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天琪
摘 要:當代藝術有著鮮明的時代特性。中國當代藝術從起源到發(fā)展至今,展現出了藝術變革的生命力。新媒介與當代藝術的結合,構成了當代藝術新的形態(tài)。本文具體分析了當代藝術與新媒體概念,結合新媒介對中國當代藝術的影響,最后提出了新媒介環(huán)境下中國當代藝術發(fā)展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中國當代藝術;新媒介;變革;發(fā)展
中國當代藝術發(fā)源于上世紀90年代初,于90年代逐漸成熟,在其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中國當代藝術以一種獨特的方式逐漸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而新媒介與當代藝術的結合,構成了當代藝術新的形態(tài)。新媒介語境下,中國當代藝術將呈現出怎樣的發(fā)展狀態(tài),中國當代藝術的變革將如何實踐,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一、當代藝術與新媒介的概念
中國當代藝術是從對藝術作品圖片式解說以及從政治化思想當中解脫出來的一種新形式的藝術語言,其與西方當代藝術有著鮮明的區(qū)別,通過一種新的藝術身份與模式融入到人們的生活當中,影響著受眾的藝術思維。當代藝術反映出了藝術家對當下所處文化環(huán)境的態(tài)度,有著鮮明的時代特性。中國當代藝術從起源到發(fā)展至今,展現出了藝術變革的生命力。中國當代藝術脫離了穿傳統(tǒng)單一的表現模式,逐漸發(fā)展為更具代表性的藝術語言以及風格模式,我國一些優(yōu)秀的當代藝術家,不斷利用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思維,創(chuàng)造出了豐富的藝術內容。而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新媒介這個概念逐漸被人們接受并快速地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新媒介如今在各個學科領域深入發(fā)展,新媒介藝術是相對與傳統(tǒng)媒介手段而言,以數碼、裝置、影像等形式作為代表,廣義上也包含油畫、國畫以及版畫等傳統(tǒng)媒介手段所創(chuàng)造出的非傳統(tǒng)概念作品新媒介與當代藝術的結合,構成了當代藝術新的形態(tài)。
二、新媒介對中國當代藝術的影響
中國目前正處在一個經濟崛起,文化影響力日益提升的時代;同時,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互聯網、新媒體等科學技術不斷縮減著全世界之間的距離,現代人互相交流的方式越來越多。在這種背景之下,當代藝術展現出了更為多元化的發(fā)展狀態(tài),但同時也面臨著一些新的挑戰(zhàn)。如今隨著新媒介的不斷發(fā)展,現代藝術可完全抽離傳統(tǒng)藝術媒介的形式,利用虛擬技術、電腦軟件等進行創(chuàng)作與表現,在同新媒介的融合中尋求重塑與新的突破。在中國當代藝術不斷發(fā)展的今天,新媒介無疑給當代藝術注入了新鮮血液,中國當代藝術在新媒介環(huán)境當中不斷變革與發(fā)展,傳統(tǒng)的藝術創(chuàng)作表現模式與新觀念、新媒介的結合日新月異。新媒介的介入,使當代藝術更具生機與活力,讓藝術表意更為內容化與明確化。藝術家們結合新媒介實現突破與創(chuàng)新,讓觀眾對于中國當代藝術有了更深的認識與了解,例如陳昭熊、吳俊勇等中國當代藝術家,他們結合中國藝術本土發(fā)展的經驗,充分利用動畫等新媒介,促進中國實驗動畫藝術在先鋒藝術中得到了良好的發(fā)展。
同時,中國當代藝術在應用新媒介發(fā)展的過程中,也面臨著諸多的問題。新媒介在當代藝術中應用的最突出的問題在于一味追求新媒介的運用,導致其運用逐漸與藝術表達的根本訴求相脫離,過于強調形式化以及技術化;隨著經濟以及科學藝術的不斷發(fā)展,新媒介對于當代藝術的影響與參與越來越深刻,當代藝術的批判性、前衛(wèi)性等面臨著被新媒介的技術性消除的境地,弱化了藝術本身的性質與作用,使我國當代藝術處在創(chuàng)新的壓力當中。新媒介如何更為恰當地于當代藝術中使用;如何避免媒介運用的無線擴張而導致一些假藝術、偽藝術出現;新媒介的應用如何促進我國當代藝術的變革與良性發(fā)展,都是我們需要思考與探究的問題。
三、新媒介環(huán)境下中國當代藝術發(fā)展的思考
1.重視藝術本質
當代藝術中對于新媒介藝術的應用,必須要去除功利主義心態(tài),探究不只是滿足于目前市場需求的藝術本質。新媒介自身并不是最重要的,新媒介語境下,我們應當重視用何種觀念與形式結合新媒介恰到好處地展現出來。對于創(chuàng)作者而言,創(chuàng)作的目標不是浮華去趨附;對于藝術欣賞受眾而言,所欣賞的也不只是新媒介的熱鬧堆砌。當代藝術創(chuàng)作的核心理念仍然是借助某種語言媒介表達思想與感受,生成一定的意義來引發(fā)受眾共鳴。因而當代藝術與新媒介的結合,必須始終要從藝術的角度作為切入點,通過藝術符號的組合滿足受眾對于感知體驗與精神世界的探索。新媒介的應用是當代藝術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但也并不是所有的當代藝術都需要同新媒介嫁接,其應當成為當代藝術中具備前衛(wèi)性的分支,而不是必不可少。中國當代藝術應當充分利用其豐富多元的特征,在保證藝術內涵實質的前提下使藝術獲取更大的發(fā)展空間。
2.關注本土化
批評家黃專曾說過:“一種無視本國真實的公共處境、社會問題和民間疾苦的當代藝術,一種不具備批判藝術的當代藝術在今天中國就沒有存在的充分理由?!辈豢煞裾J,新媒介給中國當代藝術創(chuàng)作與表現帶來了更多的可能,當代藝術表面上也呈現出了繁榮的景象,但對于語言以及形式的表現沒有保持足夠的重視。藝術不應當成為科技支配以及擺布的對象,如果藝術脫離了社會現實,而是一味追求故弄玄虛地賣弄技巧,那便失去了藝術創(chuàng)作本身的價值。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fā)展,中國當代藝術家們更需要思考如何利用新媒介,實現中國當代藝術現代與傳統(tǒng)、全球化與本土化的融合,立足于出啊同文化藝術這片豐厚的土壤當中,結合新媒介、新技術以及新材料尋求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也只有在強調本土化以及公共性的基礎之上,才能夠實現變革,促使其成為多數人的藝術,從而打下更為堅實的發(fā)展基礎。
新媒介的運用上,如今一些藝術作品展現出了良好的態(tài)勢。例如當代藝術家張衛(wèi)創(chuàng)作的《齊白石vs夢露》等一系列作品當中,將西方現代藝術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融合,結合拼接藝術以及波普藝術的觀念,通過新媒介的方式展現出來,新媒介的植入恰如其分,體現出了良好的藝術狀態(tài)。
3.加強藝術傳播
新媒介不僅能夠作為當代藝術創(chuàng)作表現的工具,也能夠變成藝術傳播以及普及的重要工具。尼葛洛龐帝曾說:“互聯網絡將成為全世界藝術家展示作品的全球最大的美術館,同時也是直接把藝術作品傳播給人們的最佳工具?!睂π旅浇榻换バ詮?、多維等特征的合理應用,可以讓觀眾以截然不同的形式來傳播與體驗豐富的藝術內容,就能夠在啟發(fā)以及吸引大眾加深對當代藝術創(chuàng)作理解的同時,提升其審美眼界。例如中國美術館2014年所舉辦的國際新媒體藝術展,此次展覽中,虛擬現實技術、數字以及克隆技術、基因工程技術等都被應用到了各個作品當中,信息科技技術隨處可見,大大拓展了人們的感知經驗,得到了良好的社會反響。此外,在新媒介的影響之下,中國當代藝術教育也應當順應潮流,實現良性發(fā)展。目前,中央美院、天津美院等早已開設當代藝術相關課程,將當代藝術納入教學體系當中;近幾年,我國數十所藝術類高校也陸續(xù)開設“新媒體藝術”專業(yè)。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新媒介也應當在當代藝術教育中發(fā)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媒介為當代藝術提供了更為有效的創(chuàng)作手段以及傳播平臺。大量新媒介的應用,使當代藝術內容形式更為多元化。但同時,我們也應當重視新媒介為當代藝術發(fā)展所帶來的諸多問題,我們始終應當重視新媒介對于當代藝術的影響力,懂得如何更好地結合新媒介,使我國當代藝術獲取更大的展現空間,實現良性發(fā)展與變革。(作者單位:西安美術學院)
參考文獻:
[1] 張靖.新媒體及其在當代藝術中的運用[J].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07.
[2] 鄧慧聰.淺析新媒介對當代藝術的影響[J].美術教育研究,2013,03.
[3] 許春燕.略論媒介影響下的當代藝術特征[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15,11.