,讓學生愛上足球,愛上戶外運動,在踢足球中鍛煉身體,并健康成長。
且慢給足球操潑冷水
跳足球操,很多時候不是用腳踢足球,而是用手玩足球,但這并不代表足球操與足球毫無關系,更不能說足球操只是借用了足球這個道具、拿足球當噱頭。實際上足球操的設計和編排,遵循了足球運動的規(guī)律和特點,符合足球教學訓練的規(guī)律,也豐富了足球教學訓練的手段,并不是說換個籃球、排球就可以替代的。足球雖然是用來踢的,但是在校園教學中,必須考慮到學生的年齡、身體狀況等因素,并不能從一開始就教學生學傳球、接球、頂球等足球技術動作,必須教孩子們一些與足球運動有關的基本功,而這些基本功就可以在足球操中體現(xiàn)出來。
另一方面,足球進校園,吸引孩子們參與到足球運動中來,除了提供足球場地,組織校園足球比賽之外,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們真正對足球這項運動產生興趣,發(fā)自內心地喜愛足球運動。只有這樣,孩子們才會真正參與到足球運動中去,而不是把踢足球當成一項任務。也只有這樣,才能增加中國足球的群眾基礎,為足球運動輸送更多的運動員。而學校組織學生做自編的足球操,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增強足球運動的趣味性,讓孩子們對足球運動產生興趣,從而吸引學生投身到足球運動中來,以避免足球課開起來之后沒學生上的尷尬。足球改革方案已經出臺,足球進校園戰(zhàn)略也已經實施,至于各個學校究竟如何在校園中推廣和普及足球運動,應當多尊重學校的自主權,不要一開始就潑冷水、予以批評,不妨先看看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